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吃的三文魚刺身,都是從哪裡來的
無疑,三文魚是驕傲的。
它讓自命不凡的日本人,愛上了生吃三文魚的味道。
也讓飲食文化中沒有「吃生食」傳統的中國人,成為了三文魚刺身的忠實粉絲。
有段時間,聚餐宴請時,我喜歡看,餐桌上什麼菜會最快「光碟」。
結果,無一例外,每次都是三文魚。
所以,這也是三文魚驕傲的資本,中國人都喜歡它呀!
以前,它是高檔餐廳里的「貴族菜」,現在就像是天使跌落凡間,成為百姓餐桌上的日常生鮮。
三文魚用它那「鮮氣逼人」的味道,征服了無數中國人的味蕾。
不過,如果問三文魚,「你從哪裡來?」
它會支支吾吾,過了好久,才冒出一連串地名,
「挪威、智利、丹麥法羅群島……
三文魚之所以會吞吐好久,是因為它的老家(出產國)一直在變化。
變化再多,最有名的還是挪威三文魚 Norway Salmon。
日本人生吃三文魚,是挪威人教出來的,中國人生吃三文魚也是挪威人教的。
自從1960年代,挪威開始養殖三文魚,他們用圍欄在海上圈養三文魚,如下圖,造成產量暴增。
但沒想到,挪威當地人轉而喜歡吃肉,本土三文魚市場急劇萎縮。
於是,聰明的挪威人,盯上了有生吃海鮮傳統的日本市場,並在1990年代,打開了日本的三文魚市場,挪威三文魚,成為日本料理中最受歡迎的刺身。
同時,1985年,挪威三文魚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在2002年之前,中國人吃的三文魚,幾乎都是挪威產的。
那時的挪威三文魚風光無限。
但好景不長,隨著中國2001年加入WTO,放開市場,智利三文魚、丹麥法羅群島三文魚,也逐步進入中國市場,與挪威三文魚展開白刃戰。
不過,讓挪威三文魚受到致命一擊的是,2010年,中國和挪威的外交關系惡化。
之後,中國開始「卡」挪威三文魚。
作為刺身生吃的三文魚,都是空運到中國的,因為要新鮮,越新鮮越好。
在這之前,挪威三文魚一到中國機場,海關以最快時間抽查檢疫,然後放行。
而2010年以後,只要挪威三文魚一下飛機,所有三文魚都要進行檢疫,這還不算,檢疫工作往往會在第二天、第三天進行,這時的挪威三文魚,早就變味了。
但你也別以為,這幾年中國人與挪威三文魚是無緣的。
我上海一個做三文魚國際貿易的朋友,跟我說過,
「鄭小塔,你看同階段東南亞國家的挪威三文魚進口量,就能知道,中國人吃挪威三文魚,其實根本沒斷過!」
可能,你也聽說,這幾年,挪威三文魚在中國的銷量很低,幾乎都沒什麼進口量了。
但你不知道的是,大量的挪威三文魚,降落在東南亞國家的機場,然後以冷凍卡車的方式,運到中國境內銷售。
這種方式一直到2018年7月,中國取消對挪威三文魚的禁令,才宣告結束。
其實,我們一直吃的,還是挪威三文魚。
誰讓挪威三文魚的名氣,太家喻戶曉了呢!
在中國人心中,它是最好三文魚的象徵。
我總覺得,智利 Chile 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種什麼,什麼就好,養什麼,什麼就棒」。
智利那適宜的氣候,狹長的國土,寬廣的海域,為它掙來大把大把的外匯。
看到我們中國人有錢,智利人就屁顛屁顛地跑過來,「老闆,嘗嘗我們的農產品、海產品吧,價廉物美,還免關稅!」
這一吆喝,就給中國送來了,櫻桃、藍莓、牛油果、葡萄酒、三文魚等。
挪威三文魚黯淡的這些年,智利三文魚挑起大梁,成為了明面上的市場老大。
原本,中國和智利的航班,需要去第三方中轉,但為了讓中國人吃上新鮮的三文魚,智利又咬咬牙,開通了好幾條到中國的直航路線。
如果說,挪威三文魚吃的是,正宗三文魚的口味,那麼,智利三文魚,就是「你喜歡」的味道。
智利三文魚,跟智利紅酒似的,一直是「討喜」的口味,「好嘞,客官,隨您挑,包您滿意」!(具體味道差異,後面細述)
這味道一討喜,智利就成了全球第二大的三文魚出口國。
相比挪威三文魚,智利三文魚另一個優勢是,價格便宜,又免關稅。
這讓很多中國的日本料理餐廳老闆,動起了歪腦經,拿智利三文魚,冒充挪威三文魚賣,反正,兩種顏色相差不大,普通顧客也看不出來。
所以,一不留神,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挪威三文魚」,實際上就是智利三文魚。
不過,西餐廳吃到的,香煎三文魚、三文魚頭湯(如下圖),更多是用冰凍的智利三文魚做的。
這種智利冰凍三文魚,海運到中國,成本較空運便宜,冷凍保存時間更是長達一年。
於是,成為國內餐廳「烹飪」三文魚的最佳原料。
法羅群島 Faroe Islands ,是丹麥的一個自治島嶼,就在挪威的隔壁。
這傢伙絕對是一個「撿漏」的主,跟智利三文魚一樣,趁著挪威三文魚有難,異軍突起,成為中國市場老二。
不過,你有沒有看到,我給「撿漏」兩字打上了雙引號。
這裡面也有是有問題的。
你看法羅群島跟挪威靠的這么近,海域又有重疊,味道又一樣。
當年,挪威舉國之力「養殖」三文魚的時候,法羅群島上的土著們,還在隔海看熱鬧呢,「龜兒子,你養的三文魚兒,有么的人吃嘛?」
所以,你有沒有覺得法羅群島背後,閃爍著挪威人的身影?
反正,挪威跟中國鬧掰嘍,就披上法羅群島的馬甲,飯還是要討一口吃的嘛!
也不知道是不是「乘火打劫」,法羅群島的三文魚,通常比其他三文魚要貴個至少10%,當然,官方說法是,法羅三文魚品質更好。
哎哎哎,你法羅三文魚跟挪威三文魚,是在同一片海啊!
不過,法羅三文魚的優勢,在於「大」三文魚上。
法羅群島超過6公斤的冰鮮三文魚,在中國市場特別受到歡迎。
這也是它高價的資本所在。
當然,除了挪威、法羅群島、智利三文魚以外,還有英國三文魚、澳大利亞三文魚。
英國三文魚和澳大利亞三文魚,在中國的市場銷量,不相上下。
不過始終只是二線品牌,跟第一陣營有太多距離,更不為中國人所知。
但如果有人要是跟你提起,「中國不也是三文魚的產地嗎?」
你記得用「呵呵」回復他。
中國的三文魚,是真三文魚?
那是虹鱒魚!
它是淡水魚,不能用來生吃的,裡面有寄生蟲,生吃會得病的!
平時給學生上葡萄酒課程,課上得多了,我也有了職業病,總喜歡給味道分類。
如果讓我來給三文魚味道分類,我會分成,北半球味和南半球味,或者更簡單些,北歐味和南美味。
北歐味指的是,挪威三文魚和法羅群島三文魚,南美味是智利三文魚。
別看長得都一樣,細細品味,還是有些差別的。
下次吃三文魚刺身時,可以跟朋友說,
「北歐味,正宗、原汁原味,南美味,討喜,味道豐富。」
不過,挪威三文魚跟智利三文魚,味道最主要的區別是,脂肪含量的多少。
挪威、法羅群島的三文魚,脂肪多,多吃幾片會感覺膩。
而智利三文魚,脂肪含量少,吃多了也不會覺得膩。
所以,作為日料店,或者進口超市來說,也更喜歡賣智利三文魚刺身,顧客多吃,意味著銷量更好,賺錢更多。
雖然,智利三文魚用的,大多也是挪威三文魚的魚苗,但智利人會根據目標人群的口味,調整養殖配方,提供「你喜歡」的口味。
所以,你是喜歡吃名氣大的三文魚呢,還是口感討喜的三文魚?
當我把這個問題,拋給我公司里的姑娘時,你知道她是怎麼回答的嗎?
「鄭小塔,我喜歡吃智利三文魚,但我的朋友圈,更喜歡吃挪威三文魚!」
❷ 我們平時吃的三文魚刺身,都是從哪裡來的
這些三文魚刺身主要是依賴於進口,一般是從智利,丹麥,挪威,英國,澳大利亞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