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一與小蘭在哪集去的倫敦
新一(柯南)與小蘭去倫敦旅遊並告白是第616集(國語版667集)——《福爾摩斯的默示錄(倫敦篇)》。
毛利家和柯南因緣與一個倫敦很富裕的貴族夫人結識,英國女士邀請柯南、小蘭、小五郎、阿笠博士前往倫敦,一行人竟遇到了可怕的殺人魔。
柯南變成新一的樣子成功坐上飛機前往倫敦,可新一在倫敦的事情還是被小蘭發現了,因為解葯葯效時間短,柯南為掩飾身份只好吃了返程的解葯變成新一。
新一反駁草地女王對LOVE的看法,用全新的方式詮釋了LOVE的含義,在大本鍾下首次向小蘭正面表白。
角色簡介:
1、新一(柯南)
日本漫畫家青山剛昌創作作品《名偵探柯南》的主人公和《魔術快斗》中的客串角色。17歲。高中生偵探,就讀於帝丹高中二年級B班,人稱「平成年代的福爾摩斯」「日本警察的救世主」。
2、小蘭
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的女主角。就讀於帝丹高中二年級B班,校空手道部的主將。父親是名偵探毛利小五郎,母親是律政界女王妃英理,青梅竹馬兼男友是高中生偵探工藤新一(化名江戶川柯南)。被黑衣組織成員貝爾摩得稱為「Angel(天使)」。
2. 名偵探柯南新蘭倫敦之旅告白是多少集
1、第667集 福爾摩斯的默示錄(名偵探的弟子)
柯南等人在來自英國的黛安娜女士的邀請下一起前往倫敦旅行,為了通過關卡,柯南利用灰原的葯暫時恢復工藤新一的身份。
到達英國後,柯南興奮的來到福爾摩斯博物館參觀,期間遇到了著名網球選手格拉斯的弟弟阿波羅,柯南以福爾摩斯徒弟的身份從他的口中得知有一名可疑男子給了他一張奇怪的字條,並告訴他將有人死在他的面前,這個男子的目的是什麼?字條的內容又有何含義?
2、第668集 福爾摩斯的默示錄(Love is 0)
為了盡快解開這張充滿危險氣息的暗號文字,柯南、阿笠博士、小蘭和小五郎兵分兩路分頭調查,在貝克街福爾摩斯的雕像下小蘭還遇到了著名網球選手格拉斯。
下午與黛安娜女士共進晚餐的時候柯南和阿笠博士人不見蹤影,於是小蘭外出尋找,期間她打電話給工藤希望藉助他的力量解開暗號,這時,大本鍾響起,破解第一行暗號的工藤卻在無意之中暴露了自己在倫敦的事情。
3、第669集 福爾摩斯的默示錄(撒旦)
來到倫敦的柯南不小心以新一的身份向小蘭暴露在倫敦的事實,而此時柯南喝下了回國用的解毒劑暫時以新一的身份出現!在繼續調查的過程中小蘭從以前新一說過的話中得到啟發發現了人偶的秘密。而之後通過與新一電話中發現了更多的線索。
這時小蘭和小五郎碰到了米奈芭小姐,在米奈芭和弟弟阿波羅的協助下小蘭留在教堂的紙片,而上面寫著的就是接下來的線索。
4、第670集 福爾摩斯的默示錄(Code break)
小蘭和小五郎按照指示來到了車站,就在這時阿波羅發現了在車站里奇怪的男人並得到了接下來的線索U字。之後小蘭一行來到了接下來的提示的瓷器店而這時阿波羅和母親一起離開剩下小五郎和小蘭繼續尋找線索。
第二天在警方的要求下小蘭眾人繼續破解沒有完全解開的暗號,而就在眾人解開暗號來到會場之後,柯南發現賽場上的米奈芭有些不對勁!
5、第671集 福爾摩斯的默示錄(草場女王)
比賽中的米奈芭的狀態不佳,柯南發現她丟在地上的護腕從而發現犯人利用護腕告訴米奈芭自己已經鎖定她的事情。柯南用阿波羅的票進入會場尋找犯人,但面對易容高手的罪犯,柯南縝密的分析了米奈芭的擊球之後發現了犯人的真正目標不是米奈芭而是她的母親!而阿波羅則告訴了柯南米奈芭如何每次在球場上准確找到母親的方法。
6、第672集 福爾摩斯的默示錄(0 is Start)
到了搶七局的關鍵時刻,米奈芭打出了關鍵的一球,通過最後一球的拉鋸戰柯南不斷觀察犯人的位置。拉鋸戰之後米奈芭失掉了最後一球就在這時她提出了異議,通過慢鏡頭的回放最終取得了這一局的勝利,而柯南也通過拉鋸戰找到了犯人所在的位置。
在父母的幫助下柯南順利的進入賽場。就在柯南要制止罪犯之時卻被人認了出來,最終米奈芭和柯南聯手組織了罪犯。
3. 她創造了英國版《小時代》,完美生活之下是靈魂的空虛!
電影《天使》是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的代表作,講述了出生貧寒但又很有個性的英國女作家,Angel Deverell的人生故事。
Angel Deverell是故事中的女主角,畢生都在追求心中理想的自己,可是,當她終於成為心目中完美的自己,並且過上完美的人生時,她真實的人生,卻潰敗了!
而更加悲哀的是,人生沒有辦法重來。
凡事都有代價,而「完美」的代價,註定是昂貴的。
這個精彩的故事,有一個毫無詩意的開始:女主角Angle的家鄉,在一個貧窮鄉下小鎮,街道灰色招牌和路面上下水道的顏色,讓整個小鎮都是灰色的色調。
Angle在莫利的一間屋子裡長大,樓下是母親經營的一家小雜貨店。
穿過灰色的街道,來到母親辛苦工作支持自己讀的貴族學校,Angle的一切都與那裡格格不入,但她並不在意。盡管Angle不怎麼閱讀,可是在寫作上,她有些出眾的才華和不可思議的想像力。
在周一的作文中,她用自己那令人驚奇的筆,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住處所在,一種不可思議的生活方式。可是老師和同學並不買賬,嘲諷她家庭的真實境遇。
她從未因此而氣餒或感到窘迫,她仍然高昂著那顆青春而驕傲的頭顱,穿梭在學校與家之間的那條長長街道。一有空就躲在自己的房間里進行不計其數的創作。
直到母親發現了她青春期的怪異,和人議論這孩子整日從不出門,除了吃飯幾乎一整天都在房間里。
有一天母親終於發現了罪惡之源,原來是那一張張紙。
母親拿著那厚厚的一沓沓紙憤怒得要毀掉,這時候被Angle尖叫著制止。因為她知道這是她最珍貴的東西——她想要出版這本小說。
最後她幸運的留下了這些稿紙,為了以後能夠更好的寫作,她寫作的時間大大的減少了。
她將這些書稿寄給不少出版商,許多出版商都對書籍大加贊賞,可是卻紛紛拒絕出版的請求。這時候有一位獨具慧眼的出版商,看中了她驚人的才華,卻也是猶豫不決。用他的話說,這位女士的作品無疑是特別的,可是在他出版這么多年的歲月中,從未見過這種類型的書稿,他不敢冒險,不知道出版後讀者買不買賬。
最後,他答應Angle出版。故事就從這里開始,Angle的人生,好像就和前半生畫了一條分界線。
出版後沒想到這本書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讀者們強烈的期待她進行下一部作品的創作。
在她毫不費力的想像力下,金錢和知名度隨著一部一部作品積聚而來。她漸漸躋身上流社會,在各種晚會上拋頭露面、出席活動。更幸運的是,學生時代,她曾描寫過的那個宛如童話般的生活,真的實現了。這一切在她的生活中紛至沓來,她住到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住所——天堂之家。
在一次新書發布會上,她結識了一個英俊的小眾畫家。他的畫很酷,很臟,卻有著不可思議的表現力。
「那些人不會喜歡的」他說。可是Angle被他和他的畫深深的吸引了,有空時就去當他的模特。
終於,他也漸漸與她成為了戀人關系,就像王子與公主一樣,一起生活在天堂之家。
想要的一切如期而至,這一切的眼花繚亂足以讓人恍若夢中。而噩夢也才剛剛開始。
新婚後不久男友參軍回來,斷了一條腿。Angle大驚失色,可是仍然深愛著他,這個依靠自己才華而供養著的完美戀人。
她也曾被男友的姐姐好心提醒: 他是個花花公子,和你在一起只是為了你的錢。
可是她一直深深信任著他,直到她在一家酒吧撞見了他和他的情婦。
行蹤敗露的男友,在一次酗酒後發瘋,情緒潦倒。不久後,他一個人在天堂之家的房間里上吊自盡了。
看到了這一切的Angle感覺自己要瘋掉了,曾經的美好好像不復存在。看著這華麗的天堂之家,這時候Angle才感覺到,這一切多麼空盪。
它有多麼美好華麗,Angle的心就有多空洞。
她好像曾經擁有一切,可是現在這一切全部變成了一個夢。她在這個深愛著的人身上寄託了太多,卻發現他從未真正愛過自己。
母親已故,而當時Angle以新書發布為由,沒有去看望重病的母親。此時,這座孤零零的豪華房子中的Angle,想要感受一點人間的溫度,可是即便如此簡單的溫暖,也變得如此奢侈。
Angle有很多錢。她快樂過,她甚至得到了自己愛慕的男人,供養著他,以為這就是愛情。可是當發現自己傾盡了一生的愛情只是一個謊言,身邊最後一個親人已經故去的時候,她更加殘酷的感覺到了金錢的冰冷。
更重要的是她發現真實人生的潰敗,源於她活在一個虛假的完美里。
她從未回到那個破落的小鎮看望母親,害怕有損她的形象和身份,她向媒體隱瞞自己的真實家境,捏造了一個上流社會的背景。甚至,在記者問起她已故的母親時,她驕傲而面不改色的說:她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
她的小說固然精彩,虛構的故事宛如真實。可是悲哀的是,除了故事中充滿奢華的完美,她也不允許自己的人生存在一丁點不完美。
她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當媒體問起她家鄉的時候,她那從容驕傲的謊言,揭示著她從未接受過真正的自己。
虛幻的一切,滲透進她的生活中。她總能做得密不透風、滴水不漏,從未有人對她所說的有所懷疑,因為她活在幻想中。
看到她對男友的愛時,我也曾有所動容。可是在這之下,我也感覺到這份愛的詭異。他們之間這種不平衡的愛情,始終就像一個交易。
男人好像是Angle的所有物,因為有源源不斷的金錢可以供養他。
有人說她沒有做錯什麼,不應該得到這樣的代價。可是我們應該知道,感情這種東西,是需要經營和培養的,並不是商店裡以物易物,靠金錢來維持佔有的快樂。
這種感情上的付出,Angle是沒有的。對母親,對男友的姐姐,都沒有。
男友的姐姐是至始至終真心對她最好的人。而Angle呢,表面上和她也很親密,稱為姐妹。送給她很珍貴稀缺的香水,表達自己對她的重視,暗地裡卻把瓶中的香水換成了自來水。
她的一切付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那個膨脹虛偽的自我。
她從未真誠的活過,對真實的自己,對他人,都沒有。
在那間丈夫自縊的房子里,Angle絕望悲傷的倒在男友姐姐的懷抱里。男友姐姐告訴Angle,不用害怕,我一直會是你的知心人。
而此刻Angle才大夢初醒: 一直去追求心目中的完美,卻忽略了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一切。
男友的姐姐和Angle的母親一樣,是一個樸素實在的普通人。Angle在內心裡從未真正的接納過她們,因為她覺得她們和自己的身份格格不入,因為她害怕和貧窮沾染上任何關系。
活得如此不真實的人,活得如此不真實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後,才幡然醒悟:一切都是假的。盡管閱盡繁華,卻是一場空。
而尤其諷刺的是,Angle的作品在當時受到上流社會的歡迎,以過分的故事性和華麗的語言而大獲成功,但之後隨著公眾品位轉向不同的方向,她的作品開始被拋棄。她的現實人生開始潰敗,虛幻的完美世界也開始坍塌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男友曾經不被上流社會所接受的抽象畫作,卻突然受到了盛贊。
這提出了一個反思:究竟什麼是好的作品,什麼是完美的標准?我們現在覺得好的,未來,也會覺得很好嗎?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完美標准,未來,還會標志著完美嗎?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Angel,是根據愛德華時代的一位著名作家瑪麗·科雷利改編的。
瑪麗·科雷利出生於1885年,原名叫馬里·麥凱,後來她改名瑪麗·科雷利,並聲稱自己擁有義大利血統,將自己塑造成充滿義大利風情的女人,為了效果更逼真,她甚至購買了威尼斯吊船和義大利平底船夫,帶她出入威尼斯河。
科雷利寫了超過30部小說,這些小說被描述為充滿「異國浪漫幻想」,製造了一種風格吸引人的浪漫氛圍,在她的時代,她的作品銷量遠超當時比較出名的作家,柯南·道爾和HG·威爾斯以及魯德亞德·吉卜林的總和。
值得一提的是,柯南·道爾就是《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科雷利當時的風頭無限可想而知。畢竟,據她的讀者聲稱,在英國她的讀者數量遠超莎士比亞。
但是,就像Angel的一生充滿光鮮亮麗一樣,瑪麗·科雷利的人生也是如此,掩蓋了真實的一切之後,只剩下看似完美實則空洞的人生。
據說1907年馬克·吐溫曾經拜訪過她,遭到了她的熱情接待,但事後馬克·吐溫卻聲稱,那是他人生中最憎惡的一天,因為五十多歲的科雷利,卻穿成十五六歲小女孩的模樣,並且行為舉止都極力裝嫩,從里到外透露著虛假。
瑪麗·科雷利的小說,曾經風靡一時,但最終被時代所拋棄,因為唯有真實,才擁有恆久打動人心的力量。
而唯有真實的人生,才是了無遺憾的人生。
榮格說: 未覺察的,就會成為命運。
所以,不要假裝看不到真實的自己,也不要企圖粉飾真實的過往,因為掩藏在暗處的那部分所謂的不完美,若是沒有被你所接納,最終會吞噬了你眼中所以為的一切完美。
文 | 柳橙芝
圖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