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特色娛樂活動有哪些

中國特色娛樂活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1 06:00:07

㈠ 民俗活動有哪些

1、逛廟會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豐富多彩的活動。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會,非常熱鬧,民間要自發組織龍舟比賽,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於門庭。這個節日相傳是紀念楚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奮身投汨羅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葉包成飯團投入江中作餌,讓魚鱉不食他們尊敬的屈大夫。

㈡ 中國的民俗有哪些

中國的民風民俗有:除夕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春節拜年、走親戚;元宵節吃元宵;寒食節祭掃、踏青;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等。具體介紹如下:

1、除夕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春節

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3、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寒食節

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5、清明節

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2)中國特色娛樂活動有哪些擴展閱讀:

1、春節禁忌所包含的畏懼和迷信的色彩漸為人與人之間皆大歡喜、互相愛護的情調所取。俗話說:「入哩年界(年關)禁忌多」。客家民間奉行的春節禁忌包括:禁打罵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講粗話惡語。

2、張祖基的《客家舊禮俗》謂:「初一該日特別謹慎,唔敢講惡話罵人,也少人出門,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聽到好的話,就作為系一年的好兆頭,作為會利市。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賀,講各樣的好話」;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貧、災、亂、荒、殺等;初三日忌出門訪友,初三各家都習慣掃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邊去,喊做送窮鬼。因此這日少人出門;忌用針線,尤其忌在廳堂做針線活。

㈢ 求中國特色娛樂活動

1,麻將

麻將,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及閩南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

2,戲劇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

3,川劇變臉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

4,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

5,舞龍

舞龍,又稱玩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吉祥。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後二月「龍抬頭」、端午節也舞龍。

㈣ 我國的傳統文娛活動有哪些

1、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㈤ 中國古代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娛樂活動

當前,娛樂、休閑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娛樂方式也成現多樣化,令人耳目不接,那麼在中國古人的生活中,又有那些娛樂方式給先人們增添樂趣呢?下面隨小編來盤點中國古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大休閑娛樂活動,從娛樂方面來窺探古人的生活風貌。


打馬吊

明代天啟年間,本來作為游戲的附屬品籌碼,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新的戲娛用具,即馬吊牌。馬吊牌是一種紙制的牌,全副牌有四十張,分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四種花色。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張牌,剩餘八張放在桌子中間,四人輪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擊小。打馬吊牌有莊家、閑家之分,庄無定主,可輪流坐,三個閑家合力攻擊莊家,使他下庄,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紙牌游戲「鬥地主」的打法。

㈥ 中國傳統的娛樂方式有哪些

京劇
粵劇
舞獅
斗雞
猜燈謎
賽龍舟
跑旱船
說書
放鞭炮
滾鐵環(以前小孩的傳統娛樂方式)

㈦ 中國傳統文化游戲有哪些

成語接龍、象棋、圍棋。

1、成語接龍。成語接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字游戲。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社會基礎,同時還是體現我國文字、文化、文明的一個縮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成語接龍規則多樣,游戲公平、公正。

2、象棋。象棋是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

㈧ 趣說:中國古代主要娛樂項目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人們閑暇時的娛樂項目豐富多彩,如上網、旅行、聽歌、看電影、打麻將、K歌、逛超市等。

而古代,人們的娛樂活動又有哪些呢?

實際上,古人對於吃喝玩樂,一點都不輸於現代人,除了傳統的琴棋書畫,還有很多玩法,即使放在今天,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打馬吊

出現於明朝天啟年間,原本作為游戲的附屬品、籌碼,後演變為一種新的戲娛用具,即馬吊牌。據胡適先生考證:麻將是由馬吊牌演變而來的。

葉子戲

玩法一般為: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與西方紙牌一樣);牌未出時部反扣為暗牌,不讓他人看見;出葉子後一律仰放,由斗者從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競技(幾乎和撲克牌打法一樣)。

實際上,古人的娛樂活動遠不止這些,如盪鞦韆、猜字迷、放風箏、麻將、牌九、擲色子、斗蛐蛐、斗雞、看戲、觀彩燈、雜耍、聽曲、琴棋書畫、小說、馬戲、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評書、摔跤、射箭、賭博、射獵、旅遊等等。

㈨ 中國有哪些娛樂項目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巡迴式嘉年華,致力於把具有歐洲傳統風格的大型民間嘉年華會引入中國市場。環球嘉年華已舉辦 12 次高度成功的嘉年華活動,創造了超過1億美元的收入,接待 1500 多萬賓客,成為中國地區具有絕對優勢的嘉年華領先者,就規模、管理技巧以及產品質量而言,幾乎沒有任何競爭者可與其相抗衡。

環球嘉年華組織的「2003 年上海節」(Shanghai Festival 2003) 吸引了 220 萬遊客,人均花費 12.77 美元。上海嘉年華的日參觀人次和人均花費高於香港和新加坡嘉年華活動,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具有強烈的消費慾望和花費能力,從而有力地支持環球嘉年華活動。

環球嘉年華的成功紀錄為其帶來來自中國多個城市政府和機構的邀請函,2004年6月已應邀參加支持在北京舉辦的年度夏季奧運慶祝活動,並將在 2008 年舉辦奧運慶祝活動時達到高潮。環球嘉年華正在有條不紊地逐步增強其廣告宣傳攻勢,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機會。

為了適應在中國這一世界增長速度最快經濟體和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建立有利可圖的事業的挑戰,環球嘉年華將繼續構築其成功的「超級嘉年華」(Mega Carnival) 產品組合,此產品組合以在中國民間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的歡樂氛圍中進行流行和傳統嘉年華乘騎和競技活動為特色。通過廣泛的媒體報道以及數百萬快樂環球嘉年華遊客的口碑,環球嘉年華品牌在整個地區迅速獲得廣泛認可。環球嘉年華品牌在消費者中間樹立了信心。消費者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參加環球嘉年華活動,他們都能在一種安全、干凈的環境中體驗環球嘉年華活動帶來的最新的令人刺激的嘉年華乘騎活動、具有挑戰性的有獎勵競技活動、獨特吸引力以及世界一流的娛樂享受。

環球嘉年華活動是經過專業化組織的大型民間嘉年華盛會,主要包含:

· 機動乘騎項目 - 這些項目從具有極限速度和運動以及身體挑戰的乘騎項目,到由親朋好友一起體驗的較為適中的乘騎項目,到青少年乘騎項目(按兒童的能力和身高分類)不等,在一種十分安全的環境中提供同樣刺激的體驗。

· 競技項目 - 鼓勵遊客積極參與的競技活動,用有吸引力和流行的獎品獎勵熟練的玩家,這些獎品通常為柔軟可愛的玩具。

· 文化娛樂項目 - 種類繁多的國內外文化性民間娛樂表演。

· 美食與購物 - 多種多樣國內外食品及商品,令人眼花繚亂。

· 環球嘉年華體驗 - 以上所有活動都是在一種刺激、活躍和歡樂的環境中進行的,此環境充滿燈光、音樂、色彩、舞蹈、歌聲和運動,使受感染的遊客享受到獨一無二的「環球嘉年華體驗」。

環球嘉年華是一種適合於公眾參與的真正民間文化活動,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所希望參加的乘騎活動、競技活動和有趣項目。可吸引最廣大的人群前來參觀。環球嘉年華活動期間,向廣大遊客提供許多民間和國際娛樂節目,作為其「環球嘉年華體驗」的組成部分。

「環球嘉年華」的概念使一般公眾可以通過參加乘騎和競技活動,積極體驗奧林匹克精神,因為這些活動強調:

· 挑戰精神。

· 表現精神。

· 競爭精神。

環球嘉年華把許多面向體育運動的乘騎、競技活動(如足球、籃球、打靶比賽)包含在內,這些活動創造一種挑戰性氛圍,在這種氛圍下,一般公眾可親身體驗到集中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的個人挑戰、表現和競爭的刺激感受,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奧林匹克精神。環球嘉年華使一般公眾體會到奧運參與感並親身感受奧林匹克精神,從而產生使「2008 年奧運會」達到頂點的動力、熱情和期待。通過每次連續的年度夏季奧運慶祝活動,環球嘉年華將在整個嘉年華活動中強化體育運動主題,從而進一步強調奧林匹克精神,並提高一般公眾對奧運會的接受動力和程度。
參考資料:http://gb.cri.cn/3821/2005/07/22/[email protected]

㈩ 中國的傳統游戲有哪些

翻花繩、解綳綳、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騎馬馬、拔紙牌、折紙、七巧板、變虎貓、剪紙、滾鐵環、丟手絹等

1、翻花繩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這個游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2、解綳綳

一種民間兒童游戲,多為土族女孩所喜愛,可能來自漢族相同的民間兒童游戲。一般兩人玩,玩時用一根細線繩,然後由另一人雙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變原來的圖形兩人輪流解綳,綳構出各種幾何圖形,能者為勝。

3、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

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時坐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游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是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它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以各種技巧動作編排成組合動作,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圖案。

5、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個人活動、集體競賽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競速、有100米障礙(如繞樹叢、過獨木橋)、4×100米接力等比賽項目。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特色娛樂活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這個國家有多少人面積有多大 瀏覽:622
伊朗阿茲蒙什麼水平 瀏覽:318
1998年伊朗怎麼進世界盃的 瀏覽:238
印度人怎麼上網 瀏覽:758
印尼小金剛是什麼 瀏覽:740
印度火腿怎麼炒好吃 瀏覽:760
英國粽多少錢 瀏覽:156
體檢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764
中國水準零點景區在哪裡 瀏覽:645
印度怎麼剝椰子皮 瀏覽:971
英國航班到成都多少小時 瀏覽:425
伊朗高原在地圖的什麼地方 瀏覽:624
日本為什麼暫停進口伊朗原油 瀏覽:156
義大利哪個品牌下架 瀏覽:868
無人機怎麼殺死伊朗將軍 瀏覽:850
中國可以購買多少伊朗石油 瀏覽:492
英國地圖上有多少個國家 瀏覽:119
印度奶牛哪裡有賣 瀏覽:722
中國有哪些國家的車標 瀏覽:538
印度邊境沖突怎麼賠償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