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失業救濟金每月是多少錢謝謝
每周91.4英鎊(近1000元人民幣)
『貳』 英國的社會福利包括什麼
英國的福利制度,大致分為七類:兒童和孕婦福利, 傷殘或者疾病福利, 退休福利, 寡婦福利, 失業福利,低收入人士福利和社會基金。
1.兒童和孕婦福利
1)兒童福利金:無論你收入多少或者交多少保險金,只要你有照顧兒童的責任,你便有資格領取兒童福利金。福利金為16歲以下的兒童而設,如果16歲到18的兒童仍在非高等教育機構就讀,也有資格領取。申請辦法:醫院或者社會保障部辦事處均有表格索取。
2)家庭津貼:假如你每星期至少工作16小時,收入低微,又需要照顧至少一名兒童的話(16歲以下,或者19歲以下,全日制學生),便有資格申請。津貼視家庭的收入和兒童的數目而定。申請辦法:郵局或者社會保障辦事處均有表格索取。
3)監護人津貼:負責照顧雙親去世兒童的監護人,便有資格申請監護人津貼及兒童福利金。申請辦法:社會保障辦事處索取表格,填報申請。
4)法定懷孕雇員工資:當雇員懷孕,僱主每星期要繳付工資,數目視雇員的收入和金額定。
5)單親津貼:單親又要獨自照顧子女的人士可以領取單親津貼。除兒童福利金外,這個津貼只支付給首名子女。
6)孕婦津貼:為沒有資格領取法定懷孕雇員工資的人士設定。每周44英鎊55便士。
7)社會基金孕婦補貼金:為那些接受收入補助金,家庭津貼,傷殘工作津貼的,存款低於500英鎊的人設。金額為100英鎊。
8)子女贍養費:為你向已經分開居住的伴侶索取適當的贍養費,以照顧子女的生活。
2.傷殘和患病福利
1)照料津貼:65歲以上,需要經常照料的傷殘人士。如果申請人患有絕症,可以特別安排迅速獲得津貼。
2)工作意外傷殘福利:為因工傷或工業性疾病不能工作的人士設立。
3)傷殘生活津貼:因患病和需要人照料的人士,如果申請人需要協助才能行走也有資格申請。
4)傷殘工作津貼:為每星期可至少工作16小時的人設定。他們可能因為患病或者傷殘使就業機會受到影響,申請人必須要超過16周歲。
5)嚴重傷殘津貼:必須超過16歲,不能工作達到28個星期。
6)傷殘照料著津貼:16歲至65歲。每星期花至少35個小時照料一名嚴重傷殘人士,該名人士有資格接受傷殘生活津貼的中等或者最高等款項或者照料津貼。申請人每周除去合理開支後,收入不能超過50英鎊或者正在全職就業。
7)不宜工作福利:沒有資格從他們僱主處領取法定患病工資的員工,從事自僱工作,失業人士。申請人必須繳付足夠的國民保險金。
8)法定患病工資:患病一連4天或者以上。為期不超過28個星期。申請雇員每周收入必須超過58英鎊。可以獲得的法定患病工資為每周52英鎊50便士。
3.退休福利
基本退休福利,為超過退休年齡,(女60以上,男65以上)及符合國民保險金條件的人士設定。要照顧未成年子女的人可以獲得其它福利。
4.寡婦福利
1)寡婦金,丈夫去世時沒有資格領取退休金的寡婦,寡婦的年齡低過60歲,金額為1000英鎊。
2)寡婦母親津貼:要照顧至少一個小孩的寡婦有資格領取兒童福利金;或者丈夫去時已懷有身孕的寡婦。津貼是要交稅的。
3)寡婦退休金:申請人年齡45歲或者以上,或者停止接受寡婦母親津貼。金額按照年歲和金額何時停止設定。
5.失業福利
每兩周支付一次福利金,為期一年。申請人必須有能力和積極地求職,他們必須繳付足夠的第一類國民保險金。
6.低收入人士福利
1)收入補助金:為18歲以上,收入低於某個水平,每周工作不超過16個小時的人設定。申請人必須有能力工作和積極求職。
2)養老院和護理院津貼:申請人在1993年3月31日之前已經進入養老院或者護理院接受照顧。他們可以得到較高金額的收入補助金去支付醫院的費用。
3) 市議會稅津貼:由當地市議會處理,為了協助低收入人士繳納他們的市議會稅。
4) 屋租津貼:市議會代表有需要的人付房租。
5) 醫療費用資助:免費葯物費,牙科醫療,驗眼,配眼鏡,或者隱形眼鏡。
6)其它資助:申請人接受收入輔助,家庭津貼,傷殘工作津貼,有親人在監獄服刑,可以接受交通援助。
7.社會基金
從日常的收入中, 有困難支付若干費用的人士, 包括懷孕, 應急支出, 免息貸款, 社區護理津貼等等
『叄』 談判破裂!英國老牌連鎖零售商破產倒閉!上萬名員工將失業
成立於1930年的英國老牌連鎖零售商威爾科(Wilko)於8月宣告破產,其400多家門店將於10月初關閉,約萬名員工將因此失業。
威爾科的破產並非偶然。去年以來,英國通脹形勢不斷惡化,為抑制通脹,英國央行多次加息,經濟持續承壓。高利率沖擊下,歐美電商平台和零售商紛紛倒閉,威爾科便是其中之一。
威爾科曾以五金店起家,逐漸發展壯大。但在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威爾科一直受到高通脹壓力以及資金緊張引發的供應問題的打擊,未能獲得全面的拯救協議。
加拿大商人道格·普特曼曾試圖收購威爾科的部分業務,但最終未能達成任何協議。普特曼表示,他們非常失望地發現無法繼續收購威爾科。
此前,普華永道已宣布關閉52家威爾科商店,另有124家將於9月17日至21日關閉,配送中心業務也將於15日停止,其餘200多家門店關閉時間將另行通知。
競爭對手B&M公司收購了其中51家商店,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為前威爾科員工保留任何工作崗位。
英國工會大會秘書長加里·史密斯說,成千上萬的家庭將受到這一決定的影響。代表數千名威爾科員工的GMB工會已向成員通報了門店即將關閉的情況,並表示正在推動潛在的新業主盡可能多地保留威爾科員工。
但GMB工會也表示,現在所有的12500名員工都可能被裁員,此前已宣布裁員約1500人。
威爾科的倒閉並不是員工造成的,「但受苦的卻是他們」,GMB工會官員納丁·霍頓表示。
『肆』 英國福利國家社會保障歷史是怎麼樣的
福利國家一詞本來是30年代約克主教威廉·坦普爾首先使用的,他認為一個國家應當建成福利國家,而不是建成法西斯的戰爭國家。當時英國正處於同德國法西斯進行艱苦卓絕的戰爭時期。《貝弗里奇報告》的發表是也正是英國福利國家的開始標志。
一、現代社會保障制度起源中的英國
第一種互助組織是慈善組織,它是最古老的相互保障組織。17、18世紀同工業生產的結合,促進了慈善機構的發展。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大工業生產代替了手工工場生產,慈善組織提供就業的功能逐漸減弱,在慈善機構支出中,公益事業佔主要部分,貧困救濟只是附帶性質的,[2]第二種互助組織是由中世紀「兄弟會」之類行會演化而來的友誼社。目的是為了互相救濟和維持生病、年老和剔肉會員的生活,以自願捐款,籌措獨立基金。
『伍』 英國失業率仍在攀升
英國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英國年輕人找工作也越發的困難了。英國官方公布的數字顯示英國失業率還在攀升。消息公布後,英國《每日郵報》記者采訪了三位商人,他們講述了為什麼他們越來越喜歡招聘外國人,而不是本國的年輕人。特里·羅傑斯(斯塔福德郡一家旅館老闆)
查理·穆林斯(英國倫敦最大的管道公司姆利科管道公司創始人)
“他們總是覺得國家虧欠他們,生活應該是國家給的”
英國有100多萬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聽起來挺嚇人,我卻一點不驚訝。我在餐飲業幹了16年,已經得出一個結論:很多英國年輕人就是不想工作而已。當然,他們嘴上說要找工作,他們寄出簡歷,接受面試;但是,每當碰到什麼難事時,他們就不感興趣了。這些年輕人總覺得國家虧欠他們,生活應該是國家給的。
這些年來,我面試過很多人,也僱用過很多年輕人。面試時,他們總表現出一副很想找工作的樣子,甚至願意為了工作上刀喊李山下火海。但事實是,與其教這幫孩子好好工作,不如教外國人英語來得容易得多。
我時常看到本國年輕人穿著邋遢地來面試,一邊抽煙還一邊和朋友聊電話。還有不少年輕人會跟男(女)朋友轎碼或家長一道來,他們看起來並不在意這份工作。他們只想讓我簽份文件,證明他們有在找工作,卻沒被聘用,這樣他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領他們的失業補助金。
有些年輕人甚至會直截了當地提出一些荒謬的要求,比如有個孩子跟我說,他不能在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工作,因為每周五晚上他要和朋友出去喝酒,還會宿醉到周六;我還遇見一個孩子跟我說,從家裡到單位要走半小時太遠了。
就這樣,還指望我會僱用他們嗎?面試時,是我設法說服他們接受這份工作”
還有更可笑的事,面試時,不是應聘者說服我要聘用他們,而是我設法說服他們接受這份工作。
今年3月以來,我已經解僱了8個人,因為他們的工作態度實在不好。其中有個年輕人,工作第二天就打電話來說他病了,從此就再沒出現;另外,有個女孩剛做了兩周,就說她不適合這里的工作,因為工作讓她錯過周五和朋友的聚會;還有一個人在我們的美食團隊里受訓,但她一點進取心也沒有,她說,想回到原來工作的酒吧,因為這樣她能活得輕鬆些。
學校、父母、國家都有責任 我們為鄭帆遲何會處於如此尷尬的境地呢?
學校應該要負些責任。比如,他們教孩子們傳媒學,卻給了他們對未來工作錯誤的期待。要知道,能夠在“英國偶像”這樣的節目里工作的人是非常有限的。可悲的是,很多年輕人都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這是父母的責任。據我所知,很多父母也和他們的孩子一樣,自由散漫、不受約束、依靠福利。
我最近在一個學校作講座,那些年輕人個個無精打采、吊兒郎當,還有在一旁竊竊私語,而旁邊的父母視而不見,沒有人為孩子的失禮做些什麼。當然,國家也有責任。英國是福利國家沒錯,但是在福利國家,你就可以不必擔憂自己是否有工作,你就可以什麼不做就從政府那裡拿錢,這是絕對錯誤的。
我招到最好的員工
當然,也有人是真心想要好好工作的。我曾面試過一個人,那天他在發燒,卻仍然按時赴約,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我給了他一份服務生的工作。現在,他已經在一所大學里當宴會項目經理。也許你已經猜到,他不是英國人,是的,他出生於印度尼西亞。
我招到最好的一個員工是個不怎麼會說英語的土耳其年輕人。他充滿熱情,我給了他一份後台的工作。有幾周,一些英國雇員接二連三地打電話來請假或遲到,我讓他到餐廳去工作。他很有禮貌,也很友善,開心地將這份工作視為每周兩次的英語學習課程。現在,他在都柏林機場管理一個吧台。
工作職位就在這里,而我也很想把它們交給本國年輕人,但是這就像是走進了一條死胡同。要改變這種情況,第一步就是要讓我們本國的年輕人知道,對於很多人而言,失業只是一個用來逃避辛苦工作的個人選擇,而不是一個無法逃避的陷阱。
“我不需要他們有學位我需要他們有正確的工作態度”
我們公司擁有200個員工,外籍員工數量在過去兩年中增加了一倍,目前占所有員工的20%。他們大多來自南非,做管道工或跑業務,年薪50,000 英鎊(1英鎊約合10元人民幣)到70,000英鎊之間;我也聘用來自愛爾蘭、義大利、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工人做行政方面的工作。
如今我被迫聘請越來越多的外籍員工,因為這些人比英國人更加勤奮工作。英國人老幻想當足球運動員,踏踏實實工作一天也不成。年青一代的英國人來面試經常是監護人的意思,他們自己根本沒有工作的意願。這些人是“不想工作”,而不是“不能工作”。他們認為,確保自己的生計是國家欠他們的。
外國出生的員工往往比本地員工賺得更多,因為他們願意加班加點,願意多做點事。而許多來面試的英國人工作態度有問題,要求也太多。英國員工過於挑剔,不努力工作。他們對工資的要求也出奇的高。許多來面試的年輕人沒有工作經驗。他們中許多人有學位,但我不需要他們有學位,我需要他們有正確的工作態度。
基思·亞伯 (Abel &Cole有機食品配送公司創始人)
“很多高薪的工作都是從低薪開始的”
盡管我很想僱用一些本地的年輕人,但如今不得不雇一些外國人。我們這份工作需要早起,而時薪也就7英鎊,本國的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做,他們寧可拿政府的失業補助金。現在店裡有相當一部分員工來自東歐。年青一代的英國人在選擇工作時,不願意從底層做起。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很多高薪的工作都是從低薪開始的。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做一些體力活,他們覺得那種工作不體面。但是要知道樂購的老闆特里·利希當年就是從整理貨架開始的。我很願意為失業的英國年輕人提供工作,如果那些年輕人願意來我這里工作,我很高興和他們面談一下。
總的來說,英國年輕人的失業率增高,一方面是英國經濟和社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英國年輕人自己造成的,對於薪資的不滿意在一定程度上也讓英國年輕人失業率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