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地球是怎麼轉的

中國的地球是怎麼轉的

發布時間:2022-05-29 05:48:51

⑴ 地球到底怎麼轉的相應的分析,時區應怎樣計算

地球總是自西向東自轉。

所以你要明白,時區首先要知道它說的是一個區域,是將地球以經度為單位,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15度經度。是怎麼劃分出來的這個區域呢?如圖:

以0度本初子午線為0時區中心線開始,向東向西(向左向右)各7.5°,為中時區或者零時區。

以0時區為中心向左為西一區、西二區……,向右為東一區東、東二區,到西十一區和東十一區(即172.5°W和172.5°E)。

然後從172.5°E---180一個7.5°,再從172.5°W---180°另一個7.5°,兩個7.5組成15°的時區,我們把它叫做東西十二時區。

你要搞清楚時區計算之前必須要弄清楚上面的時區是怎麼劃分的。

然後時區的計算就相對簡單了。

一個時區十五度,十五度一個小時。

東五區和東八區差幾個小時?8-5 是3

西五區和西二區差幾個小時?5-2是3

東一區和西二區差幾個小時?2+1是3

注意我們計算時區差的時候,加減是遵循「同減異加」的原則。

同是東N區的,大數減小數。

同是西N區的,同上。

一個東N區,一個西M區,則N+M個時區差,即差的時間。

不知道你能看懂嗎?

⑵ 地球是如何轉動的

地球有自轉,周期是1天,有個23度左右的傾角,這也就是北、南回歸線的角度。
同時,地球還圍繞太陽轉,周期是1年。
同時,地球還和太陽一起繞著銀河系的中心轉。
原因很復雜,太陽系起源的時候就在轉,以後一直靠慣性維持到現在。

⑶ 地球怎麼轉動的

地球的公轉,是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它公轉的路線叫軌道,公轉運行又稱軌道運行。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扁率為1/7000,太陽位於橢圓的兩個焦點之一的位置上。因而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過程中,距離是有變化的。根據地球圍繞太陽的運行周期,每年1月3日前後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日地距離為1470萬公里。7月4日前後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稱為遠日點,日地距離是15192萬公里。 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旋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軌道長度是94億公里,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是365天5時48分46秒,即1個回歸年。1年轉360度,大致每天向東推進1度,這是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平均每小時為10.8萬公里,每分鍾1800公里,每秒鍾約30公里。地球在近日點受太陽引力最大,運動線速度較快,每秒30.3公里;在遠日點受太陽的引力最小,旋轉較慢,每秒29.3公里。 地球的自轉,是地球自身以地軸為軸心的繞軸旋轉運動,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一樣,是自西向東旋轉。地球在23小時56分內自轉一周,每4分鍾轉1度,這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地球以赤道緯線圈最長,自轉線速度最快,每小時1670公里。 地球的進動,是地軸環繞垂直黃道面的軸線所做的緩慢圓錐運動,運行的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進動速度是每年50分秒,周期約為25.8萬年。它說明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的指向在不斷地變化著,只是這種變化相當緩慢,在短時間內不易察覺罷了。 作為地球生命的決定因素,地球的這3種轉動,特別是前兩種轉動,對地球自身的存在和演化極為重要。除了前述地球公轉免使地球落沒於太陽之中之外,例子是比比皆是的。比如,前文我們曾經述及地球胎在形成過程中,曾有均質的階段,正是地球的轉動像「篩子」一樣晃動著均質的地球,方使得地球物質發生對流,輕重分離,形成了分層的地球;再如,地球轉速的變化可以造成地殼的運動,使岩層發生斷裂和褶皺,形成地形的巨變;與此同時,轉動還會賦予大地板塊漂移的動力,造成今日地表海陸分布的形態;另外地球的轉動還會造成季節和晝夜的變化,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

⑷ 地球是怎麼轉的

地球繞地軸的轉動。地軸是通過地心和地球的南極與北極的假想軸,它與地球的赤道面相垂直。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因此,人們在地球上看到太陽東升西落,這是相對運動的結果。觀察者從天北極俯看地球的自轉,是逆時針方向;從天南極俯看地球自轉,則是順時針方向。按規定:從天北極去看,凡按逆時針方向自轉的天體,都是自西向東的轉動,稱為順向自轉;凡是按順時針方向自轉的天體,都是自東向西轉動,稱為逆向自轉。地球是順向自轉,金星和天王星是逆向自轉。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自轉周期。為了確定地球自轉一周,就需要在地球之外選一參考點,作為計量地球自轉一周的開始和終止標記。如果所選參考點為某一恆星,這一恆星連續兩次通過地球上某一確定子午線的時間間隔,稱為一恆星日,其長度為23小時56分4秒。如果所選參考點為太陽,太陽中心連續兩次通過同一子午線的時間間隔,稱為一太陽日,其平均長度為24小時。可見一太陽日比一恆星日長3分56秒。其原因是:①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進行著公轉,②參考點太陽與恆星離地球的遠近不同。如果地球只自轉不公轉,它對任何參考點來說,自轉周期都是相等的,但實際上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自西向東公轉了一個角度。如圖所示,地球在自轉一周的同時,還在其公轉的軌道上向東移動了約1°的太陽和恆星日示意圖角度,即從E1移到E2的位置。對遙遠的參考點恆星來說,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對恆星F的方向線都可以看作是平行線,即地球上的A點兩次通過恆星F,轉動了360°,完成一個恆星日。但對參考點太陽S來說,距離近多了,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變化不能忽略,即地球在自轉一周到達A點時還必須再轉動1°到A1點才能對准太陽中心,完成一個太陽日。所以太陽日比恆星日長。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約360°為一年,一天公轉的角度約為1°,故太陽日比恆星日多轉的角度約為1°。所以恆星日才是地球真正自轉一周的時間間隔,而太陽日是地球自轉了一圈多1°的時間間隔。可是為了對人們生活方便起見,常用太陽日而不用恆星日。地球表面上每一個質點繞地軸轉動的速度叫地球的自轉速度。每一個質點在單位時間內繞地軸所轉過的距離稱為線速度,線速度與轉動半徑有關,半徑越長線速度越大,所以赤道上線速度最大,而極點線速度為零。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Vo=2πR/24小時=1670公里/小時=464米/秒。式中R為赤道半徑。地球表面上任一點的自轉線速度與所在地緯度的餘弦成正比,即在緯度ψ處的自轉線速度Vψ=VoCOSψ式中Vo為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依上式可求出任何緯度上的自轉線速度,緯度30°處的線速度為402米/秒,60°處為233米/秒,兩極為零。地球上每一個質點在單位時間內繞地軸轉過的角度為角速度。角速度與轉動半徑長短無關,除兩極外全球各地自轉角速度都相等,大約一天(24小時)自轉360°,每小時15°,每分鍾15′,每秒鍾15〃,兩極角速度為零地球按一定方向、周期和速度不停地自轉著,使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無不受其影響。地球自轉運動直接或間接地制約著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⑸ 地球自轉的原理是什麼

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都還是假說。考慮地球自轉的成因應該和地球公轉結合起來,在宇宙中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受到各種外力的大質量的天體為了保持自身運動的平衡性必然依靠自轉來維系平衡性。

宇宙中有以太的存在,由於以太的存在范圍無限大,並且一直處於運動狀態,地球及太陽均處於以太當中,地球及太陽都會受到來自以太的作用力。

在這個力的作用下沿著以太的運動方向開始運動,而地球在受到以太的作用力時還要受到太陽的對它的吸引,在這兩種起到決定性的力的作用下,地球開始自轉。

(5)中國的地球是怎麼轉的擴展閱讀:

起源

藝術家想像下的原行星盤。

在理論上,地球的形成是太陽系誕生的一部分:最初只是大量的、旋轉中的塵埃、岩石和氣體,最後終於形成太陽系。組成它的化學元素是來自大爆炸產生的氫和氦,還有超新星釋放出的重元素。

這個星際塵埃是不均勻的,重力吸積過程上任何的不對稱,導致最終形成行星的角動量。 目前的轉動周期是初始的旋轉受到其它因素影響的結果,包括潮汐力和忒伊亞碰撞假說。

地球自轉的證據

在地球轉動的參考座標系中,一個自由運動物體的路徑,相對於一個固定參考座標系統,會產生視路徑偏移的現象。由於受到科氏力的影響,下落的物體將會從垂直於釋放點的鉛錘線上向東偏移,並且在北半球的彈道會從它們射出的方向向右偏轉(南半球的向左偏轉)。

科氏力的影響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在氣象現象上,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氣旋有著不同的旋轉方向。虎克,依據牛頓在1679年的建議,從8.2米的高度拋下一顆球,預測會向東偏移半毫米,但是這個實驗未能成功。

而最終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才由波洛尼亞的Giovanni Battista Guglielmini、漢堡的Johann Friedrich Benzenberg,和弗萊貝格的Ferdinand Reich,使用高塔小心的釋放質量才獲得結果。

⑹ 地球是向什麼方向轉的

地球繞自轉軸——地軸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逆時針方向旋轉。
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簡稱:北逆南順。
地球繞其自轉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
地球自轉軸簡稱地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不變化)
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逆時針方向旋轉。
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自轉的周期有兩個
真正的周期是恆星日,23時56分4秒 (旋轉360°)
人們生產生活常用的是太陽日,24小時(旋轉360°59)

⑺ 地球如何轉動的地球是向哪個方向轉動的

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

地球在自轉時同時公轉,自轉一周需用23小時56分4秒,公轉了約0.986度,按地球自轉速度摺合3分56秒,時間,自轉加上公轉用的時間共24小時。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7)中國的地球是怎麼轉的擴展閱讀

地球自轉規律:

1、極移

地軸在地面上的運動,叫做極移。極移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軸對於慣性軸偏離的結果,周期大約為14個月。另一種是大氣季節性運行導致,其周期為一年。還有其他一些次要的原因,極移的振幅一般不超過15米。

2、進動

天極在天球上的位置的變化稱為進動。其規律如下:

圓錐軸線垂直於地球公轉軌道平面,指向黃道兩極。

圓錐的半徑是黃赤交角。

運動的方向是自東向西,即同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

運動的速度是每年50秒點29,周期是25800年。

⑻ 地球是怎麼轉的

地球的轉動是以太陽為參照物的,因為地球是太陽的一個行星。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這是地球自轉的結果,所以地球是從西向東轉的。如果從北極上方看應該是逆時針。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

⑼ 地球是怎麼運轉的呀

地球在自轉」不等於「地球自己轉」,康德——拉普拉斯關於地球自轉動力來源於地球內部的「星雲假說」誤導了地球科學。地球無故不會轉,它內部沒有動力!現地球之所以24小時自轉一周,是因為它在以每小時10萬多公里的速度繞日公轉,且途中遇到太陽風的側面推力,使高空產生等離子西風環流,高空西風又推動地面西風和向東涌的洋流,進而推動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一、地球在自轉≠地球自己轉 今天人們所說的「地球自轉」,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繞日運行的姿態,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而言,每24小時旋轉一周;相對於恆星的位置而言,每23小時56分旋轉一周,這是現行時間標量的依據,是太陽日和恆星日日長的由來,也是地球出現朝、晝、暮、夜的原因。「地球自轉」這一概念揭示的是「地球在自轉」這一自然現象。 其實,古希臘的費羅勞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過地球自轉的猜想,中國戰國時代《屍子》一書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論述,而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證實和它被人們所接受,則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說提出之後。 然而,地球為什麼會自轉?自轉的原因是什麼?自轉的動力從哪裡獲得?為什麼選擇現在的方向、姿態、速度自轉?這些都是現代科學至今沒有解決的問題。它不是要求去重復說明「地球在自轉」這種已被證實的自然現象,而是要求弄清地球自轉現象背後的原因,要求弄清地球自轉的動力來源及其制約因素。 「地球自己轉」已經是在說明地球自轉的原因,它要肯定的是:地球自轉的動力在於「自己」,在於地球內部而不是外部,在於自身具有的內力而不是外力。否定「地球自己轉」並不是否定「地球在自轉」這一現象,而是否定地球內部有推動自己旋轉的動力,如同水磨旋轉的動力並不在於磨體內部一樣。故「地球在自轉」不等於「地球自己轉」,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若把兩者等同起來,便是一種「誤等」。

⑽ 地球的沒和任何東西相連,那地球是靠什麼來旋轉的呢

第一章地球自轉的動力

著者認為:

「地球在自轉」不等於「地球自己轉」,康德――拉普拉斯關於地球自轉動 力來源於地球內部的「星雲假說」誤導了地球科學。地球無故不會轉,它內部沒有動力!現地球之所以24小時自轉一周,是因為它在以每小時10萬多公里的速度繞日公轉,且途中遇到太陽風的側面推力,使高空產生等離子西風環流,高空西風又推動地面西風和向東涌的洋流,進而推動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一、地球在自轉≠地球自己轉

今天人們所說的「地球自轉」,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繞日運行的姿態,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而言,每24小時旋轉一周;相對於恆星的位置而言,每23小時56分旋轉一周,這是現行時間標量的依據,是太陽日和恆星日日長的由來,也是地球出現朝、晝、暮、夜的原因。「地球自轉」這一概念揭示的是「地球在自轉」這一自然現象。 其實,古希臘的費羅勞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過地球自轉的猜想,中國戰國時代《屍子》一書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論述,而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證實和它被人們所接受,則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說提出之後。

然而,地球為什麼會自轉 自轉的原因是什麼 自轉的動力從哪裡獲得 為什麼選擇現在的方向、姿態、速度自轉 這些都是現代科學至今沒有解決的問題。它不是要求去重復說明「地球在自轉」這種已被證實的自然現象,而是要求弄清地球自轉現象背後的原因,要求弄清地球自轉的動力來源及其制約因素。

「地球自己轉」已經是在說明地球自轉的原因,它要肯定的是:地球自轉的動力在於「自己」,在於地球內部而不是外部,在於自身具有的內力而不是外力。否定「地球自己轉」並不是否定「地球在自轉」這一現象,而是否定地球內部有推動自己旋轉的動力,如同水磨旋轉的動力並不在於磨體內部一樣。故「地球在自轉」不等於「地球自己轉」,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若把兩者等同起來,便是一種「誤等」。

二、「誤等」誤導了分支科學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似乎習慣於把「地球在自轉」的現象歸結為是地球自身的行為,並未更多地意識到這兩個概念的不同,也沒仔細質疑過「地球自己轉」的動力來源。一代代人大膽地在「地球自己轉」這一基礎上,開墾著一塊塊分支科學的園地,其中地質力學、大氣動力學等,把地球自轉所產生的角動量、慣性、科里奧利效應等,引為自身的力源;天體物理學用「地球自己轉」的原理,去解釋其它行星、天體的運動;哲學家們據此概括出「事物運動的動力都存在於事物內部」這樣的普遍規律;還有的分支學科運用這一原理「圓滿地」解釋過其它自然現象。在這樣的氣氛下,誰若撬「地球自己轉」這塊基石,難免會觸動一系列分支學科發生連鎖地震,科學界必群起而攻之。

問題是,由「誤等」誤導的這些科學分支已經走到非常困難的境地。如氣象學一直以為,風就是由於「地球自己轉」而產生緯向環流的,而金星243天才自轉一周,它卻有比地球更大的緯向風,又作何解釋 地質力學認為,山脈是地殼跟不上「地球自己轉」的轉速而向西滑動堆擠而成的,那麼金星自己幾乎不轉,它地表上兩條巨大的山系和大峽谷是怎麼來的 另外抱給你一個地球,把它放在太空同樣的軌道上,它會自轉嗎 到底地球自己轉還是不轉的問題,已經尖銳地提到現代科學的面前,無法迴避。

三、虛構的「星雲說」

科學並沒有做錯題,結論與事實不符的原因在於被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所誤導。自哥白尼證實地球在自轉這一現象後,人們就開始探索地球自轉的動因。300年前的牛頓力學便精確地描述了地球的自轉及其進動,但牛頓並未從物理學上論及地球自轉的動力來源,而是簡單地把它歸因為上帝的「第一推動」。

1755年,康德在《宇宙發展史――根據牛頓定理試論整個宇宙的結構及其力學起源》一書中,虛構出一種「原始星雲」,地球在這種星雲的引力收縮中誕生,於是保留著收縮時所產生的旋轉慣性,從此永恆地按牛頓慣性定律旋轉,「地球自己轉」的動力是地球形成時與生俱來的,地球自轉的原因在於地球物質自身的引力,力源在地球內部,地核的旋轉角速度應大於地殼。 隨著拉普拉斯把這套虛構的假說數學化,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誕生,「地球自己轉」被公認為是「地球在自轉」現象的原因,並成為戰勝上帝推動說的有力武器。

當然,瓊斯―捷費利斯的碰撞潮汐說、施米特的俘獲說、本納季的新災變說等,在地球旋轉慣性的最初來源問題上提出過不同看法和推導,但在地球自轉的力源問題上與康德並無兩樣,即地球內部一直保留著某種原始的旋轉慣性。這些假說的推論過程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第一大前提都是虛構的,沒有觀測和實驗的證據。

科學不能建立在無法實驗驗證的假說基礎之上,康德――拉普拉斯星雲假說是不可靠的,不能作為科學立論的基礎?鑾遙�檔濾�茉斕腦�夾竊聘�揪筒淮嬖凇H綣?0億年前有 原始星雲,50億光年遠處就不會有星光

傳來,因為星雲是不發光的。現既然有星光傳來,說 明那裡沒有星雲。同理,50億年後,那裡的人類看到咱們太陽的星光時,也說我們這里曾是 原始星雲,你信嗎?

四、地球無故不會轉

還是抱給你一個地球,把它放在同樣的軌道上,它會不會轉呢 也許你認為,若不預先給它一個旋轉慣量,它就不會轉。那你可錯了,又在重復宇航時代初期的思路。 60年代,原蘇聯與美國曾向太空發射探測太陽輻射的人造衛星,讓鏡頭固定地對准太陽並繞太陽公轉,可出人意料的是,衛星在太空胡翻亂滾,鏡頭東搖西晃,根本無法給太陽拍照。衛星內部沒有康德式引力收縮,也沒預先給定一個旋轉慣量,衛星為何無故而轉呢 一次次失敗使科學家們對傳統的太空觀念產生了懷疑,太空除引力、磁力之外,必還有第三種力,不然,太空中的物體,包括地球,無故自己不會轉。

五、太空第三種力

70年代,太空探測發現太陽在刮「風」!即太陽表面的等離子體微粒流在向四面八方猛吹,在地球軌道附近實測平均風速約為450公里/秒,有時達到770公里/秒。微粒流中絕大多數是氫原子核,其次是氦核及少量其它元素的原子核。 這些帶電粒子流在地球軌道空間呼嘯而過,對阻攔它們前進的一切障礙都會給予一定沖力,它把太空探測器吹得左旋右轉,把彗星的氣體和塵埃從彗頭吹出,形成幾千萬公里長的彗發,把地球磁層吹變形,迎風面被擠壓在約8萬公里半徑之內,而避風面卻延長到200多萬公里之遙。

地球磁層實際就是地球磁場俘獲的等離子微粒圈層,由於它的屏蔽作用,高速撞來的太陽風質子流便停止在它的外沿,形成所謂「激波」。太陽風中每個氫原子核撞擊地球等離子圈層的力可由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求得。

F=ma

一個氫原子核的質量m為1 .67×10 -27 公斤,a為它的加速度,a=(v-v 0)/t,如這個氫原子核撞向地球等離子層後,其速度v在1秒鍾內從460公里/秒變為0,那麼a就為460000米/秒 2,由此而知這個氫原子核作用於地球等離子圈層的力為7 68×10 -22 牛頓。 地球等離子圈層(磁層)半徑約31萬公里,其最大截面面積約3×10 21 厘米 2,已知地球軌道附近太陽風的密度約每厘米 3含5個氫原子核,那麼每1秒鍾內撞向地球等離子圈層的氫原子核數將為6 .9×10 29 個,由此可求出太陽風每秒鍾作用於地球等離子圈層的總推力為5. 3億牛頓。這個力相當於使5 3億噸的物體每秒鍾獲得1毫米的加速度,而整個地球等離子大氣的質量不超過6000噸,故向日面的等離子大氣完全在太陽風力的支配之中。因等離子體浮在地球大氣之上,大氣是等離子體的載體,太陽風對等離子圈層的這個壓力必然向下傳遞,使大氣圈層也產生相應的形變。 據氣象學對地球大氣的測定,地球大氣總重量約5300萬億噸,而背日面大氣通常比向日面大氣厚1/10。也就是說,背日面大氣比向日面大氣重530萬億噸?悸歉嚦盞拇篤�淺O」。�旨俁ㄋ�拇篤�芏戎幌嗟鋇塗沾篤�陌僂蚍種�唬�幢橙彰嫻拇篤�槐認蛉彰嫻拇篤�兀?.3億噸。如果太空沒有一個外力,大氣應該平衡地分布在地球質心的兩側,那麼這5. 3億噸的外力是從哪裡來的呢 顯然是太陽風力,是太陽風通過帶電粒子壓迫地球等離子層,而間接作用於地球大氣的結果。

太陽風是太空中的第三種力,像一隻看不見的巨掌推頂著地球,當然,由於地球的質量太大,它無法把地球推出軌道,但它恆久地作用於地球的一側,必然影響地球在太空的行走姿態,地球自轉必然與太陽風力有關。

六 5 .3億噸的無形負荷

如果地球靜止在太空,那麼太陽風的風力再大,其壓力F 1、F 2(如圖1――――本機無法貼圖)都平衡地作用在地球質心的兩側,它能把地球沿X軸方向向右推出,但無法把地球推轉。 事實上,地球並沒有停止在太空,而是以每小時10萬公里的高速繞著太陽公轉,對於一個運動著的天體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太陽風的壓力偏在Y軸的左側,這就必然產生一個力矩。從理論上說,一個飄浮在太空的物體是沒有摩擦阻力的,只要有哪怕僅1公斤的力矩,也能扳動一個巨大天體的轉柄,因為1公斤的外力就已經打破了天體圍繞質心的平衡。

〖TPK1,+63mm。85mm,BP#〗

〖TS(〗〖JZ〗〖HT5」H〗圖〓1〖HT〗〖TS)〗

由於太陽風粒子流的質點運動方向與地球公轉軌道的角度接近90°,而且恆久地作用在向日面一側,故可設太陽風的合力作用在C點,且壓力為5 3億噸,而C點的物質隨O點沿Y軸高速前進時,這個橫向壓力就成為C點縱向前進時的摩擦阻力,相當於左半球被一個氣體剎車瓦包住或外加了一個5 3億噸的無形負荷。同水面滾動 的氣球一樣,球皮與水面的接觸點就是滾動摩

擦點,相當於C點。 一旦C點附近出現一個摩擦阻力,就會使左半球作減速運動,無阻力的右半球仍在慣性作 用下按原速沿Y軸運動。假如右半球的慣性力集中在A點、方向與Y軸相

同、力F剛好為5.3億牛頓,力臂r取地球赤道半徑的一半,即取3189公里,A點力矩M便由下式可得:

M=r×F

=3189000米×5 .3億牛頓

=1 .7×10 15 米?牛頓

這個力矩M使A點總是快於地球公轉前進的平均速度,導致地球繞地軸O點作逆時針圓周運動,即從北極看,自西向東旋轉。

七、旋轉的等離子風輪

數數夏夜的流星,也許有人會問,哪來這么多石塊向地球大氣層墜落呢 其實,地球所行走的空間除有無數石塊、冰塊、沙粒、塵埃之外,還有大量游離的等離子氣團飄浮在太空。人在馬路上疾行,會感到有風拂面,這個迎面風是由於人向前行走產生的,且叫它「行走風」。地球在太空高速「行走」,太空中的游離氣團也會迎面而來,產生地球的行走風,地球行走風與Y軸平行,但方向相反,同太陽風相互垂直,共同作用於地球,見圖2。

〖TPK2,+69mm。90mm,BP#〗

〖TS(〗〖JZ〗〖HT5」H〗圖〓2〖HT〗〖TS)〗

行走風對地球最外層的等離子氣體圈層形成一定壓力,把D區的大氣向B區壓、導致OD一面的 氣層薄,OB一邊的氣層厚,即OB>OD。 太陽風對地球最外氣層形成更大的壓力,

把C區的大氣向E區壓,導致OC一面的氣層比OE一面的薄,即OE>OC。 比較這兩股風力對地球等離子風輪的影響,太陽風的風速是450公里/秒,而行走風的風速才29 .8公里/秒,行走風比太陽風的風速小十幾倍。另外,行走風只是偶然地、局部地、一陣陣地碰向地球的外層大氣,而太陽風則是恆久地、全面地、連續地作用於地球,故太陽風是推動地球風輪的主力。

由於太陽風的壓力更大,它對地球氣輪的運動起決定作用。因CD區的大氣受力面積要比CB區小,故太陽風作用於CB區的壓力要比CD區大。地球質心兩邊的力臂長短不一,OB>OD,兩側受力失衡,故地球氣輪出現逆時針旋轉的趨勢。 由於靠近B點的等離子離地心遠,地心引力小,故更易被太陽風吹向A區,而一旦CB區的大氣向BA區擠壓,A區大氣就會在重力作用下向AE段運動,OBAE一區的大氣壓力就大於ODE區,大氣向D區移動,DC段的大氣又向CB段填充,整個地球氣輪開始旋轉,成為地球的等離子風輪。

八、風輪裹著地球轉

即使太陽風有5 .3億噸的壓力,也還不到地球質量的萬億分之一,直接用該力來說明地球這個巨大剛體的旋轉,顯然是無稽之談。前面把太陽風力作為扭動地球轉柄的外力矩,只是一種設定。事實上,太陽風力不可能直接作用於地球剛體,它通過風輪和水輪間接地把力傳遞給地球,最終導致地球自轉。 隨著等離子層高度的降低,等離子體比重增大,大氣密度增高,到50~500公里高度內,基本上全是高空稀薄大氣層了。這一稀薄大氣層是等離子層的載體,等離子西風風輪的旋轉,必然粘滯它作同向環流。實測證明,50公里以上的稀薄大氣層,全部由西向東作緯向環流。它已是計算導彈彈道的一個重要因子,即「高空西風因子」,它的平均風速約900米/秒,但由於大氣非常稀薄,它的風是急而無力的。

50公里以下的低空大氣是高空稀薄大氣的載體,高空西風因子又粘滯低空大氣作全球性西風環流,這樣便啟動了整個地球的風輪。風力由外圈向內圈傳遞,形成包圍整個地球的西風系統,地球懸浮在旋轉著的風輪中,風輪裹著地球同它一起自西向東旋轉,如圖3所示。

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海洋是地球的水圈,是大氣的主要載體,大氣西風環流必然會吹動粘滯洋面作同向環流。事實上,地球上的洋流全是由風力所支配的,如環南極西風漂流,便在常年西風吹動下永不停歇地自西向東涌流。如果地球上沒 有陸

地,那麼,海水就會在西風系統驅趕下作全球性緯向環流。 海水向東涌流,當然會粘滯海底、推涌海岸向東旋轉。地球最大水域中的太平洋西風洋流便每時每刻都在把科迪勒拉山系向東推涌,這條全球最長的海岸山系便成為地球的最大轉柄。太陽風就這樣通過風輪、水輪抓住了地球這個剛體的轉柄,地球就這樣被一級一級地推動著自西向東旋轉。

〖TPK3,+64mm。82mm,BP#〗

〖TS(〗〖JZ〗〖HT5」H〗圖〓3〖HT〗〖TS)〗

九、地球轉速公式

當地球被啟動、加速、旋轉起來之後,若速度得不到控制,它必然會像超速飛輪那樣崩裂,而現在地球的轉速是怎樣被控制的呢 地球自轉的力源既然來自「兩風」,而行走風的風力取決於地球公轉速度,那麼太陽風力和地球繞日公轉的速度就決定著地球自轉的速度,也就是說,地球自轉的速度V與太陽風力F和公轉速度U的積成正比。

V=F×U

如果V>F?U,那就必須減速,如果V<F?U,就必須加速,這樣才能維持自轉速度與「兩風」力矩的平衡。而「兩風」並不直接把力傳給地球,它們對地球自轉速度的控制,仍然是通過西風和洋流來執行的。

〖TPK4,+70mm。58mm,BP#〗

〖TS(〗〖JZ〗〖HT5」H〗圖〓4〖HT〗〖TS)〗

圖4說明,南、北中緯地區的西風及西流大於地轉線速度,西風和西流把地球往東推,欲給地球加速。而赤道區的西風和西流流速小於地轉線速度,成為「負西風」。這如同順風行駛的汽車,車速超過風速後,順風便轉化為逆風一樣。現赤道地面的東風帶就是「負西風」轉化而來的,太平洋、大西洋的赤道東風洋流也是由「負西流」轉化而來的,赤道東風和赤道東風洋流把地球向西推涌,欲使地球減速。

如果人為地給地球加速,那就會遇到赤道東風和赤道東風洋流的更大阻力。如果使地球轉 慢,那又會遇到南北兩條西風帶及其西風洋流的更大推力。地球就在這南北兩道推

力和一條赤道拉力中尋求平衡,使自轉的速度保持在「兩推一拉」的合力之中。地球的轉速在風輪和水輪的直接控制之下,它不能隨意選擇或改變自己的轉速。

十、「風吹地轉說」

太陽風推動地球自轉的立論,完全建立在已觀測的證據基礎之上,它能完滿地解釋大氣、海洋、地質等學科所面臨的疑難,真實地反映地球運動的狀態。?然而,冥王星不轉,天王星睡著轉,金星反轉,水星慢轉,這些行星自轉現象如何解釋呢?地球又為什麼會公轉?公轉速度又如何控制?……這些問題不解決,地球自轉的動因仍然無法落錘。可慶幸的是,70年代以來卓有成效的行星探測,已經為解決這些問題積累了大量觀測數據,這些資料會促使人們去重新評判當代行星起源的假說。下篇將對這些問題逐一提述,它將消除我們對「太陽風造成地球旋轉」原理的任何懷疑。

現把這一原理歸納如下:地球自轉的動力來源於外部,是太陽風和行走風的合力啟動了地球的風輪和水輪,地球在風輪和水輪直接驅動下自西向東旋轉。地球自己不能轉,也不能不轉,怎樣轉,轉快轉慢,都取決於外部各圈層的矢量和合力,這就是「地球在自轉」現象的真正原因。為與「地球自 己轉」的理論相區別,我把它簡要地稱為「風吹地轉說」。

有讀友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太空中吹出的肥皂泡在周圍氣流作用下,照樣會自轉,這么簡單的原理還能稱為「地球大揭秘」? 我非常理解這樣的讀者,因為著者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全世界那麼多大科學家,連這點道理都沒曾想過?而事實是令人遺憾的,他們沒有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們沒有確切地告訴我們地球自轉的動力來源。無論你參加過多少次國際、國內關於地球動力學學術會議,除了能聽到類似康德的老調外,就是美國人芒克(《地球自轉》作者)的算式。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地球是怎麼轉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8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8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19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
英國掛車怎麼開 瀏覽:433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8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5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