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走進英格蘭最聲名顯赫的村落-格蘭切斯特
格蘭切斯特(Grantchester)位於劍橋南面劍河上游,距市中心不過兩英里遠。格蘭切斯特村與劍橋大學一樣古老。從市區徒步、騎自行車、劃船均可抵達格蘭切斯特村。格蘭切斯特是劍橋郊區最具田園風光的鄉村,也是英國最美的鄉村之一。800多年來,劍橋大學的學生,詩人埃德蒙·斯賓塞、詩人和劇作家克里斯托弗·馬洛、政治家和軍事家奧利弗·克倫威爾、詩人約翰·彌爾頓、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詩人和評論家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詩人喬治·戈登·拜倫、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等,都曾造訪於此。
沿著劍河穿越一片森林,有一條通往格蘭切斯特的田園小路,走在小路上,草地、麥田和油菜花一望無際,襯托著藍天白雲。空曠的田野上牛兒悠閑自得地吃著青草,奼紫嫣紅的野花點綴其間,遠方的古村落在草地和麥田之間若隱若現。穿過森林,走過草地,我們走進格蘭切斯特村,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偶爾還會聽到聖安德魯和聖瑪麗教堂悠揚的鍾聲。
村裡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房舍和教堂,村中的老學校(The Old School)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開放於1867年,1981年關閉。村中最重要的建築非老磨坊(The Old Mill House)莫屬,據說曾是羅素的老師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居住過的老宅。羅素也曾在那裡住過,據說他在那裡撰寫數學專著,他的《數學原理》手稿完成後,自己用手推車運到劍橋大學出版社。英國著名作家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的名著《坎特伯雷故事》中「磨坊主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其中提到了兩名劍橋的學生和牧師古宅(The Old Vicarage)。
牧師古宅就位於格蘭切斯特果園附近,詩人魯珀特·布魯克(Rupert Brook)曾在牧師古宅居住過,也算是詩人的故居了。牧師古宅院內有一尊魯珀特·布魯克身穿戎裝的全身雕像。牧師古宅里還有一處偌大而別致的花園,花園里草木葳蕤,除了樹木、草坪和花卉,還有一些精美的大理石雕像,如牧羊雕塑、少女雕塑等。此外,花園中可見小橋流水的田園景緻。
在這里,生活節奏變得緩慢。歷經百年的都鐸風格民居在晨光之中顯得格外古樸而典雅,掛著露珠的藤蔓爬滿了牆壁。格蘭切斯特有3個特色的鄉村酒吧,即魯珀特·布魯克酒吧(The Rupert Brook)、綠人酒吧(The Green Man)和紅獅酒吧(The Red Lion),其中綠人酒吧極具鄉村情調,是我們最喜歡去的酒吧之一。在英式鄉村酒吧,喝上一杯,和當地人聊聊這里曾經發生的故事,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格蘭切斯特的果園始建於1868年,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果樹園子。格蘭切斯特果園以下午茶聞名英格蘭。1897年春天的一個上午,一群劍橋學生要求果園主人史蒂文森太太(Mrs Stevenson)允許他們在開花的蘋果樹下用茶,而不是在茶室里用茶,難得這位善良的主婦接受了學生們的提議,把桌椅移到了園中的果樹下。此舉打破了在室內品茶的傳統,開創了劍橋一個頗具文化特色的傳統——去格蘭切斯特果園喝下午茶。
學生們在果園里品茶的消息在劍橋大學各學院傳開。對於劍橋的學生、學者來說,果園很快便成了位於劍河上游的一塊勝地,推波助瀾於整個英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思潮。100年多過去了,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該果園自創立以來,時間永遠定格於以前那個自由、恬靜而又充滿詩意的時光里,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
提起果園,不能不說說英國詩人魯珀特·布魯克(Rupert Brook)。布魯克,集英俊、才華、熱情、浪漫、高貴於一身。1906年,他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1909年大三那一年,他搬出了國王學院,來到了格蘭切斯特。他租住果園的一間農舍撰寫論文和會客,享受著英國鄉村寧靜的生活。
「英格蘭最英俊的小伙」的布魯克不斷有朋友來拜訪,這些朋友是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小說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小說家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和藝術家奧古斯塔斯·約翰(Augustus John),後來發展成一個七人小組,即「格蘭切斯特小組」(Grantchester Group),成為人文史上的一樁美談。布魯克是「格蘭切斯特小組」的核心人物。弗吉尼亞·伍爾夫曾將布魯克和「格蘭切斯特小組」稱為「新異教徒」(The Neo Pagans)。伍爾夫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是現代主義文學與女性主義潮流的先鋒。
布魯克迷戀上了格蘭切斯特田園式的生活。他當時住在果園旁邊的房子里,除了學習、交友之外,清晨在田野跑步,還常常到河裡游泳,赤腳在村莊上散步,以水果和蜂蜜為食,劃獨木舟往返於學院。據說,在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布魯克和美麗孤傲的女作家伍爾夫曾到格蘭切斯特附近的拜倫潭去裸泳。當年拜倫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讀書時常到此游泳,「拜倫潭」由此得名。我們從果園出來,先見到牧師古宅,走上不遠就是老磨坊,沿著公路過一座橋,在公路不遠處的一側走進一片茂密的森林,可見到一塊「拜倫潭」(Byron』s Pool)的標牌,沿著河邊一條蜿蜒的林間小路走不遠就是「拜倫潭」。這里古樹參天,草木葳蕤,河水清澈,風光旖旎,環境幽雅。2005年,這里就已成為當地的自然保護區。
在一次前往柏林的旅途中,布魯克滿懷思鄉之情,於1912年5月的一天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作:《牧師古宅,格蘭切斯特》( The Old Vicarage , Grantchester )。這首名詩的最後兩行也使得這個果園里的下午茶百世流芳: 「教堂的鍾還停在差10分3點嗎?還有蜂蜜用來兌茶嗎?」(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 to three? 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從那時起,格蘭切斯特村聖安德魯和聖瑪麗教堂(The Church of St Andrew and St Mary)揚名天下。教堂的周圍是靜謐的墓地,綠草如茵,寧靜而凄婉。教堂庭院內矗立著一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格蘭切斯特村陣亡的將士,布魯克的名字也在其中。教堂內裝飾古樸典雅,玻璃彩窗,還有別致的管風琴,在這里依然可以尋覓到詩人布魯克的老照片。詩人的名句已成為 歷史 的記憶。
布魯克回到格蘭切斯特之後,發現自己的房間已經被出租了。於是他搬到附近的「牧師古宅」,在那裡繼續過著波希米亞式的生活。1909年到1914年,布魯克在這里度過了「最快樂的時光」。後來,激情的詩人投筆從戎成為英勇的戰士。從田園一步跨到了戰場。1915年初,布魯克參加了保衛比利時安特衛普港之役後,又隨英軍遠征達達尼爾海峽。1915年3月23日,布魯克在一艘開往土耳其的英國海軍運輸船上死於血中毒,年僅28歲。
他被葬在希臘的斯基羅斯島(Skyros)上的橄欖樹林里。然而,就在布魯克臨行前的幾個月,他在《戰士》( The Soldier )一詩開篇中寫到:「如果我死去,請這樣想起我:在遙遠的異國田野某個角落,永遠屬於英格蘭。」(If I should die, think only this of me: That there』s some corner of a foreign field. That is forever England.) 格蘭切斯特果園的下午茶在他的詩中定格,和他一起成為傳奇。
特德·休斯(Ted Hughes, 1930-1998),英國詩人,曾就讀於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學習考古學和人類學。他創作出大量優秀詩篇,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詩壇上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他的詩作有《雨中鷹》《牧神節》《會見我家裡人》《烏鴉之歌》《季節之歌》《沼澤鎮》《北斗星下》《花卉與昆蟲》《生日信札》等。他的作品也贏得了不少榮譽,包括英國的惠特布雷德年度大獎。1984年,休斯獲桂冠詩人稱號。他去世前不久榮獲英國榮譽勛章。2011年,刻有英國桂冠詩人特德·休斯詩人生平成就的石碑被安置於英國國家聖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詩人角」。紀念碑與喬叟、狄更斯等人的墓碑比肩而立。特德·休斯富於傳奇的一生因為詩歌成就和豐富的感情生活而備受爭議,兩任妻子均死於煤氣自殺,他背上巨大的心理壓力,因癌症於1998年不幸去世。
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 1932-1963)和特德·休斯的愛情故事是劍橋詩壇最浪漫的愛情童話。西爾維婭·普拉斯,美國自由派詩人、小說家。1956年2月,西爾維婭·普拉斯獲富布萊特(Fulbright)獎學金去英國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留學。1956年2月25日,在劍橋大學的一個聚會上邂逅了英俊的英國詩人特德·休斯(Ted Hughes, 1930-1998)。休斯在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取得學位後,創作出大量優秀詩篇,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詩壇上最具影響的詩人。這次聚會後兩人墜入了情網,當休斯的嘴唇移到她脖子上的時候,她在他臉頰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還咬出了血。4個月後,休斯和普拉斯結了婚,婚後不久兩人曾在格蘭切斯特度過了一段最美好的時光。普拉斯為他生了一男一女。休斯和普拉斯的愛情已經超越了藝術,稱得上是20世紀最感人的愛情故事之一。
普拉斯的詩歌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它的意義正被愈來愈多的人認識。她是公認的天才詩人,擁有著令人艷羨的美貌與文學才華。可是她的一生卻不由得讓人惋惜。後來休斯另有新歡,普拉斯帶著孩子獨居倫敦,她一下子陷入了孤獨。1962年,兩人的婚姻正式宣告破裂。休斯娶了新妻子阿西婭·魏韋爾(Assia Wevill)。1963年2月11日早上,普拉斯打開煤氣選擇了自殺,年僅31歲。6年後,奪走她丈夫的女人——阿西婭·魏韋爾也以同樣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普拉斯生前只出版過兩本著作:詩歌集《巨人及其他詩歌》和自傳體長篇小說《鍾形罩》。之後的許多詩歌集都由休斯整理出版。《愛麗爾》作為普拉斯的重要代表詩歌集,是後來由休斯根據其手稿順序進行了整理和刪減,並分別於1965年和1966年出版了英國版和美國版。
2015年6月29日,我們曾專門去了劍橋西南離紐納姆學院不遠的艾提斯利林蔭道55號探訪了普拉斯曾經住過的房子。這是他們1956年6月結婚後搬進的一套公寓。普拉斯的房子毗鄰格蘭切斯特草地,附近還有一家紅牛酒吧。
格蘭切斯特沿線景色旖旎,劍河上天鵝、野鴨和潺潺流水聲,還有大片的草地、牧場和牛羊,極具田園風光。據說,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英國著名數學家和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就是在格蘭切斯特草地上散步時,產生了人工智慧的想法。在劍橋大學一年一度的畢業舞會期間,那些通宵狂歡之後的學子,習慣撐船來到果園,享受一頓別具一格的戶外早餐,通常包括香檳酒和草莓。這個傳統仍在繼續。
在果園的蘋果樹下喝茶,感受恬靜而又充滿詩意的時光,默誦布魯克的詩:「看看在格蘭切斯特的月光下,漸漸蘇醒的枝條,聞著令人興奮的芬芳,永遠記得,永遠記得,河水的氣味,傾聽微風吹拂小樹發出的嘆息。」 在靜靜的果園里,時間彷彿回到了過去。果園里彷彿彌漫著詩人布魯克的氣息,這種氣息真是叫人沉醉。
果園里還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布魯克博物館(Brooke Museum)。這個小小的村落、小小的果園曾經駐足過無數聞名於世的詩人、藝術家、學者……無論春夏秋冬總有不少客人,在果樹下,幾把帆布躺椅,一張木桌,要一杯香茗,談古論今,縱橫天下,一坐一個下午,追思 歷史 的遺跡,盡享田園牧歌的悠閑。
至今,果園茶室內隨處可見布魯克等人和果園的老照片。茶室外也懸掛著與布魯克和「格蘭切斯特小組」有關的一些發黃的老照片,果樹間擺放了一些綠色帆布躺椅。秋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再次來到這一世外桃源,一進果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蘋果樹,只見紅艷艷的蘋果掛滿了枝頭。我們也同其他來訪者一樣,花上幾英鎊要了傳統的英國紅茶和甜點,在草花清香靜謐的果園里,彷彿回到了過去充滿詩意的時光。2015年10月14日,我們最後一次去格蘭切斯特,果園的蘋果已經紅了。
孫克勤、孫博撰寫和攝影
參考文獻
孫克勤,孫博,2017,劍橋時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Ⅱ 現代英國人是如何看待英國王室的
作為一個傳統的資本主義帝國,英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說到英國的歷史,許多人認為沒怎麼接觸。事實上,我們很早以前就在高中課本的歷史課本上學習過,記住,當我們考試的時候,老師會說這是重點,所以很新鮮。
對於今天的英國皇室和他們的特殊敬拜的一面,其實這經常是看電視的人應該能看到的,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出現時,英國是如何崇拜的。更現代的英國人,將英國皇室作為文化的象徵,而不是他們對英國皇室的崇拜,更不用說他們是對文化的崇拜,說白了,是國家的驕傲。
Ⅲ 埃村是哪個大學
埃村是英國的一個村,埃村裡只有一所綜合性大學叫埃克塞特。
埃村給人最大的感覺是小國寡民,夜不閉戶,在埃村似乎看到了唐朝盛世的模樣,家家戶戶都是小時候好麗友派盒子里贈送的房子模型,一棟一棟並排擺列,很是整齊。
埃村的人生活安逸,晚上6點以後所有商場關門,有史以來沒有發生過犯罪或盜竊,晚上街邊偶爾有流浪漢,但是卻會友好地上來求助。
Ⅳ 英國民間故事:傻瓜村的聰明人
在英國的諾丁漢郡,有一個叫戈丹的小村子。據說,這個村的居民都是大傻瓜,成天凈干傻事。大約在1540年左右,有人把戈丹人乾的傻事記錄下來,印成了一本名叫《戈丹的聰明人》的小書,裡面共收錄了20餘個民間小故事。當這些小故事傳到美國,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在他的文章中給紐約起了一個綽號,叫做戈丹人的城市,這個綽號一直傳到今天。
後來,這些民間小故事流傳得越來越廣,在美國甚至出現了一句成語像戈丹人一樣聰明,意思是指某個人就像戈丹人一樣愚蠢。隨著這些故事的流傳,戈丹村變得越來越有名,如今,英國至少有45個小村聲稱,他們村才是戈丹人的故事的發源地。
不過,這些小故事的主要發源地應該在諾丁漢郡,因為故事中曾多次提到諾丁漢。此外,雖然這些小故事的成書時間在1540年左右,但其中的一些故事早在英國宗教改革之前就存在了。
為什麼戈丹人會那麼愚蠢,以至於讓戈丹成了傻瓜的代名詞?對此,人們有許多說法。有人說,英格蘭國王約翰(1199~1216年在位)想要戈丹人為他打仗,他們不想當兵,便開始裝瘋賣傻。有人說,約翰王想在戈丹村修建行宮,戈丹人不想被國王剝削,便開始對來此考察的使者裝瘋。當使者告訴國王,戈丹人全都發了瘋,他只好放棄了原來的打算。於是,戈丹人都說:我們知道,經過戈丹的傻瓜要比留在這里的還要多。還有人說,約翰王想要修築一條通往諾丁漢的大路,為此必須要拆掉戈丹村。於是,當國王的傳令官到來時,戈丹人都開始裝瘋。國王怕自己會傳染上這種瘋病,只好下令改道,去別處修路。
總之,不管戈丹人是裝瘋還是真瘋,他們的故事都是很有意思的,它們不但能讓人開懷大笑,還可以讓你在笑過之後得到某種啟示。不然,它們又怎能流傳了數百年,直到今天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可惜,雖然這些故事十分有名,中國作家也曾多次提起,似乎卻沒有人翻譯過。這里,我選譯了十餘則戈丹人的小故事,把它送給親愛的讀者朋友。請注意,因為戈丹即傻瓜的代稱,所以我把故事中的戈丹村一律譯成了傻瓜村。
1.派兔子去約克郡送信
一天,傻瓜村的聰明人想給約克郡的郡長寫一封信。不過,傻瓜村裡既沒有鐵路,也沒有郵局,要想讓郡長收到這封信,必須派人親自跑一趟才行。
誰願意去送信?為此,傻瓜村的聰明人開了一個會,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大家不吭聲,因為誰也不想跑那麼遠的路。
我今天抓到了一隻兔子,最後,一個聰明人說,你們都知道,兔子的腿腳特別利索。干嗎不派它去送信呀?
好極了,就這么辦!傻瓜村的聰明人一起大喊,咱們先去寫信,再告訴兔子應該怎麼走,它准能把信替咱們送到地方。
於是,傻瓜村的聰明人趕忙去寫信,然後把信封好,掛在兔子的脖子上。
你先去諾丁漢郡,他們對兔子說,到了那兒,再順著大道一直往前蹦,不久就可以蹦到約克郡了。記住,這封信是我們寫給郡長老爺的,他就住在約克大教堂的跟前兒,到時候你一打聽就知道了。還有,把信送給他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替我們多多美言幾句呀!
他們剛一撒手,兔子急忙躥了出去,離開大路,一直鑽進了田野里。
嗨!停一停!你走錯啦,必須先去諾丁漢才對!幾個聰明人跟在兔子的身後大叫。
你們別去管兔子了,一個聰明人說。它一定在抄近道兒呢,管保比咱們指給他的那條道還要近。就讓它繼續蹦吧。
言之有理,另一個聰明人說,兔子可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呢。讓它繼續蹦好了,我相信,它絕不會在路上耽擱太久的,因為約克郡的路上到處都是惡狗。
Ⅳ 英國「最火」打折村,奢侈品只賣白菜價,比斯特購物村都有哪些大牌折扣店
提到英國的打折村,很多去過英國旅遊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其中最負盛名的英國打折村就是「比斯特購物村」。在打折村裡,聚集了眾多一線大牌比如Gucci、Burberry、Prada、Dior等,在這里很多的奢侈品只賣白菜價,到底是怎麼回事,隨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比斯特購物村位於牛津郡,靠近倫敦,交通方便,是歐洲的九個購物村之一,也是英國人氣最旺的購物村之一。比斯特購物村中出售的大牌商品雖然很多款式不是當下最流行的,但是價格卻可愛很多,剁手起來不會太心疼。在比斯特購物村約有一百三十多家豪華精品店,匯集了大部分全球最受推崇的時尚品牌,是全世界經營最成功的購物村。在比斯特購物村很多店鋪還會提供各類附加服務,比如中國導購、送貨上門等。
總而言之,在比斯特購物村購物的消費者一定留心,你挑中的大牌商品削價貨是不是確實是那麼回事。
Ⅵ 中國遊客為何能讓這些無人知曉的歐洲小鎮「一夜爆紅」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報道,無論是奧地利小鎮哈爾施塔特、西班牙小鎮布里韋加,還是英國小鎮基德靈頓……這些歐洲小鎮都有過曾經默默無聞,而後卻「一夜爆紅」的經歷,而讓它們突然走紅的原因就是中國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