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羽毛球到底怎麼了怎麼由盛轉衰了呢
昨天,中國香港羽毛球公開賽收拍,以年輕球員為主參賽的中國羽毛球隊與冠軍無緣。這也是過去兩周的時間里,國羽第二次在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中遭此尷尬,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中國羽毛球是否真的陷入了危機?
其實,從國羽發展規律來看,在新周期開始階段選拔使用新隊員、新搭檔進行新嘗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此,偶爾的戰績不佳也是國羽積攢新力量的一個過程。
女單女雙遭受沖擊
羽毛球項目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正式進入奧運會後,在七屆奧運會上,國羽經歷了從無金到包攬五金的過程。但在這期間,中國羽毛球項目從未發展到天下獨大的程度。而在包攬五金和奪得四金的戰績中,國羽都是在競爭最為激烈的男單和男雙項目上有了突破才實現的。而從近年來羽毛球列強的發展現狀來看,除了男子單打和男子雙打的競爭激烈依舊外,國羽以往的優勢項目女子單打和女子雙打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顧俊/葛菲奪得首個奧運女雙冠軍開始,國羽女雙連續五屆奧運會未讓冠軍旁落;龔智超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為中國隊首次奪得女單奧運冠軍後,中國隊連續四屆奪得女單冠軍。而這一優勢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上被打破。
國羽女單在上兩個奧運周期里一度建立起了強大的集團優勢,但這一優勢在里約奧運會之前便被來自西班牙、日本、泰國、印度和韓國的眾多對手所打破。里約奧運會上,領軍人物李雪芮傷退,目前仍處於調養階段,而孫瑜、陳雨霏、何冰嬌等人雖然具備了與強手對抗的實力,但仍未具備戰勝對手的絕對實力,因此,在未來的四年裡,國羽女單面臨的挑戰之大是空前的。
新周期起用新隊員
以四年一屆奧運會為周期,各個國家隊都會在新周期開始階段起用新隊員,對於國羽而言也不例外。
國羽最近一次新老交替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後。當時,包括張寧、謝杏芳、陳金、鮑春來等單打好手以及雙打名將張軍/高崚、楊維/張潔雯等人的先後退役,國羽進入了新老交替周期。而這批退役的選手已經堅持了兩個奧運周期。只不過,當時的奧運會羽毛球單項參賽資格是每個單項最多三人,國羽在確保成績的前提下,還可以使用一個年輕選手為下一屆奧運會做准備。但到了倫敦奧運會結束後,這個名額被取消,加上2008年後重點培養起來的一批選手正值當打年齡,因此,眾多年輕小將的培養力度被削弱。
從里約奧運會來看,代表國羽出戰的絕大多數為老隊員,而他們在里約奧運會之後退役,讓國羽顯現出了青黃不接的狀態。起用新隊員勢在必行,但年輕選手的成長需要時間和過程。在里約奧運會之後,以年輕選手為主參加國際賽事的國羽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在男女單打和雙打項目上屢有斬獲,一批年輕選手開始嶄露頭角。但應注意的是,此時國羽各主要對手仍在奧運後的調整階段,而在調整了一個多月後,這批高手開始參加國際比賽。而此時,國羽年輕小將與他們在實力和經驗上的差距便暴露無遺。加上在雙打項目上,國羽開始調配新組合、新搭檔,在進行這些新嘗試的同時,與冠軍無緣的戰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國羽整體優勢依舊
盡管在兩個超級系列賽上國羽顆粒無收,但在對手眼中,國羽的整體優勢依然強大。一周前在福州的中國公開賽上奪得男單冠軍的丹麥名將約根森就表示:「今年是奧運年,奧運會後的比賽都會出現意外賽果,會有不同的運動員拿到冠軍。這並不是中國隊實力下降的體現,他們整體優勢依然存在。」
其實,國羽在三個雙打項目上的底蘊非常雄厚。里約奧運會之後,國羽冒出了陳清晨、黃東蘋、賈一凡、李俊慧、劉雨辰、鄭思維、李茵暉等一批優秀的女雙、男雙和混雙小將,他們先後多次戰勝了里約奧運會男女雙打冠亞軍組合,展現出強勁的實力。而在最近幾場比賽中,國羽雙打組教練們也多次推出不同的組合,為這批年輕的小將尋找最佳的組合。雖然戰績也有起伏,但考慮到未來四年的發展,這種付出也是必要的。
在今年的國際賽事結束後,國羽將進入新的奧運周期的第一個冬訓期,這將是這批小將們敲定組合、開啟未來的重要階段。而明年初,新的奧運周期開始,這批小將的表現非常值得期待。
㈡ 中國的股市究竟怎麼了
中國股市之所以不斷下跌,不斷創新低,關鍵原因就是缺錢!
而缺錢的罪魁禍首就是源源不斷的發行新股!10年市場擴大了10倍,就是說要投入10倍的資金才能消化掉新股的上市,而且還不會上漲一點,再加上各路大小非的拋售,若要維持股市的上漲需要更多的資金方可啟動。持續不斷的新股發行更從心理上嚴重摧毀了股民們的信心,讓投資者看不到希望!
眼下,暫停新股發行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救市措施!暫停新股發行後,股市信心將大增,也會吸引更多資金入市,從而帶動股市的上漲!估計大盤跌到2000點時,暫停新股發行必將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