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乾隆怎麼對待英國使臣的

乾隆怎麼對待英國使臣的

發布時間:2025-08-09 02:45:58

① 乾隆為什麼要拒絕馬爾戈尼的通商建議

乾隆年間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向清朝提出六項要求,當中包括:
要求英國貨船能到浙江、天津等地收泊;
要求在北京設立商行;
要求在舟山佔一島嶼,以便英國人居住和收存貨物;
要求在廣州城劃一地方居住英國人,或者居住澳門之人出入自便;
要求准許英商從廣東內河航行澳門,貨物不納稅或少納稅;
要求確定關稅條例。
在這六項要求中英國明顯侵犯了中國領土完整及關稅自主,換成那個皇帝都會當場拒絕,當時清朝並沒有閉關鎖國,只是為了防止葡萄牙霸佔澳門的情況重演所以限制英國只能在廣州一口通商,但其他國家仍可以到其他港口進行貿易。

② 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出現的中英文化沖突

A 禮儀之爭造成負面影響


對於祝壽而來的馬戛爾尼使團,清政府最初是持歡迎態度的,並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乾隆帝認為英使遠涉重洋前來祝壽,「具表納貢」,實屬好事。為此他連頒數道諭旨,親自確定了體恤優禮的接待方針。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馬戛爾尼使團到達天津。然而,外交接觸尚未開始,禮節沖突便已發生。清朝政府要求英國使臣按照各國貢使覲見皇帝的一貫禮儀,行三跪九叩之禮。英使則認為這是一種屈辱而堅決拒絕。禮儀之爭自天津,經北京,而繼續到熱河。乾隆帝聞訊,勃然動怒,下令降低接待規格。

在今人看來,禮儀問題屬於形式,當時卻成了中外交往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中國素稱「禮儀之邦」,在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君臣之禮尤為重要。臣民匍匐於君主腳下,向君主行跪拜禮被視為天經地義,是對君主至高無上地位的承認和服從。中國又始終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別的國家都視為蠻夷之邦,把廣闊的世界納入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按照封建等級、名分構成的朝貢體系之中。歷代的統治者都制定有一套繁復的朝貢禮儀,朝貢國必須嚴格遵守這些禮儀,才能表明其「向化」的誠意。

乾隆時期,清政府對當時歐洲各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性進步茫然不知,把西方各國仍然視為「海夷」。他們不假思索地稱馬戛爾尼為「貢使」,稱他們帶來的禮品為「貢品」,要求他們遵從中國禮制。英國作為當時西方第一強國,其使臣向中國這一傳統發起了猛烈的沖擊。

由於中英雙方都不肯遷就讓步,談判幾近破裂。最後,雙方終於達成協議。乾隆五十八年八月,83歲的乾隆帝在熱河避暑山莊接見並宴請了英國使團,接受了英使呈遞的國書和禮品清單,並向英王及使團回贈了禮物。

覲見時究竟行的何種禮節?中英雙方記載不同。英國人說馬戛爾尼等人按照覲見英王的禮儀單膝跪地,未曾叩頭。和珅的奏摺卻說,英國使臣等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

因雙方記載不同,已很難明其真相。但無論當時以何種方式解決這場矛盾沖突,都改變不了禮儀之爭,對中英首次通使往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③ 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什麼聖旨,竟讓國王笑噴

清朝是整個封建社會中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的朝代,在這一時期國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當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轟轟烈烈的搞工業革命宣布自己進入了工業社會的時候,清朝還沉浸在自給自足的狀態中不可自拔,而且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後於西方了,所以乾隆時期有英國使臣來中國,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一封聖旨竟然鬧了個大笑話。


英國使臣把聖旨拿回去以後,國王看過大笑起來,清朝一直都以大國自居,殊不知世界早已發生了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很多國家開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而清政府看不清自己的形勢,也看不清危險正在一步一步逼來,這才有了後來的鴉片戰爭,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英國人只能用特別的方式。

④ 一個延續二百多年的謊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乾隆皇帝真的是頑固不化、愚昧無知嗎

清末革命黨所編織的謊言,一個延續二百多年的歷史迷霧,圍繞著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使團的交往。乾隆五十八年,英國首次派遣使團訪問中國,使臣馬戛爾尼以傲慢與倔強的態度登場。然而,英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通過贈送的「貢品」軍艦模型,給乾隆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他的強烈興趣。乾隆皇帝不僅詳細詢問了軍艦模型中各個零件的問題,對英國的造船事業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種表現,與「頑固不化、愚昧無知」的形象截然不同。

乾隆皇帝對英國的初步了解,基於對其海洋力量的考量。他意識到英國在海洋中的強大與威脅,並對此進行了相應的防範措施。乾隆皇帝在面對英國時,採取了加強沿海防禦的策略,這與「頑固不化、愚昧無知」的描述相悖。他並未忽視來自海洋的挑戰,而是採取了積極的應對策略。

乾隆皇帝拒絕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提出的開放市場的要求,這種決策並非出於盲目自大,而是基於對國家主權的尊重。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乾隆皇帝的決策反映了對國家利益的深刻考量。他拒絕英國的傳教要求,基於「華夷之辯甚嚴」的原則,這顯示出他對國家文化與主權的重視。

1793年英國使團的來訪,實質上標志著殖民主義全球化形態與傳統國家形態之間的沖突。這不僅僅是一場「禮儀沖突」,而是新殖民主義與舊君主專制之間的深層較量。乾隆皇帝的決策,是在當時歷史環境下對國家利益的明智選擇,而非盲目拒絕或無知。

歷史事實表明,乾隆皇帝的決策並非簡單的自大或無知,而是基於對國家主權、文化尊嚴以及未來國家發展路徑的深刻思考。乾隆時期,中國面臨的是與新殖民主義全球化形態的初次接觸,這種接觸引發了對國家未來發展路徑的深刻反思。乾隆皇帝的決策,反映了對國家利益的審慎考量,而非盲目排斥或無知。

綜上所述,乾隆皇帝並非如清末革命黨所描述的那般「頑固不化、愚昧無知」。他的決策基於對國家利益的深入考量,體現了對國家主權、文化尊嚴以及未來國家發展路徑的深刻思考。乾隆時期,中國與新殖民主義全球化形態的初次接觸,引發了對國家未來發展路徑的深刻反思與抉擇。乾隆皇帝的決策,展現了他對國家利益的審慎考量,而非盲目排斥或無知。這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借鑒,展現了歷史人物在復雜歷史背景下的決策智慧與深思熟慮。

閱讀全文

與乾隆怎麼對待英國使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110
越南人能帶多少咖啡回國 瀏覽:510
中國離婚請律師多少錢 瀏覽:530
非洲人怎麼看中國功夫 瀏覽:951
印尼地名怎麼說 瀏覽:929
義大利的手袋有哪些 瀏覽:167
15世紀義大利航海家有哪些 瀏覽:841
義大利有哪些被禁的電影 瀏覽:93
印度東京奧運會多少個金牌 瀏覽:220
伊朗為什麼要稱霸 瀏覽:417
英國二戰死多少軍人 瀏覽:828
中國的代稱是什麼 瀏覽:446
英國什麼時候安的電表 瀏覽:194
中國醫療跟美國醫療差多少年 瀏覽:830
我的唯一義大利語怎麼寫 瀏覽:415
怎麼永久居住印度 瀏覽:351
防城港哪裡買越南產品好 瀏覽:393
英國人飯前都會說些什麼 瀏覽:373
去印度做老婆怎麼樣 瀏覽:74
越南人最喜歡中國人是哪裡人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