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給屋子降溫的裝置叫什麼
古代給屋子降溫的裝置叫涼屋。
涼屋的降溫原理:涼屋通過獨特的設計實現降溫。它利用水流轉動扇葉,扇葉產生的風從水面吹向屋內,形成涼爽的氣流,從而有效降低室內溫度。在唐代,一些宮殿還會在牆壁、屋檐上安裝水管,並灌入冷水進行循環,這種方式與現代的暖氣原理有些相似,都是通過水的循環來調節室內溫度,只不過一個是升溫,一個是降溫。
其他降溫方式:
- 納涼用具: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掌握了竹編工藝,製作了竹編帽、竹席等納涼用具。到了商紂王時期,更是出現了羽毛製作的羽扇,用於扇風納涼。
- 輕便涼爽的衣物:絲綢衣物以其輕便涼爽的特點,成為了古代人們夏季的首選。漢代素紗禪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重量極輕,穿在身上飄逸涼爽,堪稱降溫神器。
- 機械風扇:古代漢朝能人還製造了最早的風扇——七輪扇。通過在軸輪上裝上扇葉,並用繩索拉動軸心使葉輪轉動成風,從而實現全屋降溫的效果。
- 冰的使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冰來降溫處理食物,如冰酒、冰米酒等。到了唐朝,更是出現了專門賣冰的商人和最早的冰淇淋——酥山。
綜上所述,古代人們為了應對高溫天氣,發明了多種降溫裝置和方法,其中涼屋是最為典型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