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大選結果怎麼樣
英國大選投票結束,根據英國媒體進行的大選出口民調,現任首席特蕾莎·梅所在的保守黨將獲得650個議員席位中的314席(較上屆選舉損失了17個議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贏得大選,但無法獲得過半數席位。這意味著英國大選可能出現事前市場預測中最糟糕的結局:懸浮議會!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9日報道,英國工黨黨首科爾賓表示,「是時候了,特雷莎•梅該讓為給工黨了。」
路透社報道,沃特森在自己的選區勝選後說:「我們還不知道這場選舉的最後結果,現在還言之過早,但看來是對特雷莎•梅非常、非常不利的結果。
❷ 2021年英國大選時間,英國大選間隔時間
2021年英國大選並未如期舉行,具體日期因疫情影響而推遲,且英國大選通常每隔幾年舉行一次,但具體時間間隔並非固定。
一、2021年英國大選時間
2021年,原計劃的英國大選並未在預期的時間內舉行。政府曾提議將大選日期從2021年3月推遲至6月,以避免2020年市鎮選舉中出現的混亂情況再次發生。然而,由於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確切的選舉日期並未最終確定,因此2021年英國大選並未如期進行。
二、英國大選間隔時間
英國大選的時間間隔並非固定,而是根據政治形勢、法律規定以及實際情況來決定的。一般來說,英國大選會在每屆議會的任期結束時舉行,而議會的任期通常是五年。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五年任期並非絕對固定,政府有權提前解散議會並舉行大選。因此,英國大選的具體時間間隔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政治斗爭、社會形勢以及國際環境等。
綜上所述,2021年英國大選並未如期舉行,且大選的具體時間間隔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需了解最新的英國大選信息,建議關注英國政府官方網站或相關新聞資訊。
❸ 英國最近的現任十大總統
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男,196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滾碧乎,英國國會保守黨籍議員,英國第77任首相。
2、約翰遜1987年畢業於牛津大學。
3、2001年6月,當選議員。
4、2008年5月,當選英國倫敦市長。
5、2019年7月23日,當選執政黨保慧稿守黨領袖;7月24日,就任英國首相;12月13日贏得大選,繼續擔任英國首相。
6、2022年9月6日,鮑里斯·約翰遜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大悉世遞交了辭呈,卸任英國首相。
7、鮑里斯·約翰遜執政期間完成英國脫歐,結束英國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❹ 英國總統是誰
亞歷山大·鮑里斯·德普費費爾·約翰遜(英語: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1964年6月19日-)。
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約翰遜在繼任戴維·卡梅倫為英國首相的特雷莎·梅之內閣中出任外交和聯邦事務大臣。
2019年5月,在時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辭職後,作為國會後座議員的約翰遜參加了保守黨內繼任黨領袖及首相的競爭,與同為挑戰者之一的時任外相傑里米·亨特擊敗黨內眾多對手,雙雙進入了決選投票的階段。
最終根據7月23日的開票結果,約翰遜所獲票數力壓傑里米·亨特獲取勝利,當選新一任保守黨領袖,並於7月24日起正式接任首相及英聯邦輪值主席職務,成為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期第十四位英國首相。
同年12月12日,約翰遜帶領保守黨在大選中贏取國會過半席次,成功續任首相且得以組建多數政府,本次大選亦使保守黨創下繼1987年大選以來在國會斬獲最多席次的歷史新紀錄。
約翰遜於英國是一名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其支持者指稱他性格幽默,能吸引非傳統的保守黨選民的支持,如工人階級出身的選民和非保守黨的疑歐派選民。
但他亦同時被批評奉行菁英主義、排外、任人唯親、懶惰和不誠實,也遭指控曾多次發表涉及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言論。他還是數本傳記的傳主和虛構小說中的主角。
政治觀點
在意識形態上,約翰遜將自己描述為「一國保守主義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者托尼·特拉弗斯描述約翰遜是「相當經典的、即小政府主義、輕度歐洲懷疑主義的保守派。他也欣然接受特拉弗斯贊賞的卡梅倫和喬治·奧斯本的「現代社會自由主義」。
《衛報》同意約翰遜在市長期間混合了經濟和社會自由主義,《經濟學人》聲稱,約翰遜這樣做「超越了他的保守黨身份」,並採取更自由主義的立場。
約翰遜《旁觀者》的同事斯圖爾特·里德(Stuart Reid)將後者的觀點描述為「社會自由主義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觀點。
約翰遜通過對「現有規則典章的熱愛並認識到社會層次結構的必然性」,保留了其個性中的「保守黨要素」。
❺ 英國現任的總統是誰
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因此並沒有總統一職,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首相。目前,英國的首相是里希·蘇納克。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核心在於國王或女王作為國家元首,象徵性的擔任國家的最高象徵,而實際的政治權力則掌握在首相和內閣手中。首相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負責制定政策並領導政府。
里希·蘇納克在2022年10月成為英國的第五任保守黨領袖,並於2022年10月25日正式就任首相。他接替了特拉斯,成為繼特蕾莎·梅之後的第二位女性前任。
蘇納克在擔任首相期間,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經濟復甦、脫歐後的英國與歐盟關系、以及國內政治局勢的復雜性。他的任期至今仍充滿不確定性,英國政壇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盡管英國沒有總統,但首相的角色在國家治理中至關重要。首相需要處理國內外事務,與議會合作,制定和執行政策,以及管理內閣。
自1834年以來,英國共有55位首相,其中女性首相有五位,分別是撒切爾夫人、希拉里·特蕾莎·梅、特蕾莎·梅、里希·蘇納克和特拉斯。
首相的權力來自於議會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議會對其失去信心或通過不信任案,首相可能會被迫辭職或解散議會舉行大選。
英國政治體制的獨特性在於其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制衡機制,首相雖然擁有廣泛的權力,但也需面對議會和公眾的監督。
在蘇納克的領導下,英國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經濟復甦、脫歐後與歐盟的關系重塑、以及國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保了國家的穩定與連續性,盡管沒有總統,但首相作為國家的實際領導人,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