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17世界到1949年世界主行貨幣的價值概念例如在1840年英國10000英鎊是什麼概念,法國,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1803年法國實行金銀復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含銀量為4.5克。但由於金銀比價在19世紀後期不斷跳動,導致金銀復本位制度的崩潰。1876年實行金本位制。廢止5法郎銀幣的流通,並規定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郎幣值與黃金脫鉤。1928年6月法國制訂新貨幣法,正式實行金塊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05895克,比1803年貶值79.69%。1936年被迫放棄金塊本位制。
因為德國歷史很復雜普魯士奧地利跟德國的關系貨幣也是一樣。德國以前貨幣是泰勒幣後來是德國馬克但是是一戰前的事了。 1857年維也納協定廢除科隆馬克銀CM標准,將1磅(即500克)作為新的標准計重,規定幣重18.52克,成色900,30枚1磅。至此普魯士帝國泰勒、協定泰勒都被聯合泰勒取代,德國泰勒完成統一。
現在金價為262元一克 1840年1萬英磅=73223.8克黃金=19184635.6元人民幣 也就是近2000萬人民幣。 1萬法郎=2903.225克黃金=760644.95元人民幣 德泰勒是銀幣 銀價現在是4元一克 一萬泰勒就是185200克銀=740800人民幣
200年了人民生活水平不同,但是黃金的含金量很接近 那會拿1萬磅相當於在現在中國那著兩千萬。1磅相當於100便士 就是中國的分, 那會坐車,酒鬼喝酒就是用的便士。所以英鎊相當值錢。
❷ 我朋友想申請去英國讀一年的研究生,咨詢一下大家資金准備的問題。
權威解釋:
現在的簽證政策已經改了,不需要資金歷史和來源。
新的簽證要求是:
1、你必須是個人名下存款,存款28天就可以。開具存款證明,需要在簽證前1個月內開具的。
2、如果是父母名下的,需要出具戶口本、出生證明和聲明。
3、存款金額是根據你的學費和生活費計算的。
我的建議是:
1、存款存個人名下,就可以避免提供其他太多的東西。個人提供存單和存款證明就可以了。
2、因為你的存款只有24萬,如果不能再增加的情況下,你需要選擇這個費用的學校就可以了。
倫敦地區的生活費計算是7200鎊,倫敦以外的學校是5400鎊。
A:如果你選擇倫敦外的學校,你的是5400鎊計算是6萬人民幣,那麼你選擇的學校學費最多是18萬人民幣的學校。18萬相當英國是16000鎊的學校。這個學費已經非常高了,英國的學費一般碩士是1萬-1.6萬之間的最多。所以倫敦外的學校基本都能選擇。
B:倫敦的學校一般生活費貴,所以扣掉7200鎊的話,你只能選擇學費1.2萬鎊的學費,這個學費在倫敦就是排名比較低的學校了。好學校都非常貴。
考慮到學費問題,選擇倫敦以外的學校24萬基本都可以無限制的申請學校了。
❸ 越南貨幣的主幣名稱的與荷蘭相同,被稱為
現在我們知道世界上將錢幣稱為盾的,只有荷蘭盾、印尼盾、越南盾、蘇利南盾、荷屬安的列斯盾、但澤盾、萊茵盾、荷屬東印度盾。大多數都是與荷蘭有關聯的國家,而這中間獨獨越南不曾是荷蘭殖民地也和荷蘭不相聯系,那麼越南貨幣為什麼貨幣也叫做盾,兩國歷史上有關系嗎?
其實越南盾和荷蘭沒有關系,越南盾這個純粹是中國翻譯的問題。「盾」為現代漢語的音譯。
越南貨幣符號為VND,越南語為đồng,就是銅錢的意思。這個銅的來源是源於越南自古使用銅錢的緣故。而銅這個越南貨幣單位,中文譯為盾,此真乃大誤,也是當初翻譯人員學識不夠,直接音譯。
越南法屬之前都通用銅錢,歷朝歷代都鑄造銅錢。丁鑄天平興寶,黎鑄天福鎮寶。李鑄順天大寶,陳造乾元符合寶都為方孔錢。胡朝發行紙幣名會鈔。阮朝時使用銅錢和銀錠,同時也鑄造有意義吉祥的銅錢和金銀幣,大南實錄記載嗣德皇帝賜予戰功之人金幣。銅制貨幣為越南主要流通的貨幣,久而久之人們便慣於以「銅」代稱之。
法屬時期越南阮朝照樣發現銅錢,而殖民地政府則發行了紙幣(由東方匯理銀行發行),貨幣單位為皮亞斯特(Piastre),華人書寫為為「元」,越南則沿用過去的稱呼為「銅」(đồng)或「鉑」(bạc,就是白銀的意思),法屬貨幣後來被南越「越南國」繼承,1952年「越南國」將貨幣名稱從皮亞斯特改為「銅」(đồng),到越南統一之後隨著南越滅亡,南越成立「南越南共和國」,發行「解放盾」,南越盾與解放盾兌換。
越南民主共和國紙幣,鈔票上「越南民主共和」及面額字樣呈現的是漢字
而1945年北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後,在1946年發行貨幣,貨幣單位名稱為「銅」(đồng)也就是現在的越南盾,但發行的紙幣上漢字對照寫成「元」。
1976年越南南北政權合並,越南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並1978年發行新的越南盾,也就是越南現行的貨幣。
同在儒家文化圈的日本的「円」按照意譯翻譯成了元,沒有音譯成「淹」,韓國的「원」也沒有譯成萬,而是字面意思圓(意為「圓形的」或者「圓形錢幣」),偏偏越南的「đồng銅」變成了盾,這主要是越南語翻譯的歷史知識不足吧。
另外說一個小知識,越南盾曾長期是全世界幣值最低貨幣。由於高通貨膨脹率,越南自1985年發行新貨幣以來,越南盾一直貶值。於是越南的貨幣面額越發越高,1987年發行了200盾到5000盾的鈔票,1990年發行五千盾和1萬盾鈔票,1991年出現2萬盾鈔票,1994年出現10萬盾鈔票,2003年發行50萬盾鈔票。現在越南貨幣面額為面值從1萬盾到50萬盾。
❹ 英國中世紀歷史一萬磅是多少錢
磅是個重量單位,古英鎊...的意思是一英鎊等於一磅白銀的價值,4535千克白銀的意思。這是個很大的單位一般用不到。你說的中世紀,我就取一個標準的年代吧汪讓州.1078年諾曼征服開始。一萬磅大概就...相當於滑友大宋白銀收入的一年的一半,按照四先令一個月騎士工資來看。一萬磅可以驅策五萬名騎士一個月。或者一萬名騎士五個月。足夠威懾當時的任何一個國家困蔽。
❺ 《傲慢與偏見》:達西先生一年一萬磅的收入在當時意味著什麼
在《傲慢與偏見》中,男主角達西一出場就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歡迎,一部分原因是他的身材和容貌,更多原因是因為他的財產:一年一萬磅的收入。
那麼「一年一萬磅」在當時的英國究竟意味代表著什麼呢?
達西先生1萬英鎊的收入相當於1990年的33萬美元。
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大大豐富了物質,所以即使用物價來對比,也很不牢靠,只能說達西先生非凱兄念常富有,top0.1% 是有的。他當時的財產,即便不經過換算到現在,也是足夠在物價飛漲的現代生活中生活的。由此就可以想見,達西是多麼富有了。
也難怪在伊麗莎白嫁給達西後,為自己的兩個妹妹的婚事塵肢帶來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