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金斯頓大學服裝設計專業怎麼樣
在金斯頓大學學習服裝設計,是怎樣一番體驗?
首先,金斯頓的服裝設計專業位居BoF世界時尚院校排名No.9,且在畢業生就業率上,金斯頓服裝業內聲名遠外,較之一些頂級名校還要高出很多,只要在此認真學習,總會收獲很多。關於更為具體的服裝設計體驗,親歷者的講述會更為真實,所以我們便邀請畢業於金斯頓服裝設計專業的同事H老師講述其留學經歷,並將其口述整理成圖文,希望能夠給題主展現一個更為真實立體的金斯頓服裝專業:
央美 vs Kingston
1. 他律性 vs 自律性
在央美,我的學習計劃需要按照課程計劃嚴格執行。在項目過程中,我們每個階段都要逐一地在課上做presentation,再根據老師的講評不斷修改。而Kingston更像是一個資源提供者,老師會通過tutorial的形式,針對項目內容與同學們溝通探討,大多數時間里我是自己泡在圖書館的。也正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我才能夠通過個人興趣的挖掘,找到適合自己的設計風格。
2. 概念導向 vs 行業導向
央美的設計是偏概念的,很多時候我都是以創造藝術品的心態,利用各種可用的新型材料去做設計,但實用性不高。在Kingston,老師非常注重Multi-disciplinary,要求我們在設計上要跨學科、多角度地思考,再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回歸設計。
Kingston第一課「reference的重要性」
同時,Kingston的商業化,絕不局限於款式上的功能性與實穿性,它能夠讓我們更加系統地認知服裝設計行業,全面地了解時尚領域,關於時尚編輯、時尚買手、時尚管理等一系列領域內相關學科,我都是到了Kingston才真正了解的。
與眾不同的Kingston
1. 「五臟俱全」的圖書館
Kingston的圖書館不大,只有央美的三分之一,人數卻是央美的五倍不止,學習氛圍特別濃厚。不過最為重要的是,Kingston的書籍資料非常豐富。我當時做畢設的時候,要對李小龍的中國功夫做research,需要搜索一些功夫與道家結合的詳細資料。我當時網路調研未果,還動用了國內同學人脈,也沒查到想要的資料,最後偶然在我們學校圖書館里找到了,甚至誇張到一整排書架都是關於中國功夫的書籍。
「中國功夫」調研資料
2. 「別致獨特」的課程
Kingston注重跨專業學科的學習,跨領域人才的培養,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會有很多與競賽結合或者與企業相關的課程。比如我印象比較深的香水課程,學校請到祖馬龍的調香師為我們詳細講解香水的製作過程,包括香料的選擇和香氣的區分等等。我們再根據課堂上的感受,結合自己的設計想法,去做出一些創新性的東西出來。
我的一個同學,為課上學習的每一款香水,都量身定做了一副抽象畫。他為每一種材料定義一個顏色,再按照香料比例,結合科學的數據分析,以抽象的形式將他嚴重的這款香水表達出來。很多看似與服裝設計毫無關聯的課程,最終都能夠歸於設計,這也是Kingston一直崇尚的教育方式。
3. 「動靜皆宜」的地理位置
Kingston位於倫敦南邊,與皇藝、LCF那種處於街區的院校不同,Kingston選址在河邊,環境相對安靜。我很喜歡在傍晚的時候,沿著河堤散步,整理思緒的同時,還能迸發出很多靈感。而且不會整天面對商業街,沖動性消費相對比較少,Kingston附近的房價又比市中心低,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開支。
不過Kingston附近的交通很便捷,到牛津街最多三四十分鍾車程,平時想逛個街、看個展,都很方便。這里不得不說,英國人對於藝術的欣賞能力真的很高,倫敦的展覽資源也非常豐富。看展,很多時候並不局限於服裝設計,大家了解整個藝術系統之後,對不同的藝術形式也會產生自己的領悟。在做項目輸出的時候,過往的積累會對設計靈感的挖掘非常有幫助。
在Kingston學習的一年裡,我們主要是圍繞著三個大的project去進行。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會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藝術涵養。下面主要講講我的兩個project:
1. 什麼是時尚
這是我在Kingston第一學期的項目,當時聽到項目的主題,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因為在本科階段,我更多的認為,時尚就是一些時尚品牌的堆砌,雖然可能在品牌文化性上有所不同,但總歸不過是一些品牌而已。剛開始真的有些不明所以,尤其是每次上課的時候,老師都會端坐在門口,笑眯眯的看著我:What is fashion?
在老師反復的「折磨」中,我也對時尚的概念有了不同的領悟。當時我是通過系列服裝的方式來表現我對fashion的理解,我的同學也有通過碎片式回答、扭曲式回答等方式去理解和領會的。但無論通過哪種方式去表現,都需要大量的跨學科知識來作為論證,設計必須有據可依,並且這一依據必須有深度。
「What is fashion」
其實在這個項目的設計過程中,重要的不是視覺化的呈現形式,因為fashion這個名詞,很多時候無法從視覺上給出答案。我們需要的是在不斷梳理認知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對於fashion的概念領悟。
2. 中國功夫哲學
「中國功夫哲學」是我的畢業設計主題,我以李小龍的中國功夫為切入點,與水進行結合做了一系列設計。我當時的設計靈感,主要來源於李小龍的一段話:
這段話有一種道家的意境,使我產生了興趣,從而將功夫這門藝術與服裝設計進行了一定的聯結。我當時對中國功夫做了大量調研,包括功夫招式、道家哲學等等,再與水聯繫到一起。最終,將設計中所需要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濃縮,不斷細化,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做出自己最想要的設計。其實,設計靈感的搜尋,更多的是找到一種能夠展示你個人風格的概念化意象,接下來再通過不斷的調研賦予它實體。
「中國功夫哲學」
一些想說的話
初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迷茫和失措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而我的經驗就是,不要一直待在你的「中文圈」里,要懷抱著一個open的心態,多與英國人去溝通,與當地人做朋友,不但可以了解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對設計思維拓寬與靈感迸發也非常有幫助。如果你酒量尚可,偶爾去一下當地的bar也未嘗不可,畢竟英國人也有他們自己的「酒桌文化」。
其實,獨自在外是一個能夠快速讓自己成長的方式,小到如何支付網費、辦理銀行卡;大到如何與老師以朋友的身份去溝通和交流,從而為自己的創作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都是需要自己獨立去完成,在不斷地學習中逐漸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