❶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國旗都出現英國的國旗
那是因為他們都是英聯邦國家,在名義上還是屬於英女王的轄下,比如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有好幾十個國家呢,這些國家每隔幾年還要舉辦英聯邦的運動會,比如2002年在曼徹斯特。
❷ 為什麼大洋洲好多國家國旗的左上角都有像英國國旗的東西
英聯邦(又稱共和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53個獨立國家組成,其中多為大英帝國的前殖民地,元首為
伊麗莎白二世,她同時是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
在英語里,因為歷史原因或為了將它從其他聯邦中區別時,它或會被表達為「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或「British Commonwealth」。
英聯邦成員共53個,分別為:
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塞普勒斯、多米尼加聯邦、斐濟、甘比亞、迦納、格瑞那達、蓋亞那、印度、牙買加、肯亞、吉里巴斯、南非、賴索托、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諾魯、紐西蘭、奈及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基茨與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史瓦濟蘭、坦尚尼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吐瓦魯、烏干達、英國、萬那杜、尚比亞、巴基斯坦。
英聯邦前身是大英帝國,由英國及其自治領和其他已獨立的前殖民地、附屬國組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懾於日益高漲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調整了同原英帝國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1926年「英帝國會議」的帝國內部關系委員會提出,英國和已經由殖民地成為自治共和國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是「自由結合的英聯邦的成員」,「地位平等,在內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隸屬,唯有依靠對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統一在一起」。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從法律上對此予以確認,英聯邦正式形成。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各自宣布獨立並加入英聯邦。1949年,印度成為共和國,選舉了自己的國家元首。從此英聯邦成員由需對英王效忠的原則演變為英聯邦成員「接受英王為獨立成員國自由聯合體的象徵」,英王是「英聯邦的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