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貴族身份怎樣取得
在歐洲貴族身份一般都是通過戰爭中取得戰功封爵的,在中世紀的歐洲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騎士而騎士就是一種貴族身份象徵著一種權力和顯貴。還有一大部分本身就是皇族的親戚,作為皇親國戚自然有封爵咯。由於爵位可以世襲下去,很多人是一生下來就是貴族了,擁有祖輩的田地和財產。所以英國的貴族身份的取得是因為有過戰功、或者其他功績都可以封爵,這死第一種;第二種是皇親國戚血統的問題;第三、世襲下來沒有親戚。
Ⅱ 英國五等爵位是按資產來分封的嗎成為貴族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不是按照資產來分的。爵位的等級和血統、立下的功勞、國王的封賞有關。而且英國有些爵位是只能授予皇室子孫的。比如約克公爵--二王子。威爾士親王---皇儲。以下為一些資料
http://ke..com/view/4792774.htm
成為貴族的基本條件是被領主冊封。在戰前冊封騎士(最低級的貴族)被認為是鼓舞士氣的有效手段,因次,每次戰爭都會涌現出一大批騎士。有個國王因為誤把兔子當成敵軍,一口氣把周圍的人全部冊封為騎士,於是就留下了兔子騎士的笑話。
Ⅲ 在英國怎麼樣才能獲得皇室的爵位,爵位有什麼具體效用嗎
歐洲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 幾乎每年除夕,英國皇室都公布一份名單,頒布本年榮獲英王或女王封勛授爵或頒贈獎章的人員。英國封爵起源於14世紀中葉。始創於1350年的「嘉德勛銜」至今仍是英國歷史最悠久、地位最高的勛位。 英國勛銜可以分三大類:一是皇族勛位(royal orders),賜封予皇族或最高級的貴族(安妮公主之類);二是貴族勛位(noble or family orders),賜予一般貴族(該隱那一級的世襲貴族),三是功績勛位(orders of merit),賜予有重大貢獻的人士(英國宰相,撒切爾女男爵)。 皇族與貴族的勛銜(peerages)共分五大級,其名稱與它們的相對女性稱謂如下:公爵Duke(Duchess)、侯爵Marquis(Marchioness)、伯爵Earl(Countess)、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男爵Baron(Baroness)。但男爵之下還有從男爵(Baronet),是世襲爵位中最低級者。 一般只有皇室的至親(如英王之兄弟、英王之丈夫等)才可獲公爵勛銜。公爵在世時,其長子尊為侯爵,以次類推,平民是與此等爵位無緣的。 凡被皇室認為對該國有重大貢獻者皆有被冊封功績勛位的可能,該勛位目前有十種。它們是: Kin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Gaeter(K.G) 嘉德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Thistle(K.T) 花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ath(C.B) 巴斯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Merit(O.M) 功勛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S.I) 印度之星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St.Migheal and St.George(M.C) 聖迷迦勒及聖喬治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India Empire(I.E) 印度帝國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Royal Victorian Order(V.O) 維多利亞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British Empire(B.E) 大英帝國勛位 Knight Commander of the Honour(C.H) 榮譽友伴勛位爵位 受封人正式稱呼一般把Sir置於姓名之前,將代表勛位的大寫字母列於名後,如Jhon Smith在獲得「嘉德」勛位後,便被稱為Sir John Smith,K.G.,簡稱是Sir Jhon,而不用Sir Smith。有時候,獲封爵者沒有指定被封哪一種爵位,只稱做Knight Bachelor。尊稱時,只在姓名後寫上K.t(代表Knight)。爵位也有分等級,最高級(第一級)稱為Knight Commander,第二級稱為Officer,最低級(第三級)稱為Companion。
Ⅳ 歐洲中世紀的平民怎麼成為貴族
我們都知道,在中世紀的歐洲(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各國的貴族相對於平民階層來講,他們在政治、經濟上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很多的特權,那一個平民怎樣才能成為貴族呢?
四、靠財產
隨著城市工商業、商品經濟的發展,到了11世紀及之後,一部分的平民憑借經商等手段,聚斂了大量的物質財富,能夠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而且憑借個人能力而擁有巨大的社會聲望,成為所在地區社會的新興顯貴。舊貴族、封建國王為了維持自身的統治地位,需要藉助這些新興勢力,以便獲得他們的支持以鞏固自身利益,這些新興平民顯貴要麼被招為古老貴族的女婿或被封建國王授予爵位而成為貴族一份子,而這些新興顯貴為了進一步的鞏固自身地位和利益,多數也會主動與舊貴族、封建國王合作,其實就是各取所需的名利交易。如歐洲著名家族美第奇家族的祖先就是依靠經營工商業致富,在13世紀成為貴族的。
Ⅳ 要被英國王室冊封為公爵要有什麼條件
英國封爵起源於14世紀中葉,英國貴族制度有5種爵位,分為公爵(Duke)、侯爵(Marquis或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5個等級。
在英國,公爵是僅次於國王或親王的最高級貴族,與作為一國之主的歐洲大陸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ke)有所不同。英國公爵爵位出現很晚。1337年,愛德華三世把康沃爾郡升為公國,將公爵爵號授予年方7歲的"黑太子"愛德華。該王儲16歲參加百年戰爭,鋒芒顯露;1355年前往法國指揮作戰,軍功卓著。父王對他賞賜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種稱號,如 1343年封為威爾士親王,1362年加封為阿基坦公爵。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後多年裡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親均不許稱王,最高可獲公爵爵位。隨後,愛德華三世及其繼承人又先後建立了蘭開斯特公國(1351年)、克拉倫斯公國(1362年)、約克公國和格洛斯特公國(1385)、赫里福德公國(1397)、貝特福德公國(1413)和薩默塞特公國(1443)等。這些公國的領有人都是王室宗親,他們得到高級爵位後,在貴族中鶴立雞群,威勢不凡,為以後爭奪王權、擾亂朝綱、製造戰亂埋下了隱患。自從1483年建立諾福克公國以後,公爵爵位開始授予王親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國。而且能獲此最高爵位者多是軍功顯赫的統帥。行政界政務家即使任職多年,政績昭著,也難獲此殊榮。一般只有皇室的至親(如英王之兄弟、英王之丈夫等)才可獲公爵勛銜。公爵在世時,其長子尊為侯爵,以次類推,平民是與此等爵位無緣的。
Ⅵ 成為英國貴族.基本條件是什麼
成為貴族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是英聯邦國籍了,否則最多隻能獲得授勛成為騎士。而擁有爵位後,如果是非英聯邦成員國國籍,也不能冠以頭銜。或者在某些人看來授勛後也算是貴族吧,但不能冠以頭銜的話,我是覺得不算貴族了。
貴族分為:
世襲貴族(Hereditary peerage):現在已經很少授予王室以外的公眾人士;即使是王室人士,最近的一次也在愛德華王子結婚之時,獲封為威塞克斯伯爵。自從英國國會在1999年通過新法例以後,受封者不會再自動成為上議院成員。最後一次授予王室以外成員是在1984年,當時獲得冊封的是前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世襲貴族分為五個級別:公爵、候爵、伯爵、子爵和男爵。
終身貴族(Life peerage):所有終身貴族都擁有男爵的爵位,並且都是上議院成員。終身貴族的爵位不能繼承。一些人獲封為終身貴族並不是由於他的成就,而是通過冊封讓他可以進入上議院,比如大法官等。終身貴族是根據1876年的《上訴權法案》(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和1958年的《終身貴族法案》(Life Peerage Act)而設立的。
從男爵爵位(Baronetcy):與騎士爵位類似,但從男爵爵位可以世襲,卻並不屬於貴族。獲冊封後或世襲繼承爵位後,從男爵名字前可冠以Sir(爵士)的尊稱,名字後配以「Bt.」的頭銜,女性則在名字前冠以Dame(女爵士)的尊稱並在名字後配以「Btss.」的頭銜,但歷史上只有三個女性從男爵。最近期獲冊封的從男爵是戴卓爾夫人的夫婿Sir Denis Thatcher, 1st Bt.,於1991年獲封,他於2003年去世後,兒子繼承爵位,是為Sir Mark Thatcher, 2nd Bt.。
騎士爵位(Knighthood):從中世紀的騎士制度流傳下來,冊封後名字前可冠以Sir/Dame(爵士/女爵士)的尊稱。有兩種冊封方法:
獲頒爵士級騎士勛章,是不同受勛騎士團(Chivalric order)的成員,例如GCMG、DBE,見下段「騎士勛章」。這等別的爵士會在名字前冠以Sir/Dame的尊稱,名字後配以爵士級勛章頭銜的縮寫(例如:Sir Edward Youde, GCMG, GCVO, MBE)。
單純的騎士爵位(Knight Bachelor),大多是最高法院的法官,只有男性獲第二種冊封成為Knight Bachelor,若有女性配得同等榮譽,會按第一種方法被冊封為DBE,名字前冠以Dame(女爵士)的尊稱。這等別的爵士不是受勛騎士團的成員,沒有正統的頭銜縮寫,但也有在名字後配以「Kt」的縮寫(注意是小寫t)來特顯這個榮譽。
其他等級、榮譽或獎章:獲冊封者沒有「Sir」或「Dame」的尊稱,但是可以在名字後面加入榮譽頭銜的英文字母縮寫。
Ⅶ 英國貴族的爵位和等級是怎麼樣的
爵位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幾乎每年除夕,英國皇室都公布一份名單,頒布年度榮獲英王或女王封勛授爵或頒贈獎章的人員。英國封爵起源於14世紀中葉。始創於1350年的「嘉德勛銜」至今仍是英國歷史最悠久、地位最高的勛位。
英國勛銜可以分三大類:一是皇族勛位(royal orders),賜封予皇族或最高級的貴族(安妮公主之類);二是貴族勛位(noble or family orders),賜予一般貴族(該隱那一級的世襲貴族),三是功績勛位(orders of merit),賜予有重大貢獻的人士(英國首相,撒切爾女男爵)。
皇族與貴族的勛銜(peerages)共分五大級,其名稱與它們的相對女性稱謂如下:公爵Duke(Duchess)、侯爵Marquis(Marchioness)、伯爵Earl(Countess)、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男爵Baron(Baroness)。但男爵之下還有從男爵(Baronet),是世襲爵位中最低級者。
一般只有皇室的至親(如英王之兄弟、英王之丈夫等)才可獲公爵勛銜。公爵在世時,其長子尊為侯爵,以次類推,平民是與此等爵位無緣的。
分封制度
英國5級貴族的定型
英國5級貴族大致定型於13—15世紀。它與中國周初的5級貴族分封制不同。不是在某一特定時刻一次建立起來的,而是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形成,最終成為定製的。
14世紀初,在5級貴族之上的王室貴族中,還出現了一個頗為獨特的、專為王儲所佔有的稱號——「威爾士親王」。該稱呼最早為一度統一過全國的威爾士王子利維倫製造出的名號。1282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率領大軍與艦隊攻打威爾士,利維倫死於非命。兩年後,威爾士合並於英格蘭,愛德華在1301年把威爾士親王之頭銜加給不列顛王位的繼承者。
在政局動盪、戰事連綿的中世紀後期,歐洲各封建君主為了使各級貴族在騎士精神的感召下建功立業、效忠國王,除了利用貴族爵位科賜臣下之外,還別出心裁地設立了劃分為不同等級名分的勛章勛位,獎賞他們的戰功政績。
Ⅷ 英國的貴族等級制度
爵位是歐洲封建君主國內分封貴族的等級制度。它最早出現於中世紀,在近代的一些國家中仍然繼續沿用。一般以佔有土地的多少來確定分封爵銜之高低,主要可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五等。
公爵: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這個爵名的由來有三:一是歐洲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日耳曼部落的軍事首長;二是古代羅馬部落的軍事首長;三是古羅馬時代的邊省將領,後指地方軍政長官,其拉丁文原意為"統帥"。隨著封建關系的發展,王權的日益強化,公爵成了統治階級中的上層人物。在英國,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紀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分封的,被封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員。十五世紀後才打破這慣例,少數非王室人員也被封為公爵。
侯爵:侯爵是貴族的第二等級。查理大帝在位時它是指具有特別全權的邊區長官,相當於藩侯,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獨立的大封建領主。封建王權加強後,侯爵成為公爵與伯爵之間的爵銜,其地位與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紀後,才確認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後來,其地位漸次低落,介於侯爵與子爵之間,為貴族的第三等級。在英國,伯爵之銜歷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愛德華被封為公爵之前,它是英國最高的爵位。這一爵名,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
子爵:子爵原系法蘭克王國的國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國王查理曼於八世紀時封的,後來傳到歐洲其他大陸國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後來獨立存在,也可世襲。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紀才傳入英國,博蒙德·約翰於一四四○年第一個被封為英國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貴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級。在十一至十二世紀時,它是歐洲君主國國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語中,男爵(Baron)一詞,是諾曼人在征服歐洲大陸時引進來的,本義為"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後來演變為"強有力的人"。當時,英國的那些直接從國王那兒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稱為男爵,但這並非由國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約翰·比徹姆為男爵後,男爵才成為英國貴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這五個貴族爵位中,又根據其能否傳給後代,分為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兩類。世襲貴族死後可由長子繼承,終身貴族僅限本人活著時擔任,死後其子不能承襲。
英國的封號授予分成七級,分為貴族(peerage)與平民兩大部分。而除了英國王室以外,貴族分為五等;因為中國周朝的諸侯亦分為五等,所以中文就直接對應翻譯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與男爵;另外還有兩種封號:准男爵(Baronet)與騎士(Knight),他們屬於平民,而非貴族。
Ⅸ 英國貴族等級
英國的貴族等級從小到大分別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男爵之下還有從男爵,是世襲爵位中最低級者。在英國5級貴族中,伯爵出現最早,個別學者認為伯爵爵位來自歐洲大陸,至遲在公元900年的法國,伯爵已成為公爵的封臣。英國貴族的特點之一,是人數較少。
英國貴族等級
英國貴族等級分為五個:
1、男爵:男爵是貴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級。英國的男爵出現於11世紀,到12世紀初國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貴族都被封為男爵;
2、子爵:原系法蘭克王國的國家官吏名,最早是伯爵的副手,不過在歷史上,子爵有時也會是權傾一方的諸侯。
3、伯爵: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
4、侯爵:侯爵剛開始只是代表其領地位置靠近邊界,並不比其他伯爵的地位高,1385年後,侯爵才正式成為在公爵與伯爵之間的爵位,因此,與其他四個等級相比,侯爵的數量一向最少。
5、公爵:「公爵」是一個極其重要、極有分量的頭銜,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因為每個時代獲得公爵爵位的人都屈指可數。
Ⅹ 在英國女王是如何封貴族的
英國的封號授予分成七級,分為貴族(peerage)與平民兩大部分。而除了英國王室以外,貴族分為五等;因為中國周朝的諸侯亦分為五等,所以中文就直接對應翻譯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與男爵;另外還有兩種封號:准男爵(Baronet)與騎士(Knight),他們屬於平民,而非貴族;但在中國周朝的大夫與士,仍屬於貴族。 伯,男,公,子,侯.這是依次出現的順序,在英國5級貴族中,伯爵出現最早。現在按照英國傳統,女王(或國王)可以根據內閣首相的提議,將某種貴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數是有限的,每年大約在20名以內。
貴族爵位(peerages)分為公爵(Duke)、侯爵(Marquis或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5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