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生一個小孩補貼多少

英國人生一個小孩補貼多少

發布時間:2025-08-04 18:34:53

『壹』 當年十三歲就當爹的英國人,現在怎麼樣了

13歲的年輕人立即熱血沸騰,他要到北美洲去,要幫助美國人打仗。從理解拉法耶特的角度,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他受到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被民主、平等、自由等理想感染,並且要到北美大陸親自將理想變為現實。,法國與英國長期矛盾,用後的話說,有世仇,而且,拉法耶特的父親也死於英國之手,國恨家仇使得這名年輕的法國貴族決定前往美國。

這應該是當時美軍的最高軍銜。喬治-華盛頓作為大陸軍總司令,直到1798年才被授予中將軍銜。顯然,美國人還是很看重拉法耶特光彩照人的貴族身份,當然,美國人也需要拉法耶特在歐洲大陸廣泛的社會關系。拉法耶特以貴族身份加入美國一邊,顯然提高了美國獨立戰爭、美國革命的檔次。第二天,拉塔耶特遇到了他的終身朋友--喬治·華盛頓。同樣,他也和華盛頓的副官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將軍成了好朋友。

『貳』 當年那個13歲喜當爹的英國男孩現在怎麼樣了

後來出現一些變故,多年後經過DNA檢測,孩子的父親另有其人,媽媽帶著女兒離開了他,再加上長期以來受到媒體持續的廣泛關注,對他造成了嚴重的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現在的Alife成了無業遊民,醉酒後砸壞路邊的車輛及柵欄,並因入店行竊、藏有仿製槍支獲得24個月的緩刑。

『叄』 去英國留學一年費用大概多少

一、英國留學費:在英國留學用各階段學費
1、英國留學費用——高中學費
目前,留學低齡化是一個趨勢。一般初二畢業的小孩可以去讀GCSE,年齡在14周歲以上,學制2年。初中畢業的學生可以去讀A-Level,學制也是2年,年齡在16周歲以上。因為英國公立中學只接收本地學生,所以中國留學生一般會選擇私立寄宿制高中。私立高中的學費加住宿費一年要30萬到35萬左右,當然這是對於那些非常有實力的家庭才能承受的起的。在英國讀高中好處有2點,一是可以更好的融入當地社會;二是有更多的機會考入像牛津,劍橋,倫敦政經一樣的頂尖大學。
2、英國留學費用——預科學費寬純配
對於欲前往英國讀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來講,是不能直接入讀英大學或學院的本科課程,一般需要先讀一年的國際預科課程,作為升入大學學位課程的途徑和基礎。預科分為2種,一是本科預科,二是碩士預科,時間都是一年。預科的學費沒有太大的差異,基本上在1萬鎊左右,合人民幣10萬多一點。申請英國預科可以更快入學,參加英澳預科展,現在申請最早可在今年9月入學。
3、英國留學費用——本科與研究生學費
英國本科學費是根據學校的差異,地域的不同而定的。學費因專業的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別。一般來說,文科學費較低,為8000–10000英鎊/年;商科9500–12000英鎊/年;理科較高,為12000-15000英鎊/年;醫科更高,為13000–20000鎊/年;碩士費用跟本科差距不是很大,平均高出2000 - 3000鎊左右。英國的學費是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所以每年的學費都會比上一年貴,但是眾所周知,英國以其學制短,更集中的課程,縮短了學生在英國的逗留時間,跟其它國家比,反而降低了留學費用,尤其是碩士課程,只需一年時間,這種高質量的性價比是其它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
二、英國留學費用:在英國留學生活費
英國留學一年生活費到底多少錢?這根據留學生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的不同而有所變動,難以做出統一的衡量,按照一般留學生的消費水平,在英國留學一年的生活費大約在5000-6500英鎊,倫敦地區生活費在8000英鎊左右。基本介紹情況如下:
1、英國留學費用——慎指住宿費
英國大學為一年級外國留學生提供校內學生公寓。在留學生公寓中,常常是3至7位學生合住一套住房,每人單獨占據其中一個房間,共用一間廚房或衛生間(也有獨立衛生間的,比共用的價格要高)。這種學院宿舍(自炊)每周的費用約為120至200英鎊。第二年之後,留學生常選擇寄宿家庭或自己在外租房,如果能與幾個同學合租的話,價格比校內住宿劃算得多。
2、英國留學費用——餐費
英國一般每日三餐的開銷大學一個月150英鎊是較為普遍的情況,如果留學生吃的水平更高一些,一個月大約300英鎊左右也足夠了。
3、英國留學費用——雜費
在英國留學還可能需要購買一些日用品和支付交通費用,這些雜費每個月大概是100-200英鎊的支出,具體看外出的頻繁度以及距離的遠近。
4、英國留學費用——服裝費
由於英國留學的時間較短,留學生可以從國內攜帶足夠的衣物到英國,如果是在英國本地購買也可以,價格相差並不是很大。
5、英國留學費用——醫療費
英國是一個福利制度較為健全的國家,留學生在英國留學期間可以享受當地的免費醫療待遇,所以在英國留學是不需要擔心醫葯費和保險費的問題。
三、英國留學費用:在英國留學其他費用
1、英國留學費用——雅思報名費
雅思的報名費用是1680人民幣,復議費為1000人民幣。
雅思報名一般都在網上報名,全國各大城市均設有考點,每個月都有1-3次雅思考試。一般都要提前報名,這樣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充分的備考計劃,也可以避免准備好了但考場滿員的尷尬。
2、英國留學費用——護照辦理費用
辦理護照的費用為250人民幣。
一般都是學生本人帶著戶口本身份證到當地的公安局,到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部門進行辦理。一般8-15天護照就會發下來,但是還是建議准備出國的同學提前辦理,有備無患。
3、英國留學費用——簽證費用
英國留學簽證的費用是2980人民幣。
體檢費需要500-1000人民幣(有些需要打育苗,有證的則不用打)
4、英國留學費用——擔保金
去英國留學需要准備擔保金存款證明,向英國政府證明學生有承擔學習期間學費生活費的能力。
一般擔保金為32-35W人民幣。具體的算褲讓法為一年的學費+九個月的生活費。需要學生至少在辦理簽證前28天存入能夠開出存款證明的銀行。
建議家長把存款存在學生名下,如果存在父母名下,需要開一些證明。
5、英國留學費用——生活費
倫敦地區的生活費一般為1000英鎊/月,非倫敦地區一般為800英鎊/月。(此為平均標准,具體還要看學生的生活方式)
6、英國留學費用——住宿費
倫敦地區的住宿費為150-190英鎊,非倫敦地區的住宿費為80-150英鎊。不同的房間收費不同,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
7、英國留學費用——押金
由於所有學生都會一起申請許多學校,所以發下OFFER後學校需要學生先交押金,確定位置。押金費為600-2000英鎊左右,具體要看OFFER上的要求。
8、英國留學費用——機票費用
英國的大學每年有三個假期(聖誕節、復活節和暑期),其中暑期可長達三個月,若歸國探親往返機票大約需要800英鎊。假期旅遊的費用每年約為600至1000英鎊。建議學生第一次去的時候買單程票,等放假回來有具體的時間規劃在買往返票。
9、英國留學費用——合理打工
如果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精力允許還可以打工,英國允許留學生每周打工不超過20小時,節假日全天打工,打工所得薪資可以補貼相當一部分生活費。這個就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為了。

『肆』 為什麼有些家長不惜花費高額學費也要送子女出國讀書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名家長同時也是一位教育者,我身邊很多家長包括自己的學生都希望去國外讀書。為什麼有這樣的現象呢?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是這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覺得國外的教學理念先進。國內很多家長一談到學校,就覺得國外教育比國內強,國外的教育資源充足,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可以充分培養自己的愛好。聽到最多的例子就是國內老師教孩子畫蘋果,是老師直接在黑板上畫一個,再讓下面的孩子照著樣子畫。而國外的老師是給每個孩子一個蘋果,讓孩子自己觀察,引導孩子畫。教學理念吸引家長,讓家長願意發巨額學費送孩子出國。

其次,覺得國外的教學質量更好,口碑更好,更容易被認可。國內很多孩子尤其是讀研或者讀博,都嚮往國外,覺得國外的學術就是牛,國外的實驗條件,學習環境就是好,願意去國外繼續深造。

再次,覺得國外讀書競爭壓力小,在國內從小學開始就充滿了競爭,升初中,升高中,上大學,一路下來,孩子在不斷的競爭,好的教學資源有限,要進好的學校,就要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後,符合國內媚外的一種心理。覺得孩子出國讀書再回來後,就是海歸了。在國內進企業參加工作,就比較有優勢。把這當成一種以後工作求職的資本。

這是我個人淺薄的理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目前來看,這個問題並不能用崇洋媚外四個字去回答家長心態的。因為就國情而言,所謂的"洋"也沒有什麼可媚的了。我就從身邊事說起,談家長"不惜重金"給孩子留學的諸多考慮吧。

若談"不惜重金",比如留英留美的小留學生是算得上的。這類家長有怎樣的心態,出於什麼考慮,不完全了解,但應該有一種早點去就可以更好融入當地文化的想法。英國有一項政策連續居住十年就可以申請永居,孩子那麼小就去留學是不是也與此類規定有關?說句題外話,中國的娃娃讓他們童年少年接受地道的中華文華教育為好,這些是日後花重金買不了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不少父母的初衷,就是讓孩子逃避國內基礎教育階段繁雜的學業,其實就是家長也難以承受中考與高考給自己帶來的各種心理負擔和壓力。我有對門的鄰居,孩子上初二,去年下半年送到美國念初中了。孩子母親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抉擇。她自己開了個公司,平時很忙,無暇顧及孩子。小學階段,孩子一直是開放式管理,學得也輕松,成績也上游。可是進入初中,各科作業撲面而來,孩子根本適應不了,逐漸下滑,一時半會又改變不了現狀。於是出國了。

再談念國際高中本科出國留學的。這一類我接觸很多,大多數是因為孩子在初中的成績一般,有的甚至比較差的。中國大學門難進,尤其是一流大學的門。這些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也很難與優秀的學生角逐,最終進入所謂的末流大學,就業很難。怎麼辦?走出國這條路。出國申請大學,沒有高考嚴苛,比如去美國,只要語言成績達到學校要求,拿到排名前100學校的Offer還是不難的,而這些大學都是挺不錯的,國際排名都與國內知名大學差不多。中國的家長出於各種考慮,不願讓孩子去念技校、中專,只要有一點可能,他們都要讓子女念大學,哪怕是重金。

最後談研究生出國,或大二大三申請出國。 我是比較贊同此類出國的,一是費用不會那麼多,性價比高,比如去英國念一年多研究生,五六十萬即可。二來孩子已成年,自立自律方面都挺好的了,不會出現一些意外,而且可開闊一下視野。三是國內研究生考試與中考、高考類似,我覺得有條件就沒有必要再走一樣的路,可以體驗一下不同的入學模式。即將走上 社會 的人,在工作之前,來一次遠行和獨立生活的嘗試,我覺得這與崇洋媚外沒有關系。就是年輕時,父母還壯年時,出去走走。

所以,時代變了,中國人出國,崇洋媚外的心態已經成為過去。若有些人,實在是軟骨頭,那就讓他連做中國人的資格都沒有。要談大都市,咱上海堪比紐約。出門,就是為了看世界,想想咱中國,多強。哈哈。

作為一名兩個孩子的家長,針對我目前居住地,客觀公正的說一下,孩子的學校是私立,每天作業很多,老師相當負責任,大多數男孩子本身就慢一點,跟著老師的進度每天需要寫作業到10點多,沒有任何自己思考的時間全校第一也寫到10點!那公立呢,公立考上重點高中和大學的比例及其低,那家長如何選擇呢?肯定就想到了國外,當然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所以我認為出國是為了孩子有思考的時間,能夠真正表達出孩子自身的想法,而不是名校學生出國了,大多數為印度人打工,大家身在不同環境對出國問題的看法,肯更有不一樣的觀點,這個很正常,如果世界都是一樣的,繽紛世界還存在嗎?

我是一名工作十多年的幼兒老師,從幼兒園的視角說說我的看法:

在十年前,我們的三四線小城市大都是老闆兼園長的民辦園,加盟北京的幼兒園都是極少數。六年前,從北京過來開的連鎖幼兒園增多。五年前開始,國際幼兒園增多,從國外引進的「福祿貝爾」、「蒙特梭利」、「原生態教育」、「華德福」……

1.家長對教育越來越重視。

隨著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對孩子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期待孩子能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幼兒園也在不斷的尋找家長的需求點,給予心理和外在的滿足。

2.為了滿足面子的需要。

同一辦公室的同事家孩子都去了國際幼兒園,我家的孩子如果不去,變相證明自己見識不夠、財力不充足、思想淺薄。

為了證明自己,將孩子送進國際幼兒園。

3.喜歡美麗的外表,花枝招展的設施。

為了讓孩子們擁有更好的快樂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幼兒園將投資重點放在了硬體設施上。

家長在選幼兒園時,直觀感受到地方大、設施全、環境優美等,因此願意花好價錢,將孩子送到美麗的場所。

小結:國外引進來的教育有一些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只有知道他國教育的優勢,我們就能將國外的優質教育「本土化」,再加上我國的教育精華,就可以融合為自己的知識,從而全方面培養我們的人才。

1.熟悉的都是老一套,不如出去接受優質的教育。

大家在國內生活和受教育了幾十年,非常了解其優勢和劣勢,因為太了解國內的教育模式,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會將孩子送出國門,出去吸收不一樣的知識。

2.避開「考試選拔賽」帶來的痛苦。

因為中國人口眾多,能進入重點大學深造的屈指可數。

為了考入好的大學,孩子們埋頭苦學十幾年,父母們消尖了腦袋,高價買「學區房」,甚至為孩子辦理「戶口遷移」等辦法,為孩子進入重點大學鋪路。

這條通往成功的路太窄,人太多,太難了。

3.中國非常歡迎「留學生」,給予的工作機會多,待遇優厚。

「鍍金」回來的大學生、研究生,回來容易找工作,工資高,前途無量,這也是促使家長將孩子送出國門的原因之一。

4.為了今後在國外生活。

為了今後全家移居國外做准備,讓孩子提前適應國外的生活。

對於教育,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每個父母都期待孩子越來越好,將孩子送入自己認為最好的地方讓孩子接受教育無可厚非,咱和孩子都在國內,也無法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

如果有條件,要送孩子出國,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第一,可以開闊眼界,了解他國不同的文化和 歷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一定要走出去。

第二,在國外獨立生活,可以得到更多的鍛煉。學習能力、生存能力和社交能力,決定著一個人能否快樂生活,事業成功。在國外生活幾年,能力一定不俗。

第三,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出國鍍金回來,就是海歸,捧著洋文憑,走到哪裡,不管是到私企還是國企,都要被高看一眼。找工作會更容易,待遇也會更好。

第四,如果有了外籍身份,就更了不得。回國後就是國際友人,享受超國民待遇是一定的。想上北大清華學習或工作,也許都是一句話的事。

第五,孩子出國,父母還賺到了面子。親戚朋友的贊美和羨慕讓人陶醉,哪怕是嫉妒也讓人開心。

我認為原因不外乎如下:一.花高價送小學生出國,無外乎是小孩移民;二.小孩拿到外籍後,以外籍人員輕松入讀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高校;三.父母想移民,先送小孩上去掌握語言,最終達到全家移民的目的;四.國外優質的教育,讓小孩有國際視野國際背景;五.國外相對較低的大學入學門檻

這個問題在這些年還挺普遍,家庭條件許可條件下,很多家長花費不菲送子女出國留學鍍金。這既有出國熱帶來的影響,也有家長無可奈何的選擇,當然也存在家長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的因素。具體分析來說:

一是出國熱浪潮。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家庭有能力承擔子女出國留學的費用,出國留學的門檻也越來越大眾化、普遍化。很多家長目睹身邊親屬、朋友的孩子都出國留學,自然而然也希望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崇洋媚外一直是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在他們眼裡,國外的天是湛藍的,水是清澈的,樹是茂密的,草地是成片的,空氣是新鮮的,人的素質也是極其高的,簡直就是理想中的天堂。這種現象在很大很大一部分家長中極其有市場。特別是家長自己沒有出國經歷的,更是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有條件送子女出國學習要送,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送。

二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一些孩子在國內的成績的確太差,連進入二本都成問題,好點的三本都難進。家長無可奈何,花高昂的學費送出國吧,好歹是出國留學,還能進個不錯的學校,畢業回來也可拿個國外畢業證,體面點兒去找工作。我身邊朋友、同事家的孩子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三是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這一類家庭基本上條件比較好,孩子個人素質也很高,家長對子女期望值也相對較高。出國留學主要是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期盼孩子將來在國外或回國有更高更好的發展。

總之,我覺得應該理性看待送子女出國留學這個事情。一個師弟美國做博後,聊天時說初到美國,覺得那裡的人素質比國內好;待了一段後,深有感觸地說人性都是一樣的,美國人素質也就那麼回事。這就是圍城現象,外面人想進去,裡面人想出來。

朋友說起自己家孩子的事, 她家孩子在山東讀書,大家都知道,山東是山東高考大省,那邊的孩子學習都特別刻苦,朋友家孩子學習成績一般,孩子自己也沒什麼自信心,就要求家裡送他去國外讀高中。


朋友熬不住孩子的請求,就想辦法花費巨資送了孩子去國外讀高中,結果讀了三年後,孩子一事無成,甚至連英語都沒學好,相當於白白混了三年。


而朋友為了孩子的學費等各種不菲的花銷,也無法陪伴孩子在國外,只有奶奶陪著孩子在國外,自己夫妻倆都得在國內拚命賺錢,現在落得這樣一個結果,也是沒想到,自己感嘆說:真不知道這些錢花得值不值?

這種現象也是很多的,很多父母都不惜花巨資送孩子去留學,結果卻可能不盡如人意。



1.更認可國外的教育

不可否認,一些高精尖的領域還是國外在領跑,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資深老牌名校更多,這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不惜花巨資也要把孩子送到國外去鍍鍍金,也希望孩子在人生履歷上增添更輝煌的一筆。


2.家庭富裕

要花費巨額費用送孩子去國外留學,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能不能承擔得起,有沒有這筆費用。如果家裡連砸鍋賣鐵也供不起這筆費用,恐怕也就都死了這份心了。所以在相對富庶的地區送孩子到國外去留學的也就更多一些,南方普遍比北方城市從經濟上來說,富裕的早,富裕的家庭也多,所以留學的也多。


3.為了避開高考競爭的壓力

國內的高考壓力還是蠻大的,很多孩子學習不爭氣或者屬於中等階段,考個一般的大學,家長覺得白白耗費了這幾年,家裡有那份經濟實力還就不如直接就送到國外留學,所以現在小留學生數目不斷在攀升。

4.從眾心理或者攀比,好面子心理

很多人做事更多的是一種從眾心理,有個朋友的孩子,高中一年級就執意要出國,後來了解他的想法,才知道他是覺得同班同學有出國留學的,所以自己也想去。

作為父母,其實也有差不多類似的想法,看到鄰居或者朋友的孩子出國了,自己也就想把孩子送出國,可能根本沒有考慮孩子喜歡不喜歡,適合不適合,安全不安全,能不能學出來等問題。


5.全家移民的需要


6.考慮福利政策和國外的空氣養老居住等環境

很多家庭也會考慮未來的老年生活,想找空氣質量好,生活節奏慢,房價比較低的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成為退休後夢想。這樣提前布局,花費高額學費,讓孩子去這些國家留學,自己之後也可以去那邊定居享受陽光,沙灘和空氣。

不過,話說回來,我國的實力在逐年不斷增加,而且地大物博,冬天可以去海南曬太陽,夏季可以去涼爽的哈爾濱或者內蒙古大草原,又不用簽證護照之類的,一年四季瓜果梨桃供應非常豐富,買東西也是街邊,網路都特別方便,真不是那些小的西方國家可以媲美的,教育方面也在不斷完善,就業機會也越來越好,很多人去國外溜達一圈之後,會發現還是祖國更好,所以,很多在國外留學的人近年來也紛紛開始回國,這也越來越是一種趨勢了。


最後,還有一條, 那些認為在國內學習不好,就想通過去國外鍍鍍金回來就能學習的孩子,往往在國外學習也是不好,因為學習習慣,自律,自控等能力不會到了國外就自動會了,可能成績還更差了。

以前我參加過一個海外留學展,有許多國外的大學來此招生,包括還有一些移民和留學機構也出席了展會,我仔細看了一下,展會現場的外國學校包含了小學、中學、大學,並且大多不是什麼名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野雞大學」吧!

就是這樣一個展會,但是參加的家長特別多,當時也湊在家長堆裡面,聽著他們分析和探討這四個話題最多:

甚至於現場所有學校包括中介機構,對外的廣告和話術都是和移民相關,可見,這個原因在當時的佔比是非常高的。

我曾經好奇的問過一個家長,她准備讓上小學的孩子出國留學,她告訴我:「不是以以移居海外為目的孩子,誰來這里參加展會啊,他們有能力直接考就好了啊,來這里的都是要花大價錢出國學習,最終為了一個永居權或者外國公民身份的。」

我想,這應該就是大多數家長為什麼花高價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重要原因。

其實在當時的我來看,也是很費解,出國,獲得外國公民身份又能怎麼樣呢?難道父母要跟著孩子生活在國外嗎?這樣父母真的習慣?

還是那位家長,因為這家長和我家熟悉,所以參加展會也是和她一起去的,她再次給我解惑:「誰說移民就是為了去國外生活,你不知道祖國對外籍人士是有優待的嗎?包括入國內名牌大學,一些法規政策上,創業扶持,都很有幫助的,虧你阿公還是歸僑,這些你應該都知道的啊!」

沒錯,我確實知道政府對外籍人士尤其是歸僑及其僑眷都有扶持和幫助,但其實這又是兩個不同的性質,我阿公是歸僑,屬於僑聯管轄,但是這些主要是針對從海外回國的華人,也就是那些放棄外國公民身份,重回中國籍的人,另外還有中國籍身份,但是長期在外生活的海外僑胞!

更何況,就像我阿公說的, 政府給再多優待又怎麼樣?最終還是得靠自己有能力,沒能力的人,給你一千萬,你也未必能活出花樣來!

至於對外籍人士的管理則又是另外一個部門,所以,實際上我也並不太清楚,具體的優待政策有哪些?但是至少能夠明確的一點就是,中國對外籍人士一向友好。

至於大多數只為了利益而放棄中國籍的人,其實再想回中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我能夠理解,孩子讀大學的時候想要出國見世面的心,但是也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幾歲的孩子就能獨自送出國, 和父母長期兩地分開,讓孩子過海外留守兒童的生活,我想即使未來孩子培養成長,和父母之間也會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與其為了那些莫須有「好處」,不如想想辦法提高孩子的成績和綜合能力!

聽說外國人可以直接上北大,不用參加考試。上東大學還可以提供美女伴讀,還有高額的獎學金。俺是沒能力,要是有能力也給孩子送外國去。寒窗苦讀十幾年,不如一張紙。看看現在的孩子,早晨六點起來讀書,晚上九點前能完成作業就不錯了。這么辛苦能上個大學都難,但是如果你有一張紙。你不但可以上大學,而且還是高等學府,有捷徑誰不願意走啊。

『伍』 我申請英國一年的訪問學者帶孩子去可以嗎孩子讀小學三年級,孩子這邊的可落下怎麼辦留級一年好嗎

你申請一年的訪問學者當然可以帶小孩子去讀書,不過小孩子應該另外要申請簽證。其實課程落後一年倒是沒太大關系,問題關鍵是你對孩子的人生規劃是如何的,讓小朋友多個不尋常的經驗或許對他今後人生都是不錯的經歷。我碰到類似小朋友在回到中國後至少在英語方面絕對是前列的。
所以你可以再考慮下。

與英國人生一個小孩補貼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豆類哪裡買 瀏覽:961
全中國姓劉的有多少人 瀏覽:683
紅紅在印度直播怎麼樣了 瀏覽:830
祝你婦女節快樂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208
伊朗跟薩達姆是什麼關系 瀏覽:546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 瀏覽:976
義大利發明什麼的 瀏覽:861
英國王室多少人被殺 瀏覽:294
印尼不允許中國人入境會到什麼時候 瀏覽:880
為什麼不報道印尼慘案 瀏覽:995
伊朗女人怎麼找老婆 瀏覽:480
為什麼美國支持沙特中國支持伊朗 瀏覽:187
瑞士義大利語區有哪些大學 瀏覽:459
中國最細的蛇什麼是多少 瀏覽:934
中國的疫情現在情況怎麼樣 瀏覽:925
印度的廁所如何 瀏覽:636
英國人生一個小孩補貼多少 瀏覽:315
印度基層黨組織工作怎麼做 瀏覽:410
印尼椰子果實怎麼吃 瀏覽:700
招商銀行轉賬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