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庄士敦為什麼不帶溥儀去英國
庄士敦不帶溥儀去英國是因為當時遭到了滿清遺老的強烈反對。
滿清遺老主要是指載灃,載灃在得知溥儀要跟著庄士敦去英國時,他心急火燎地趕到宮里,下了「嚴守各宮門」的命令。溥儀無奈,只得退回養心殿,載灃不能讓溥儀出國留學,因為他既不願再讓北洋政府抓住把柄,也不願溥儀遭遇不測。所以他以家長的身份,最終掐滅了溥儀留學的夢想。
載灃反對溥儀出國留學的原因:
第一,北洋政府之所以一直優待清皇室成員,是因為簽了《清皇室優待條件》,而促成這一契約關系的,正是溥儀的皇帝身份。
第二,北洋政府每年的400萬大洋,不光是養活溥儀,還有皇室成員。萬一溥儀走後,北洋政府終止了這筆錢,那麼皇室成員該怎麼生活呢!
第三,溥儀的身份特殊,萬一他到了國外,肯定會有別有用心的人來利用他,那麼他的安全等都會失去保障。
⑵ 末代皇帝溥儀想要出國留學,載灃為何不肯讓其如願
1923年,清朝已經滅亡12個年頭了。保留清室帝號的溥儀,突然生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念頭來,於是他決定出國留學,但遺憾的是,最終他未能如願。這是怎麼回事呢?
那麼,是誰走漏了風聲呢?原來,有個小太監在得了錢後,覺得事情重大,密報給了內務府。內務府又趕緊告訴給了掌管宮內事務的載灃。所以,載灃才會心急火燎地趕到宮里,下了「嚴守各宮門」的命令。載灃之所以如此,當然也有他的想法。
第一,北洋政府之所以一直優待清皇室成員,是因為簽了《清皇室優待條件》,而促成這一契約關系的,正是溥儀的皇帝身份。
第二,北洋政府每年的400萬大洋,不光是養活溥儀,還有皇室成員。萬一溥儀走後,北洋政府終止了這筆錢,那麼皇室成員該怎麼生活呢!
第三,溥儀的身份特殊,萬一他到了國外,肯定會有別有用心的人來利用他,那麼他的安全等都會失去保障。所以,於公於私,載灃都不能讓溥儀出國留學。他既不願再讓北洋政府抓住把柄,也不願溥儀遭遇不測。所以他以家長的身份,最終掐滅了溥儀留學的夢想。(參考史料:《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溥儀》等)
⑶ 溥儀老照片解讀
這張照片拍攝於1923年紫禁城御花園欽安殿東南側禊同細音賞亭前。大清遜位皇帝溥儀和國舅潤高前寬麒承繼宮中歲時風俗而來到禊賞亭。
禊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在暮春之時來到水邊遊玩,在額頭點點水,洗洗臉,或結伴洗浴一下,爬爬山在高處吹吹風,呼吸新鮮空氣,不是一種很好的衛生習慣嗎!「很可惜,此亭已拆」。
這是一張拍攝遜位後大清皇帝溥儀在紫禁城御花園千秋亭的遠景照片。
方形亭為抱廈式,四面抱廈各出漢白玉石台階和漢白玉欄板。三交六碗式菱花窗門,龍錦彩畫重檐攢尖寶頂,鎏金華蓋式風格配上黃琉璃竹節瓦,尤如一把「大傘」,上圓下方的屋頂取仿「天圓地方」的古明堂形制,為宮亭之最。
這張拍攝於1927年2月14日上午十時的天津張園萬壽聖節大合影,是清末遺老遺少們恭祝清皇帝溥儀21歲聖壽。
這里集中了清末最有學問,最忠於清室的遺老們。他們是:
張園之主張彪,清末金石甲骨文大家羅振玉,清末皇家軍事人傑鐵良,鄭孝胥,「一臣不侍二主」的袁大化,「康聖人」康有為,「輔仁大學教授」袁勵准,「溥儀御用大管家」胡嗣瑗,「翰林編修」景方昶,「末代慶親王」載振,「愛新覺羅鞍馬畫風畫法開創宗師」載瀛,「前福建財政廳長」費毓楷,載濤,載澤,「帝師」朱益藩,「殺秋瑾的紹興知府」趙景祺(原名貴福,蒙古喀喇沁諾昆岱氏,民國後改漢名),「前總管內務府大臣」耆齡,「做過伊藤博文通譯」的謝介石,「清末指書第一人」寶熙,佟濟煦,商衍瀛,金梁。
這張拍攝於1923年10月,皇後婉容和溥儀三妹韞穎合照於儲秀宮前銅鹿台上。
三格格深得皇後婉容和皇後的「額娘」恆馨喜愛,遂由皇後婉容帶母親之請向皇帝溥儀給自己弟弟國舅潤麒提親,溥儀徵得自己的父親攝政王醇親王載灃的首肯和「內務府大臣」容源的贊同,替三格格作主接受容公府下的大定,定下娃娃親。
在1932年4月10日訂婚,1932年8月16日在滿洲國皇宮執政府內由當時滿洲國大執政溥儀親自祝執政賀詞,親發御允結婚證書。典禮儀式按現代婚禮舉行,新娘和新郎向大執政溥儀和執政夫人婉容躬行鞠躬禮。
這張照片很珍貴,看照片,皇後娘娘婉容親自調整光線,角度還為了穩住畫面成相戚亮使用了三角架,不愧為大清國 歷史 上「玩相機最純熟」的皇後,她苦於鑽研,拜帝師庄士敦為師,得「助教」溥儀指點,短短月余,照相技術飛漲,很多溥儀的生活照和皇後婉容的友人照都出自娘娘之手,也是一位十七歲妙齡少女對新鮮玩具的喜愛吧!當年的光緒寵妃珍妃就喜愛照相,可惜未能流傳相關照片。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哪位「貴人」這么有福氣,讓皇後親自拍照呢?
這張照片揭開了答案,是端康太妃,她相當是皇後婉容的婆婆。
這張照片拍攝於1925年3月6日。馮玉祥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後,沒有安全保障的溥儀曾在日本使館短住,後移居天津的日本租借地。這是剛到天津不久的遜清皇帝溥儀攜皇後婉容在效忠前清的舊臣、行在辦事處帝師陳寶琛,前內務府大臣鄭孝胥,前陸軍大臣鐵良,前內務府大臣容源和夫人恆馨,帝師陳寶琛的外甥劉鑲業陪同下,來到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拜訪,當時溥儀曾打算東渡日本留學,此訪就是商談有關事宜。
這幅拍攝於1925年5月,照片上的主人公是遜位大清皇帝溥儀在天津張園溥儀會客廳的一幅擺拍皇帝看書照。
這位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位英國紳士的皇帝,渾身散發著蜜絲佛陀香水味道,戴著德國蔡司公司出品的眼鏡,穿著最講究的英國料子西服,領帶上插著鑽石別針,袖上是鑽石袖扣,手指帶著鑽石戒指,蹬著擦得可以照人的光亮皮鞋,每一套西服都配有不同花色的領帶,全身洋溢著西方貴族的模樣的遜清皇帝溥儀,在享受著天津寓公的美好生活。
溥儀早期曾打算去英國留學,庄士敦負責聯系,但英國並不感興趣。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後,庄士敦也曾聯系英國使館,但英國不願接受。當時英國是唯一的超悔畝級大國,相當現在美國地位。但他對滿洲並沒有興趣。有人推測,如果滿洲的大慶油田早被發現,英國就會插手滿洲事物,也就會接受溥儀。如果英國占據了滿洲,日本也就難以染指。但正因為滿洲的大慶油田沒有被發現,英國不介入滿洲事物,給了日本以機會。
敬懿太妃(1856-1932)是同治帝的妃嬪,在滿洲國成立後去世,當時滿洲國大執政溥儀給予縊號」獻哲敬懿皇貴妃「,即瑜妃」。溥儀同時給予墨寶,六點八平尺「福」字。
這是大同元年(1932年)滿洲中央銀行改造券拾元,即對原來張學良時候發現的錢進行改造,加印上滿洲中央銀行,而其他部分包括下邊的民國年號均不變。似乎是在穩定當時市場。
這張拍攝於1932年3月8日下午5時的滿洲國大執政溥儀照,是溥儀在執政府原道尹衙門西側的御寢所攝。1932年3月1日宣布成立滿洲國,溥儀就任大執政,這是其後7天拍攝的。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