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17世紀初英國人又發明了什麼

17世紀初英國人又發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5-09-07 11:56:16

❶ 計算器發展歷史

早期的計算器為純手動式,如算盤、算籌等。算盤通常是以滑動的珠子製成。在西方,算盤在印度阿拉伯數字流行前使用了數個世紀,且在近代中國的記帳與商務上仍廣泛使用。

後來出現機械計算器。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工具有了較大的發展,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的"納皮爾算籌",英國牧師奧卻德發明了計圓柱型對數算尺。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Pascaline)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

1694年,萊布尼茲(Leibniz)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創建第一個可編程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

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1)17世紀初英國人又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計算工具的歷史演變過程:

1、石塊、貝殼計數

原始社會,人類智力低下,當時把石塊放進皮袋,或用貝殼串成珠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計算需要計數的物品。

2、結繩計數

就是在長繩上打結記事或計數,這比用石塊貝殼方便了許多。

3、手指計數

人類的十個手指是個天生的「計數器」。原始人不穿鞋襪,再加上十個足趾,計數的范圍就更大了。

至今,有些民族還用「手」表示「五」,用「人」表示「二十」,據推測,「十進制」被廣泛運用,很可能與手指計數有關。

4、小棒計數

利用木、竹、骨製成小棒記數,在我國稱為「算籌」。它可以隨意移動、擺放,較之上述各種計算工具就更加優越了,因而,沿用的時間較長。

劉徽用它把圓周率計算到3.1410,祖沖之更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在歐洲,後來發展到在木片上刻上條紋,表示債務或稅款。劈開後債務雙方各存一半,結帳時拼合驗證無誤,則被認可。

5、珠算

珠算是以圓珠代替「算籌」,並將其連成整體,簡化了操作過程,運用時更加得心應手。它起源於中國。

元代末年(1366年)陶宗義著《南村輟耕錄》中,最初提到「算盤」一詞,並說「撥之則動」。十五世紀《魯班木經》中,詳細記載了算盤的製作方法。

到了現代,一種新型的電子算盤已經問世,它把算盤與電子計算器的長處集為一體,是一種中外結合的新型計算工具。

6、計算尺

公元1520年,英國人甘特發明了計算尺,運用到一些特殊的運算中,快速、省時。

7、手搖計算機

最早的手搖計算機是法國數學家巴斯嘉在1642年製造的。它用一個個齒輪表示數字,以齒輪間的咬合裝置實現進位。

低位齒輪轉十圈,高位齒輪轉一圈。後來,經過逐步改進,使它既能做加、減法,又能做乘、除法了,運算的操作更加簡捷、快速。

8、電子計算機

隨著近代高科技的發展,電子計算機在二十世紀應運而生。它的出現是「人類文明最光輝的成就之一」,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其運算效率和精確度之高,是史無前例的。在此之前,英國數學家桑克斯用了22年的精力,把圓周率π算到小數點後707位。

❷ 17世紀初,英國人發明的計數尺子名稱叫什麼。

計算尺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通常指對數計算尺是一個模擬計算機,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器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

閱讀全文

與17世紀初英國人又發明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附近是什麼古代文明 瀏覽:977
中國幫助非洲什麼 瀏覽:216
印尼到成都多少公里 瀏覽:969
伊朗女人多少錢一個 瀏覽:48
中國香港琉璃值多少錢 瀏覽:908
印度代購什麼護膚品好 瀏覽:155
巴基斯坦怎麼去伊朗 瀏覽:234
越南幣怎麼來的 瀏覽:85
義大利什麼品牌車最好 瀏覽:184
越南什麼幣最劃算 瀏覽:777
兩百萬越南盾值多少錢 瀏覽:56
越南蔬果質量怎麼樣 瀏覽:41
義大利什麼時候參加二戰 瀏覽:784
韓國和伊朗有什麼關系 瀏覽:800
越南有多少中國姓氏 瀏覽:751
lv哪裡義大利產 瀏覽:900
中國恨哪些國家 瀏覽:311
中國科學城是哪個城市 瀏覽:212
越南的什麼中葯才最好 瀏覽:137
印度為什麼不能一個人坐電梯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