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與英國人初次見面應注意什麼
英國人對第一印象很重視 見面一定要面帶微笑 這是最起碼的也是最最重要的 其次他們很愛說話聊天 一般對於初次見面避免尷尬場面 他們最愛講的就是天氣 因為英國的多雨天氣很出名 你可以首先先問一問 hey nice to meet you you alright? 然後可以說以些關於天氣的對話 whats weather like in england?hope you are coping fine with the hot weather down here 在談話間不需緊張 只要做自己就好 英國人一向很自信 所以話語間帶一絲自信和幽默 他們都會很喜歡 另外英國人最重視的是中國餐 你可以問一些最簡單的問題 比如說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do you think the real chinese food are different compared to the food you get from the chinese take away in your country? 你還可以談一談學校 因為都是同年齡 也許會有很多共同語言 他們會很好奇在中國的學習生活 比如說你可以問一問在英國的學習生活緊張么之類的話 還有因為是初次見面也許他們心中也會有緊張的念頭 他們也許也練習了講幾句很簡單的中文 像是你好或是謝謝 在這里 你一定要懂得誇獎他們 oh your chinese is really good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很看重禮貌 please 和 thank you 一定要掛在嘴邊
加油 希望你的見面順利哦~~ good luck:)
⑵ 如何和英國人相處
英國人的特徵
英國人友好,熱情,也多少有一點傲慢。英國人誠實,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
英國人比較准時守約,講究禮節,在正式社交場合特別注重服飾。
英國男人講究"紳士風度",英國女人嚴守"年齡秘密"。"女士優先"在英國已成為風氣。
英國人不願輕易吐露心扉,也無意打聽別人的隱私,以"不管閑事"著稱。
英國人不欣賞美味,不善於烹調,但卻講究席間禮儀。
英國人頗愛寵物,對馬、狗、貓、鳥等動物感情很深。有"愛我就愛我的狗"之說。
天氣是英國人經常的話題。
英國人有付小費的習慣。
2、英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
不列顛人特別是英國人,有隱藏他們感情和在公共場合舉止保守的名聲。這種概括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是不能應用到一個擁有5600萬人口的民族身上。蘇格蘭人、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人就覺得他們不該得到這種看法。英格蘭也有鮮明的宗教差異,北部的人顯得比倫敦和東南部的人更加自然和開放。海外游者把看到的不列顛生活的某些方面當成了典型的不列顛生活。如在公共交通車上,人們不跟其他乘客講話。聚會時人們不擁抱,第一次見面經常只是握握手。在戲院、音樂廳和電影院里,演出當中觀眾保持安靜。如果遊客主動開始談話,將發現不列顛人是樂於助人和體貼的。相對於其他文化來說,不列顛人舉止的某些方面便顯得自然親切。一個例子是工作上在地位不同的同事中,不稱呼職務,人們很隨便地相互叫名字。
英國人經常在家裡待客,但是,除非你與朋友特別熟悉,不然連一個電話也不打,不弄清做客是否方便而突然拜訪是不合適的。如果接受了在某人家裡用餐的邀請,這會被看作是很正式的約會,如果到時候不去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如果你真得想取消邀請,一定要讓主人在做准備之前盡快地知道。如果有些東西自己不吃,一定要事先讓主人知道,以免當天的尷尬。不管是僅僅吃一頓飯還是更長的做客,習慣上都要給主人帶件小禮物--比如鮮花、巧克力或一小瓶酒。
如果你與一戶不列顛家庭住在一起,隨時都要舉止謹慎。做到准時吃飯,如果需要取消一頓飯,一定事先通知主人。保持房間整潔;讓主人知道你外出要很晚回家,使他們不為你擔心;如果你提議幫助幹家務活,通常你的提議被拒絕,但仍然讓主人由衷感謝。
不列顛人的用餐時間都遵循固定的模式,早餐是土司硯或谷類食品,也可以是很講究地做的早餐,有雞蛋、熏豬肉、香腸和西紅柿。中飯,也被叫做午飯或正餐,除了星期天人們要吃一頓用帶骨頭的腿肉烤成的烤肉外,平時很簡單。如果家庭成員在工作或學習,午餐一般不在家裡吃。晚飯一般是每天的正餐,也叫做正餐或茶,如果被邀請去某人家裡?quot;茶",很可能你得吃到食物,而不僅僅是喝一杯茶。
盡管通過在中國學習,留學生的英語已經達到了精通的程度,但當你到了這里卻發現要聽懂口語還是很困難,這時不要驚訝。人們說話比你想像的要快,他們會用很多你所不熟悉的白話表達。這因為全國有很多種不同的口音和方言,如果聽不懂,不妨叫人們慢一點重復一下就行了,漸漸就會適應不列顛說的英語。
地名是留學生覺得不好讀准確之處,像威爾士的一個地名有52個字母,因而要給出英國各地地名的發音規則是不可能的。遇到這樣情況寫下你要參觀或需要知道的地方的名稱,然後,請人幫你確認一下,是個明確的做法。
人們在商店,銀行和公共汽車站都排隊,若有人不遵守這條規則,排隊的人們會生氣地認為夾塞兒是不禮貌的行為。
留居英國人士受到法律保護而不受種族歧視。但有些地區,特別是在大城市的一些地區,有種族關系緊張的問題。留學生可向校方詢問是否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在遭受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應該到電話號碼簿上查詢電話號碼,向民族平等委員會的當地機構報告。
在英國同性戀不違法,但男同性戀的年齡是18歲,而女同性戀的年齡是16歲。對這種同性戀生活的態度有的人接受,有的人無所謂,有的人害怕和懷疑,甚至有些群體是持敵對態度的。在超級大城市裡,有專門讓男女同性戀者們去的俱樂部,酒吧和其他聚會地點。如果有疑問,那麼小心行事是明智的。至於那裡每個人在性上都很主動,應該採取措施預防傳染上艾滋病。
給16歲以下的人抽雪茄是違法的。公共場合是禁止吸煙的,如果在鐵路車廂或倫敦地鐵車站這樣的地方違反這條規則,將被處以罰款。飯館通常提供無煙區域。當與他人吃飯或喝酒,特別是到別人家裡做客時,在點煙前一定要問一下"是否介意我吸煙?"
在英國喝水是總管道供應的,一般廚房裡的水龍頭是衛生的,衛生間的水是不安全的,喝瓶裝的礦泉水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時尚。在公共場所一定不在喝水龍頭裡面的水,除非它標?quot;飲用水"字樣。河湖可能被污染了,在裡面游泳前要問一問周圍的人,注意不要喝裡面的水。到海濱洗海水浴,在下海游泳之前,檢查一下附近的狀況,海水是否已被污染。 美國風俗文化 從重視階級地位的國家來到美國的遊客,或許覺得美國並不特別尊敬顯要人物。美國人向人鞠躬致敬,不會因對方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特別殷勤,會多鞠幾個躬。不論在家或搭乘汽車,美國人通常不會要求貴賓坐上特定的座位。禮讓的情形很少,你所能見到的禮讓情形,可能是請吃飯的時候,讓貴賓坐在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在某些國家裡,汽車後座是上座。但在美國,私用汽車里駕駛座旁邊的位子才是上座,一半是因為司機往往就是主人自己,另一半是因為坐上前面那個座位,可以清晰地看到車外的景象。體語 你知道嗎?兩個人談話,彼此所站的距離,隨文化不同而異。在一些國家裡,人們交談時可能站得很近,談話下去,兩張面孔常常越來越貼近。根據研究所得,美國人談話如果跟他人站得太近,就覺得不舒服;他們最合意的距離是五十公分左右。另有一些國家的人,還喜歡站得比五十公分更遠一點交談。 你會注意到美國人的另一個社交習慣,就是他們跟其他許多民族一樣,說話時往往做手勢。他們談天之際,可能拍拍對方的肩膀,以示友好,或者輕拍小孩的腦袋,以示親愛。依照其他國家某些民族風俗來說,這種表達法可能不受歡迎,尤其是用左手來表達。許多美國人都用慣左手;在美國左右手沒輕重之分,不論用左用右,都沒有什麼不敬。不過,在這一類的小事上,如果對方在社交場合中用雙手的用法令你不快的話,你只須略加猶豫,你的美國朋友往往就明白你的意思了。靜居獨處 美國人無靜居獨處之念,往往是遊客難以了解的。美國人不是圍牆高築、重門深鎖的國民。他們的院子通常連在一起,連籬笆亦付闕如。他們通常不經邀請,也不先通個電話,就互相過訪;他們在辦公室工作,總是大門敞開。 他們無靜居獨處的念頭,也許是本國歷史發展的結果。美國是個幅員廣闊的國家。美國從無築牆之城,美國人也用不著防犯鄰邦。美國在初期居民極少,所以鄰居非常重要,不能把他們摒諸門牆之外。鄰居在艱苦創業時會提供保護和幫忙,他們彼此守望相助。 從美國早期歷史發展出來的這種不願獨處,只求坦然相對的願望,遊客可以從許多小的地方觀察到:美國家庭可能有幾間無門的房間或只有玻璃牆。假若你看見有人走出你的房間忘了關門,別認為他粗魯無禮。幫他們,讓他們知道你喜歡把門關上,要不然你就得適應新方式了。總之,你對於彼此間的不同,要忍耐。沉默 美國人人都不喜歡沉默。他們會侃侃而談,以免談話中止,縱使片刻的停頓,亦非所願。假若你很久沒作聲,美國人就會盡量設法讓你加入談論。他們也許問你是不是身體不舒適,要不要他們幫忙。不過,美國人如果不同意你所說的話,可能默不作聲。他們不出聲,未必表示他們同意你的意見,而是表示他們認為同你繼續辯論下去是沒有禮貌的。說話爽直 遊客到了美國,都發覺美國人不說「廢話」。這就是說,美國人答話的時候,往往簡單到只說「是」、「不是」、「當然」,或極普通的一個「對」字。但簡單的答語並不表示美國人怠慢、粗魯或腦筋簡單。美國人平時匆匆忙忙,跟你打招呼不外一個「嗨」。真的,你在美國居留期間,將一再聽到這個招呼,幾乎人人都說,不論地位、年齡、職業。不過,聽慣了比較長的、漂亮話的人,也許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對美國人的「坦言」不當一回事。 美國人感到難為情時,就實話直說。遇到別人特別客氣的稱贊或道謝時,美國人可能難為情而不知道該答什麼話好。他們不是有意粗魯無禮,他們其實是喜歡別人稱贊他們的。除了特殊的假日,例如聖誕節,美國人通常不送禮。因此,你會發現美國人接到禮物的時候很難為情,他們如果沒有東西回禮,就更加如此。他們大體上是個熱情不拘禮節的民族。介紹 美國社會風俗跟別國社會風俗大不相同的一點,就是名字的稱呼。美國人不重視「地位」,尤其是社會地位。大多數美國人都不願意自己因年齡或社會地位的關系而特別受人尊敬,這樣會令他們覺得不自在。許多美國人甚至覺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稱呼太客套了。不論年齡,大家都喜歡直呼其名。「別稱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薩莉好了。」稱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親近。不過,你如果覺得直呼其名不好,盡可用比較客氣的稱呼。你可以向對方笑笑,說你已經習慣成自然,初與人見面的時候總是比較拘謹,過一陣就會直呼名字了。 介紹的時候,往往是連名帶姓:「瑪麗·史密斯,這位是約翰·瓊思。」遇到這種情形,你可以自己決定該稱呼那位女士為「瑪麗」還是「史密斯小姐」。有時你們兩人交談,開頭是稱呼對方的姓,但沒過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對方的名字了。你盡可自己選擇,假若你不願意一下子就直稱別人的頭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習俗稱呼別人,誰也不會覺得你沒有禮貌。 你可能會注意到,美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幾乎從不提彼此的頭銜。如果你平時聽慣了不離頭銜的談話,就會覺得美國人說話不客氣,不近人情。你高興的話,盡可依你本國的習慣稱呼別人的名銜。美國人聽你這樣說話,只是覺得有趣,覺得特別。不過,假若他們談話時不稱頭銜,你可別不高興。加拿大文化習俗加拿大吸煙人數較少,大多地區尤其公車等公共場合都禁止吸煙,餐館則大多分為吸煙區和無煙區,就餐時如想吸煙,在入座前應請侍者安排吸煙區就座,而在私人地方吸煙,要先得到主人的許可。加拿大人講究衛生,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扔垃圾,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儀表保持干凈。在加拿大拜訪他人無論正式與否,都須預約,意外的來訪是不禮貌的。加拿大人見面禮儀一般為握手,在特殊場合如法語場合可用擁抱等法國禮儀。與加拿大人交談時,切忌以手指點,交談距離應遠近適宜,交談內容不要涉及私生活、收入、支出、女士年齡等隱私問題,最好不要隨意談論加拿大和美國的差異或有關加拿大英語區和法語區的話題。在進出大門、電梯和上下樓梯、車輛時應禮讓婦女和老人,等車或等餐廳座位時應排隊。加拿大人習慣吃冷食,以晚餐為重,同加拿大人吃飯不要過度禮讓和勸酒,加拿大人多不喜肥肉,討厭蝦醬、腐乳等腥怪氣味的食物,動物內臟和腳爪是加拿大的食物禁忌。加拿大宴會等一般為雙數席位,忌諱數字「13」。黑色和紫色是加拿大不受歡迎的顏色。在加拿大白色百合是葬禮使用的,不要用來送人。即使小孩子在游泳時也應穿上泳衣。加拿大夏季會有穿著比基尼的女士享受日光浴,不要過分驚訝。
⑶ 與英國人交談的基本禮儀是什麼
英國的禮俗豐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認識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不像東歐人那樣常常擁抱。隨便拍打客人被認為是非禮的行為,即使在公務完結之後也如此。英國人有些禁忌須注意,如他們從不從梯子下走過,在屋裡不撐傘,從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忌用人像做裝潢等。
⑷ 第一次和英國人見面應該聊些什麼
隨便聊,一般英國人喜歡聊天氣,天氣聊完再選點其他話題,比如問下他家裡的情況,問候下他家裡人,話匣子就打開了。
不過要注意,英國人一般比較嚴肅不太愛開玩笑。另外見面的穿著也最好正式點,打扮的干凈的,會讓第一印象加分。
還有就是男的要紳士點,lady first,還有就吃飯要注意禮節。英國人基本愛吃雞肉,不太愛吃稀奇古怪的東西。
⑸ 怎樣和第一次見面的英國人打招呼
你就說hello,how are you就好了,如果你英語不是很好,你可以說my English is not good老外不會介意的啦,他們會放慢語速和你說話,然後啊,老外很有禮貌的,他們都會經常說thank youthank you的
你一開始可以說nice to meet you,welcome to China什麼的然後自我介紹一下,在說什麼什麼的度隨你啊
⑹ 如何接待英國人
摘要 我是做業務的,我一般會去機場接待英國人,記得一定要提前到,然後要約好見面地點,比如浦東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3樓八號窗口等等。然後見面要面帶微笑不漏齒並且主動和他握手,並且握手記得要有點力而不要軟綿綿的。(切記如果對方是女性,不要主動握手,不然是會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見
⑺ 和英國人見面注意事項
英國人在初相識時,一般的禮節是:向老年人引見年輕人;向婦女引見男子;向有貴族頭銜的人介紹沒有頭銜的人;向地位高的人引見地位低的人;在兩個婦女之間,是向已婚的引見未婚的,如果未婚的婦女明顯地年長,則又是向年紀大的引見已婚的年輕婦女;如貴族是男的,另一方是婦女,則遵從「女士優先」的原則,把貴族介紹給婦女。
英國人一般不行擁抱禮,相互之間也很少擁抱,甚至父親也不擁抱兒子,只有在兒子小的時候才會擁抱。英國人也較少跟別人握手,甚至跟常見面的朋友也不握手。只有在第一次介紹相識,或朋友之間很久沒有見面時才握手。
(gaog說,這一點非常不對。擁抱和握手都非常常見)
第一次認識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介紹時,一般是由婦女、地位高的、年紀大的那一方先伸手,然後才是男子、地位低的、年紀輕的那一方再伸手。被介紹與一個男子相識時,應與他握手,但如果被介紹與一位女士相識時,就應等她先伸出手來,然後才可伸出自己的手。婦女被介紹時,不一定要伸出手來與人家握,但是她們常常伸出手來以示友好。男子在與女子握手前應該先脫下自己所戴的手套,而女子則不必如此做。到英國人家作客,一般要先和女主人寒暄、握手,然後才同男主人打招呼。
宴會一般是男女數相等。排座位時是男女間坐,而且夫妻二人絕不挨在一起。如果男女數目不等,也不必勉強湊數,一般應男多於女。
(gaog說,很少有人講究這個,作者可能寫的是中世紀的英國)
英國人席間不勸酒,賓主飲多少全憑自己。祝酒詞一般是「為女王健康乾杯!」或者簡單地說「乾杯!」宴會後,客人要多留一會兒,與主人繼續聊天。最後告辭時,客人與主人夫婦握手,說一兩句話表示感謝。客人之間握手告別也可,點頭示意也可,不拘一格,視情況而定。宴會一般在晚上十點半到十一點鍾之間結束。受到款待之後,一定要寫信表示謝意,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英國人也忌用山羊、孔雀等做商品裝潢。山羊有「不正經男子」和「壞人」的意思;孔雀是禍鳥,孔雀開屏是自我炫耀的不良習性。
英國人很忌諱黑貓,尤其是黑貓若從面前穿過,會感到惡心,認為這將預示要遭到不幸。
(gaog說,這一點可以說來玩,從來沒有人當真)
英國人對墨綠色很討厭,認為墨綠色會給人帶來懊喪。他們忌諱把食鹽碰撒,哪怕是不小心的,也會感到非常懊喪,認為這是引發口角或與朋友斷交的一個預兆。他們忌諱有人打碎玻璃,認為打碎玻璃就預示著家中要死人或起碼要有7年不幸。
英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個不吉祥的數字,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13」這個數字。用餐時,不準13個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話,認為是雙倍的不吉利。
英國人忌諱百合花,並把百合花看作是死亡的象徵。
(gaog說,這一點太不對了,超市裡百合是最受歡迎的鮮花之一)
他們忌諱在眾人面前相互耳語,認為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有些英國人認為,在吃飯時如果刀叉碰響了水杯而任它發響不去制止,便會帶來不幸。因此,在英國人家裡作客、吃飯時要盡量避免刀叉器皿碰撞出聲,萬一碰了杯子發出小鈴般的響聲時,也要趕快用手按一下叫它停止作響,以免主人介意。
英國人在飲食上不願意吃帶粘汁和過辣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
(gaog說,不吃帶粘汁的菜餚是不正確的,他們喜歡吃糊糊的印度菜, 其他正確,尤其最後一條)
英國人同別人談話時不喜歡距離過近,一般以保持5O公分以上為宜。吸煙的友人遇到一起,請不要一次點三支煙,據說這樣也會給三個人中的某人招來不幸。
⑻ 如何與英國人交流
大學英國交換生半年,一個學校就三個亞洲人,舍友都是驕傲的大英子民,免不了要跟英國人深入打交道,這里有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第一點,英國人很注重第一次見面與最後一次見面(也就是道別啦),去英國時可以帶些中國特色的小禮物贈送給他們,第一次見面就表現出你的熱情與友好,他們也會願意主動與你交流。離別時,一定要主動擁抱,說再見。(英國人很注重道別 )
⑼ 與英國人交往或初次見面應注意哪些禮儀
英國英格蘭人佔80%以上。其餘是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等。居民絕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只有少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都有一定慣例。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他們認為誇誇其談是缺乏教養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
英國的「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稱為是國菜。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雞蛋加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餚。上桌時,還要另配些單煮的青菜,即為「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們是以午餐為正餐。闊綽人家則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點和晚餐)。
不願意吃帶粘汁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歡太咸,愛甜、酸、微辣味,對燒、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喜歡中國的京菜、川菜、粵菜。
他們普遍喜愛喝茶,尤為婦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即使遇上開會,有的也要暫時休會而飲「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製成奶茶或檸檬茶。如果先倒茶後倒牛奶會被認為缺乏教養。他們還喜歡喝威士忌、蘇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檳酒,有時還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間不勸酒。
對英國人稱呼「英國人」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英國人」原意是「英格蘭人」,而你接待的賓客,可能是英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而「不列顛」這個稱呼則能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能感到滿意。
忌諱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飾圖案和商品裝潢。他們認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鳥、禍鳥,連孔雀開屏也被認為是自我吹噓和炫耀。忌諱「13」這個數字。還忌諱「3」這個數字,忌諱用同一根火柴給第3個人點煙。和英國人坐著談話忌諱兩腿張得過寬,更不能蹺起二郎腿。如果站著談話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諱當著他們的面耳語和拍打肩背,忌諱有人用手捂著嘴看著他們笑,認為這是嘲笑人的舉止。忌諱送人百合花,他們認為百合花意味著死亡。
⑽ 英國人的見面禮儀
英國人待人彬彬有禮,講話十分客氣,"謝謝"、"請"字不離口。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他們認為誇誇其談是缺乏教養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英國人握手越少越好,一般認為,一生中握一次就夠了。
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不必攙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