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麗莎白塔建築結構
伊麗莎白塔的建築結構如下:
建築風格:伊麗莎白塔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具有哥特式建築的典型特徵,如高聳、尖峭和輕盈的外觀。
位置與布局:該塔坐落在泰晤士河畔,是英國最高立法機構所在地——議會大廈的一部分。塔體東臨泰晤士河,佔地廣闊,包括3排287米長的宮廷大樓,這些大樓由7座橫樓相連,形成一個統一而壯觀的布局。
主要結構:
鍾樓細節:鍾樓高達95米,四面裝有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這些鍾盤使得伊麗莎白塔成為倫敦的傳統地標。大本鍾的鍾體龐大,包括7米直徑的鍾盤、4.27米長的分針和2.75米長的時針,還有305公斤的鍾擺。
附加功能:伊麗莎白塔不僅是倫敦的地標性建築,還是英國廣播和電視新聞節目的開場標志。議會開會時,白天會升起國旗,夜晚則用燈光照亮這座著名建築,進一步凸顯其重要地位。
2. 英國議會兩院分別是哪兩個
英國議會由上院 (貴族院)、下院(平民院)和君主共同組成,行使國家的最高立法權。英國議會創建於13世紀,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議會之母」。
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每年開會兩次,第一會期從3月末開始,到8月初結束,第二會期從10月底開始,到12月聖誕節前結束。
君主立憲:
(1)英國國王:
英國國王只是一個「虛位元首」。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級官員,有權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有權批准法律,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國王受到許多法律和慣例的嚴格限制,僅具有象徵性的地位。
(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
英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主要機構有國王、議會和內閣。國王按內閣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權力,承擔國家元首等禮儀性職能。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監督者的角色。內閣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從議會產生,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組成,並對議會負責。
(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國王、議會和內閣之間雖有分權,也有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