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殖民地越來越少

英國為什麼殖民地越來越少

發布時間:2025-09-25 01:10:51

❶ 為什麼二戰之後英國失去了所有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讓英國幾乎把帝國時代的財富都花了。二戰更是讓英國黃金儲備和有價證券,債權都不剩啥了,就這欠了美國一屁股債。二戰後,英國從財力上已經無法再繼續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了。這是英國自身的原因。
而從外部原因講,美蘇兩個趁二戰戰勝而崛起為超級大國的兩個龐然大物,都開始對英法比等歐洲老牌殖民宗主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下手,只不過這回不是傳統的帝國之間的殖民地爭奪,美蘇都高喊民族自決的口號,舉著非殖民化的大旗。這些廣大殖民地表面上脫離了宗主國而獲得「獨立」,但是他們絕大部分先天不足,甫一獨立就被美蘇控制,分別納入了他們各自的世界秩序和政治經濟體系之中。相比較而言,還是美國收獲更大。

❷ 英國為什麼逐漸放棄殖民地

英國放棄殖民地的原因:

一、英屬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英國在殖民地的瘋狂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20世紀初,世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英國殖民者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激烈抗爭,英國的殖民統治日趨瓦解。

二、經濟危機的影響

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繼續維護英國作為世界一流強國,接受美國的崛起。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但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扭曲的關系至今沒有完全解決。無力繼續經營殖民統治。

三、兩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英國實力

在1940年納粹德國進攻英國本土時雖然英軍奮力抵抗將德軍擊退,但德國空軍之後持續不斷的轟炸倫敦等英國主要城市也給英國經濟造成不小的打擊,納粹德國在1940年至1945年間佔領了英國皇家屬地海峽群島。

至1945年德國投降前英國的戰爭物資基本全部依賴加拿大和美國,造成二戰結束後英國經濟對美依賴度增加。世界大戰造成英國國力衰退,各自治領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決策權,1942年澳大利亞總理約翰·柯廷(John Curtin)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扎在英屬緬甸的澳大利亞士兵調回參加保衛澳大利亞的戰斗。

四、二戰後世界去殖民化運動興起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試圖抵制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斗爭的勝利,英國從此失去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斗,但也因此導致印巴關系長期緊張。印度獨立後世界范圍內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國開始瓦解。

1948年緬甸也獲得獨立,並選擇不加入英聯邦;之後又有斯里蘭卡(1948年)和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1948年英國結束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以色列建國。還有眾多原英國殖民地國家相繼獨立。

(2)英國為什麼殖民地越來越少擴展閱讀

現今英國的發展狀況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英國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

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服務業的不斷發展,英製造業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萎縮,80年代和90年代初兩次經濟衰退加劇了這一態勢。英製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特別是制葯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

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零售、旅遊和商業服務等,是英經濟的支柱產業,截至2014年8月,英國服務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三。2012年英服務貿易總額3058.5億英鎊,約合4863億美元。

截至2014年8月英國旅遊業收入居世界第五位,僅次於美國、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是英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從業人員約270萬,占就業人口的9.1%。2012年來英遊客達3108萬人次,收入達186億英鎊,約合295億美元。

❸ 英國打贏了二戰,為何反而丟了絕大多數殖民地

不能說英國丟了絕大多數殖民地,而是英國主動放棄了殖民地。而英國主動拋棄這些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對於控制殖民地輸出的成本過高以及全球蔓延的殖民地獨立解放運動。

對於殖民地的控制,無非從經濟,軍事乃至政治上進行控制。


殖民時期的英式建築

從政治上來講,維護殖民地的統治,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了保證殖民地的統治性,就要遷入大量的本土人口,但是本土人口的數量嚴重製約了殖民地的發展。所以只能以本地人民為主,但是因為殖民地土著生產力低下,文化水平落後,就需要大量投入金錢以及資源。但是往往有時候,做的這些工作並不能得到本地人的認同,反而會不討好。

二戰過後,英國國力軍力已經無法阻止已經愈演愈烈的全球獨立解放運動。而當時的英國政府為了拋掉尾大不掉的殖民地,同時剛好響應獨立解放運動獲得國際聲譽,就將一大部分殖民地放棄了。如此一來,拋掉了包袱,還贏得了國際贊賞,提高了國際地位,一舉三得豈不快哉。

❹ 英國是怎麼丟掉那些殖民地的

1923年在英帝國會議上,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自治領要求在帝國范圍內享有與英國本土同等的權利,如貿易優惠權等。1926年的英帝國會議,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擁有完全獨立地位,有權同外國談判並簽約;自治領同宗主國的關系,只是靠"共同忠誠英王陛下"這一信條而連接在英帝國內。1931年英國議會"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了帝國會議上述決議。從此各白人自治領取得了在法律上與英國平等的地位。此後,聯合王國與自治領組成英聯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自治領都參加了反法西斯戰爭,它們的參戰為英國減輕了戰爭壓力,但也為自己爭得了與英國博弈的資本。特別是隨著英國勢力的衰弱,自治領的離心傾向日益加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成為時代潮流,空前高漲,英屬殖民地紛紛獨立,帝國迅速土崩瓦解,殖民大廈轟然坍塌。
印度:1947年英國印度總督蒙巴頓不得已拋出了"印巴分治方案"。按照這一方案,印度按居民宗教信仰,分成印度教的印度斯坦國家和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國家。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兩國分別獨立,英國從此結束了對印度的直接統治。印度仍留在英聯邦內,巴基斯坦則於1972年退出英聯邦,割斷了與英國的任何聯系。
加拿大: 按1867年7月1日的 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s ,各英屬北美殖民地組成單一的加拿大自治領(Dominion of Canada),加拿大憲法一直建基於這英國法律;1931年12月11日,英國國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此法例中訂明自治領不再從屬於英皇(the Crown),訂明加拿大殖民地為自治領,雖然加拿大已是一個國際公認的獨立國,此特殊的自治領關系卻一直存在;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並得到英國國會通過廢止舊憲,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領日改名為加拿大日(國慶),加拿大才獨立。
澳大利亞: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澳大利亞獨立後,仍然屬於英聯邦。1986年,英國女王在澳大利亞簽署了《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據此,澳大利亞最高法院享有終審權,終止了英國議會和政府對澳大利亞各州的權力,英國法律對澳大利亞不再有效。澳大利亞的聯邦議會是立法機構 ,由英國女王、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殖民地越來越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的大學學費多少 瀏覽:649
義大利語你喜歡我嗎怎麼打 瀏覽:647
充值伊朗卡為什麼充不進去 瀏覽:556
英國家政服務一般是多久 瀏覽:428
伊朗死亡年齡平均多少歲 瀏覽:839
伊朗什麼時候造成核彈 瀏覽:950
伊朗民歌像花兒一樣怎麼唱 瀏覽:780
印尼做工程的工人多少錢一天 瀏覽:184
手機顯示cmcc怎麼改成中國移動 瀏覽:296
去英國在哪裡辦紅黃本 瀏覽:831
伊朗和美國開戰中國怎麼看 瀏覽:208
越南怎麼找零錢 瀏覽:255
在印度娶一妻子要花多少盧比 瀏覽:9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動指南有哪些 瀏覽:405
中國民用航空局是飛哪裡的 瀏覽:215
義大利最高領導是什麼職位 瀏覽:263
峴港是在越南的哪個部 瀏覽:913
義大利旅遊的歐元怎麼換 瀏覽:255
英國為什麼殖民地越來越少 瀏覽:577
伊朗卡尚集市在哪個城市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