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以前為什麼要跟法國打仗

英國以前為什麼要跟法國打仗

發布時間:2025-10-01 04:54:45

❶ 法國大革命中為何英國會出兵干涉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歷史上英法兩國長期爭奪海上霸權的繼續。七年戰爭後,法國喪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英國掌握了海上霸權。1775年爆發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北美十三州獨立戰爭,法國藉此積極援助美國,派遣軍隊在北美、地中海、印度洋同英國作戰,打敗了英國,幫助美國取得獨立。在1783年的和約中,法國雖未收回加拿大、印度等地的殖民地,但卻控制了地中海,印度洋的一些島嶼及沿岸據點,非常有利於法國的海外貿易發展。英國需要機會奪回失去的海外殖民地。

其二,法國大革命喚起了英國的民主運動,威脅到資產階級上層利益。大革命揭示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原則把「歐洲每一個國家都分成兩個陣營」——特權階級和非特權階級,「在英國,資產階級的較高階層位於此線之上」。大革命爆發後,英國國內共和派和激迸派掀起了斗爭,要求迸行民主改革。參加過北美獨立故爭,發表了著名小冊子《常識》的潘恩此時在英國發表《人權論》,為爭取共和制和民主權利吶喊,並立即「得到……工人注意」。被克倫威爾征服的愛爾蘭和蘇格蘭人民也開始了反抗。這些都使英國資產階級對法國大革命驚恐,仇視,視其為洪水猛獸。1792年11月19日法國政府發表宣言「保證援助一切反抗壓迫者而起叉的民族」,促使英國決心對法國大革命進行干涉。

其三。根本原因是法國大革命危及到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商業利盂。大革命在法國興起之時,英國工業革命正蓬勃發展,歐洲各封建國家是英國工業品的重要市場。1792年,法軍打敗普奧,取得瓦爾密大捷之後,乘勝征服了比利時,並宣布廢除1786年英法商務條約。法國控制比利時還威脅到英國的盟國荷蘭,「歐洲大陸越來越成為法國的天下」了。比荷兩國是英國商品輸入歐洲的重要渠道,再加上法國實行高關稅政策,嚴重影響了英國商品進人歐洲大陸,法國即將成為英國「商業和工業的對手」。

根本上來說呢,就是防止法國建立強大統一的國家,從而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

❷ 1860年,英國為何與法國組成聯軍入侵中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只有一條,那就是資本主義侵略者的利益最大化未能得到滿足。

《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雖然從中國取得了許多特權,但還要取得更多的特權。它們還要求在中國實現鴉片貿易合法化,要求在中國全境通商,要求在北京設立使館。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黃宇和教授近年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證明,英國之所以發動這場戰爭,很大程度是要逼迫清政府把鴉片貿易合法化,以保障當時英國在華最大的經濟利益———鴉片貿易。(13)謀求在華的全面經濟與政治利益,這是它們的根本利益所在。這個根本利益拿不到手,新的一場侵略戰爭遲早是要爆發的,問題只在發動戰爭的時機和借口而已。

❸ 英法百年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英法兩國自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世紀時,安茹伯爵亨利通過聯姻繼承了英格蘭王位,但是作為法國最強大的貴族,他還擁有法國很多領土(如諾曼底、布列塔尼、緬因、曼恩、安茹等)。後法國為了遏制英國的勢力,雙方不斷地產生摩擦。在腓力二世時法國相繼收回了大部分領土(西南部的基思省除外),之後法國試圖把英國從境內徹底地驅逐出去,而英國也力圖把之前丟失的領地伺機奪回來,於是英法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百年戰爭持續了116年,對英法兩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一直在法國本土進行,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嚴重地受阻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但是戰爭迫使法國改變了之前陳舊的軍事制度,建立了常備僱傭軍,火器的應用更是對西歐國家軍隊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外,戰爭促進了法國民族意識的覺醒,使國家各階層更加地團結,在民眾的支持下王權進一步加強,並最終促使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形成。

英國雖然在戰爭中是失敗者,但是,通過這次戰爭封建貴族階級和騎士階層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並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

【安茹王朝】

安茹王朝是歐洲中世紀的一個王朝,名稱源於法國的安茹伯爵,後安茹王朝分成了三支,分別在英國、義大利和匈牙利。英國的安茹伯爵傑弗里喜歡在帽子上裝飾金雀花枝,因此英國的安茹王朝又被稱為金雀花王朝。金花王朝曾佔有法國的安茹、諾曼底、布列塔尼等地區,所以被法國視為夙敵,並最終挑起了彼此之間的戰爭。

❹ 為什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要和法國聯軍一起侵略中國

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但是,它們不滿足已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進行經濟掠奪。1854年,《南京條約》屆滿十二年。英國曲解中美《望廈條約》關於十二年後貿易及海面各款稍可變更的規定,援引最惠國條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主要內容為:中國全境開放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交子口稅,外國公使常駐北京等。法、美兩國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政府表示拒絕,交涉沒有結果。1856年,《望廈條約》屆滿十二年。美國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條約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絕。於是,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一場新的侵略戰爭。是年春,克里米亞戰爭結束。英、法獲勝,得以調出較多的兵力轉向中國。俄國則因戰敗,企圖用侵略中國來彌補損失。美國積極向外擴張,採取與英、法勾結侵略中國的政策。
1856年10月,英國利用「亞羅號事件」製造戰爭借口。「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注冊,但已過期。10月8日,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涉嫌水手。這純系中國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勇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被捕者,賠禮道歉。葉名琛初據理力爭,但旋又妥協退讓,將全部人犯送到英領事館。巴夏禮為進一步擴大事態,百般挑剔,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艦突然闖入虎門海口,進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戰爭。接著,英軍炮轟廣州城,並一度攻入內城。當地軍民英勇抵抗。英軍因兵力不足,被迫於1857年1月退出珠江內河,等待援軍。
為了擴大侵略戰爭,英國政府於 1857年3月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代表,率領一支海陸軍來中國;同時向法國政府提出聯合出兵的要求。此前,法國正以「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向中國交涉。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違法進入中國內地活動,胡作非為,於1856年2月在廣西西林縣被處死一案。此案迄未議結。1857年,法國政府將它作為侵略中國的借口,任命葛羅為全權代表,率軍來華協同英軍行動。

❺ 英法百年戰爭的原因有哪些

英國和法國兩國王室之間,長期存在領土糾紛問題。自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成為英國國王以來,兩國之間的糾紛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諾曼底公爵成為英國國王以後,在法國仍然擁有大片領地。他的子孫後代通過聯姻和繼承關系,到12世紀中期金雀花王朝時,英正在法國擁有的領土甚至六倍於法國正室本身擁有的土地。

英王在法國的領地,一直是兩國爭執、斗爭的中心。其後通過一系列戰爭,法國奪回了英王在法國的大部分土地,但是英國王室從來不甘心罷休,力圖奪回失去的領地,而法王則竭力奪取仍殘留在英王手中的南方領土,雙方矛盾尖銳化。

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的查理四世逝世,死後沒有留下可以繼承王位的後代,英王愛德華三世作為查理四世的外甥,是法國王位的繼承人候選人選之一。但是,法國害怕英國勢力在法國繼續增大,最終推選查理四世的堂弟、支裔華洛瓦家族的腓力繼承王位,即腓力六世(1328—1350年)。王位繼承問題激化了英法之間的矛盾。愛德華三世心生不甘,腓力六世也宣布要收回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戰爭遂起。

這場戰爭除王位繼承原因外,還為了爭奪法國境內富庶的佛蘭德爾和阿基坦地區。佛蘭德爾形式上是處於法國國王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卻是獨立的。佛蘭德爾以毛紡業著名,與英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它的羊毛原料主要來自英國。

1328年,佛蘭德爾爆發了城市上層和農民的起義,法國派軍隊進入佛蘭德爾,建立起法國的直接統治,並於1336年逮捕了在那裡經商的英國商人。英王愛德華三世採取報復措施,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佛蘭德爾地區為了保持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為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並希望英國出兵法國。佛蘭德爾使英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這也是導致戰爭發生的一個基本原因。

❻ 【請教】為什麼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之間曾經爆發過「英法百年戰爭」

一、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起源: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是有其歷史淵源的:關系的糾纏不清和英國對法國長期積累的怨恨。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國之後,大部分官員都是由法國貴族擔任。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對法國人的憎惡越來越深,認為法國人是到英國來當主人。近200年間王公貴族上等人士只使用法語,英語成了農夫或商人使用的語言。滲透到英國的法國的語言、文化很自然地收到了英國平民百姓的厭惡,並且英國作為法國的臣民只能向法國低頭。
對於瞧不起英國人、事事干預英國並且總是高高在上的法國人,不僅是英國百姓,連已轉變為英國人的諾曼底王和貴族也感到很憤恨。英國已痛下決心,要擺脫與法國的君臣關系,平等地與法國對話。這也是百年戰爭爆發的很大一個原因,當然,除了英法之間「歷史淵源」外,英法百年戰爭爆發還有以下的原因:
1、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直接導火線是法國加佩王朝查理四世1328年死後無男嗣所引起的王位繼承問題。
1154年,法國最強大的貴族——安茹伯爵亨利因其母親的血緣關系,得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扮演著十分罕見的雙重角色:作為國王,他是英國的統治者;作為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國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願放棄法國國籍、放棄在法國的一切權利,否則他作為一個法國公民理所當然必須對法蘭西國王唯命是從。
老奸巨猾的亨利二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對於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強橫逆臣,路易七世當然會想盡辦法奪回本應屬於自己、屬於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英法之間這種君不君、臣不臣,利害關系糾纏不清的混亂局面,在雙方的後代之間一直延續下去,直到百年戰爭的前,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繼承法國王位的要求。
2、加斯科尼問題是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愛德華一世以來,加斯科尼問題一直在英法關系中居中心地位,即加斯科尼取代諾曼底和安茹成為英法兩國爭奪的焦點。」加斯科尼是位於現代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地方。在愛德華一世時,這個繁榮的盛產酒的省份是英格蘭僅存的一塊法國領土,他與英格蘭的政治關系由於甜酒的出口貿易和把英國織品和穀物海運到波爾多和巴約訥而得到加強。在12世紀時,該地區因亨利二世享有的繼承權而轉移到英格蘭的金雀花王朝手中。
英格蘭國王要求威爾士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承認他們的宗主權,但是這些國王作為阿基坦的公爵,自1204年以後一直是法蘭西國王的附庸,卻拒不承認法國國王在加斯科尼的宗主權。在「百年戰爭之前和之間,加斯科尼一直在安格魯—法蘭西關系中居於中心位置;它取代諾曼底和安茹成為兩國爭奪的焦點」重重矛盾和矛盾的激化,在弗蘭德商人的挑撥之下,積怨頗深的英國和法國之間終於爆發了戰爭。
二、影響:
1、戰爭體制。
戰爭開始時,兩國主要以西歐原來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軍隊,有服役時間考量。這對跨海遠征的英格蘭很不利,於是轉而招募更多來自下層人民的雇傭兵,並配合以有名的長弓兵戰術。法國則迫於初期戰局失利,必須擴張王室統治權力以抵擋外敵。因此在戰爭結束時,雙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
英格蘭在數次戰役得勝,嚴重挑戰了西歐貴族騎兵的軍事壟斷地位。戰後,勝利的法國仍保留許多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打敗騎兵的思想已經流傳四方,步兵的重要性從此不斷提升,騎兵最終則消失了。
2、戰術思想。
戰爭初期,法國在各次大會戰都使用重騎兵正面沖擊,到了1415 年的阿金庫爾戰役,已模仿對手讓部分騎兵下馬徒步戰斗,這說明騎兵步兵的戰場角色已大幅改變。法國藉由平民出身的聖女貞德鼓舞士氣取得最後勝利,更突顯騎士貴族為主的法軍於戰爭中屢屢失敗,標識出貴族騎士階層的衰退和民族戰爭特性的興起。
3、武器裝備。
百年戰爭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4世紀開戰時,當時最好的盔甲仍然為鎖鏈甲,這和之前數個世紀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化和改善,而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在後期,法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火葯及火炮作為武器而取得勝利,並在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領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態的戰爭方式。

閱讀全文

與英國以前為什麼要跟法國打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最好的島是哪個島 瀏覽:186
越南買牛多少錢一頭 瀏覽:372
印尼有什麼化妝品產地 瀏覽:1002
越南姓張的有多少人 瀏覽:912
運貨去越南是什麼梗 瀏覽:30
找個越南老婆沒有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94
中國第二個深圳在哪裡 瀏覽:61
如何改信印度教 瀏覽:438
英國怎麼被美國取代的 瀏覽:821
越南的錢怎麼計算 瀏覽:486
伊朗人拍的那個鼓叫什麼 瀏覽:300
印度老塔香96和204哪個好 瀏覽:132
隔夜義大利面干怎麼吃 瀏覽:424
英國的首都是哪用英文如何說 瀏覽:467
印尼人為什麼那麼恨中國人 瀏覽:360
英國快餐盒怎麼樣 瀏覽:993
為什麼中國對薩德 瀏覽:467
英國寄平信一般重量是多少 瀏覽:855
了不起的中國天眼在哪裡 瀏覽:934
英國以前為什麼要跟法國打仗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