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期間英國國力屬於什麼水準
二戰時期,英國的國力並不弱,加上殖民地,占據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掌握著除了巴拿馬以外的所有海上航線,擁有世界貿易的壟斷權。本土GDP為380億美元,世界第四,而且有半個地球的資源可以使用,源源不斷的輸血。金融方面,英鎊是世界貨幣,地位等於現今的美元。可以說在美國沒有開動戰爭機器前,即使被德國趕出歐洲大陸,英國仍是世界第一強國。
工業方面,二戰時英國是世界第四大工業強國,而且有加拿大,澳大利亞這樣的英聯邦成員國,產能強大。戰爭最重要的鋼產量1300萬噸。而石油,英國可以從中東南美東南亞等殖民地獲取,是僅次於美蘇的第三大產油國。在軸心國為資源發愁時,英國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軍事力量,英國共動員了1200萬人參戰,總兵力高達540萬,至戰爭結束,陣亡38萬人,遠遠低於蘇中德日,與美國相當。
空軍生產裝備了125254架飛機,戰斗機屬於世界一流,重型戰略轟炸機上萬架。正是英國空軍的超強實力,才壓制住了德國空軍,極大緩解了蘇聯的壓力。也是由於英國空軍太強大才使得1940年德國放棄進攻英國本土。
海軍,英國是傳統海洋強國,二戰中一共擁有航母50多艘,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共250餘艘,潛艇近百艘,這支超級艦隊,一直掌控著制海權,保衛了英國本土,也牢牢控制著海洋貿易。
陸軍,相比海空軍差很多,仍屬於世界一流。雖然被日本橫掃東南亞,不過也不是英國主力,只是一些殖民地的戍衛部隊,但在北非等地,遇到德軍就能比較出雙方的差距,科技上並不輸德國,裝備兵員素質相差無幾,卻往往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被擊敗。只能感嘆德國陸軍太過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