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是封建社會嗎為什麼現在還有「王」什麼的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社會
英國王室歷經近千年依然魅力不減,正是得益於他們智慧地調整了與政治的關系。王室越是放下權力,超越於黨派政治之上,它的存在就越使得英國人可以反對政府但不反對國家,政治家可以不被人喜歡,但是代表英國傳統美德的王室,卻歷經時代變遷,依舊保持著某種莊重神聖……
了解大不列顛人內心對君主制的感情的最好方法,莫過於查閱薩塞克斯大學的《觀察檔案匯編》,該校從1937年起就將普通大不列顛人的意見和評論歸檔。法國人貝特朗·梅耶-斯塔布萊在《伊麗莎白二世時期白金漢宮的生活》一書中提到,從這本匯編可以看出,在90%涉及公眾輿論的事件中,王室都無所作為;擁護共和制度的人在大不列顛正在增加。按照安東尼·簡的說法,大約有10名王室成員,「他們畢生的言行都在維護他們受擁戴的地位,另外還有約20名成員則是在不折不扣地損害王室形象」。
但英國人需要王室,因為它代表一種不被中斷的歷史和傳統。王太後出生於大英帝國的輝煌時代,曾經與人們共同經歷過立憲危機(愛德華八世退位)、「二戰」,她象徵著一種穩定和延續的力量,而作為國家穩定、統一和延續,正是王室在英國政治中得以生存的基礎。在如今的英國人看來,伊麗莎白女王的從容不迫,使她像聳立在波濤洶涌的海洋中的巨石。女王一輩子都在恪守她的誓言:「我的整個生命——無論它是長是短,都將奉獻給我的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