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什麼特點
1 我們黃皮膚
2 我們黑頭發
3 我們人才輩出
4 我們中有帥哥美女
5 我們有悠久的歷史
6 我們有廣闊的疆域
7 我們充滿智慧
8 我們造出了長城
9 我們造出了都江堰
10 我們造出了故宮
11 我們要舉辦世博會了
12 我們要舉辦奧運會了
13 我們說漢語
14 我們的語言很復雜
15 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
16 我們的國家地廣物博
17 我們的人多
18 我們的人遍布全球
19 我們有56個少數民族
20 我們全國人民團結在一起
21 我們有偉大的中國和諧用語黨帶領
22 我們發明了指南針
23 我們發明了火葯
24 我們發明了紙
25 我們出產絲綢
26 我們出產陶瓷
27 我們發明了茶道
28 我們新疆的葡萄和哈密瓜很甜
29 我們的江南出產美女
30 我們的四川有丹巴美人谷
31 我們有大熊貓
32 我們有麻婆豆腐
33 我們有北京烤鴨
34 我們有紅燒蹄膀
35 我們有內蒙古大草原
36 我們的成吉思汗曾踏平亞歐大陸
37 我們內蒙古的羊肉又鮮又嫩
38 我們新疆的姑娘能歌善舞
39 我們有少林寺的和尚武功高強
40 我們有氣功大師
41 我們有清廉的官吏
42 我們有文明的國民
43 我們有發達的經濟
44 我們有便捷的交通
45 我們有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46 我們有貂嬋
47 我們有王昭君
48 我們有楊貴妃
49 我們有西施
50 我們有諸葛亮
51 我們有很多成語
52 我們有很多諺語
53 我們有很多名人名言
54 我們有魯迅
55 我們有秦始皇
56 我們有毛主席
57 我們有唐太宗
58 我們有武則天
59 我們有項羽
60 我們有康熙
61 我們有紀曉嵐
62 我們有詩
63 我們有詞
64 我們有對聯
65 我們有流行音樂
66 我們有古典曲子
67 我們有曹雪芹
68 我們有《紅樓夢》
69 我們有《三國演義》
70 我們有《西遊記》
71 我們有《水滸傳》
72 我們有孔子
73 我們有孟子
74 我們有老子
75 我們有莊子
76 我們有韓非子
77 我們有屈原
78 我們有春節
79 我們有端午節
80 我們有重陽節
81 我們有中秋節
82 我們會劃龍舟
83 我們有月餅
84 我們有粽子
85 我們有十二生肖
86 我們有星占術
87 我們有網路
88 我們有騰訊
89 我們有搜狐
90 我們有巴金
91 我們有郁達夫
92 我們有冰心
93 我們國家自行車最多
94 我們心靈手巧
95 我們聰慧過人
96 我們讓外國人汗顏
97 我們有桂林山水
98 我們有大好河山
99 我們都有一顆愛國心
100 我們都是中國人!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特
2. 我國文化獨特在哪裡它有什麼特點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華夏兒女,我們都會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感到自豪,為我們的文化感到驕傲。那,我國文化獨特在哪裡?它有什麼特點呢?
所以,我國文化豐富多樣,淵遠流長,兼容並蓄,博大精深。我國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是世界文化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我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重要力量!不知道在面對我們國家文化獨特在哪裡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呢,不妨也說出來跟我們一起來交流吧。感謝各位網友的閱讀,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你留言評論,如果覺得本文好也可以分享給您的朋友閱讀。
3. 中國地理位置有何特點和什麼優越性
1.東臨太平洋,地勢西高東低,東部南部雨水充沛,可以發展農業種植
2.氣候多樣,南北相差5000多千米,東西跨越四個時區,地形多樣,盆地,高原丘陵交錯。形成各種氣候類型,有利於物種多樣性發展。
3.中國海岸線較長,有利於對外溝通交流和海洋漁業的發展.
4.北部海拔高,地勢平坦,適宜畜牧業
5.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江河眾多,水資源豐富
(3)中國有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中國現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縣級市、自治縣)和鄉(鎮)三級,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和習慣上,各省級行政區都有簡稱。省級人民政府駐地稱省會(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鄉鎮是中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根據需要,還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此外,為了便於行政管理和經濟建設,為了加強民族團結,國家可根據需要對行政區劃作必要的調整和變更。
香港和澳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已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4.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4)中國有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舉例:
1、時節季令:一年四季,一季三個月,常用孟、仲、季來稱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2、中國戲劇: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 、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3、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詞曲賦。《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如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4、民間工藝:潮綉、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面人、麵塑、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千層底等
5. 我國有什麼特點
= =不知道您指的是什麼..是文化有什麼特點呢 還是地形有什麼特點 就拿文化來說吧~! 總體概括:中國文化的特點,一般可以歸為三條:第一,天人合一,順天應物;第二,家族倫理本位;第三,貴和尚中。 詳細解釋: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2、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類別:一是殘遺物(或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還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今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3、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 此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跡遺址、自然景觀一旦受到某種嚴重威脅,經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調查和審議,可列入《處於危險之中的世界遺產名錄》,以待採取緊急搶救措施 。 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自然雙重遺產。世界遺產除了是對於一處地方或一個國家的一種光譽,也為當地旅遊業和當地商品帶來了機會,不少中國的名勝因被冠上世界遺產之名而吸引了四方八面而來的大量旅客及商機,但卻由於對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加上旅遊的過份開發及人為破壞,造成一些對古跡及自然風貌的不良影響。不過亦有部份不太知名的古跡卻相反地因被列入世界遺產而受到學者、政府,以致各地人民的特別關注和保護。
6. 中國有什麼優點(要真實的)
面積大,地形復雜;人口多,分布不均;歷史悠久而不斷;民族眾多而團結;統一是大趨勢。
中國,位於東亞,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人一般以龍的傳人、炎黃子孫自居,56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1] 魏晉南北朝和宋遼金元時期,各民族進一步融合,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2] ,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3] ,而到目前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4] 。
華夏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中華民族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傳統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和國畫等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7. 中國的特色有哪些
1、京劇
京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視為中國國粹。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大熊貓
大熊貓,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5、中山裝
中山裝是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是在日本學生服裝(詰襟服)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時至今日中山裝更多代表的是中國共和與憲法精神。
8.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
1、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志。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閑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
2、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
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
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
3、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
即既成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
4、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大多數的時間里,在中國儒、道、釋三種文化是同時並存的。
5、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
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中國人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就變成了一個詞兒叫變通,什麼都可以變,什麼都可以通。在中國,法律上允許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許,很靈活。
9.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什麼特點
中華文化最顯著的特點有三個,分別是淵源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中華文化兼收並蓄具有包容性,無論是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還是洋務運動時期主動留洋學習西方文化,中華文化都以謙遜的姿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使中華文化發展的更好。
10. 中國的特色是什麼
西方設計界流傳著一個觀點:「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中式風格的魅力可見一斑。 雖然如今都市年輕人更習慣穿西裝、喝洋酒、看《老友記(Friends)》練習英文聽力,但只要你是中國人,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存在難度,關鍵是你心到了沒有。 1、中式空間 一件旗袍,有人穿上就顯雍容華貴,有人穿著也顯端莊清雅,同樣有人穿了會俗相畢露,這其實就是中式風格最迷人,也是最難把握的魅力,其考量的是一種內在的、隱含的氣質。 對於家居而言,如果可能的話,地道的中式風格,是從空間型制開始的。正因為建築的圍合是一種藝術,所以我們在大房子和小房子里的感覺是不同的。中國式樣的建築空間,一種是宮殿,例如故宮。第二種是民居 諶 質竊傲幀? 傳統的中式民居,是圍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廳堂、卧房、書房三個主要區域。整體上有禮制的特點,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處,房子的長、寬、高處於怎樣的比例上,才能實現冬暖夏涼?陳家祠就給了答案。 此外由五行八卦演發的陰陽平衡、氣場圓通,都是中式空間的特色,所以有專家指出,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的優點很符合當今「生態環保、節省能源」的世界思潮。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設計系主任張綺曼就指出,古代中國人在大自然中選擇住所時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之說,就是在選宅地時注意選擇有太陽、流水以及空氣流動之處所,即民間風水學說的「山水聚會,芷風得水」之處。在分析徽商「發財」思想在建築造型和室內選料等方面的反映,她講到:「為了防盜與聚財,外牆很少開窗,採光、通風全靠天井,設天井也圖「財不外流」的吉利。晴時太陽光自天井瀉入堂前,稱為「灑金」,雨時雨水落入,稱為「流銀」,四面屋頂均向天井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時又稱為「四水歸堂」。中國人認為「水」就是「財」,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風俗,有「四面財源滾滾流入」之意。 除了體量的把握,中式空間氣質的凸顯還體現在布局的方法上。據史料記載,晚年的隋煬帝,就感嘆壯麗的宮殿雖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適宜人。於是設計師項升便為皇上設計了千門萬戶、幽房曲折的「迷宮」,人一旦誤入沒人帶路就出不來。或許就是從隋煬帝開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點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在單個的內部空間上,典型的中式空間也相當講究「隔斷」,並且這種隔斷,目的並不在於要把空間切斷,而是一個過渡、一個提醒、一個指示,常常「隔而不斷」。碧紗櫥、落地罩、飛罩、屏風、博古架、帷幕,不但用來「隔而不斷」,還有很強的裝飾性。所以如今流行的實牆、虛牆,很久以前的中國人就運用如臻化境了。 2、中式傢具 西方設計界認為:「沒有中國元素,往往就沒有貴氣。」時下最時髦的一種家居風格,便是以西方的裝飾風格和傢具為主,混合入一到兩件中式傢具,往往產生極美的效果。 事實上,經過數千年的承傳,目前還可見到的中式傢具,已經是大浪淘沙後的經典,所以也就具備了極高的融合性。我們在關注中式傢具的時候,除了考慮它的材質,恐怕應更注重其內在設計體現出的一種中國人的家居智慧。 ■案 又細分為供案、畫案、書案。供案通常在廳堂中陳設,多採用雕刻作裝飾。案出現在神聖的場合,後來出現的畫案、書案則是案類傢具的生活化,很能體現中國文人的審美特點。 ■桌 中式傢具里的桌子有長桌、方桌、書桌、炕桌等。廳堂方桌是一家的門面,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穩重端莊,做工細致,裝飾考究。桌面通常是1M的距離,這是中國古人的社交距離。 ■椅 中式傢具的椅子,有太師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師椅最大,常放在正廳中。 ■床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圍上帷幔,床頂部有頂蓋。這是不是有點「屋中之屋」的意思呢?中式床還有羅漢床,有點像加寬的長條椅,沒有架子,通常放在書齋午休時用。 3、中式裝飾 傳統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是中國人含蓄氣質的體現。 蝙蝠、鹿、魚、鵲、梅是較常見的裝飾圖案。原因是「蝠」與「福」諧音,可寓有福;「鹿」與「祿」諧音,可寓厚祿;「魚」與「余」諧音,可寓「年年有餘」。 「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圖案則是一種隱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態特徵,贊頌人類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節」,寓意人應有「氣節」,梅、松耐寒,寓意人應不畏強暴、不怕困難。 同理,石榴象徵多子多孫;鴛鴦象徵夫妻恩愛,松鶴表示健康長壽。 傳統中國建築的開間數、踏步數,都有講究。古人崇「陽數」(奇數),以「九」為尊,九字或九字的倍數是佳選。 此外,中式風格的室內裝飾還有名人字畫和書法,可以不是出於名家手筆,但無論是從立意上,還是從畫者或者書者的功力上,要求拿得出手,否則掛些敷衍潦草的墨跡,會敗壞整體的居家環境。 4、中式設計思想 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宜設而設,精在體宜 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准。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 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設計:「一般設卧榻一、榻前僅置一小幾,幾上不設一物;設小方杌二,小櫥一;室中清潔雅素,一涉絢麗,便如閨閣中,非幽人眠雲夢月所宜。」 ■刪繁去奢,繪事後素 刪繁是指去除過於復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設計師一提到以人為本,就以為是「給脖子套張餅」,其實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與方便是相輔相成的,過於奢侈地追求「一低頭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餅」,恐怕會起到負效果。 「繪事後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在孔子眼中,繪事是那種裝扮出來的美麗效果,而素則是自然的、氣質的美,孔子認為「素」要美於「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因景互借 去過蘇州拙政園的讀者都知道這座美輪美奐的園林有一個特色就是「借景」,建於蘇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園林來了。 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種整體觀。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 參考資料: http://www.designhoo.com/archiver/?tid-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