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京奧運會英國15金牌分別是什麼項目
金牌
2021-07-31 10:43:00
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
道森凱瑟琳, 皮蒂亞當, 居伊詹姆斯, 霍普金斯安娜
金牌
2021-07-28 11:26:00
男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
迪安湯姆, 居伊詹姆斯, 理查德馬修, 斯科特鄧肯
金牌
2021-07-27 09:43:00
男子200米自由泳決賽
迪安湯姆
金牌
2021-07-26 10:12:00
男子100米蛙泳決賽
皮蒂亞當
金牌
2021-08-04 14:33:00
女子雙人艇470級獎牌賽
米爾斯漢娜, 麥金泰爾艾利德
金牌
2021-08-03 13:33:00
男子單人艇芬蘭人級獎牌賽
斯科特賈爾斯
金牌
2021-08-03 12:33:00
男子49人級獎牌賽
弗萊徹迪倫, 比瑟爾斯圖爾特
金牌
2021-08-04 19:36:00
個人場地障礙附加賽
馬赫本
金牌
2021-08-04 18:00:00
個人場地障礙決賽
馬赫本
金牌
2021-08-02 16:00:00
三項賽 - 團體場地障礙決賽
麥克尤恩湯姆, 科萊特勞拉, 湯恩德奧利弗
鐵人三項
金牌1銀牌2銅牌0
獎牌
時間
小項
運動員/運動隊
金牌
2021-07-31 06:30:00
混合接力賽
利爾蒙思傑西卡, 布朗利喬納森, 泰勒·布朗喬治娜, 伊亞歷克斯
競速小輪車
金牌1銀牌1銅牌0
獎牌
時間
小項
運動員/運動隊
金牌
2021-07-30 11:35:00
女子決賽
施賴弗貝瑟尼
自由式小輪車
金牌1銀牌0銅牌1
獎牌
時間
小項
運動員/運動隊
金牌
2021-08-01 09:10:00
女子自由式公園賽決賽
沃辛頓夏洛特
跳水
金牌1銀牌0銅牌1
獎牌
時間
小項
運動員/運動隊
金牌
2021-07-26 14:00:00
男子雙人10米跳台跳水
戴利托馬斯, 李馬提
銅牌
2021-08-03 14:00:00
男子3米跳板跳水決賽
拉夫爾傑克
競技體操
金牌1銀牌0銅牌1
獎牌
時間
小項
運動員/運動隊
金牌
2021-08-01 17:41:00
男子鞍馬決賽
惠特洛克馬克斯
銅牌
2021-07-27 18:45:00
女子團體決賽
金塞拉愛麗絲, 加迪洛娃珍妮弗, 加迪洛娃傑茜卡, 摩根阿梅莉
山地自行車
金牌1銀牌0銅牌0
獎牌
時間
小項
運動員/運動隊
金牌
2021-07-26 14:00:00
男子越野賽
皮德科克托馬斯
❷ 在第十三屆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獲得了金牌總數第二的好成績。請你寫幾句話贊揚中國體育
中國體育健兒棒,
古老華夏多強將。
倫敦奧運奪榜眼,
威震五洲美名楊。
12年的盛夏是充實的,也是愉悅的,因為有了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有了中國體育健兒在歡樂與榮耀的倫敦奧運會上的拼搏與揚威。在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共獲得38金牌、27銀牌、23銅牌,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二,取得境外參加奧運會最好成績,譜寫了我國競技體育新的輝煌篇章,淋漓盡致地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展現了中國體育乃至當代中國人的形象與氣魄,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目標。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會由衷地為中國體育健兒征戰倫敦奧運而喝彩!
金牌榜·愛國情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拿金牌的運動員,絕對不是優秀的奧運會運動員。任何國家的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都夢想獲得金牌,這與奧林匹克運動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是一致的。盡管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曾言:「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不是征服,而是奮力拚搏。」但是,大多數運動員都不會以此為座右銘。奧運會金牌,才是每一個運動員奮斗的原動力。
從1984年許海峰石破天驚的一槍,實現中國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奧運會的51塊金牌,再到倫敦奧運會的38塊金牌,中國人始終具有一種濃厚的金牌情結。金牌既是對一個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充分肯定,又具有鼓舞人心、增強凝聚力和「激勵一代人」的作用,能為整個民族帶來「正能量」。我們不能唯金牌論或金牌至上論,但決不能淡化金牌。中華體育健兒在賽場上爭金奪銀,絕對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中國體育健兒所獲得的一面面獎牌,無疑會極大激發全國各族人民的愛國熱情,極大增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936年,國外曾嘲笑當時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發表了一幅題為《東亞病夫》的漫畫:「在奧運的五環旗下,一群頭上蓄著長辮子、穿著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試想,在金牌與中國人無緣的情況下,何談中國人的尊嚴與幸福,何談愛國主義。
正因為金牌代表著國家體育的強盛,所以,在倫敦奧運會上,當美國在金牌榜上超過中國而躍居榜首時,當美國最終穩居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時,美國民眾和運動員都沸騰了,美國主流媒體如久旱盼甘霖一般,毫不吝惜版面地報道了令他們激動的時刻,其「沖擊波」已遠遠超過了體育范疇。作為主辦國的英國重視人們的慾望和享受,但英國人也重視金牌。每當英國選手亮相和比賽完畢時,主場沸騰的喚呼聲就是一個明證。在此屆奧運會上,作為東道主的英國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全國人都是笑逐顏開。
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狂掃51枚金牌,將僅獲36枚金牌的美國隊趕下了奧運金牌霸主的位置,並打破了二戰之後美國與蘇聯/俄羅斯對於歷屆奧運會獎牌榜榜首的壟斷。北京奧運會,中華民族實現了「百年夢圓」,而2012年倫敦奧運會則是我們新的起點。在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通過頑強拼搏,以優異的成績讓世界驚嘆,再次成為了中國崛起的象徵之一。中國體育健兒是改寫奧運歷史的英雄,是倫敦賽場上的傳奇。
金牌誠可貴,能夠登上最高領獎台當然值得尊敬,但是成績並非衡量和評價運動員表現和價值的唯一標准。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帶給中國社會的感受是快樂和自信。我們堅信,我們依靠社會主義的舉國體制能將競技體育搞上去,也一定有能力在其他方面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奮斗史·艱辛淚
奧運會是展示競技體育最高水平的舞台,我們要為中國體育健兒的出色表現加油喝彩,但我們更看重過程,看重體育激勵人生的作用。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說,奧運會是改變許多青年人人生軌跡和生活方式的唯一途徑。倫敦賽場上發生的那些勵志故事,無疑會「激勵一代人」,激勵著你、我、他。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她離不開體育健兒的奮斗拼搏。競技體育的殘酷就在於,外界關注的只是最終的結果,至於奮斗過程的艱辛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
8月6日,在體操吊環決賽中,陳一冰以15.800分奪得亞軍。在頒獎儀式上,他含淚微笑,背後隱藏的辛酸與苦澀我們可想而知。7月14日,在北愛爾蘭備戰時,陳一冰在跳馬訓練中膝蓋突感不適而倒地,診斷結果為膝蓋半月板撕裂,需要手術治療,但是他推遲了手術的時間,每天忍受巨大的痛苦,帶傷堅持訓練和比賽,最終發揮出色,拿下男子團體體操金牌和個人吊環銀牌。陳一冰給我們的是體操的享受,表現出來的自信和追求、付出和激情,這些遠遠超出了一塊獎牌的價值。
在奧運會的舞台上,若給勝者下一個定義,不一定是金牌的獲得者,因為在這里隨時都會誕生讓人產生敬意的勝者。在舉重77公斤級決賽中,陸浩傑左手肘部意外受傷,但他低頭痛哭後,含淚忍住撕心裂肺的疼痛,成功挺舉起190公斤的杠鈴。現場觀眾集體起立為之鼓掌歡呼。雖然他只獲得了銀牌,但他亦是勝者。
女子拳擊選手李金子在首場比賽中手臂韌帶加肌肉撕裂,教練勸她放棄比賽,但李金子表示還要繼續打。隨後,打了封閉的李金子擊敗對手而挺進四強,並帶傷參加了半決賽,收獲一枚銅牌。中國拳擊隊總教練張傳良稱贊道:「她在我心目中就是冠軍!」
8月7日,中國選手劉翔在男子110米欄預賽中摔倒,無緣晉級。盡管無法繼續比賽,劉翔還是用單腿蹦的方式到達終點,贏得了現場8萬名觀眾雷鳴般的歡呼,也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劉翔親吻欄架的舉動,更是讓其粉絲心酸不已。傷亦英雄,劉翔依舊是我們的「飛人」!他在「倫敦碗」跑道上,用失敗成就了偉大,完成了一個優秀運動員向偉大運動員的轉身。
中國乒乓球男單選手王皓「三連亞」,盡管有人許以「悲情英雄」之稱,但能夠第三次站在奧運會決賽桌前、第三次在合影時站在冠軍的右邊,於他而言本就是一種突破。
在老邁、傷病纏身的中國男子籃球國家隊里,當無人能扛起領袖重擔時,力挽狂瀾似乎又成了35歲的老將王治郅份內的事。大郅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名參加NBA賽事的球員,曾被美國球探譽為「世界范圍內五十年一遇的天才」,先後4次代表中國男籃出征奧運會,這次是他的最後一次在賽場上奔跑。然而,兵敗如山倒,五連敗、位列第12的排名,追平了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男籃的最差成績。他本可以不必這樣收場,但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比站在場上拼搏更重要。
我們不應天天盯著金牌榜,而應享受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那種酣暢豪情、堅忍精神和頑強作風。對金牌「審美疲勞」之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金牌背後的故事以及體育健兒代表的體育精神給予普通人的精神營養。倫敦賽場上的眾多勵志故事,將會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
競技美·健身熱
倫敦2012年奧運會是所有人的奧運會、所有人的2012。在倫敦奧運賽場上,運動員尤其是中國體育健兒給我們展示了競技體育之美,使我們享受了一場體育盛宴,體驗了體育大餐帶來的愉悅。作為一出體育大戲,奧運會一幕又一幕的精彩之處太多了。
中國射擊隊小將易思玲不負眾望,以502.9環的總成績射落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圓了自己「大滿貫」的夢想,為中國奧運代表團贏來了開門紅。
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中,孫楊以3分40秒14的成績奪冠,同時打破了奧運會紀錄,讓人們見識了「太陽的光芒」!這是中國男子游泳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隨後,孫楊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中,再獲金牌,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在倫敦奧運會泳池裡,一個貌似瘦小的16歲中國女孩葉詩文,攪動了世界泳壇的一池碧波。在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她以4分28秒43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奪得冠軍,將此項目的成績整整提升了1.02秒。在女子200米混合泳的決賽中,她排除干擾,勇奪冠軍,以自己雄厚的實力成為了中國首位獨得2枚奧運金牌的游泳女將,向世界宣告新一代混合泳女皇的到來。
在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場上,林丹和李宗偉上演巔峰對決,帶給世人的絕對是一種享受與愉悅。經過三局苦戰,林丹逆轉擊潰李宗偉而衛冕,連續兩屆奧運會決賽負於對手的尷尬使馬來西亞人徒嘆「生不逢時」。林丹衛冕男單冠軍,成為奧運會羽毛球比賽第一人,「超級丹」從此成為了「宇宙丹」。
在射擊比賽中,中國選手郭文珺憑借最後一槍精彩的10.8環完成了驚天逆轉,奪得了女子10米氣手槍金牌。那場比賽,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在倫敦奧運擊劍館內,當中國劍客雷聲刺出制勝一劍,仰天長嘯,猶如一聲驚雷,打破倫敦夜的寧靜。17年苦練,雷聲終成一代大俠,為中國擊劍隊獲得第一枚男子花劍奧運會金牌,也打破了歐洲對男子花劍116年的壟斷。
在倫敦奧運會跳水館內,吳敏霞與隊友何姿攜手獲得女子雙人3米跳板冠軍,吳敏霞成為了歷史上唯一獲該項目三連冠的選手。隨後,在女子單人3米板跳水的決賽中,吳敏霞首度封後,實現她個人「大滿貫」的偉業,也是她獲得的第6枚奧運會獎牌,追平了「跳水女皇」郭晶晶的奧運會獎牌紀錄。
在跳水女子單人10米台決賽中,陳若琳以422.30分的絕對優勢衛冕冠軍,並獲本屆奧運會第2枚金牌。「兩屆奧運會4枚金牌,前無古人。」同時,這枚金牌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夏季奧運會上摘得的第200枚金牌。從許海峰到陳若琳,這一塊塊金牌見證了新中國體育的崛起!
在男子拳擊49公斤級決賽中,鄒市明獲得金牌,這是中國健兒在倫敦奧運會獲得的第38塊金牌,他也成為中國奧運拳擊史上首位蟬聯冠軍的選手。
體育最初就是游戲,游戲的初衷是讓參與的人獲得快樂。競技體育當然不僅僅是游戲,它存在競爭,具有殘酷的一面,因此,每一個運動員都要有參與競賽、享受過程、笑對成敗的心態。盡情享受比賽的過程,大膽釋放個性,努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才是體育的真諦。
奧運金牌的價值何在?在金牌選手看來,是可觀的獎金和人生的改變;對觀眾來說,則是被一項運動的魅力所感染並投身其中。我們相信,此屆奧運會之後,許多人或許會因為孫楊或葉詩文而決定去辦一張游泳健身卡,也許會因為林丹或李雪芮而拿起羽毛球拍,偶像和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的。
在倫敦奧運會上,傳統優勢項目——跳水、舉重、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的穩定固然可喜,潛優勢項目——游泳、田徑的突破更屬可貴。我國8個項目是歷史上首次獲得奧運金牌,17個項目是歷史上首次獲得獎牌。乒乓球包攬四金,羽毛球首次包攬五金,女子重劍奧運會團體金牌,男子體操獲得團體金牌,徐莉佳獲得帆船項目第一枚金牌,雷聲奪得男子擊劍境外參賽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焦劉洋獲女子200米蝶泳金牌並創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陳定男子20公里競走實現中國選手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游泳選手孫楊以2金1銀1銅成為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獎牌王,體操選手鄒凱憑借在倫敦收獲的2金而晉身為中國歷史上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運動員。中國選手的優異表現、拼搏精神,傳遞中國體育健兒的精神風貌,由此帶動民眾對體育、對健身的熱情,或許比金牌本身更為重要。
未來的中國人將繼續探索奧運和體育的意義,並將發現它不僅是更快、更高、更強,不僅是沙場上的較量、汗水和輝煌,還是鮮花笑臉、國歌嘹亮、激情飛揚,更是文化時尚、生活享受、健康長壽。
文化源·強國夢
征戰倫敦奧運,對中國體育代表團而言有著特殊意義,不僅因為中國是上屆奧運會的東道主和金牌霸主,更因為在黨和政府多次強調推動中國體育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後,倫敦奧運或成為中國體育發展的新起點。
從世界范圍來講,和平時期的競爭,核心是「軟實力」,其實質是「文化戰爭」。不同國家愛好不同的運動,深層的原因是不同文化的積淀。英國人迷戀賽艇讓中國人驚訝,中國人獨霸起源於英國的乒乓球讓世界無語。另外,中國在「文化戰爭」的層面,唯一能挑戰美國的也許就是奧運會。而中國要想在奧運會賽場上與美國決一雌雄,還必須依靠具有中國特色的舉國體制。因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之一就是能夠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辦大事。
其實,舉國體制與全民健身並非對立的兩面。優秀的體育競技人才必須經過特殊的專業訓練。舉國體制意味著對有限資源的有效配置與投入,意味著清晰堅定的目標和持之以恆的努力。圍繞奧運會這個競技體育的最高舞台,舉國體制構成了專注的培養體系。收獲正是對付出的回報,在中國體育過去幾十年歷程中,舉國體制是實現突破的重要保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倫敦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佳績的運動員無不帶有舉國體制培養的印記。在現實條件下,完全靠社會和個人,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無法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優勢。因此,我們決不能全盤否定舉國體制,也不能固守舉國體制僵化不變。如何讓舉國體制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如何讓舉國體制的積極作用更大而弊端越來越少?如何以舉國體制為主,實現不同體制的並存與發展?如何深化體育體制的改革開放,以取得更加輝煌的體育成績?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需要我們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勇於創新。
對於經歷過激情與夢想、曲折與輝煌、付出與收獲的中國人來說,關注奧運會的視角,已經更加寬廣。奧運會本意指創造一個和平共處的體育大家庭,奧運賽場本該干凈純粹,但是,在倫敦奧運會上,存在「漏洞」的競賽規則、倍受爭議的裁判「誤判」以及一些人的「偏見」,都給奧運會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國自行車女子競速團體決賽金牌「得而復失」、中國乒乓球選手丁寧因裁判「攪局」而與「大滿貫」無緣、陳一冰的吊環被裁判「暗算」,甚至葉詩文奪冠後被無端猜測和質疑,除技術原因外,也許是酸葡萄心理和思維定勢使然,但歸根到底則是文化傲慢與偏見。也許只有中國體育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奪取金牌才能徹底消除西方人的「東亞病夫意識」;也許只有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讓「奧運金牌強身」真正轉變為人民大眾的身體強健,真正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才能改變西方人的傲慢與偏見。
我國早就提出了「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翼齊飛」、「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目標。因此,榜單上的第一不是我們的追求,「健身」、「強國」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然而,當我們審視現實時,我們的國民體質尚未與金牌的大幅增長協調發展;全民健身仍屬「星星之火」,難以「燎原」;而體育職業化和產業化也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在競技體育項目上,在田徑、游泳等基礎項目上,中國的整體水平與世界體育強國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在民眾喜聞樂見的籃球、排球和足球項目上,無論是男女中國隊的表現亦難盡人意。
倫敦奧運會排球比賽最終的結果比以往更加真實地反映了一個現實:獲得男女排球前三名的俄羅斯、巴西、義大利、美國和日本,基本上都是排球群眾基礎雄厚的國家。因此,體育強國不是幾塊金牌就能「實名認證」的,它事關全民身體素質的提高、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健康體育文化氛圍的形成以及體育產業的有序發展等方方面面。
有人說,田徑、游泳以及三大球的奧運金牌,才是世界競技體育發展的主流。因此,中國要成為真正的「體育大國」以及從「體育大國」發展為「體育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為期17天的倫敦奧運會的聖火最終唯美熄滅,中國體育健兒已經勝利凱旋,人們期盼的是中國體育健兒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再創新的輝煌,人們更呼喚體育回歸本原,真正「以人為本」,通過體育的發展,讓人們獲得體質、道德和精神上的全面提升,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過得更有尊嚴和幸福。
❸ 為什麼英國戴利在東京奧運跳水獲得金牌請用八字算命說原因
1994年出生於英國,3歲開始學習游泳,6歲接觸跳水。
2005年國際青少年跳水比賽十米台冠軍。
2008年北京跳水世界盃男子雙人十米台季軍。
2008年歐錦賽十米跳台冠軍。
小小的個子,大大的眼睛,一笑起來還會露出嘴裡的牙套——來自英國的托馬斯-戴利看起來就像是個稚氣未脫的小學生。但就是這個還不到14歲的小孩子,在今年的跳水世界盃上拿到男子雙人十米台的銅牌,又在歐錦賽上拿到單人十米台的金牌,成為歐洲最年輕的跳水冠軍。他被周繼紅稱為「新三大對手」之一,他被英國媒體當成「希望之星」——英國教練說戴利本來是為了四年之後的倫敦奧運會准備的秘密武器,但現在他很有可能在北京就提前閃光。
「水立方」一戰成名
很多中國記者都是在今年2月的「水立方」世界盃上第一次見到戴利,並且迅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想不注意戴利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個子最矮、年齡最小的他在所有隊員中格外醒目。最開始,大家只是把他當成一個來體驗大賽感覺的後備隊員,但他的表現卻令人大吃一驚。在男子雙人十米台上,他和搭檔布萊克一舉拿到了第三名。銅牌掛在脖子上,小戴利露出了天真的笑容。「感覺棒極了,真是太驚喜了!」戴利興奮地說,「我來這兒,本來是想爭取奧運席位,我以為能拿個七八名就不錯了。完全沒有想到能拿銅牌!」
由於戴利年齡小,還不能做很高難度的動作,因此他和布萊克的難度系數比其他組合都要低,但是他們動作質量高,配合也很默契。戴利的出色表現也引起了中國隊的注意,在評點奧運主要對手時,周繼紅還專門提到了他。「去年我們在英國比賽時就注意到他了,他的身體條件不錯,動作干凈,入水效果好。」周繼紅說,「去年他還只能跳難度為2.7的305C(反身翻騰兩周半抱膝),這次比賽已經能跳難度3.4的307C(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說明他進步非常快。」
幾天之後的單人十米台決賽,戴利又獲得了第七名,為自己贏得了第二張奧運門票。
歐錦賽成為最年輕冠軍
「水立方」的世界盃上,戴利還只是初出茅廬,一個月後的歐錦賽上他就震驚了整個歐洲。在歐錦賽最後一天的比賽里,戴利為英國贏得了十米跳台金牌,從而成為歐錦賽歷史上年齡最小的跳水冠軍。
戴利能拿到這塊金牌並不容易。雖然歐錦賽里沒有實力強大的中國隊,但他的對手還是包括了去年世錦賽冠軍加爾佩林和今年世界盃新科冠軍克萊因等名將。和「水立方」的世界盃一樣,戴利選擇的動作難度並不高,但他在動作質量方面又有了驚人的進步。在第4輪和第5輪,他一共拿到了8個10分,一躍排名榜首。雖然最後一跳有些失誤,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將金牌收入自己的囊中。491.95分,不到14歲的戴利因此也成為歐錦賽歷史上最年輕的跳水冠軍。
和世界盃的比賽一樣,戴利在賽後同樣表示這樣的成績出乎自己的意料。「這絕對是一個令人驚奇的經歷。」戴利說,「盡管我犯了一些小錯誤,但還是找回了自己的狀態,拿到10分,並獲得金牌。我根本沒期待能有這樣的結果,我真的覺得難以置信,這就好比是在主題公園里中了大獎。」
望採納!
❹ 里約奧運會英國金牌項目是哪幾項
北京時間8月18日,2016里約奧運會鐵人三項男子決賽在科帕卡巴納堡展開角逐,最終英國選手發揮出色奪得冠軍。
北京時間8月19日,2016年裡約奧運會帆船女子雙人艇470級獎牌輪比賽在瑪麗娜-格洛里碼頭舉行,最終英國隊奪冠。
❺ 2016里約奧運會英國金牌有多少水分在裡面
沒什麼水分,英國獲得的金牌,都是來自他們的優勢項目。
金牌關鍵是靠實力去獲得的,不能隨便揣測其中的水分。
如果有人懷疑中國選手的金牌,我們同樣會不答應的。
❻ 英國倫敦奧運會的金牌上刻得是什麼
本次奧運會的金、銀、銅獎牌是由英國藝術家大衛·沃特金斯設計的,獎牌的直徑為85毫米,重量高達400克,其重量要大大高於以往大部分奧運會的獎牌,在夏季奧運會中最重的,很多運動員可能因此需要在回程時支付更多的行李運費。由於受到奧運會規則所限,獎牌設計其中一面必須刻有希臘女神耐克,這被指是象徵著勝利和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在女神上方印著的是本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以及主辦年份2012,當然不能少了代表奧林匹克的五環標志。
獎牌的另一面則完全由設計師發揮,沃特金森起用了較為大膽的抽象設計,背面正中刻著倫敦奧運會「2012標志」,而旁邊則有縱橫交錯的線條組成,據說這象徵著倫敦城市跳動的脈搏,而在獎牌的正中還有一條蜿蜒的泰晤士河。
❼ 英國竟技體育為什麼如此強悍英國人口只有5千多萬,為什麼本屆金牌榜確遙遙領先
1、英國只不過比中國多了1塊而已,談不上什麼遙遙領先。中英雙方應該是在伯仲之間,除了運動員本身的實力,後勤保障、人才梯隊、運氣、裁判等因素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2、金牌應該和體育人口數匹配,而不是總人口。如果大多數國民都不喜歡參與體育,就算有20億人口也沒用,比如印度也是十幾億人口,那又如何??其實金牌主要依靠群眾基礎,參與體育的人多,才能選拔出更多的人才,中國這種只靠個別人集中訓練沖擊金牌的做法是不能長久的。相比西方國家熱愛體育的人群較多來說,中國人似乎更喜歡待在家裡上網,或者到棋牌室打麻將,這樣的國家金牌數怎麼可能每屆都無限制的增加呢?
3、上屆倫敦奧運會,激發了英國人的參與奧運的熱情,方方面面投入也比以前大多了,這就是所謂的「後奧運紅利」,中國2008北京奧運之後,也有這么一段時間。而本屆奧運會中國很多優勢項目由於人才青黃不接,導致失去不少金牌,比如羽毛球和體操項目。按道理本來英國是不會超過中國的。
❽ 里約奧運會,英國憑什麼逆襲
在體育體制與體育文化的討論上,此刻恐怕再沒有比英國更適合討論的了。
里約奧運會,英國金牌數超越中國,躍居第二,總獎牌數也不比我們少幾枚。在金牌榜上,英國人排到了老二。
老二不是重點,重點是英國人的大逆襲過程令人印象深刻。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英國隊只拿到了一塊金牌,排在金牌榜的第36位。(哦,那年排在第35名的是衣索比亞,深深刺激了大英帝國)。雅典奧運會,英國隊回到10名左右。北京奧運會,英國冒到第四名。倫敦奧運會,英國是東道國,升到第三。按規律來說,東道國的下一屆奧運會成績都會相對回落,結果英國不降反升,跑到了金牌榜第二,超過了中國。
在最近三十年的奧林匹克史上,逆襲速度這么快的恐怕除了中國外就屬英國。關鍵是,英國在里約奧運會超越的恰恰是倫敦奧運會的第二,中國。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今年奧運金牌總數跟倫敦奧運會、北京奧運會相比有了較大幅度下滑。而中國國內,以北京奧運會為拐點,國民體育心態似乎發生了某種改變。在體育制度和體育文化的探討上,一直存在相當的分歧和爭論。
不妨看看英國,他們逆襲的秘密是什麼?簡單說,一個關鍵人物,三個關鍵戰略。
關鍵人物就是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隨著歷史推進,他擔任首相期間的高階政治顯得越來越高明。他讓英國留在歐元區外,為達成北愛爾蘭和平協議奠定了基礎,當然,還有最近又讓英國人民懷念起他的功績之一,那就是為20年來英國體育崛起奠定了戰略基礎。
英國體育重新崛起的戰略大致講是三個:國家彩票、金牌戰略和科學訓練方式。
所謂國家彩票制度主要載體是1997年梅傑政府設立的一個專門向體育領域分配政府撥款和國家彩票資金的體育基金會。英國國會做了嚴格規定,國家彩票收入的一半作為將近,28%作為公益基金投入到體育文化等幾大領域,其中體育領域比例為五分之一。2014年,單單給到體育領域的公益基金就達到近600億人民幣。在里約奧運會周期的四年裡,英國體育理事會總共投入了3.55億英鎊。
顯然,投入越多回報的確越大。那麼,這些錢是怎麼分配的?很簡單,以金牌為導向,按照未來一個奧運會周期內體育項目奪牌的可能性來決定撥款金額的多少。哪個項目更容易得到金牌,就加大資助,哪個項目不能奪牌,就減少激勵,哪些項目不夠職業化,相對比較窮,可是又是重要奧運項目,就加大撥款。效果也很明顯。倫敦奧運會上表現最好的賽艇、自行車、田徑、皮劃艇和帆船等項目得到的撥款最多。而乒乓球和籃球等根本沒有希望奪牌的項目,基本上得不到資助。另外,原來的強項游泳由於在2012年奧運會上發揮失常,他們的撥款被削減了400萬英鎊,英國游泳協會之後被迫更換了教練和訓練方式。這次奧運會上英國游泳隊贏得了1金5銀,超額完成了目標,預計未來一個奧運周期的撥款將會增加。
圍繞這幾大戰略,英國人還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精心規劃奪牌項目,加大下一代的體育引導,引進高水平國際教練,使用高科技訓練方式。總之,英國人的戰略,按照英國媒體的共識,可以概括為官辦體制,或者民間執行,官方主導。
到底奧林匹克意味著什麼樣的精神?大方向上全人類都有共識,可是在具體到是否要唯金牌論,是否要官方主導,是否要花很多納稅人的錢,爭論很多。英國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對比視角。在英國人看來,英國的體育地位絕不只是體育領域的地位,與其國家地位和外交尊嚴關系很大。英國人的逆襲根源於他們傳統里源自大英帝國時代的驕傲和自尊。在這里,其實又有一個普世主義和國家主義之辯,顯然,保守的英國人選擇了後者。
對於中國來說,很多問題是不是也似曾相識?體育與政治,體育精神與民族榮耀,官辦體制與民間體育,在里約之後,我們應該有一個更新的認識。
❾ 倫敦奧運會開始到現在都5天了英國怎麼還拿不到金牌
他們的強項是自行車、帆船、各種劃船,這些項目都沒開始出金牌呢。這些項目開始之後得十幾個金牌應該沒什麼問題吧,2008他們19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