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在公共場合禁煙的國家有哪些
從愛爾蘭、英國到挪威,從法國、德國到荷蘭,公共場合全面禁煙絕非兒戲。不惜採用「視覺沖擊療法」,歐洲主要國家都掀起前所未有的禁煙風暴。英國禁煙:大錘砸核桃 世界衛生組織稱,吸煙是當代瘟疫,可以引起肺癌、冠心病等25種疾病。英國科學家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報告說,吸煙可使人壽命平均縮短10年。 「禁煙歧視」理所當然 來到英國,發現英國人處處強調「政治正確」,遣詞用字處處注意中性色彩,但對煙民的「歧視」似乎人人視為理所當然。 與英國人上餐館吃飯時,假如鄰座有人吸煙,同行的人往往連連皺眉兼側目而視,毫不含蓄地表現出不快。夏天到愛丁堡旅行,沒有預定火車座位,從車頭一直走到車尾,無意中發現十幾個車廂里,只有最後一節車廂是煙民的天地。滿車廂煙霧彌漫,空氣質量與其它車廂相比,真是禁煙的活教材。又如,可容三四百名乘客的波音客機里,留給煙民的座位也不過是可憐巴巴的幾個。 《每日鏡報》11月中旬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英國人廣泛支持在公共場所禁煙。77%的被調查者支持在餐館禁煙,58%希望在所有封閉式公共場所禁煙。令人印象深刻的是,76%的英國煙民竟也贊成在酒吧禁煙。 吸煙猛於虎。據英國政府的統計——如何統計出來則不得而知——吸煙每年花掉英國國家醫療保健系統15億英鎊,致死12萬英國人,這個數目是因車禍、酗酒、吸毒、謀殺、自殺和感染艾滋病致死人數總和的5倍! 禁煙潮正在英國涌動。據英國衛生部的統計數字,在2003年至2004年間,英格蘭地區有約20.5萬煙民至少戒了4個星期煙,比上一年度增加了65%,可謂超大幅度攀升。 11月26日,倫敦與利物浦兩大城市聯袂向議會提交議案,要求在兩市的所有工作場所、酒吧、俱樂部、商店和餐館都展開禁煙行動。而倫敦市的禁煙法案是由代表倫敦33個市鎮議會的倫敦政府協會提交的。 戒煙廣告效果震撼 2002年初至2004年初,英國國民醫療保健系統、英國癌症研究會、英國心臟基金會等組織共同發起了一個為期兩年的戒煙廣告宣傳運動。事後追蹤調查報告表明,這種方式竟比社區醫生親自出面勸說管用得多,總計幫助了約100萬人戒煙! 專家分析這些廣告的成功因素時指出,一是採取了視覺震撼策略,如在海報上描繪香煙向人體動脈里滴嗒著煙油,表現吸煙對心血管的危害。據說這種視覺震撼,其威力比以前的戒煙廣告增加4倍;二是勸人戒煙不僅只從吸煙者的健康著眼。有一個廣告表現的是小孩子在呼出香煙煙霧,以此強調二手煙的危害。還有幅廣告也很有趣,情節是給鯊魚和其它兇猛的食肉動物取上「玫瑰」「蘇茜」之類溫順的名字,難道它們的危險就因此減少了嗎?同樣,所謂過濾嘴香煙、低尼古丁香煙,不管如何美其名曰,它仍然是煙,危害本質不變。 禁煙法令的樂觀主義 上網查詢,記者發現英國要求禁煙的非政府組織還真不少,嗓門大,氣勢壯。相形之下,煙草公司和一些鐵桿煙民組成的支持吸煙組織卻軟弱得多,只一味嘀嘀咕咕在「禁煙將剝奪一定數量的工作機會」和「使與煙草相關企業受到打擊」這些方面做文章,對「吸煙危害健康」這點不敢駁上一個字。倒是聲援煙民的組織「選擇的自由」有點有趣:這個組織採取迂迴戰術——「沒人蠢到會認為吸煙對你有什麼好處,但政府如果就此出台禁煙法案,那好比是在用大錘砸核桃。」 真是殺雞用牛刀嗎?記者的觀點是,總比什麼刀都不用好。但牛刀也要慎用,不是隨便一揮就能有效的。蘇格蘭、愛爾蘭以及挪威的禁煙都進行了長期准備且分階段進行。英國一直都十分強調要借鑒挪威經驗,分階段分步驟進行,這倒也符合英國人一貫不肯躁進的辦事風格。 全面禁煙在英國還是很有希望成功的。一來,「不能妨害他人」是個從小學就被教導和熏陶的道德觀念。在公共場所吸煙會導致他人被動吸煙。絕大多數煙民贊成在酒吧戒煙,這種觀念應是一個重要因素。二來,飽暖思健康。進入後工業時代的英國,百姓生活相對安逸,當前的社會熱門話題大都與健康有關。在這種大氛圍下,戒煙相對讓人容易接受。三來,理性主義占上風,尤其英國人抱著實證主義思維方式不知有幾百年了。他們相信事實、科學和法律,在吸煙這個問題上,不會因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就相信自己百毒不侵。法國煙民「郁悶」三部曲 提價·警示·禁煙區 在法國,如果你是16歲以上的成人,走進煙草店買盒香煙不會遭到老闆的拒絕。但你會發現,煙又漲價了。 許多法國人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提價了。隨著國家煙草稅提高,香煙的零售價不斷上漲。總統希拉克早就說,為了控制煙草消費,使禁煙活動更加有效,就要不斷增稅。不但如此,他還建議在歐盟范圍內都實行這一政策。 帶著沒地方說理的懊喪,你買到手一盒香煙。抽之前,你總要有意無意看一眼包裝吧,給你「添堵」的事又來了:一盒香煙有三面有黑框,內中文字分別為:「吸煙嚴重損害你和周圍人的健康」、「煙中含苯、亞硝胺、甲醛和氰化氫」、「焦油10毫克、尼古丁0.9毫克、一氧化碳10毫克」。 如果看過這些文字你依然有吸煙的慾望,點燃香煙之前別忘記四處看看,你是否在法定的禁煙區內。在法國,學校禁止吸煙,因為要保證「校園無煙」條例的落實;體育場禁煙,也禁止銷售香煙,因為那是「有圍牆、頂棚以及人群聚集的公眾場所」;飛機內、大部分火車車廂、汽車里禁煙;一些餐館、咖啡館和旅店也禁煙。 總而言之,法國1991年頒布的「埃萬法」規定:全面禁止香煙廣告,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隨後,禁煙的地域不斷擴大,措施一再嚴格。政策的「圍追堵截」和經濟上的「制裁」使法國煙民隊伍日益縮小。 50年前,法國80%的男人吸煙。英國流行病學者多爾1951年發表了一篇《吸煙與肺癌》的論文,詳細地列舉了吸煙與肺癌的聯系,給吸煙的人們敲響了警鍾。此後幾十年,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倡禁煙,宣傳煙草的危害,限制煙草的出售。 據法國衛生部門調查,煙草中毒是危害法國公眾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每年有6萬人死於過量吸煙。為了保障人民健康,法國政府近幾年從不鼓勵吸煙引到禁止吸煙,使禁煙運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 法國專家承認,在歐洲國家中,愛爾蘭在禁煙路上跑得最快。法國跟跑的速度也不慢,已經明令禁止在公眾場所和俱樂部吸煙,而且准備從明年起實行公眾場所強制禁煙。不但國家機關和公眾場所,越來越多的法國企業也絕對禁止在工作場所吸煙。巴黎市政府更是不願意煙霧繚繞破壞旅遊都市的美好形象,特意印製出「這里100%禁煙」的標志,供餐館、咖啡館招貼使用。 法國法律規定,如果有煙草商膽敢向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售或免費提供煙草產品,將被判處近4000歐元的罰款,屢犯者可能被判一年徒刑和7500歐元罰款。效果怎樣?根據抽樣調查,法國在3年中吸煙的大學生數量減少了10%,准備戒煙的學生談到最大動機時,大部分解釋都是「為了身體健康」。 「恐怖圖片」嚇阻小煙民 「一圖勝千言」, 一張恐怖圖片更勝過萬語。由於煙盒上的文字警告越來越不能引起煙民注意,歐盟近來發起了史上最猛烈的戒煙運動——在煙盒印上肺癌、喉癌以及所有因這一不良習慣而導致疾病的患者照片,期待用視覺沖擊力勸告煙民:放下手中的煙。 其實,歐盟走出這一步也是因為被逼無奈。2003年歐盟規定,所有煙草公司都必須在煙盒印上警告性廣告語,如「吸煙導致死亡」、「吸煙引發肺癌」、「吸煙減少血液流通,導致不育」等。歐盟委員會公共衛生顧問約翰·貝爾說:「我們是因為沒辦法才不得不在煙盒印上最恐怖的照片。過去印警告語,可是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即便50歲以上的煙民已經大大減少,可是近年來卻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許多孩子從10歲就開始吸煙了。」 近年來,歐洲煙民人數意外地大幅度增加。每年因吸煙而死亡的人數為65萬。歐盟每年花費在治療與吸煙有關疾病方面的費用超過1000億歐元。歐盟各國政府均認為,這一問題猶如傳染病一樣在歐洲蔓延。每年的死亡人數中有25%死於癌症,15%是直接因吸煙而死亡的。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歐盟決定將42幅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彩色圖片與「吸煙導致過早死亡」或「吸煙導致痛苦的慢性死亡」等警告語一起印在煙盒上。貝爾指出,這一措施的目的,是要徹底打破煙草公司為煙民營造出來的、錯誤的「魔幻境界」,告訴他們吸煙的真正後果。
⑵ 全球有哪些禁煙國家
1、法國:為了執行嚴格的禁煙政策,法國部署了超過17萬名「香煙警察」在公共場所巡邏,以確保法規的實施。這些執法人員包括警察、憲兵和軍隊巡邏兵,他們有權對在禁煙區域吸煙的人處以高達68歐元的罰款。對於未能遵守規定的公共場所,罰款則是雙倍。
2、英國:在英國,違反公共場所禁煙規定的吸煙者可能會被罰款50英鎊,而亂扔煙蒂的罰款則是80英鎊。酒吧和俱樂部的經營者如果未在其場所內明確標示「禁煙」,可能會被罰款200至1000英鎊。如果店主或僱主對吸煙者違反禁煙令視而不見,他們可能面臨高達2500英鎊的罰款。向未成年人售煙的零售商也可能被罰款高達2500英鎊。
3、新加坡:自1970年實施禁煙政策以來,新加坡的禁煙區域不斷擴大。2017年10月,新加坡規定在公共場所5米范圍內禁止吸煙。政府的目標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全面禁煙,不設立任何吸煙區域。為了防止新型煙草產品在新加坡市場立足,衛生部門禁止了電子雪茄、電子香煙和口服煙草等產品的進口。2018年6月1日,新加坡政府進一步擴大了公共場所的禁煙區域,並提高了法定吸煙年齡。從2019年1月1日起,法定吸煙年齡提升至19歲,2020年1月1日提升至20歲,2021年1月1日進一步提升至21歲。
4、美國:在美國,超過7000個政府機關已經實施全面禁煙政策。各州政府有自己的控煙法規,紐約市自2003年3月30日起實施了嚴格的禁煙令,通過增加煙草稅和對每包香煙征稅來限制吸煙。除了少數獲得許可的酒吧和俱樂部,大部分餐館和酒吧等公共場所都禁止吸煙。
5、菲律賓:2017年5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簽署了行政命令,禁止在全國室內外公共場所吸煙。這項行政令規定,所有公共場所,無論室內室外,均不得吸煙,違者可能面臨最高四個月的監禁和5000比索的罰款。此外,禁煙令還適用於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雖然可以在某些公共場所設立「吸煙區」,但必須滿足特定條件,如距離入口10米以上、安裝通風設備且面積不超過10平方米,並且吸煙區與禁煙區之間需要有緩沖區。公眾還可以收集證據向衛生部舉報違法吸煙者。
⑶ 求各國關於吸煙的政策,要詳細。
部分國家禁言政策:
泰國:
根據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發布的海灘禁煙令,從2018年2月1日起,泰國禁止在15個府的24個海灘吸煙,以整治海灘環境污染問題,其中包括著名海灘度假勝地華欣、芭堤雅、蘇梅島、攀牙、普吉、甲米等地區。根據規定,違者將面臨最高10萬泰銖的罰款或不超過一年的監禁,或兩者並罰。
菲律賓、新加坡:
2017年5月,杜特爾特簽署行政命令,在全國室內外公共場所禁煙。這項行政令規定,無論室內室外,凡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者將被處以最高4個月的監禁及5000比索(1比索約合0.12元人民幣)的罰金。
此外,禁煙令同樣適用於各類公共交通工具。部分公共場所內可以設置「吸煙區」,但必須遵守距離出入口10米以上、安裝通風設備以及面積不超過10平方米。此外,吸煙區與禁煙區之間必須有緩沖區。民眾還可以收集證據向衛生部檢舉違法吸煙者。
(3)英國為什麼不吸煙了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禁煙政策
葡萄牙於2008年通過並實施一項禁煙法令,除一些酒店、酒吧指定的吸煙區外,其他所有帶屋頂和四面牆的室內場所都禁止吸煙。該法令主要針對的是封閉場所,對於開放的公共場所涉及不多。
根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歐盟28個成員國中有17個已經實施全面禁煙措施,其中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的禁煙措施最為嚴苛,幾乎所有的封閉場所、公共交通和工作場所都禁止吸煙。到目前為止,在歐盟成員國中,只有在斯洛伐克的酒吧內可以吸煙,其他國家都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