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初期,英國明顯處於劣勢,為何多次拒絕德國和談請求呢
二戰的歐洲戰場爆發初期的英國與法國和荷蘭等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擴張,然而在納粹德國的閃電戰的打擊下,荷蘭快速淪陷,大國經過短短三個月的抵抗也選擇投降,期間英國在歐洲大陸的陸軍,甚至有一度被納粹德國包圓消滅的可能,若不是英國的新首相丘吉爾決然組織海上力量,敦刻爾克可能就是英國陸軍精銳的墳場。
其四,納粹德國在西線攻城掠地並出動空軍攻擊英國本土的同時,東線的蘇聯也在積極的備戰,大規模的擴充軍隊並向蘇德邊境集結,納粹德國當然可以再努力一下擊敗英國,但蘇聯也有可能趁機快速攻擊德國的本土,納粹德國的數百萬陸空精銳,若沒有德國本土的工業支持和補給,戰鬥力肯定會大打折扣!
㈡ 二戰時期英國該不該和德國談判
不應該,放在英國的立場不能,因為英國最起碼是世界上的殖民顫肢伍大國,擁有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大片殖民地。一旦英國和德國一直打下去
,將越來越有利於英國。英國可以將殖民地的人力物力都轉為飢埋戰爭實力。況且還有霉國做應援。
二戰德國敗就敗在1940年法國戰役後沒有登陸英國。如果英國投降,那二戰向後拖延
兩三年甚至德國立於不敗之地都有可能。茄或最大的好處,軸心國可以瓜分英國的殖民地。最起碼都能阻止美國以英國為中專站登陸歐洲。
此時蘇聯想在1940年捅德國背後刀子是天方夜譚,
因為蘇軍在蘇波戰爭以及芬蘇冬戰中的表現真的不敢恭維。況且蘇聯靠什麼打德國。
武器裝備上當時蘇軍連t34,喀秋莎都沒有。甚至連波波沙沖鋒槍也成問題。
軍事實力上剛剛經歷大肅清,很多優秀的將領都被殺害。一直到一年後的蘇德戰爭都是如此。
靠這樣的軍隊防守都證明有問題,進攻的話簡直是笑話。(話題有點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