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國王的行政權是什麼時候變成內閣的國王是從1689還是1721開始統而不治的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1721年,下院多數黨輝格黨領袖、內閣首席大臣兼財政大臣R.沃波爾取代國王而成為內閣首腦。沃波爾內閣是英國第一屆正規內閣。
❷ 英國立憲制是怎樣逐步進化為當代君主立憲制的
以高中歷史課本為基礎,再加上知識外延,我就從中世紀的英國開始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1215年 《大憲章》限制王權,保障貴族特權,保護部分騎士與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爾會議召開,英國議會產生標志
1628年 《權利請願書》
1688年 光榮革命
1689年 《權利法案》頒布,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政體初步確立
1701年 《王位繼承法》
1721年 沃波爾主持內閣會議,開創多數黨領袖組閣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決權
1832年 《議會改革法案》
19世紀50年代責任內閣制趨於完善
19世紀中葉 兩黨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議會改革
19世紀晚期內閣權力膨脹,人稱議會「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議會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權力進一步削弱
1948年議會通過《人民代表法案》,確立「一人一票」制
❸ 簡要說明英國國王權力的變代
1066年威廉征服英國後 ,完成了封建化過程 ,國王權力逐步加強。13~15世紀末,在等級君主制下 ,英王的權力受到貴族的牽制 。15世紀末~臘梁17世紀中葉 ,英國實行君主專制制,英王掌握全國的統治大權。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88年光榮革命勝利後,在1689年通過了《權利法案》英國逐步確立起以議會為核心的君主立憲政體,議會的權力逐漸超過國王的權力。18世紀初,英王行政權又逐步轉至內閣。英王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在法律上,英王享有任免首相、各部大臣談神、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冊封貴族和授予榮譽稱號,進行審判,統帥軍隊,宣戰與媾和等廣泛權力。但實際上這些權力大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英王的一切政務活動完全服從內閣的控制和安排,其活動多屬禮儀性質。但英王個人還享有崇高榮譽和尊嚴,以及其他諸如不納稅、不被起訴等特權。英王是英國和英聯邦統一團結的象徵,英國政治連續性的標志和政府決策的顧問,她對政府決策享有被咨詢權、鼓勵權和警告權。
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規定 ,王位繼承者必須是新教徒。該法確立了長子繼承原則和男性優於女性原則。王位根據年長順序傳給已故國王的兒子;如無子含局虧,則傳給女兒;如無子女或後裔相隔很遠,則傳給旁系親屬或其後裔。1952年英王喬治六世死後因無兒子,由其長女伊麗莎白繼承王位。按照1937、1943、1953年的《攝政法》規定,英王因未成年或其他原因暫時不能行使職權時,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由成年的王位順序繼承人、大法官、下院議長、高等法院院長、上訴法院院長等人中的某些人攝政。
❹ 分析近代晚期「內閣權利擴張」的原因
君主權力削弱,議會權力至尊,但隨著議會政黨政治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議會的地位也不斷弱化,內閣權力強化,主要原因是政黨政治條件下,政黨領袖可以運動黨紀約束議員行使政治權力,以及立法的專業性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