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素質教育精華 西方人怎樣培養高素質的孩子
人類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要受社會規范的約束。對於孩子而言,最初的約束來源於身邊最親近的人,只要身邊這個人善良、公正和有責任感,他就會把這一美德傳授下去,孩子是可以並能夠被教育的。
中國父母們在教子問題上責任重大,體現不僅僅是要孩子吃好穿好,讓他們受寵,關鍵是關懷他們的成長,真正表裡如一地成長。大部分家長過度保護,過度溺愛使孩子喪失了應有的能力。心理學家指出:關於美善與公正的個人標准結構等,對孩子在未來的人生成長中能否成為公正和善良的人非常重要。西方人認為,培養有道德的孩子是父母、教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其道德教育的內容也極為豐富,如誠實、愛心、正直、平等、博愛等人類共同的道德准則,在西方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美國兒童的品行教育主要通過公民學教育進行的,其基本內容包括:自律;守信;誠實;實現最佳自我;利己但不損人;敢於說「請原諒,我錯了」;具有良好的運動員風格,懂得取勝是是重要的;像希望他人如何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懂得沒有一個人是孤立存在的;養成各種有益於身體健康的習慣等。在美國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輪流擔任老師的助手,幫助老師組織各種活動,以鍛煉他們的責任感和能力,為自己日漸增長的能力感到自豪。
英國教育認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在英國的家庭中,絕對看不到對兒童的沒有理由的嬌寵,更注重的是家庭中的「紳士教育」,言談舉止符合標准,對人彬彬有禮是每個孩子的基本要求。英國人的觀點,父母應對孩子長大成人後的行為負責,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作為父母就沒能盡到教育的職責,這樣的父母是不稱職的,他們應該感到愧疚,向社會檢討。在他們眼裡模擬一種生活環境,准備許多在艱難環境下生活的能力磨煉,是對孩子的另一種愛,這種愛強於對孩子的嬌寵和過分的呵護,時間一長,孩子堅韌不拔的性格就會自然養成,這將有助於成就偉大的事業,是父母對孩子的真愛。
法國人認為教育是「為人生做好准備」。他們不想把孩子束縛著課堂這一狹小空間,而是讓孩子們學會做人的勇氣,在學習中培養自己,把眼光投向世界。傳統觀點認為在家庭中,父母要懂得如何帶孩子,做孩子的「精神上的保護人」。不管怎麼說,法國人始終堅持博愛與平等、自由,人與人平等相愛,無拘無束。
德國人強調的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與榮譽感。無論在家庭和學校,讓孩子充當一些有意義的角色,會使他們感到自己的行為對集體所產生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培養他們戰勝自己弱點、增長各種能力的信心。在家庭中父母有意識地分派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與他年齡相當的勞動任務,如打掃衛生、負責為花草澆水等等。培養孩子責任心,平等地與他們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同時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促進他們高雅的趣味和高尚的品德。這樣為其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也能為全社會創造一種團結合作的、美好的人際關系。
父母應該知道: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過,孩子們一定會學得有責任感,有進取心、彬彬有禮。要記得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傳道者」。
B. 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究竟是如何養成的
我覺得沒有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紳士的,紳士風度之所以能夠成為英國人的產物,我覺得是跟他們骨子裡的習慣有關,再加上父母對於培養孩子這一方面會很重視。從小培養小孩子要有禮貌、要會尊重別人、要善良等等優良品質,這個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會覺得這是自己理所應當的事。
父母的教育再加上自己日復一日的行為習慣,會讓你懂得如何在別人面前呈現出一個完美的狀態,這不是虛偽,這是讓人們之間的相處關系更加舒服更加輕松。有紳士風度的男人,簡直不要太迷人了。
C. 英國人的禮儀、教育、文學簡介
紳士」和「淑女」
英國人注意服裝,穿著要因時而異。他們往往以貌取人,儀容態度尤須注意。英國人講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門,就得衣冠楚楚。雖然英國人已無昔日的雄風,可是自負心特別強。中、上層的人士由於地著舒適的生活,因此,養成了一種傳統的"紳士"、"淑女"風度。但他們守舊,一般都熱衷於墨守成規,矜持莊重。一般家庭喜愛以前幾代傳下來的舊傢俱、舊擺設、舊鍾表而炫耀於人。首都倫敦有許多"百年老 握手禮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對原有的式樣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車發動機雖然換上新型號的了,但車型還要盡量保持過去的老樣子。倫敦有兩家郵局,一年365天晝夜營業,從不休息,據說這是遵循英國的古老傳統而保留下來的。待人有禮貌
英國人待人彬彬有禮,講話十分客氣,"謝謝"、"請"字不離口。對英國人講話也要客氣,不論他們是服務員還是司機,都要以禮相待,請他辦事時說話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則,可能會使你遭到冷遇。英國人對於婦女是比較尊重的,在英國,"女士優先"的社會風氣很濃。如走路時,要讓女士先進。乘電梯讓婦女先進。乘公共汽車、電車時,要讓女子先上。斟酒要給女賓或女主人先斟。在街頭行走,男的應走外側,以免發生危險時,保護婦女免受傷害。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而且總是習慣先將妻子介紹給貴賓認識。
英國人普遍認為,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作為父母就沒能盡到教育的職責。
D. 英國留學,如何交友,融入英國社會
對於很多已經拿到英國名校錄取的小夥伴來說,不僅要在短暫的留學旅程中好好學習,也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來了解英國,英國人,融入英國社會。無論將來你在哪裡生活,工作,都會感到這份經歷給你帶來的重要價值。關於英國的基本知識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但了解並不代表融入,那麼,你要如何全面的做好准備呢?
主動,大膽是提高英語口語的關鍵。工作後可以約同事一起喝咖啡,或去酒吧玩,這些都是鍛煉社交能力的好機會,況且你需要大量的機會聽和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