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在英國生活什麼感覺

在英國生活什麼感覺

發布時間:2025-08-16 20:45:52

A. 留學經驗:你知道英國的窮人生活嗎

分類: 一直以來,總有網友讓我寫寫英國的窮人生活。雖然我也到過英國不少城市,但所見到的地方都是同我居住的小區差不多的環境。這里的窮人同我們印象中的窮人是完全不同的,這里再窮的人溫飽都是不成問題的。以下文章是一位對英國窮人比我更了解的朋友寫的,特轉貼在此以饗那些想看英國窮人生活的讀者們的好奇心。
從穿著打扮看不出窮富。
滿大街看上去似乎遍地是窮人——他們衣著簡朴,不少人的衣著到了寒酸的地步。滿校園看上去都有是窮學生,根本看不到中國校園里那些華貴衣著的闊少闊小姐。他們的靴子褲子外套全舊得一塌糊塗,估計中國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們都不會有那種打扮。但他們不像我們那時那樣營養不良,一臉菜色,他們一個個都紅光滿面的。
英國的窮人區不多,岩毀一般都在大城市中心的邊緣地帶。居住在裡面的居民,以西方的詞彙叫做Lower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 People!那裡看上去很像我們的街道,有塑料袋、包裝紙和狗糞。在街上的破舊紅磚樓大多是19世紀工業化時期建的,乍一看古色古香,但如果不是文物而是住人的住宅,就覺得慘淡了許多。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因為那是洋房樣式,所以破舊歸破舊,但看著有點意思。否則只憑那爆了皮的木頭窗框,牆皮掉得一片斑駁的樣子,只配扎在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里頭。在商業大街上,這種房子早該拆了,但他們不拆,仍在這百年老屋裡住得有滋有味兒,還用雪白的窗紗擋得嚴嚴實實,讓人覺得很有點人窮志不短。
老百姓的家裡,廉價的化纖地毯從一樓輔到頂樓。門是普通的刷漆三合板做的,廚房和衛生間則是塑料地板革,澡盆上方的牆上貼著半截子瓷磚,其餘的地方或刷著油漆,或粘著廉價的牆紙,被潮氣熏得開裂或掉漆。廚房的櫃子和操作台是三合板做的,老式冰箱,霜化後貼切著內壁流淌,你要時不時地擦,否則冰箱里污水橫流。
在街上不時會有人向你要小錢,你不給,他就野蠻地罵一句,然後走開。有時會碰上個文明的,紅著臉說:「能幫我一掃把嗎?勻一磅給我,沒有也沒關系。」好像是我欠他的。
舊貨店一磅成交
中國人在這里穿得再不講究,也比英國人講究,不用怕自已寒酸。倒是我們的教授訪問學者這一身行頭去英國的飯館里打黑工洗碗掃廁所,顯得不倫不類。人家去打黑工的都是窮學生打扮的。
我來英國帶了一件普通的半長皮大衣,因為回國前要先去趟美國,行李不能超過5公斤,就想順便在英國賣掉以減輕行李重量。150磅的新大衣,到他們的二手貨商店去賣,我想揮淚大出血,賣60磅算了。總比飛機上超重罰款好。可他們居然告訴我最多給我5磅,等於65元人民幣!店主告訴我:你看我們這里有超過5磅的衣服嗎?果然沒有,全是廉價的舊呢子外衣和夾克,一磅能買一套。再一想,這種皮衣是富人穿的,你拿到二手店來賣,還想賣幾十磅,他整個店的舊衣服加一起不過才200磅。我一個中國同事就從諾丁漢的舊貨市場花4鎊了一台9英寸小電視,看了一年,走時還沒壞,又斗卜賣了2鎊。
但英國的富人同樣富得流油,年薪幾十萬鎊不在話下----英國鐵路危機時下台的那個鐵路總管年薪30多萬鎊,等於400萬人民幣。人們把空棗穗他轟下台,這也是原因之一;你工資那麼高,鐵路整天出軌,你不配。所以電視、報紙上一提到他,就順便提到他的年薪,這種暗示特別起作用。
悠閑的窮日子
但英國窮人的日子似乎並不難過,而且還挺滋潤的。舊貨商店能提供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你如果是窮人,可以一輩子不買新衣服但照樣能穿上7成新的衣服皮靴什麼的。
在吃的方面,便宜店到處都是,說具體點:一盒10個雞蛋,0.59鎊;一個水蜜桃罐頭0.09鎊,相當於1元人民幣;800克一袋的麵包0.15鎊;一桶牛奶0.84鎊…… 一個人一個月80磅可以吃得很好,而對一個月助學金500磅的人來說,這80磅伙食費並不貴。有的中國人來後只吃麵包、面條和雞蛋胡蘿卜,能創下每月生活費十幾磅的吉尼斯紀錄,身體照樣強壯。架不住一頓半公斤面條下肚,而面條0.2鎊能買一公斤。每月消耗30公斤面條不過6鎊。這在外國人眼裡簡直是不可想像的,而我們的教授就行,號稱這生活比老家農民還強。
英國有這么多窮人,但日子照樣悠閑:郵局晚開早關,中午還午休二小時。銀行下午4點就關了。周末沒幾個開門的店,全歇。英國人失業的不少,全靠救濟。靠養老金過日子的,一周能拿到92磅,「我們是富裕的國家。」英國人順嘴就能這么說,大量接收外國難民,管吃管住,每周再發10磅零花錢。不適合的工作,寧肯不做,決不能受苦。於是你到餐館里洗碗的掃廁所的,不是英國人,因為工資太低,他們不幹,老闆雇不起英國人洗碗、洗車,這些苦活英國人要干就要正式簽合同,拿高工資,一小時沒7—12磅不幹。英國人都干什麼去了?呆著。
怎麼理解富裕
英國的窮人就這么大爺,日子就這么悠閑而滋潤。他們靠的是國家的高福利政策,無後顧之憂。還有他們的社會保險做得好,只要你買了保險,你就進了保險箱了,最終連喪葬費都有人給你出。
所以我們不能看他們衣著簡朴、生活住房不怎麼上檔次。還得看到他們活得悠閑的一面。連我的日本同事都感嘆:英國普通人生活質量比日本高,日本人活得太累了,透支的生命太多,什麼都追求豪華奢侈,其實很浪費,沒必要。可生在日本,就沒辦法了,只能攀比著豪華享受,比著勁地加速精神崩潰。這話聽著很有哲理。
同樣我想到了我們國內,超過英國普通人水準的的確不少。但我們的窮人比英國的窮人還是有天壤之別。再有,我們的環境是在惡化過程中的,你再有錢,你的空氣不好,水質差,食品不是綠色食品。這些軟性的潛在的差別其實是本質的差別,是皮衣和夾克的差別所不能涵蓋的。穿著皮衣一年感冒無數次,而來這里一年了居然沒感冒,偶有頭疼腦熱洗個熱水澡喝點果汁就好了。這樣的生命質量是皮衣和汽車換不來的。
錢,環境,學識,地位,悠閑無憂的心態,這些綜合在一起才是富有的指標。我們對富有的理解還停留在穿皮衣上,實在有待深化。所以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我們比英國差得還很遠,很遠。

B. 生活在英國是什麼感覺

我三四十歲的時候在英國當過幾年大學講師。

我花了我的其他幾年的地方可能是有趣的比較,即德國,奧地利,加拿大,美國,法國,紐西蘭,中國,印度和瑞典。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會這樣描述英國的生活,但我可以從一開始就說,我瘋狂地愛著英國,並且會永遠開心地待在那裡:

這是一個穩定的國家,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也不會因為社會的變化而忘記更新。而後者,往往比某些人更積極主動,導致了一種奇怪的、過時的與幻想的並存。

這是一個小地方,人口稠密,人口的多樣性令人難以置信,既有老的,也有最近的。在英國,人們有著復雜的背景,沒有人是一樣的,古老的傳統和身份到處發揮作用,這是一種標準的期望。在英國,如果你坐在一輛公共汽車上,打開某種文化x射線,你會發現其多樣性的深度和廣度是難以理解的。在整個世界上將會有各種教派的人,而且往往是他們混合的結果;將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這個有趣小島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這幾乎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幻想,就像吉恩·羅登貝里(Gene Roddenberry)那樣。英國是進取號星艦。

在英國,如果你坐在一輛公共汽車上,打開某種文化x射線,你會發現其多樣性的深度和廣度是難以理解的。在整個世界上將會有各種教派的人,而且往往是他們混合的結果;將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這個有趣小島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這幾乎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幻想,就像吉恩·羅登貝里(Gene Roddenberry)那樣。英國是進取號星艦。

C. 留學經驗分享:我的英國生活


您好,我是專注留學考試規劃和留學咨詢的小鍾老師。留學申請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我在這里為您提供從留學目的地選擇到申請材料准備的全方位支持。您的留學夢想,我們一同實現,敬請訪問!https://liuxue.87dh.com/
一直很憧憬國外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我在英國的留學生活格外得恬淡。到英國留學就是選擇了這樣一種寧靜美好的生活氛圍。尤其在我回國後,更加懷念英國生活那種學習以外的對於生活的享受。
學習生活
我所在的巴斯大學是英格蘭南部的一個古老的小城。由於我選擇的是授課式的課程,所以剛開始並沒有不適應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覺,即便是授課式的課程,學生的主動性還是在學習中起決定性作用。
在第一堂課上,老師介紹了我們學科的性質,然後就發下一張書單,上面一共有20多本書。當然接下來你是否看這些書,怎麼找到這些書,怎麼看,花多少時間看就全由你自己了。
如果能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無疑對你學習有莫大的幫助。學校的圖書館是首選。即便你無法要到你所想要的資料,圖書館的信息辦公室也會向你提供必要的幫助,向外校求助。同時系裡一般都有學習室,裡面會有一些專業書籍、詞典和電腦供學生使用,但是資料不能帶出房間。此外,市立圖書館也是向學生免費開放。
學會提問題也很重要。雖然老師會指點迷津,很多問題會仰賴學生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學習能力來解決。在問問題之前,能夠自己解決的先自己解決。因為有些問題如果老師覺得你應該自己弄懂,他就會只給你一個建議或者告訴你到哪裡找資料。
打工生涯
打工不但是個賺錢的好機會,也是了解當地社會提高社交能力的方式。在英國學習期間,我一共換了兩個工作,一份是校內酒吧的招待工作,一份是冰激凌店的店員。
找打工的機會並不難,只要多關心一下校內的一些招聘零工的網站,或者逛街的時候注意一下櫥窗里的招聘廣告,還可以直接到街邊的小酒館和小商店去問店員他們是否在招工。我傾向於校內打工,一是安全,二是節約時間。
在學校的酒吧打工著實讓我了解了很多英國普通百姓的生活。雖然很辛苦,但是可以接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此外,這也是絕好的鍛煉口語的機會!和當地的員工接觸也可以鍛煉為人處事,知道如何尋求幫助,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就硬撐著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
社交生活
印象中,似乎英國人有天生沉默寡言的氣質。其實年輕一代的英國人,特別是大學里的莘莘學子並不如此。雖然表面上不善言辭,但是一旦打開話匣子,也會有滔滔不絕之勢。有很多留英的學生會抱怨無法打進本地學生的圈子,好象總是被隔離在外。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成為友誼的開始,比如說學校里的學習小組,通過學習溝通顯然要比刻意搭訕要自然得多。學校里各種社團和興趣小組、體育團體都是和他們接觸的好機會。唯一要注意的是談話的時候不要太過急躁,說太多,而不讓別人有思考和表達想法的空間,要學會接受別人的觀點,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永遠以探討的態度和別人交流,而不是灌輸的語氣。如果你覺得和一大堆英國學生在一起沒有機會說話,那麼你可以邀請某一個同學,一起去喝茶、聊天或者享受你的廚藝。只要記住,一個積極樂觀快樂的人總是比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更容易讓別人接受。
旅行感言
人在英國想去旅遊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歐洲大陸是放假時遊玩的好地方。由於簽證的原因,可以去學校的國際學生辦公室咨詢,或者直接登陸相應國家的大使館或者領事館網站查詢。出門在外,安全異常重要。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兩三個人一同出遊。歐洲大陸是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值得一看的地方太多。我在這里向大家推薦義大利和瑞士。
如今回味留英生活,總是意猶未盡。我們通常把留學稱為投資,而這種投資的回報是不是應該只是以今後每個月的工資多少來衡量呢?因為在異國他鄉的這些日子,你是在以另一種方式生活,而這種生活方式給你帶來的遠不只是一些學業上的知識或者是一種求生的技能,而更多的一種生活態度。
我來英國馬上快兩年了,自己親身來到英國之後,總結了這些,覺得不全無道理,感覺很好。給那些即將來英國的留學生參考。 這里並不是大家想像的到處是燈紅酒綠、遍地黃金的大都市,有時候你甚至覺得這是農村。之所以他是發達國家,是因為這里穩定的社會秩序,和諧的社會情緒(不是政府的強制干預)。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輛車,這真的是一部運行優良的跑車。
文化差異(圖)

一頓標準的會議餐不是山珍海味,大吃大喝,簡單的幾片三明治和果汁,紅茶,咖啡或者水。

坐公車不需要排隊,因為大家都謙讓地讓彼此先上。

一棟普通2層小樓可能只需要不到100萬人民幣,如果你非要它變成童話里的小別墅,可能200萬甚至更多,但是非豪宅(被稱為palace)決不會貴過400萬(除倫敦外),但是平均月薪有2000鎊左右(2W人民幣)。

圖為倫敦市長
你的老闆可能一身西裝,穿著一雙旅遊鞋,背著一個書包,騎著自行車上班,而不是一輛閃閃奪目的大賓士。

沒有多少人有LV,Gucci。

你要為你忘記關燈或水龍頭而感覺自己可恥,請留一些資源給子孫後代。

值得炫耀的不是你有多有錢,而是你有多幸福。 高速公路是不收費的,也就是你從愛丁堡開車去倫敦可能花費的只是汽油錢。
我希望以上的解答能為您的留學規劃添磚加瓦。留學之路雖曲折,卻不孤單。如有更多疑惑或需要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官方網站隨時歡迎您。那裡有更詳盡的留學資訊和專家團隊的一對一指導,助您順利走上留學之路。期待與您的每一次相遇,祝申請順利!https://liuxue.87dh.com/

D. 在英國長期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生活在英格蘭中部的一個小城鎮,人比較少也很和善。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歡英國,覺得比較有歸屬感。

英國屬於溫帶海洋氣候,常年溫度在零度以上到20度之間,冬天不是那麼寒冷,夏天非常舒爽。因為每家每戶都是自有鍋爐取暖,常年自己調節室溫和熱水,所以室內是四季如春的舒適度。

英國人口比較少,經常一天家門口都路過不了幾個人,生活空間非常開闊,幾乎家家都有花園可以養花種菜。

我孩子是從小學開始在英國上學的,學校老師都非常nice,學校課程安排得豐富多彩的,孩子非常喜歡上學,每天早上背著書包都是興高采烈的。

英國的 社會 比較安定, 社會 秩序井然,英國人比較遵守 社會 公德,自覺排隊,隨時隨地說謝謝,對不起。平時外出遊玩,路上遇見不認識的人都會互相打招呼問好。總的來說大部分人還是非常有禮貌和友好的,尤其是小地方的人。

英國食物相對來說比較貴,但是質量是很有保證的。買回來的豬肉牛肉都沒有水分,超市包裝好的蔬菜和水果都非常干凈新鮮,我比較喜歡吃藍莓、草莓、車厘子這類水果,這些水果在英國比較便宜,基本實現車厘子自由吧。

英國人喜歡保持邊界感和距離,一般朋友都不會輕易請到家裡來,當然他們也不會去你家。但是熟悉了以後,他們也會邀請你去做客,喝杯茶、吃個黑暗料理之類的。英國人喜歡獨門獨戶,不關心世界其他國家的大事,只關心自己所住小鎮和自家的事兒,所以在英國人際關系簡單,不會有人隨便judge你的生活,沒有什麼是非,這點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在英國,你可以做你自己,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至於你結不結婚,要不要孩子,賺多少錢等等這些私人生活,沒人關注,都各活各的。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人很自由輕松,想怎麼過怎麼過。

英國醫療全民免費,雖然不花錢,但是效率很低。如果想做個檢查又不屬於急診的,可以排好幾個月的隊。所以不要錢的事情還是效率低下的。當然如果看私人醫生會很快,但是非常昂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付的起的。

英國可以說是孩子的天堂吧,16歲以下孩子每月領取牛奶粉,公立學校免費,連筆和本子都不用買。兒童每年的視力檢查,佩戴眼鏡,看牙,牙齒矯正,拿處方葯都是免費的。英國對兒童的保護是非常完善的,兒童用品免稅,大部分飯店都是有專門的兒童餐。有兩次我孩子發燒,我撥打家庭醫生熱線,都派了救護車上門給我孩子做檢查和用葯,醫生也是愛心滿滿的,對孩子非常有耐心和周到。

另外,英國是一個植被覆蓋率很高的國家,環境優美。大部分學校和公園都有大片的綠地和兒童設施供孩子們奔跑玩耍,地上到處跑著小松鼠和野兔,天上飛著成群的海鷗,河裡游著鴨子和天鵝,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從小親近大自然,熱愛小動物,更有愛心和活力,也更有幸福感吧。

在英國生活的好,可以具體到許多細節上,但是個人內心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每個地方都有好與不好,合適自己和適應生活就是好。對於我們而言,在英國生活的幸福指數和生活滿意度非常高,我特別喜歡英國這樣氣候溫和、植被豐富、 社會 秩序良好、人也很友善的國家。

2020年是我在英國居住的第十個年頭,算長期了吧,隨便聊聊這里生活的好壞。

好處:清靜、生活成本低、活得自我。
我住英國小鎮上,我覺得這里特別適合我這種不太愛社交的人。想去倫敦的時候,坐45分鍾火車可以到倫敦市中心,逛街、看展都可以。周圍住了不少中國人,朋友沒有國內那麼多,但是是我覺得舒服的狀態。一起遛娃什麼的沒問題。

生活成本,很多人可能覺得英國貴,但是跟收入比起來,還是很有餘裕的。當然也不是大富大貴那種,就是正常生活,手頭有點閑錢,沒事去歐洲其他國家玩玩沒問題。

活得自我,可能也是離家遠吧,沒有七大姑八大姨,愛幹嘛幹嘛。在英國 社會 上來說,一般也是很尊重個人選擇的,不結婚不生孩子,都沒人會來勸你。

壞處:看大病麻煩、難融入當地圈子、缺少歸屬感
英國全民醫療不假,看小病也確實方便,家附近家庭醫生就看了。但是大病要排隊,可能會被延誤,所以華人的共識都是大病直接飛回國治療。

圈子問題呢,可能也看個人吧,我覺得比較難融入。孩子上幼兒園就能感受到,英國孩子的媽媽們自然而然形成一個圈子,外國媽媽們是另一個圈子。。她們不會明著排斥你,但是就是能感受到那種隔閡。

歸屬感的缺失也是一方面,可能也跟融入不了當地圈子有關吧,這個問題無解,我的下一代可能還會有這樣的問題。

英國生活有好有壞,每個人性格不同,感受也不同。當下我還是更喜歡英國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排除將來回國的可能性啦。

個人已經生活在英國多年,總體感覺就是冬季太長難熬,不是在冬天就是大約在冬天[吐]各種都在熬,可能一件小事處理時間1個小時能解決的,對方都要6-8周[汗]靜靜的等待……看病等待時間太久,估計如果是個癌症,等到對方醫院已經查出來了,人也已經快沒了……總體辦事效率差,各種不靠譜……孤獨寂寞冷;人嘛,穿著像個lady,吐詞像是Oxford graated,但是你去家裡可能處處是垃圾,當然極大多數的情況下這樣的事情你都看不到,因為大家都裝逼技術 著呢 !鄉鎮地方處處是風景,人見人歪嘴smiling [思考]地方小的話,你前任的前任的前任可能是現在的現任,大家都喜歡八卦 保持良好的幽默感很重要 哈哈哈哈 讓人又愛又恨……[我想靜靜]

我是在2005年的時候,在愛爾蘭經過留學,然後找到了在英國的工作機會。我下面主要談的是兩個方面,我自己和我女兒的教育方面。

在英國工作讓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尊嚴,公平公正。我不需要對領導唯唯諾諾或者是點頭哈腰,對領導,Boss直呼其名。在英國工作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都是可以通過和領導的對話或者書面的材料進行陳述,你必定會受到一個公正公平的待遇。你更不用擔心種族歧視,因為這個在英國是非常嚴重的一個錯誤,尤其工作中,管理者也擔心這頂高帽子。另外在工作中你不必擔心有人告狀穿小鞋,因為任何的情況你都可以跟上級,上上級對話,總有你可以申述的地方,有理可頂天立地。

其次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我家孩子之前在上海念書的學校是一家民辦的,2001年的入學贊助費在八千元人民幣。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仍然有發生老師拉扯學生的小辮子,語言暴力諸如此類的情況。初中的時候女兒就來英國讀書,所有的老師對女兒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在女兒上學的第1天,班主任老師就特別關照幾個調皮的孩子,不許欺負我女兒,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必須報告給他。由於英國的第二外語學的是法語,女兒之前在中國沒有學過,所以她和同年級的同學差距很大。法語老師就每星期固定的時間給我女兒上一個免費的補習,每一次我女兒放學去她辦公室學習的時候,老師都會把點心和飲料都給女兒准備好,這些都不是她份內應該的,直到我女兒中學畢業時,她的法語成績已經是全年級第一了。

今天寫得有點多了。

一、氣候

英國的一年365天,一年只有一個季節,叫做大約在秋季。所以你在英國的街道上可以同時看到穿吊帶背心的、T恤衫的、毛衣

的、夾克的、風衣的、羽絨服的。

來到英國一定要記住的事情就是帶傘,因為英國一周的天氣是能夠隨時下雨的。

二、教育

英國5-16歲的孩子可以享受公立學校免費的義務教育,教育體繫世界聞名。它的私立學校師資條件與教學設備也十分良好,只不過收費略高。

英國的教育,僅次於美國,世界排名第二,擁有著劍橋、牛津、倫敦大學這些世界著名的學府。但是,要上這些名校,在國內的211大學或者985大學是佼佼者。

三、工作

在英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作和生活是可以分開的。工作8小時以內,大家是工作關系,有什麼問題,聯系客戶或者同事沒問題。過了8小時就不要奢望可以聯繫到人了,如果別人回郵件或者信息,那是別人願意。但是你完全可以,看到信息和郵件不理,或者完全關機,完全沒有問題,別人也不會奢望你去回復。工作以外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陪伴家人。

四、公交

因為英國人口密度低,公交很少有坐滿的時候,基本每次都有位置坐,也能蹭到座位附近的充電口。因為乘客不多,這里的公交不是每站都停靠的,而且間隔的時間短則20分鍾,長到1個小時,對初來乍到的人來說,不了解一些隱形規矩可能就要尷尬了。

公共交通和國內相比真的是很貴了,一次乘車要花費至少相當於十幾元人民幣。

五、節奏

剛剛來到英國的時期,要慢慢適應英國的節奏。水電網的業務速度簡直是龜速,一個客服電話的等待時間可能要長達1小時,英國並不像我們在國內的安裝寬頻速度如此之快,網路要10天才安裝好。

六、禮儀

在英國有些禮儀是必須的,比如雙方在見面的時候先握手再相互問好,有些節慶日是要祝賀的,還有就是在餐桌上的禮儀非常的看重,要注意這些方面的問題,避免自己到時出現不必要的誤會。

七、性格

英國人比較含蓄,很喜歡吐槽,但說話很會把握分寸,一般不是特別生氣不會破口大罵。他們開玩笑很高級,也可能會講冷笑話。要說紳士,其實年輕人已經沒有老一代的人那麼紳士了,大多數英國人都很友好。英國人生活傳統保守,尊重個人自由、思想寬容。

八、治安

英國實行嚴格的槍支管制,就連警察上街也不能佩戴槍支。而且,英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布滿了攝像頭,警察隨處可見, 社會 治安整體比較優越,也因此很多城市會給人安逸平靜的感覺。

九、福利

英國的福利制度堪稱是西方的經典教科書,鰥寡孤獨,皆有所養,實現了千年前孔子的構思。英國福利制度大致分為兒童和孕婦福利、教育福利、傷殘或疾病福利、退休福利、寡婦福利、失業福利、低收入福利和 社會 基金八類,是全球公認的高福利國家。

總體來說你要是喜歡安靜,那英國的生活絕對適合你。

我在英國生活兩年多,因為孩子要在這邊上學,我覺得生活質量比在北京的時候好太多了。

在北京的時候想要上班得找個阿姨幫忙帶孩子,在英國就不一樣了,有時間陪娃,娃上學的時候可以找個兼職的工作,工作中不會說因為你是外國人就歧視你,也絕對不會讓你強行加班,到點下班就走人;吃的話肯定沒有國內那麼豐富,但是可以在中國超市買食材回家自己做著吃,也是一樣的;雖然在這沒有國內那麼多朋友,而且我住的這個區域基本上沒有中國人,但我的鄰居們都還是很友善的,有時候會一起喝茶聊天什麼的,有時候誰家做好吃的也會分享一下,聖誕節的時候還有過來給娃送禮物的;總體來說我還是挺享受在英國的生活。

不代表英國廣大的華人群體,僅代表個人觀點[呲牙]

我住在英國多年,說到英國 我的腦袋第一個就崩出它的糟糕天氣[捂臉]雨水實在太多了,太陽 出來的時候太少了。還有冬天的時間太長,就算是夏天到了,晚上也比廣東的冬天冷多了[流淚]對於廣東妹子的我來說,天氣是我最難適應的。

我住英國小鎮上,我覺得這里特別適合我這種不太愛社交,不愛拍馬屁的人,自由自在。

生活成本,很多人可能覺得英國貴,但是跟收入比起來,還是很有餘裕的。當然也不是大富大貴那種,就是正常生活,手頭有點閑錢,沒事去歐洲其他國家玩玩沒問題。

活得自我,沒有七大姑八大姨,愛幹嘛幹嘛。在英國 社會 上來說,一般也是很尊重個人選擇的。

但是英國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公共交通工具落後,如果自己沒有車出行的話,想去哪裡都不是很方便。

醫療方面,優點是免費 ,缺點慢。

教育方面:教育費用全免。目前我兒子是幼兒園階段,沒辦法給評價。

我個人特別喜歡英國,也作為留學生呆過3年,我覺得一切都挺好,如果你有一個過的去的工作,也不是特別喜歡交際,而且對孩子將來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國人並不是那麼較真,也許英國是一個可以選擇的地方。

這里夏天早上天亮的太早了,不到4點就醒了告訴我說:「天亮了起床了」

好山/好水/好無聊

E. 在英國生活是種什麼感覺

英國的各項數據可能沒有像德國瑞士或瑞典那樣的出色。英國的人口六千多萬,面積24萬平方公里左右,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現在的英國已經褪去了原有的光環,綜合國力也不如從前,但是它依然有著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製造技術,ARM晶元設計公司等核心技術產業,曾經也出過路虎、捷豹、羅浮等著名的汽車品牌。在奢侈品領域不僅有爛大街的巴寶莉還有擠進世界一線品牌的Mulberry和Vivienne Westwood等。在教育領域,有世界出名的牛津劍橋和帝國理工等著名院校,總體看來,英國的整體實力還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強勁的小國

在英國除去那些少數並且歷史悠久的資本家之外,想在英國賺大錢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想達到一個中產階級那是不難的。這么說吧,剛畢業的大學生在英國的年薪大部分是在1.8萬英鎊左右起。等到中年收入達到30-40萬元人民幣年薪很正常。Tesco的CEO年薪是100萬英鎊。但是能達到這種水平的人在英國屈指可數!

F. 倫敦華人生活現狀

倫敦華人生活現狀:
1.融入當地的生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英國人本身也喜歡談論天氣、娛樂節目、足球、八卦等,因為除了這些,真的沒有別的話題。如果你不看英國的電視節目雜志和報紙很難接上這些話題。假如在英國有工作,可以和同事多交流,也可以慢慢了解當地的習慣。如果你沒有工作也不經商(比如全職主婦)天天天亮等天黑,也不多和當地人交流,這樣的生活還是比較難熬的。
2. 語言並非容易通過的障礙。
假如你年輕,或者英語基礎還不錯,那麼在日常溝通中就不會有太多問題了。假如英語不是你的強項,甚至連英語都聽不懂,那可就有點糟糕了。英國許多地方的口音不同,說話的速度和腔調也不一樣,如果溝通上出現問題,一定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3.歧視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英國,歧視外來移民是時有發生的問題。總的來說,歧視在英國是比較少見的,但很多時候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太平,其實有些英國人心裡有歧視的,只不過不說而已。
4.英式美食真難愛。
甚至連英國人自己都認為他們的傳統食品很糟糕。偶爾嘗試英式早餐也許感覺還不錯,但是天天吃那些食物很快就變成英國人的水桶腰。英國人喜歡中餐、印度餐、日本餐、泰國餐,基本亞洲美食都喜歡。另外,歐洲一些國家的餐飲,如義大利、法國、希臘等,生意也很好。但是,如果你不住在大城市,那就很難找到地道的中餐,英國中餐大多是英國風味的。還好,英國的超市裡能買到很多華人的食品調理,當然也有很多中國的超級市場,唐人街等等。
5.足球和酒吧文化並不一定適合你。
假如你是個足球迷,去了英國後就能結識許多球友和酒友。英國的酒吧文化也非常濃厚,感覺很多英國人都把酒吧當作自己家,各式風格品種繁多的啤酒總有一款適合您。假如你不喜歡去酒吧,也不喜歡社交,那麼英國的生活對你來說,也許真的不太適合。
6. 熟悉的事物不在熟悉。
住在英國,必須接受生活習慣的改變,適應英國生活的陌生感。如金錢單位為英鎊和便士,重量單位為鎊、盎司、距離單位為英里和碼等等,而英國的時間則是格林威治時間,不是國內的東八區,開車靠左。除此之外,英國的節日與國內的完全不同。當你不得不因為聖誕節放假而為春節請假這個時候往往是一個惱人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在英國生活什麼感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們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如何 瀏覽:147
義大利上課聽不懂怎麼辦 瀏覽:149
伊朗扣英國油輪的理由是什麼 瀏覽:9
越南語你加我微信怎麼寫 瀏覽:411
怎麼查詢中國移動流量 瀏覽:137
印尼巴士手機版怎麼拉乘客 瀏覽:210
亞美尼亞去伊朗怎麼走 瀏覽:342
中國陸軍裝備在哪裡 瀏覽:985
印尼為什麼進屋就脫鞋 瀏覽:598
2021英國留學存款證明多少錢 瀏覽:894
印尼為什麼關閉科莫多島 瀏覽:258
義大利回國航班什麼時候正常 瀏覽:891
如何看中國的巍山 瀏覽:512
游釣中國桿子哪裡生產的 瀏覽:702
伊朗衛生部長怎麼得的 瀏覽:27
現在英國冷不冷多少度 瀏覽:466
英國警察證是什麼樣的 瀏覽:203
越南酒吧中文舞曲歌名有哪些 瀏覽:285
美國快遞到中國要交多少錢 瀏覽:222
在英國生活什麼感覺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