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根廷那年和英國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阿根廷在1980年代初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和大規模的反對以加爾鐵里總統為首的軍政府的運動。阿根廷政府試圖通過對馬島採取軍事行動,來緩解國內危機。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人登陸南喬治亞島並升起國旗。4月2日,加爾鐵里總統下令出兵佔領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英國最初對阿根廷的進攻感到吃驚,派遣了一支海軍特遣戰斗群來對抗阿根廷海空軍的進攻,皇家海軍陸戰隊也加入了戰斗。在一番激烈和艱苦的爭奪後,英軍奪回了馬島的控制權。但是阿根廷至今仍未有放棄對馬島的主權要求。戰爭對雙方的政治影響都是巨大的。阿根廷的戰敗導致了更大規模的反政府運動,最後導致軍政府倒台。對於英國來說,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橫掃全國,加強了以首相撒切爾夫人為首的政府的權威,同時幫助英國保守黨贏得1983年的普選。盡管這場戰爭雙方的傷亡並不是很大,在雙方歷史的長河中也很難稱為主要歷史事件,但它在兩國歷史上還是佔有重要的一頁。
② 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為什麼會被英國打敗呢
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南美洲的東南角,靠近南極圈,英國稱福克蘭群島,距離阿根廷500多公里,距英國1萬多公里,是英國的殖民地,而阿根廷認為自己對馬島擁有主權,歷來主張收回。
英軍取得了制海制空權以後,立即對馬島上的阿根廷守軍發起了進攻。島上的阿軍外無援軍,內缺糧草,士氣低落,1萬多守軍不戰而降。
總結:英軍集三軍之優勢兵力,聯合作戰,各個擊破,勝利在情理之中;阿軍以個體對體系,單打獨斗,焉能不敗。
③ 二戰後的英國殖民地都獨立了,為何英國會因為馬島而與阿根廷大打一架
馬島雖小,但是因為地理位置特殊,而且礦產豐富,所以英國不會輕言放棄馬島,二則阿根廷並不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國家,英國與阿根廷作戰,還是有很大的把握的,三則英國當時內部矛盾重重,也急需一場戰場來轉移國內矛盾。
馬島靠近南極洲,又可以為英國進軍南極提供了完備的後勤保障基地,而且馬島東控制著非洲的好望角,西邊又抵達紐西蘭,北至南美洲,南部到達南極洲,馬島的地理位置是連著兩大洋控制著四大洲。
再加上撒切爾夫人此時的民意正處在最低點,英國失業人數比三年前她執政初增加一倍,通貨膨脹更是驚人,撒切爾夫人想要連任,需要一個政治掩護,助她扭轉民意,所以她抓住馬島問題,不惜與阿根廷一戰。
果然,通過馬島戰爭,愛國主義精神被喚醒,馬島不但回到英國的忙抱中,撒切爾夫人也成功地贏得了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