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英國第2大城市是伯明翰,而不是曼徹斯特
伯明翰(Birmingham)是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國際化城市,人口與面積均僅次於倫敦,地處英格蘭中心、在倫敦至利物浦的鐵路干線上,交通四通發達。大伯明翰地區是擁有歐洲最年輕人口的地區,已經連續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數排名為英國最佳生活質量城市,擁有世界級公司、研發中心、世界知名大學和創新企業家,是一個擁有超過1900個國際公司的充滿活力的繁榮商業地區。[1]
為全英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工業部門繁多,以重工業為主。世界最大的金屬加工地區,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銅、鋅、黃銅、鋁、鎳),機床、儀表、車廂、自行車、飛機、化學、軍工等工業也很重要。汽車工業規模很大,有「英國底特律」之稱。伯明翰是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工業區。 英國25%以上的出口產品是在伯明翰區域製造的,目前經濟正向第三產業轉移,金融業和旅遊也發展相當迅速。伯明翰是現代冶金和機器製造工業的創始地,同時也是全國主要鐵路、公路干線和運河網的交匯點。
大伯明翰地區的交通便利,這里的國家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400億英鎊的高鐵項目,直接連接伯明翰和倫敦;價值6億英鎊的火車站擴建項目和伯明翰機場3千3百萬英鎊的跑道延長項目。現在伯明翰機場已經有到歐洲、北美和亞洲的直飛航班,每年客運量高達一千萬人次。伯明翰機場現有150條直航和轉機航線。
伯明翰是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在英格蘭中部、倫敦至利物浦的鐵路干線上。據2014年數據,伯明翰有居民110.1萬人,大都市區人口也居英國第二位,達368萬3,000人。2001年英國人口普查時,伯明翰的人口為97萬7,087人。自1951年人口普查達到峰值111萬2,685人以後,人口一直處於下降狀態。伯明翰面積208.8平方公里。附近城市密集,並有煤、鐵資源。十二世紀已為重要商業城市,十六世紀起工業開始發展。現為全國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工業部門繁多,以重工業為主。世界最大的金屬加工地區之一,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銅、鋅、黃銅、鋁、鎳),機床、儀表、車廂、自行車、飛機、化學、軍工等工業也很重要。汽車工業規模很大,約有四分之一居民的職業與之有關。金銀、珠寶飾物的製品亦享有盛名。有國際知名大學伯明翰大學(建於1825年),城市內有歐洲最繁忙的室內體育和娛樂場館之一的國家室內體育館。此外還建有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市中心廣場有詹姆斯·瓦特紀念碑。[2]
英國伯明翰是靠貿易起家的城市,從曲別針到小汽車,什麼都生產,產量佔英國出口總額的1/4。著名的路虎(Rover)和捷豹(Jaguar)汽車,流行組合UB40和吉百利巧克力都是產自伯明翰。伯明翰是英國兩大珠寶產地之一(另一個是倫敦的哈頓公園「Hatton Garden」)。伯明翰的珠寶業可以追溯到12世紀。 伯明翰的運河加起來比威尼斯的還長,是「伯明翰運河航線」的一小部分。18世紀時這些運河被用來運輸物資。今天,運河區的老倉庫都不見 了,取而代之的是辦公樓、酒吧、咖啡館和夜總會。 伯明翰是「巴蒂(Balti)之都」,因為這種味道辛辣的菜是移居此地的大量克什米爾人帶來的。巴蒂的字面意思是「吊桶」,但實際上是一種帶把手的圓底鍋。今天,這種作法簡單、味道辛辣的烹飪方式風靡英國。現在伯明翰的100多家巴蒂餐館每周都吸引兩萬多人前來就餐。 人口:100多萬(還有500萬人居住在離伯明翰市區50英里以內的地區)
曼徹斯特(Manchester),英國第二繁華城市[1] ,人口51萬。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2] ,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單一管理區,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
曼徹斯特發展新興工業,成為以電子、化工和印刷為中心,擁有重型機器、織布、煉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種行業的國際化城市。作為自由貿易、經濟自由化和合作運動的先導的曼徹斯特市對英國經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曼徹斯特與特拉福德、坦姆賽德、索爾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鎮聯合成曼徹斯特地區。從以工業城市發展成為以金融、教育、旅遊、商業、製造業為特色的繁華的不夜城,曼徹斯特是英格蘭主要的工業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是英國除倫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曼徹斯特(Manchester)是英國的棉紡織業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文化中心,位於英格蘭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英格蘭西北部平原,東部臨近奔寧山脈。
曼徹斯特是棉紡織工業的發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兩百多年前,在這里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紡織大工業,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曼徹斯特也隨著棉紡工業的出現成為新一代大工業城市的先驅。
曼徹斯特是城市重建的一個典範,人們可以從這里看到英國工業的發展歷史。現在,這里充滿了電子氣息,以電子、化工和印刷為中心,擁有重型機器、織布、煉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七百多種行業,不僅是英格蘭西北部地區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業和就業中心。
曼徹斯特已經今非昔比。狄更斯時代那種貧困與煎熬早已塵封
於歷史的記憶,80年代獨立朋克樂隊所展示的黑暗與滅亡也隨同JoyDivision那憂傷而悲觀的聲音一同遠去。過去15年來,這個城市已經發展出一種「早餐要飲香檳酒」的閑情逸致和注重享樂到幾近輕浮的人生態度。
曼徹斯特曾是工業革命的開路先鋒。如今,它早已遠離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歲月,反而跨進了打扮時髦、到處聚會尋歡的青春少年時。當然,曼徹斯特也不是只有瘋狂喊、嘴角起沫的足球賽和上等人聚會場所的喧鬧作樂,這也有很好的博物館,精美的食物和一流的購物環境。
到充滿波希米亞氣息的北區那些時尚酒吧和時裝店當中穿梭一番,再到莊重雅緻,風格泰然自若的凱瑟菲爾德區巡遊片刻,然後再去見識一下同志村「大聲說出來,什也不怕」的瀟灑態度。在這里呆久了,你也禁不住要被這座再生的城市所散發出來的自信所感染。
這個靠棉花起家的城市所以活力不減,是因她爭取機會,樂於嘗試、鼓勵人們創業和革新的精神。1996年的爆炸事件摧毀了曼徹斯特市中心,但居民很快就從驚恐中恢復過來,並抓住那次機會重新建設市中心,建了新的公共活動場所,和充滿奇想但又非常實用的現代建築。
曼徹斯特在2015QS最佳求學城市排名中名列世界第30位[3] ,在2013全球城市宜居調查(Global Liveability Survey)中名列英國第一,世界第51位[4] 。曼徹斯特還是英國的第二大經濟體,金融與專業服務業在英國各地區中排名第一,創意數字化與媒體行業在全歐洲排名第二,且歐洲最大的臨床學術研究機構也坐落在此。這里還有除倫敦以外英國最大的商業房地產市場和最大的私人企業社區,並計劃於2020年成為全球20大數字化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