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鴉片戰爭中國實際賠了多少白銀
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規定: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規定:中國給英國和法國賠償軍費各白銀200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200萬兩。《北京條約》規定: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1)日本炸英國船賠了多少擴展閱讀:
由於中國「閉關鎖國」的思想,當時的滿清正處於世界落後地位,為了打開中國對外的貿易大門,英國開始將大量鴉片輸入中國。
十九世紀初期被輸入中國的鴉片達到4000多箱,由於鴉片不斷的輸入,中國出現了鴉片煙毒泛濫的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人吸食鴉片,越來越多的人被鴉片所侵蝕。
這也使得當時中國白銀大量向外流出,也使得吸食者在身體上以及精神上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同時也破壞了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造成清政府部分地區工商業經濟蕭條。因此清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禁止吸食鴉片。
在這場長達 6年的鴉片戰爭中,由於中國處於落後的狀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自此開始清政府向外割地,賠償,迫使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
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㈡ 日本人炸沉了英國人的高升號,最後為啥是清政府賠款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以保護僑民為借口不斷增兵朝鮮半島,製造事端。而清政府為了制衡日本,阻止戰爭爆發,僱傭英國商船高升號運送1116名淮軍精銳、大批軍火彈葯以及價值8800萬美元的餉銀前往朝鮮牙山。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不宣而戰,浪速號巡洋艦在豐島附近海面伏擊了高升號商船,中日甲午戰爭全面爆發,這就是「高升號事件」。
1894年8月20日,在上海舉行的聽證會上,英國全盤接受了日本無責任的觀點;11月10日,英國官方最終裁定,高升號為交戰國執行交戰任務,日本軍隊有權扣留或擊沉它,日本在此事件中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賠償責任改由清政府承擔。
「高升號事件」中,清政府在有道理和初期輿論優勢的情況下,被日本人翻盤,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清朝進行洋務運動學習西方,但骨子裡還是閉關鎖國那一套,對於歐洲列強的政治規則缺乏了解,不明白道理是站在勝利者一邊的。在聽到日本擊沉英國商船後,清政府高層想著的都是英國會介入戰爭,自身沒有全力投入對日作戰,不但外交失利,還輸掉了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虧大了。
㈢ 甲午戰爭時,日本艦隊擊沉英國的運兵船,英國什麼反應
英國認為日本沒有責任,責任全都由清朝負責。
在日本,進攻高升號可以說是長期計劃。它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檢驗,政府的軍事實力和底線,另一層則是檢驗歐洲強國英國的態度。英國人認為這件事情日本是不需要負責的,應該有清朝賠償,其背後的原因是英國決定在俄羅斯向南運動的壓力下支持日本。自由放任使日本充滿信心,隨後1894年的中日戰爭失敗和日本的崛起。然而,英國的自由放任給世界(後來的軍國主義日本)帶來了隱患,並導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