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鴉片戰爭為什麼清政府打不贏英國
我覺得鴉片戰爭中清朝打不過英國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幾個原因我認為可以歸為清朝軍事上的衰弱、政治上的腐敗、朝廷的軟弱、士兵衰弱的身體狀況。
第一個原因是清朝軍事上的衰弱。因為清朝實行很長一段時間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與國際之間斷絕聯系,歐洲許多國家和美國抓住了每一次機遇,進行革命,解放本國生產力,極大的提升了他們國家的綜合實力,但是清政府認為認為可以自給自足,頑固的堅持閉關鎖國,根本不知道世界上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清政府的傲慢,最終也造成了他的滅亡。
第四個原因是士兵的衰弱 。由於鴉片戰爭之前,英國和其他國家就已經向中國輸送了大量的鴉片,當時的好多人們都在吸食鴉片,其中就包括軍隊中的士兵,這也造成他們的身體素質,一天一天下降,根本失去了作戰能力所以說最後打不過英國也是必然的,這些士兵跟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鬥志,並且軍隊的風氣也已經被這些人搞的變得更加污濁。
2. 為什麼清朝上百萬的軍隊打不過英國幾百上千人的洋槍隊
1、毛爺爺很早就總結了:戰爭的歷史經驗證明: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2、首先,人員素質高,低劣的武器可以發揮出較高的效能! 其次,人員素質低下,高新武器沒人會用或者用不好等於廢鐵! 再次,武器的好壞可以由掌握武器的人來進行改變!
3、人員素質高,不僅僅在於他的學歷、智力、或是身體狀況。人的精神面貌、主觀能動性、積極性。
4、清朝社會制度的已經腐朽、統治集團昏庸腐敗;軍中欺上瞞下、將領吃空餉蔚然成風;戰斗究竟是否發生,都是問題,軍隊多是一觸即潰,根本沒有真正作戰。
5、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而六千人的英法聯軍只有十二人陣亡。據說僧格林沁的3000最精銳蒙古騎兵傷亡殆盡。讓我們看看世界軍史,二戰北非戰場,800澳大利亞輕騎兵揮舞戰刀,沖擊4000人裝備機槍、數十門克虜伯山炮的德國、土耳其聯軍。戰果是澳大利亞陣亡60人,全殲敵軍。
6、戰史多次證明:沒有蛇腹形鐵絲網與裝甲車,步兵是難以對抗騎兵沖擊的。由此可證:僧格林沁的3000精銳蒙古騎兵,恐怕是剛發動攻擊就四散奔逃了。
3. 為啥大清打不過英國
開始的失敗就是武器裝備不行,甲午戰爭以後,其實武器已經跟上了不少,還是敗的原因,就是士兵的素質不行了,更要命的是清廷被打怕了,人心散了,兵敗如山倒,輸的是氣勢,而不是軍隊的人數和戰鬥力了,試問如果當時的中國上下一心,就算是拿人堆,也不至於輸成那樣。
4. 清朝的八十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英國的七千遠征軍
因為當時中國軍隊裝備差,裝束不適宜打仗,同時清末還有大量人吸食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