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為什麼會被處死
詹姆士一世的次子,1612年其兄威爾士親王亨利去世後成為王儲。1625年,即位為不列顛國王,稱查理一世,並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妹妹亨莉雅妲·瑪利亞公主結婚。1625年6月,召開第一次議會。由於議會對其寵臣白金漢公爵專權和西班牙戰爭失利的不滿,拒絕了給國王徵收關稅的特權,形成了議會與國王的對立。1626年2月,召開第二次議會。議會因西班牙戰爭失利彈劾白金漢公爵,被拒絕。6月,解散議會。在此期間,查理未經國會同意而任意征稅,軍隊也隨意進駐民房,民怨四起。國會遂於1628年提出權利請願書,要求國王改善,查理為求國會同意征稅而簽字。1629年,查理違反請願書的規定,並且派人拘捕國會中言行激進的的議員,然後解散國會,之後的11年間,未再召開過議會,被稱為「殘酷統治」的11年。1640年4月,為解決對蘇格蘭戰爭的軍費問題而召集議會,旋即因為拒絕重開戰端而被解散,稱為「短期國會」。11月,再次召集議會,即「長期國會」,但仍然拒絕與國王合作。由於議會強行逮捕了國王寵臣斯特拉福德伯爵並策劃控制應由國外控制的軍隊。查理一世以叛國罪逮捕5名議員,被親率衛隊到議會抓人未果。這次事件標志著國王與議會的決裂,成為英國內戰的導火索。查理一世到議會抓人的消息激怒倫敦人民,倫敦市民控制了倫敦,國王被迫於1642年元月10日北逃約克,並集結保王力量。6月,拒絕了議員的19條建議;8月22日,在諾丁漢樹起王旗,內戰爆發。1644年,由於蘇格蘭人參戰,進攻國王軍,被迫放棄進攻倫敦。1645年6月14日,以費爾法克斯爵士和克倫威爾為正副司令的模範軍在內斯比戰役中戰勝國王軍。1646年春,議會軍圍困牛津,國王軍投降,查理一世化裝逃脫,第一次內戰結束。5月5日,被蘇格蘭誓約派出賣給議會,後逃脫。在蘇格蘭人的支持下發動第二次內戰。1648年,蘇格蘭軍被議會軍擊敗,第二次內戰結束,查理一世被俘。王後逃亡法國尋求援助,遭到執政的法國首相馬薩林紅衣主教的冷落。1649年1月,特別法庭開始審判查理一世。27日,135名特別法庭中成員中59人簽署了由克倫威爾下達的處死國王的命令。30日,查理一世在白廳宴會廳前被送上斷頭台,成為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處死的國王。
2. 英國金雀花王朝的是如何滅亡的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襲領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治版圖,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
黑太子愛德華之子。繼承祖父王位,但是實權被叔父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岡特把持。由於這個原因而記恨蘭開斯特家。親政後驅逐了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並沒收其領地。1399年,亨利在國王遠征愛爾蘭時舉兵拘捕了國王,並讓國會同意將理查廢黜,由亨利即位。蘭開斯特王朝開始。
3. 為什麼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是德國人
喬治一世他是德意志漢諾威選帝侯,是一個標準的德國人。
18世紀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喬治一世至今,英國的所有王後或女王的老公都來自德國或承繼大部分德國血統
喬治五世在位時期,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願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