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目前疫情情況是怎樣的
過去24小時,英國新增確診4244例,新增檢測10215人,確診率41.55%,新增死亡569人,其中44位死者此前沒有任何其它疾病。
截至4月2日,英國累計確診33718人,累計死亡2921人,累計治癒135人(治癒數仍未更新)。
今天英國新增死亡人數再創新高,累計死亡人數2921正在逼近中國,如果按照這兩天每天500人的增速,有望明天就超過中國的3318。
英國政府根據模型預計,10天之後的4月12日將會成為英國新冠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理想情況是將死亡人數控制在2萬人以下。
㈡ 英國新冠毒王,一人傳歐洲數地,民眾慌了嗎
2月10日,英國官方宣布,英國本土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從4人上升到8人。
但僅僅是這一次基數不大的確診人數翻倍,卻讓英國人真的開始慌了。因為這次“毒王”出現了。
更恐怖的是,被他感染的人遍及歐洲各國,造成了多個國家數百人被隔離。而他卻在被感染期間毫不知情,沒有任何症狀發生。
隨後,四名新加坡籍與會者也發生了疑似感染的症狀,已經被轉交到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觀察。而君悅酒店也被衛生部告知徹底清潔消毒,新加坡也新冠的風險評估登記提到了第二高水平,即與當年該國SARS時期相同。
一下子這場新加坡的盛宴成為了病毒傳播的中心,當然大部分人都不知知道自己當時被感染了,包括這位英國中年人。
他沒有任何症狀發生。在參會之後他並未感覺異樣,於是繼續自己的旅程,跑到了法國度假。
現在,新加坡官方沒有明確的消息告知,這場聚會上初始的傳染源到底是誰,也沒有將與會者強制隔離。
㈢ 英國平均感染次數
英國平均感染次數是8.433次。英國最近就出現許多人再次感染。BBC新聞統計分析負責人羅伯特·卡夫對英國二次感染數字上升有分析,比起更早出現的其他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更容易突破身體的防衛機製造成感染。
㈣ 英國感染率是多少
英國感染率是6.4%。英國感染比例為6.4%。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最新研究報告顯銀納拿示,12月17日至31日,英格蘭地區的新冠病毒感染率為6.4%,比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的平均感染率高出近20倍,比今年鋒搭1月茄宴第一波奧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間的感染率高出40%。
㈤ 英國感染人數佔比
占據總人口的2.03%。
截止至2023年2月6日,據英國國家統計局估算,不含醫院、養老院等公共設施內確診人數,英格蘭地區共有1105400人感染新冠病毒,約占當地人口總數的2.03%,相當於當地每50個人中有1人感染。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
㈥ 英國爆發一種「流行病」,超900萬人感染!你可能也患上了
英國總共才6560萬人口,但近日卻被爆出,其中有超過900萬人感染了一種流行病:孤獨。這個數據很令人驚訝,因為在我們的想像中,英國的社會福利是很不錯的,卻沒想到他們過的並不快樂。另外據數據顯示,在英國每10位老人中,就有1個長期處於孤獨狀態,而且這是病。
1、900萬人的流行病
在英國的6560萬人口中,有超過900萬人表示他們經常感到孤獨,約20萬名老年人一個月都不能與朋友交談一次。已經有研究人員認為,孤獨應該被視為公共健康問題。英國紅十字會稱,孤獨就如同「隱形流行病」,在人生的不同時刻,影響著各個年齡層的人。還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社交網路發達的今天,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在手機上,這使得人們在公共場所變得更加孤立。
根據孤獨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6600萬英國人中有900萬人常常感到孤獨,並且有20多萬名老人每個月最多與1位親朋好友交談1次。
而據倫敦經濟學院發起的「終結孤獨運動」估計,每10位英國老人當中會有1位老人處於長期孤獨的狀態。
另一項統計也顯示,75歲以上的英國老人當中,超過一半人(200萬人)獨自生活,他們中的多數人甚至好幾天或好幾周都不參與任何社交活動。
除了老人,英國兒童的孤獨問題也很突出,孤獨問題呈現低齡化趨勢。據英國兒童慈善組織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統計,2016年全年有4063起兒童求助熱線涉及孤獨問題,平均每天有11名英國兒童因為孤獨問題撥打求助熱線,有的求助者年齡只有6歲。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新晉媽媽們的身上。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新生兒母親會感到孤獨。
2、為什麼感到孤獨
在英國,孤獨似乎是一道「禁忌」,很多人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感到孤獨而逐漸放棄與之抗爭,最後讓自己被困於孤島。
76歲的英國老人瓊表示,孤獨感是難以說出口的,尤其是在家人和鄰居面前。她可以用ipad和人群保持聯系,可以通過教堂的志願活動享受給予感,但卻缺少一個讓自己感到有所陪伴的地方。
據孤獨委員會統計,在英國,四分之三的孤獨者常常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求支持。隨著地理距離的擴大、婚姻關系的不穩定、工作時間的增加等,英國的家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孤獨問題變得更加棘手。據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ONS)統計,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獨居的成年人比例在1973年至2011年間幾乎翻了一番,從9%上升到16%。在這16%的人口中,28%的人年齡在35-54歲之間。而一項研究表明,跟與家人一起生活的人相比,在外工作的獨居者患抑鬱症的風險高達80%。
有研究人員稱,孤獨對健康的危害,猶如每天吸15支煙。孤獨寂寞的人,早死的概率比其他人高1/3,患老年痴呆的風險也更高。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首席護理官簡·卡明斯表示,孤獨對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破壞性甚至危及性命的影響。但對於弱勢群體來說,社會隔離和寒冷天氣是致命的。
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在任何場合都想要尋找一種陪伴,希望有人陪著一起吃飯,一起打游戲,一起上班,一起過馬路,一起看電視劇,一起聽演唱會,一起天南地北地說些不著調的廢話,哪怕只是在網線的另一端。
這大概是為什麼在彈幕網站的視頻里,經常出現的彈幕語是——有人在嗎?活在網路的熱鬧里,孤獨就真地消失了嗎?到頭來,你和孤獨之間,還不就只差了這一根網線的距離。
但是你知道嗎,互聯網造就的更特別的孤獨——這種孤獨恰恰屬於站在網路熱鬧正中央的那個人。互聯網未見得是孤獨的解葯,也許本身就創造了更大的孤獨。熱鬧和孤獨共生在同一個地盤上,在極致喧嘩的舞台中央,站立著一個極致孤獨的個體,為屏幕另一端的一個孤獨個體唱歌。
互聯網時代帶來了一切社交紅利,所有那些看上去熱鬧的日子,無非都是科技帶來的通貨膨脹,而孤獨的絕對價值,其實從來沒有改變過。
3、怎麼去預防孤獨
在快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中,不僅老人的生活、醫療需要保障,他們的精神狀態同樣需要受到重視。一項針對近1.4萬名城市老人的調查發現,他們中四成年人都有孤獨、壓抑、心事無處訴說之感。盡管「常回家看看」作為精神慰藉條款,已經被寫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然而,「別讓父母感到孤獨」,需要來自社會與子女更多的親情與關愛。
伴隨著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國越來越多的子女不得不離開父母,遠赴他鄉工作定居,無形中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留守空巢老人群體。「孤獨寂寞,恰如一把利劍直插老人的胸口。長期如此,太多負面情緒的積累,會造成他們的抑鬱傾向,嚴重時就選擇了結束生命。」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對此十分痛心。她告訴記者,人的社會關系有「三圈」,最外圈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對個人情感起不到太多作用;中間圈是工作的同事,最內圈則是直系家屬。
老人退休後最主要失去中間圈,這時需要家人圈來彌補,但如果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就是「三圈」的全部缺失。在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看來,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安全感都會缺失,造成負面情緒增加,而空巢恰恰促進了這種情緒的增長。
「缺少精神慰藉成為困擾我國空巢老人的主要問題之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獨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的空虛感。
西北大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研究院韓養民教授認為,對子女的無私疼愛讓獨守空房的老人很難承受他們離開後的巨大心理落差。生病或出意外時,得不到照顧的空巢老人常產生被遺棄的感覺以及自悲自憐的情緒。
此外,長期的孤單寂寞還會讓老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增多,同時社會功能更加缺失,造成自閉,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孤獨,比任何都可怕,別讓它傷害我們的爸媽!現在,就回家給他們一個擁抱,或者拿起手機打個電話吧!
4、長期孤獨的危害
1、性格孤僻
雖說孤獨的人能夠活得很自我,也許會感到很自在,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孤獨的人性格有些怪異,比較孤僻,不善於和別人交往,孤獨久了也許自己就會這么覺得,好像外界的很多事情與己無關,沒有必要太多關心,慢慢的會變得很孤僻,缺少對於其他事物的關懷。
2、情緒不穩
孤獨有時候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長期的孤獨,會有些壓抑,而人如果不能釋放自己內心的壓抑,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精神層面會比較消極,會表現的情緒有些不穩定,難以控制自己的表達,長久下來還會有些沉默寡言。
3、失去朋友
孤獨的人並不代表沒有朋友,只是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失去朋友,有些人是因為自卑產生孤獨感,有些人是因為自大而有了孤獨感,當自己有孤獨的情緒的時候,對於朋友可能不太願意敞開心扉,缺少信任,而這些是交朋友中很可貴的存在,長此以往,朋友可能不理解你,導致疏遠,甚至離去。人生活的不要太孤獨,偶爾的失落沒什麼,積極的面對生活,一切才會更加美好。
很多時候,孤獨多是又自己不想去調節情緒所造成的,或是因為懶惰、或是因為面子等原因,不想去與外界接觸,可是越不接觸就越不敢接觸,這樣反復導致了惡性循環。建議當感覺自己孤獨時,可以多去逛下公園,鼓起勇氣和他人聊聊天,如果覺得周圍太熟不太合適,那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生命需要快樂!
㈦ 英國躺平後果嚴重,感染人數再創新高,對經濟發展會造成哪些影響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蔓延的趨勢就非常快,由剛開始的一個國家感染導致世界上的更多國家紛紛感染。這些國家剛開始出現疫情的時候都有非常努力的去做好防疫工作。但是可能是防疫工作做得不到位對於疫情不夠重視,所以導致感染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有些國家就開始採取躺平政策,不願意再去救治了,例如英國。但是當英國採取了躺平政策之後,後果就更加嚴重了,感染的人數一天比一天多,屢創新高,這對於當地的政治經濟發展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這樣龐大的數字,對於英國政府當地造成不小的打擊,英國醫院方面關於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的人數比之前都增加了好幾萬,占醫院所有患者的40%多。而且很多醫院都紛紛發布公告,希望新冠肺炎的家屬能夠把患者給帶回去,因為醫院正處於強大的醫療壓力中,醫療人員短缺病例也在大幅度的增加。所以由此可見,這樣龐大的感染人數肯定會對英國的經濟造成影響,醫療成本會急速上升,還會出現很多不確定的現象,像旅遊業、製造業等秩序都已經被打亂了。
㈧ 最多的一天英國有百分之多少的人感染
最悔源多的一天,英國有20萬人感染,英格蘭每20個人中就有高敏一個人感染,威爾士每18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蘇格蘭每25人就有一個戚前枝人感染。據2021年12月14日海外網報道,英國衛生局估算奧密克戎病毒在英國每天感染約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