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亞太地區)衛星信號最強的尋星參數.
序號 城市 經度 緯度 鑫諾3號(東經125度) 中星6B(東經115.5度) 亞太6號(東經134度)
朝南偏角 仰角 極化角 方位角 朝南偏角 仰角 極化角 方位角 朝南偏角 仰角 極化角 方位角
1 昆明 102.70 25.04 -44.1 51.6 39.1 135.9 -28.2 57.4 25.4 151.8 -55.1 44.5 48.0 124.9
2 東川 103.18 26.09 -42.3 51.0 37.2 137.7 -26.4 56.5 23.5 153.6 -53.6 44.2 46.3 126.4
3 昭通 103.71 27.34 -40.3 50.3 35.1 139.7 -24.4 55.5 21.6 155.6 -51.8 43.8 44.3 128.2
4 曲靖 103.79 25.50 -42.0 51.9 37.2 138.0 -25.7 57.4 23.0 154.3 -53.5 45.1 46.5 126.5
5 楚雄 101.54 25.03 -45.7 50.7 40.4 134.3 -30.4 56.8 27.3 149.6 -56.4 43.6 49.0 123.6
6 玉溪 102.53 24.35 -45.1 52.0 40.2 134.9 -29.2 58.0 26.4 150.8 -56.0 44.8 49.1 124.0
7 個舊 103.16 23.35 -45.3 53.3 40.7 134.7 -28.9 59.3 26.3 151.1 -56.4 46.0 49.9 123.6
8 文山 104.24 23.37 -43.7 54.0 39.4 136.3 -26.7 59.8 24.3 153.3 -55.2 46.9 49.0 124.8
9 思茅 100.98 22.80 -49.0 52.0 44.1 131.0 -33.8 58.7 30.8 146.2 -59.2 44.4 52.4 120.8
10 景洪 100.79 22.01 -50.2 52.4 45.4 129.8 -35.0 59.3 32.1 145.0 -60.2 44.7 53.6 119.8
11 大理 100.23 25.59 -46.9 49.3 41.2 133.1 -32.3 55.6 28.8 147.7 -57.1 42.1 49.3 122.9
12 保山 99.17 25.12 -48.8 48.9 42.9 131.2 -34.6 55.4 31.0 145.4 -58.6 41.5 50.6 121.4
13 潞西 98.59 24.44 -50.2 48.9 44.4 129.8 -36.3 55.7 32.6 143.7 -59.8 41.4 51.9 120.2
14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100.23 26.88 -45.6 48.3 39.6 134.4 -31.1 54.3 27.5 148.9 -55.9 41.3 47.6 124.1
15 瀘水 98.82 25.99 -48.3 48.0 42.1 131.7 -34.4 54.4 30.5 145.6 -58.1 40.7 49.8 121.9
16 中甸 99.71 27.82 -45.4 47.2 39.0 134.6 -31.2 53.1 27.3 148.8 -55.6 40.3 46.9 124.4
17 臨滄 100.09 23.88 -48.9 50.5 43.6 131.1 -34.3 57.1 31.0 145.7 -58.9 43.0 51.6 121.1
18 呈貢縣 102.80 24.90 -44.1 51.7 39.1 135.9 -28.2 57.6 25.3 151.8 -55.2 44.7 48.1 124.8
19 晉寧縣 102.60 24.67 -44.6 51.8 39.7 135.4 -28.8 57.7 25.9 151.2 -55.6 44.7 48.6 124.4
20 安寧縣 102.47 24.92 -44.5 51.5 39.5 135.5 -28.8 57.4 25.9 151.2 -55.5 44.4 48.4 124.5
❷ 中星九號衛星2021最新參數
11880 左旋 28800 3/4 ABS-S 。
「中星9號」採用法國阿爾卡特宇航公司SB4100系列成熟商用衛星平台,是一顆大功率、高可靠、長壽命的電視衛星。該衛星發射時的重量將達到4500公斤,總功率約11000瓦,設計壽命15年。
北京時間2008年6月9日20時1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9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送入太空。
中星9號原計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製造的東方紅四號平台電視直播衛星一起構建中國第一代電視衛星直播系統,但由於「鑫諾二號」出現技術故障成為太空垃圾,「中星9號」將取代「鑫諾二號」成為中國第一顆廣播電視衛星直播衛星。
北京時間2008年6月9日20時1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9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送入太空。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07次發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星九號衛星
❸ 中國比較有名的衛星
一、東方紅系列:
作為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等國家之後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1988年3月7日發射的「東方紅」二號衛星是我國首次研製成功的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可以傳輸4路彩色電視信號和3000路的電話傳輸能力。通過「東方紅」二號衛星,全國有幾億人通過數千個地面接收站收看電視節目,大大改善了我國的通信和廣播電視傳輸條件。
東方紅四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通信衛星技術水平由原來的國際八十年代初水平已提升到國際九十年代末期水平,其公用平台進入了世界通信衛星一流平台行列。
二、風雲系列:
風雲系列衛星是我國於1977年開始研製的氣象衛星,我國分別於90年代發射了3顆風雲一號衛星和2顆風雲二號衛星,它們組成了中國氣象衛星業務監測系統,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同時擁有兩種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是中國經過30多年堅持不懈地奮斗和自主創新的結晶。隨著2016年12月11日風雲四號衛星的發射成功,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區域性的衛星定位系統。它能快速確定目標或者用戶所處地理位置,向用戶及主管部門提供導航信息。是可以媲美美國GPS系統的國產衛星定位系統。
四、嫦娥衛星,是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技術先導星,沿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目前已經發展到嫦娥二號。其完成了一系列工程與科學目標,獲得了解析度優於10米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布圖等資料,為我國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張衡一號:
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是中國全新研製的國家民用航天科研試驗衛星,也是中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的首發星。該星利用覆蓋范圍廣、電磁環境好、動態信息強、無地域限制等優勢,開展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現象的監測,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同時,該星探測數據也能為空間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隨著2018年2月2日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❹ 中國地區上空尋星參數
中星6B 115.5E
下行頻率 極化 符號率 電視頻道名稱 下行頻率 極化 符號率 電視頻道名稱
3706 水平(H) 4420 福建東南衛視 3680 垂直(V) 27500 中國氣象頻道
3750 水平(H) 10490 湖南衛視 3807 垂直(V) 6000 重慶衛視
湖南金鷹卡通衛視 3825 垂直(V) 6780 浙江衛視
3771 水平(H) 9375 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 3834 垂直(V) 5400 山東衛視
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 3846 垂直(V) 5950 山西衛視
中央電視台-法語頻道 3854 垂直(V) 4420 河南衛視
中央電視台-西班牙語頻道 3861 垂直(V) 4800 寧夏衛視
3786 水平(H) 5440 四川衛視 3871 垂直(V) 9080 陝西衛視
3796 水平(H) 6930 貴州衛視 陝西農林科技頻道
3808 水平(H) 8800 上海東方衛視 3885 垂直(V) 4340 山東教育電視台
上海炫動卡通衛視 3892 垂直(V) 4420 江西衛視
3840 水平(H) 27500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3900 垂直(V) 6670 江蘇衛視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 3910 垂直(V) 6400 甘肅衛視
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 3929 垂直(V) 8840 安徽衛視
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 3940 垂直(V) 5950 天津衛視
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 3951 垂直(V) 9520 北京衛視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 卡酷動畫衛視
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 3980 垂直(V) 27500 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
3880 水平(H) 27500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 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
4000 水平(H) 27500 中央教育電視台-1 4060 垂直(V) 27500 電視指南
4147 水平(H) 6150 湖北衛視 4175 垂直(V) 5990 中國廣播網(純廣播節目)
4158 水平(H) 8680 青海衛視 4192 垂直(V) 6000 河北衛視
青海綜合頻道
4171 水平(H) 9200 內蒙古衛視 蒙古語
內蒙古衛視 漢語
鑫諾三號 125.0E
3827 水平(H) 5720 廣西衛視 3840 水平(H) 27500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3845 水平(H) 17778 廣東衛視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
南方電視台-衛星頻道 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
深圳衛視 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
3893 水平(H) 6880 黑龍江衛視 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
3909 水平(H) 8934 吉林衛視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
延邊衛視 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
3922 水平(H) 7250 雲南衛視 4120 水平(H) 27500 新疆電視台-漢語新聞綜合頻道
3933 水平(H) 6590 旅遊衛視 新疆電視台-維語新聞綜合頻道
3989 水平(H) 9070 西藏衛視 漢語 新疆電視台-哈薩克語新聞綜合頻道
西藏衛視 藏語 新疆電視台-漢語綜藝頻道
3999 水平(H) 442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節目(預留) 新疆電視台-維語綜藝頻道
4006 水平(H) 4420 遼寧衛視 新疆電視台-體育健康頻道
4160 水平(H) 27500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 新疆走出去頻道
❺ 中國地區上空衛星電視尋星參數
中國地區上空尋星參數
雅瑪爾202 49.0°E 2008-07-02 百合花1A 110.0°E 2007-10-08
新天703 57.0°E 2007-12-03 百合花2A 110.0°E 2003-10-04
國際7/10號 68.5°E 2009-01-03 N-SAT 110 110.0°E 2002-10-08
Eutelsat W5 70.5°E 2008-08-01 鑫諾一號 110.5°E 2007-09-25
國際4號 72.0°E 2008-11-17 帕拉帕-C2 113.0°E 2008-11-14
印度Insat-3C 74.0°E 2008-12-24 韓星5號 113.0°E 2009-01-01
ABS-1 75.0°E
2009-01-06 中星6B 115.5°E 2008-12-31
亞太2R 76.5°E 2008-12-30 韓星3號 116.0°E 2008-08-28
泰星2/5號 78.5°E 2009-01-06 印尼電信2號 118.0°E 2006-03-13
(俄)快車AM2 80.0°E 2009-01-06 泰星1A 120.0°E 2008-12-21
印度Insat-4A/2E 83.0°E 2009-01-06 亞洲四號 122.0°E 2009-01-03
國際709 85.2°E 2005-04-01 日本通信4A 124.0°E 2008-09-29
中衛一號 87.5°E 2007-07-02 鑫諾三號 125.0°E 2008-02-26
中新一號 88.0°E 2008-12-16 日本通信3A 128.0°E 2009-01-01
雅瑪爾201 90.0°E 2008-12-25 越星1號 132.0°E 2009-01-06
馬星3號 91.5°E 2009-01-06 亞太VI 134.0°E 2008-12-16
中星9號 92.2°E 2008-10-10 亞太V號 138.0°E 2008-12-29
印度Insat-3A/4B 93.5°E 2009-01-01 (俄)快車AM3 140.0°E 2009-01-06
新天6號 95.0°E 2008-12-25 日本超鳥C2 144.0°E 2008-11-15
(俄)快車AM33 96.5°E 2008-12-25 (俄)Gorizont45 145.0°E 2005-03-04
ProtoStar-1 98.5°E 2009-01-06 馬布海一號 146.0°E 2009-01-06
亞洲二號 100.5°E 2009-01-03 馬星2號 148.0°E 2007-10-29
(俄)快車A2 103.0°E 2008-12-28 日本通信2A 154.0°E 2004-04-15
亞洲3S 105.5°E 2008-12-30 國際8號 166.0°E 2009-01-01
印尼電信1號 108.0°E 2009-01-04 國際2號 169.0°E 2008-01-27
新天11號 108.2°E 2009-01-03 AMC23 172.0°E 2006-02-06
❻ 中央一套衛星參數是多少
1、衛星名稱:中星6A號,東經125度,接收頻率3780MHZ, 垂直極化V, 符碼率27500,波束 C段,VPID512、APID650,加密方式Videoguard AVS+,高清信號;
2、衛星名稱:中星6A號,東經125度,接收頻率4130,垂直極化 V ,符碼率14800,波束C,VPID512、APID650,加密方式Videoguard AVS+,標清信號;
3、衛星名稱:中星6B 東經115.5度,接收頻率3840MHZ,水平極化H,符碼率27500,波束:C,VPID512、APID650,加密方式Videoguard,標清信號;
4、衛星名稱:中星9號 東經92.2度,接收頻率12020MHZ 右旋極化R,符碼率28800,波束:中國,加密方式:ABS-S NDS(二、三代),標清信號;
5、衛星名稱:中星9A號,東經101.4度,接收頻率12020,右旋極化L,符碼率28800,波束:BSS,加密方式ABS-S(三代)),標清信號;
6、衛星名稱:亞太5C號,東經138度,接收頻率12416MHZ,水平極化H,符碼率45000,波束:中國,VPID51、APID52,加密方式:永新視博 DVB-S2-8PSK MPEG-4,高清信號;
7、衛星名稱:亞太5C號,東經138度,接收頻率12416MHZ,垂直極化,符碼率45000,波束:中國,VPID2011、APID2012,加密方式:騰銳視訊 DVB-S2-8PSK MPEG-4,高清信號。
(6)中國上空最強的衛星參數有哪些擴展閱讀:
為了加強節目版權保護,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相關要求,中央電視台對中星6B、6A等衛星上的CCTV-1高標清節目開始加密傳輸。
如果您地處農村地區,當地沒有配套的廣電網路,想收看CCTV-1節目,您可以咨詢當地的廣電部門,購買中九三代機戶戶通接收系統。
戶戶通"直播衛星電視服務是為貫徹中央領導指示精神,盡快解決廣大農村地區群眾長期無法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問題,經中宣部批准,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實施的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新服務。
服務區域范圍內的群眾,可通過自願購買"戶戶通"接收設施,免費收看中央電視台第1至第16套節目、本省1套衛視節目、中國教育電視台第1套和7套少數民族電視節目,以及13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節目、3套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節目和本省1套廣播節目。
接收設施包括:機頂盒、天線、高頻頭、加密卡、饋線電纜和常規安裝輔材等。接收設施及其安裝服務,需由最終用戶自行購買。
為實現對每一個機頂盒、每一套節目的有效管理,直播衛星節目均採用加密方式播出。使用加密卡才能接收直播衛星播出前端授權,正常收看直播衛星節目。加密卡在安裝接收設施時一並發放,插在機頂盒中。安裝成功後不必為加密卡續費。
直播衛星機頂盒內置了定位模塊,具有定位功能,無法在直播衛星服務區域外使用。有些類型的機頂盒帶有電話機介面,可利用定位模塊提供的無線雙向通信功能,提供電話服務。電話服務需向當地行動電話運營商繳納費用。
❼ 中國上空衛星電視參數
中國上空衛星電視參數
亞太v號(138.0°e)衛星,12690
h
43200一組molor
tv替換suvag頻道鎖碼播出。
雅瑪爾401(90.0°e)衛星,
新增russian頻道,設置參數10937
v
13750
鎖碼播出。
國際20號(68.5°e)衛星,4184
v
21600一組新增4
real
news測試頻道,目前彩條開鎖播出。
國際20號(68.5°e)衛星,3940
v
7200一組movies
now高清頻道恢復鎖碼播出。
國際20號(68.5°e)衛星,3930
h
9600一組bindass
play替換utv
stars
頻道,鎖碼播出。
❽ 中國衛星的各個系列
東方紅二號甲衛星
東方紅二號甲衛星是在東方紅二號衛星基礎上改進研製的中國第一代實用通信衛星。它也是一顆雙自旋穩定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該衛星1988年3月7日首次發射,現已發射3顆,分別定點於東經87.5度、東經110.5度、東經98度,覆蓋個中國。此型號衛星主要用於國內通信、廣播、電視、傳真和數據傳輸。外形尺寸直徑2.1米高3.68米的圓柱體衛星質量441千克,有效載荷4個C波段轉發器,工作壽命4年半。
東方紅三號衛星
東方紅三號衛星是中國迄今為止發射的通信衛星中,性能最先進、技術最復雜、難度最大的衛星,達到了國際同類衛星的先進水平。東方紅三號衛星於1997年5月12日發射,5月20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25度赤道上空。東方紅三號衛星採用全三軸姿態穩定技術、雙組元統一推進技術、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等先進技術,可滿足國內各種通信業務的需要。
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2220×2200×1720(毫米)的雙翼六面體,雙翼展開後總長度為 18.096米。
衛星質量:1206千克(靜止軌道),有效載荷24個C波段轉發器,工作壽命8年。
風雲二號衛星
風雲二號衛星是中國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於1997年6月10日發射,定點於東經105度赤道上空,它主要為提高中國氣象預報的准確性、及時性及氣象科研服務。衛星採用雙自旋穩定方式,星上裝載的多通道掃描輻射計及數據收集轉發系統能取得可見光雲圖、紅外雲圖和水汽分布圖。它還可收集氣象、海洋、水文等部門數據,收集平台的觀測數據監測。
主要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直徑2.1米,高1.6米的圓柱體
衛星質量:起飛時1369千克,工作壽命3-4年。
資源一號衛星 資源一號衛星是太陽同步極地軌道、無線電傳輸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將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在中國3個地面站配合下,衛星傳輸的遙感圖像可覆蓋中國全部陸地、海域和大部分鄰國的全部或大部分領域,並可獲取國外任一區域的地面圖像信息,經地面加工處理成各種所需的圖片,供用戶使用。資源一號衛星1988年經中國和巴西政府批准、進行聯合研製。
外形尺寸:2000×1800×2250(毫米)的單翼六面體
衛星質量:1540千克,有效載荷五譜段CCD相機等,工作壽命2年。
資源一號衛星是中國和巴西共同研製的地球資源衛星,又稱「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一號」。1990年代中國和巴西達成政府間協議,共同研製一種地球資源衛星,以填補兩國在有關領域的空白。第一顆資源一號衛星01星於1999年10月14日由長征4B運載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發射成功後為中巴兩國獲取了大量的有關地區的地球數據和衛星圖片,在農林、海洋、環保、國土資源、城市規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搭載設備:資源一號衛星主要搭載了3台遙感儀器用於對地觀測: 20米解析度的5譜段CCD相機 80米和160米解析度的4譜段紅外掃描儀 256米解析度的2譜段寬視場成像儀 資源一號衛星是顆三軸穩定,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包括有效載荷和服務系統兩部分 ,共由十五個分系統組成。衛星總質量為1540千克。星體為長方體,採用單翼太陽電池 陣,本體外形尺寸為2000×1800×2250mm3。飛行狀態尺寸2000×8440×3215mm3。 星體採用分艙設計。 結構分系統有結構壁板、承力筒、星箭對接艙、大支架、太陽電池陣的基板和展開機構 等組成。 服務艙有姿軌控、S波段測控、超短波測控、星上數據管理、電源和熱控等六個分系統。 電源採用太陽電池加鎘鎳蓄電池方案。 衛星姿態控制採用高精度的對地指向三軸穩定和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跟蹤和軌道調整方 案。它由測量、控制和執行等三類設備組成。 測控由四個獨立信道(超短波和S波段)組成,具有測速、測距和測角功能,用測距音可 單站定軌。 星上數據管理和測控在地面網站的配合下,完成衛星的跟蹤測軌、遙控、遙測和其他管 理任務。 由於衛星在地球地面站視場較小,數據管理分系統採用星上計算機來管理收發的數據, 衛星在故障時能「智能化」處理。 熱控以被動式溫控為主,電加熱主動溫控為輔的方案。 有效載荷艙有CCD相機、紅外掃描儀(也稱紅外相機)、寬視場相機、圖像數據傳輸、 空間環境監測和星上數據收集(DCS)等分系統。 CCD相機有蘭、綠、紅、近紅外和全色等五個光譜段,採用推掃式成像技術獲取地球圖像 信息。它只在白天工作,並有側視功能(±32°)。 紅外掃描儀有可見光、短波紅外和熱紅外共四個譜段,採用雙向掃描技術獲取地球圖像 信息,它可晝夜成像。 寬視場相機具有紅光和近紅外譜段,由於掃描輻寬達890千米,因而五天內可對地球覆蓋 一遍。 三台遙感器的圖像數據傳輸均採用X頻段。CCD相機數據傳輸分二個通道,紅外掃描儀和 寬視場相機共用第三個數據傳輸通道。 圖像數據經編碼、調制、變頻和功放由天線發射出射頻信號,在衛星經過地面站上空時 ,被地面站接收。 星上數據收集分系統利用地面設置的幾百個數據收集平台(DCP)收集的水文和氣象數據 ,通過星上轉發器實時地傳送到地面接收站。 衛星將用「長征四號乙」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我國地面應用的總體工作。
❾ 中國有那些衛星、火箭
太長了,不知你有沒有耐心看。
中國衛星
(一)東方紅一號衛星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AB%B7%BD%BA%EC%D2%BB%BA%C5%CE%C0%D0%C7&z=0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1970年4月24日中國自行研製並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它的任務是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衛星自重173千克,採用自旋姿態穩定方式,初始軌道參數為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傾角68.5度,運行周期114分鍾。衛星外為直徑約1米的近似球體的多面體,它以20.009兆赫頻率播放《東方紅》樂曲。
(二)返回式衛星
從1974年到1996年,中國共發射了17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有16顆按計劃正常返回地面。它們當中最長的在太空飛行15天,送回的大量遙感資料已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巨大。返回式衛星上良好的微重力環境,為開展空間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微量力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衛星質量1800-2100千克,工作壽命3-15天。
(三)東方紅二號甲衛星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6%AB%B7%BD%BA%EC%B6%FE%BA%C5%CE%C0%D0%C7&in=14275&cl=2&cm=1&sc=0&lm=-1&pn=4&rn=1&di=2709559000&ln=27
東方紅二號甲衛星是在東方紅二號衛星基礎上改進研製的中國第一代實用通信衛星。它也是一顆雙自旋穩定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該衛星1988年3月7日首次發射,現已發射3顆,分別定點於東經87.5度、東經110.5度、東經98度,覆蓋個中國。此型號衛星主要用於國內通信、廣播、電視、傳真和數據傳輸。外形尺寸直徑2.1米高3.68米的圓柱體衛星質量441千克,有效載荷4個C波段轉發器,工作壽命4年半。
(四)東方紅三號衛星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6%AB%B7%BD%BA%EC%C8%FD%BA%C5%CE%C0%D0%C7&in=10661&cl=2&cm=1&sc=0&lm=-1&pn=3&rn=1&di=356111892&ln=26
東方紅三號衛星是中國迄今為止發射的通信衛星中,性能最先進、技術最復雜、難度最大的衛星,達到了國際同類衛星的先進水平。東方紅三號衛星於1997年5月12日發射,5月20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25度赤道上空。東方紅三號衛星採用全三軸姿態穩定技術、雙組元統一推進技術、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等先進技術,可滿足國內各種通信業務的需要。
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2220×2200×1720(毫米)的雙翼六面體,雙翼展開後總長度為 18.096米。
衛星質量:1206千克(靜止軌道),有效載荷24個C波段轉發器,工作壽命8年。
(五)風雲二號衛星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7%E7%D4%C6%B6%FE%BA%C5&in=11803&cl=2&cm=1&sc=0&lm=-1&pn=1&rn=1&di=1917286532&ln=362
風雲二號衛星是中國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於1997年6月10日發射,定點於東經105度赤道上空,它主要為提高中國氣象預報的准確性、及時性及氣象科研服務。衛星採用雙自旋穩定方式,星上裝載的多通道掃描輻射計及數據收集轉發系統能取得可見光雲圖、紅外雲圖和水汽分布圖。它還可收集氣象、海洋、水文等部門數據,收集平台的觀測數據監測。
主要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直徑2.1米,高1.6米的圓柱體
衛星質量:起飛時1369千克,工作壽命3-4年。
(六)資源一號衛星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7%CA%D4%B4%D2%BB%BA%C5&in=9487&cl=2&cm=1&sc=0&lm=-1&pn=44&rn=1&di=487828684&ln=111
資源一號衛星是太陽同步極地軌道、無線電傳輸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將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在中國3個地面站配合下,衛星傳輸的遙感圖像可覆蓋中國全部陸地、海域和大部分鄰國的全部或大部分領域,並可獲取國外任一區域的地面圖像信息,經地面加工處理成各種所需的圖片,供用戶使用。資源一號衛星1988年經中國和巴西政府批准、進行聯合研製。
外形尺寸:2000×1800×2250(毫米)的單翼六面體
衛星質量:1540千克,有效載荷五譜段CCD相機等,工作壽命2年。
火箭起源於中國,是我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之一,早在宋代就發明了火箭,在十三世紀以前,中國的火箭技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火箭是熱機的一種,工作時燃料的化學能最終轉化成火箭機械能.現代火箭用來發射探測儀器,以及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太空梭等空間的飛行器.目前各種型號的中國火箭有:
1、長征一號是我國第一枚三級運載火箭.它以兩級液體火箭為基礎,加固體第三級.固體發動機由固體發動機研究院研製.全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技術抓總.箭長29.46m,最大直徑2.25m,起飛質量81.5t,起動推力達106 N.二、三級有轉接錐殼相連.第三級與第二級完全分離後,起旋火箭點火,使第三級在空中自由起旋.整流罩用水平拋脫.長征一號火箭具有將300 kg的衛星射入傾角為70°、高為440km的圓軌道的運載能力.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中心首次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再次發射把實踐一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軌道.
「長征一號」的改型,「長征一號丁」,在原一二級基礎上,更換三級固體發動機,將使其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700kg~750kg.
2、長征二號兩級液體運載火箭,全箭長約32m,最大直徑3.35m,起飛質量190 t,一級裝有4台發動機,地面推力為2.8×106 N,二級主發動機真空推力7.3×105 N,還有4個可以遙控的游動發動機(總推力4.7×104N),能將1.8 t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1974年11月首次發射,由於一根導線有暗傷,導致飛行試驗失敗.1975年11月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准確入軌.接著,又發射兩次,均獲成功.
隨著衛星對火箭運載能力要求的提高,「長征二號」火箭也作了相應的技術狀態的修改,使技術性能和運載能力均有所改進和提高.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 t左右,命名為「長征二號丙」,多次發射均獲得成功.發射表明:「長征二號丙」設計方案正確,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獲得國內外同行的好評.
3、長征二號E即長征二號捆綁火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第一枚推力捆綁式(也叫集束式)運載火箭,它是以經過改進的「長征二號丙」火箭作芯級(一級加長4.6 m,二級加長5.2 m)第一級箭體上並聯4個長15.3 m,直徑2.25 m的液體助推火箭.上面級和衛星都裝在直徑4.2 m,高10.5 m的整流罩內,全箭長49.7 m,芯級直徑3.35 m,芯級一級發動機4機關聯,加上4枚助推火箭,總推力為6×106N,可把8.8 t有效載荷送入200 km的圓軌道,1988年底獲准研製,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實現了預定目標.1990年7月16日首次發射,一舉成功,把一顆巴基斯坦的科學試驗衛星和一模擬有效載荷准確送入軌道.用如此短的周期,研製成功一個新型大推力運載火箭,這在我國是史無前例的,在世界航天史上也屬罕見,它為我國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和滿足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的需要奠定了基礎.1992年為澳大利亞發射兩顆美製第二代通信衛星.
這種火箭,如配以中國的固體推進劑的上面級可將3 t的有效載荷送入同步轉移軌道;如配以液氫液氧推進劑上面級,構成「長征二號E/HO」,其同步軌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將達到4.8t.
4、長征三號是以「長征二號丙」為原型加氫氧第三級組成的三級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總設計和研製第三級,第一、第二級由上海航天局承製,全箭總長44.56 m,起飛質量202 t,起飛推力2.8×106 N,第三級氫氧發動機在高空失重條件下二次啟動.其同步轉移軌道推力為1.4×104N.1984年1月29日首次發射,由於第三級發動機二次啟動不正常,衛星進入近地軌道運行.經過70個晝夜的奮斗,4月8日再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為香港衛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發射了亞洲一號通信衛星,標志著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開始步入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
5、「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甲」是為發射新一代通信廣播衛星而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它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基礎上,採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同步轉移運載能力由原來的1.4 t提高到2.5 t,它是一種大型三級液體火箭,全長52.5 m,直徑和整流罩均超過長征三號,起飛質量241 t,起飛推力3×106 N,火箭質量近40 t,自1986年2月開始研製,重大技術有30多項,其中火箭的三級推力氫氧發動機,冷氦加溫增壓系統,動調陀螺四軸平台,低溫氫氣能源雙向搖擺伺服機構等4項技術已屬世界一流.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傾注8年心血研製的這種運載火箭,至今發射3次,均獲成功,巍巍長箭涉三關,在我國航天史上寫下一頁新的篇章.
首試鋒芒送雙星.1994年2月8日北京時間下午4時34分,最新研製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將一顆「實踐4號」空間探測衛星和一顆模擬衛星送上太空.
前功盡棄經磨難.第二枚「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於1994年11月30日凌晨1時2分在西昌衛星中心發射成功,火箭點火升空後,經過24分鍾飛行,把我國新一代通信衛星「東方紅3號」送入近地點20.58 km,遠地點36 220 km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完成第三次變軌,進入巡航姿態.經過三次變軌後,衛星已在准同步軌道上運行.由於星上姿態控制推力器燃料泄漏,未達到進入同步軌道的目的.1997年5月12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成功地將「東方紅3號」通信廣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6、長征三號乙我國自行研製、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綁式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乙」於1997年8月20日凌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將菲律賓衛星送入軌道,這表明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具備了能把5 000 kg有效載荷送入高軌道的能力.這是長征火箭第46次成功發射,也是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第12次執行商業發射服務合同.
「長征三號乙」火箭全長54838 m,起飛質量426t,可將5000 kg的有效載荷送入傾角為28.5°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它充分繼承了長征系列的芯級除貯箱加長,結構加強及整流罩加大以外,與長征三號甲火箭相同,也具有在真空條件下二次啟動能力的氫氧發動機技術和同軸撓性平台等技術.火箭一級周圍捆綁的4個助推器,與長二捆火箭完全相同.由於捆綁了助推器,其控制和遙測系統在長三甲的基礎上作了相應的修改,是中國長征系列火箭中高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馬部海衛星是美國勞拉空間系統公司在fs1300平台的基礎上設計的三軸穩定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它共有30個C波段轉發器和24個KU波段轉發器,能向菲律賓、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提供語言、圖像和數據傳輸等通信服務.馬部海衛星是亞洲地區功率最大的通信衛星,其最大分離質量約3770kg,在軌道壽命超過12年.它將定點在東經144暗某嗟郎峽 .1997年10月17日凌晨3點13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又一次發射升空,將亞太二號R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遠地點47 922 km近地點201 km,傾角24.4º,衛星質量3 700 kg,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48次發射.
7、風暴一號是兩級運載火箭.由上海航天局研製,火箭長32.6 m,直徑3.35 m,起飛推力2.8×106 N,起飛質量191 t,推進劑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一級發動機由四台可切向搖擺的游動發動機組成,二級發動機由一台主發動機和四台可切向搖擺的游動發動機組成.制導系統採用平台一計算機全慣性系統,姿態控制採用有源網路校正裝置,貯箱採用主強度鋁合金材料,採用自然增壓方案.「風暴一號」可把1 500 kg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
為了提高運載能力,採用了大幅度減輕結構重量,降低發動機混合比偏差,一級採用耗盡關機.二級主發動開機後採用游動發動機小推力飛行入軌等措施.為了提高軌道精度,採用了速度導引有機結合的制導方法,為了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衛星,攻克了結構動力學和多星分離運動學的技術關鍵.
1975年以來,「風暴一號」先後發射了六顆衛星.它們是三顆科學技術實驗衛星和1981年9月20日用一枚「風暴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的三顆衛星.
8、長征四號是一種多用途三級常溫推進劑運載火箭,具有性能優良,結構可靠,成本低廉,發射場通用,使用方便等特點,由上海航天局研製.
「長征四號」採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推進劑,全長41.9 m,改進的一、二級直徑為3.35 m,新研製的三級直徑為2.9 m,火箭起飛質量249 t,起飛推力3×106N.「長征四號」在總體上進行了優化設計,加長一級推進劑貯箱4 m,加大一級發動機推力2×105N,三級採用兩台5×104N推力的發動機,減輕結構設計質量約300 kg,使火箭的運載能力大幅度提高,該火箭運送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的運載能力為1 250 kg,運送900 km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運載能力為1 650 kg.「長征四號」在國內大型運載火箭上首次應用了數字式姿態控制系統.三子級全程氮氣壓力值增壓輸送系統,三子級雙向搖擺發動機.無水肼表面張力定箱,三級單層高強度鋁薄壁共貯箱等多項先進技術.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兩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均獲圓滿成功.「長征四號」具有兩種不同直徑的衛星整流罩,可適應不同質量和尺寸的有效載荷,也可一箭多星發射,這為承擔多種衛星的發射業務,特別是為發射同步軌道和極地軌道衛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附:
主要數據 長/m 芯級最大直徑/m 起飛推力/N 運載能力/t 軌道/km
長征一號 29.46 2.25 1.04×106 0.3 400
長征二號 32 3.35 2.8×106 1.8 近地
長征二E 49.7 3.35 6×106 8.8 200
長征三號 44.56 3.35 2.8×106 1.4 同步軌道
長三甲 52.5 3.35 3×106 2.5 同步軌道
長三乙 54.848 3.35 5.0 同步軌道
風暴一號 32.6 3.35 2.8×106 4.8 200
長征四號 41.9 3.35 3×106 1.25 同步軌道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3%A4%D5%F7%D2%BB%BA%C5%BB%F0%BC%FD&z=0&fm=rs1
❿ 中國上空衛星電視參數
中國上空衛星電視參數
亞太V號(138.0°E)衛星,12690
H
43200一組Molor
TV替換Suvag頻道鎖碼播出。
雅瑪爾401(90.0°E)衛星,
新增Russian頻道,設置參數10937
V
13750
鎖碼播出。
國際20號(68.5°E)衛星,4184
V
21600一組新增4
Real
News測試頻道,目前彩條開鎖播出。
國際20號(68.5°E)衛星,3940
V
7200一組Movies
Now高清頻道恢復鎖碼播出。
國際20號(68.5°E)衛星,3930
H
9600一組Bindass
Play替換UTV
Stars
頻道,鎖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