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航天歷史中,有哪些人和事值得我們銘記
神州五號登月,還有宇航員楊利偉。每一次成功登月都是讓人激動振奮人心的

② 中國航天員有哪幾位
中國航天英雄有11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11位。分別是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陳冬、劉洋(女)、王亞平(女)。

6月17日920,我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和五星紅旗再次征戰太空,神舟十二號發射升空,火箭發射圓滿成功。3名航天員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住人員」,進入空間站核心艙執行太空任務和科學研究。
在軌駐留3個月。從1992以來,我國發射了11艘神舟飛船,以及天宮一號飛行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等。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自力更生。
攻堅克難,逐一攻克載人航天各項關鍵技,將五星紅旗帶入太空。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57歲)、劉伯明(55歲)和湯洪波(46歲)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55歲)。
王亞平(41歲)和葉光富(41歲)。這份名單很有分量,屬於兩老帶一新的格局,兩位少將帶領一位大校上天,這可能是世界載人航天史上級別最高的飛行乘組。一位57歲,一位55歲,一位46歲。
可以說正是事業上的巔峰年齡。這些航天員都是青壯年,正是當打之年,都是從特級飛行員出身,素質非常優秀。備份的三位,也屬於兩老帶一新。
③ 宇航員現在有幾個登月了
目前,還沒有中國人登上月球。
一、 目前飛上太空的航天員有14人:
1、 楊利偉:"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太空飛行時間21小時。
2、費俊龍:"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1] ,太空飛行115.5小時。
3、聶海勝 : "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1] ,目前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神舟十號乘組指令長,執行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操作。
4、翟志剛:"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神舟七號乘組指令長,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太空飛行2天20小時18分。
5、劉伯明:"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神舟七號乘組02號航天員。太空飛行2天20小時18分。
6、景海鵬:"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神舟七號乘組03號航天員。"二級航天功勛獎章",隨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並與天宮一號對接。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並與天宮二號對接,太空飛行33天 。
7、劉旺:"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神舟九號01號航天員,首次太空對接操作第一責任人。太空飛行13天。
8、張曉光: "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隨神舟十號飛船進入太空,擔任02崗位,太空飛行15天。
9、陳冬: 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並與天宮二號對接 。
10、劉洋(女):"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隨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中國首位飛天女航天員,太空飛行13天。
11、王亞平(女): "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隨神舟十號飛船進入太空,中國首位80後女航天員,太空飛行15天。
二、關於登月:
1、第一期:實施的繞月探測工程:發射一個月球衛星,來對月球進行一年以上全面的、精細的探測。
「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升空,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2、第二期:實質性的階段
(1)」嫦娥二號」衛星於2010年10月1日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是中國第二顆探月衛星、第二顆人造太陽系小行星,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
(2)」嫦娥三號」探測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於2013年12月2日順利送入太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3、第三期:中國將進入載人登月階段
2020年前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將實現"回"的任務,即飛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來,還取一些東西帶回地球,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航天員登月。
④ 中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有哪些
目前,還沒有中國人登上月球。
一、 目前飛上太空的航天員有14人:
1、 楊利偉:"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太空飛行時間21小時。
2、費俊龍:"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1] ,太空飛行115.5小時。
3、聶海勝 : "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1] ,目前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神舟十號乘組指令長,執行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操作。
4、翟志剛:"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神舟七號乘組指令長,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太空飛行2天20小時18分。
5、劉伯明:"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神舟七號乘組02號航天員。太空飛行2天20小時18分。
6、景海鵬:"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神舟七號乘組03號航天員。"二級航天功勛獎章",隨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並與天宮一號對接。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並與天宮二號對接,太空飛行33天 。
7、劉旺:"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神舟九號01號航天員,首次太空對接操作第一責任人。太空飛行13天。
8、張曉光: "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隨神舟十號飛船進入太空,擔任02崗位,太空飛行15天。
9、陳冬: 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並與天宮二號對接 。
10、劉洋(女):"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隨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中國首位飛天女航天員,太空飛行13天。
11、王亞平(女): "英雄航天員","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隨神舟十號飛船進入太空,中國首位80後女航天員,太空飛行15天。
二、關於登月:
1、第一期:實施的繞月探測工程:發射一個月球衛星,來對月球進行一年以上全面的、精細的探測。
「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升空,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2、第二期:實質性的階段
(1)」嫦娥二號」衛星於2010年10月1日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是中國第二顆探月衛星、第二顆人造太陽系小行星,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
(2)」嫦娥三號」探測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於2013年12月2日順利送入太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3、第三期:中國將進入載人登月階段
2020年前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將實現"回"的任務,即飛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來,還取一些東西帶回地球,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航天員登月。
關於登月:
登月:指人類利用自身開發的載人航天器將人類的宇航員送上月球。
⑤ 中國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
摘要
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楊利偉。航天員這一職業雖然體面,但是背後成千上萬次的訓練,以及隨時犧牲的可能,都讓光鮮背後險象環生。而航天員楊利偉經過了艱苦的訓練,不同場地的模擬,終於成功進入太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樹立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⑥ 我國的航天英雄有哪些人
截止2021年8月中國航天英雄有11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11位。分別是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陳冬、劉洋(女)、王亞平(女)。
1、楊利偉:「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太空飛行時間21小時。
2、費俊龍:「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太空飛行115.5小時。
3、聶海勝:「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二級航天功勛獎章」。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神舟十號乘組指令長,執行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操作。

4、翟志剛:「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神舟七號乘組指令長,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太空飛行2天20小時18分。
5、劉伯明:「英雄航天員」,「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神舟七號乘組02號航天員。太空飛行2天20小時18分。
⑦ 中國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
中國的航天事業如火如荼,如今也屬於世界領先,這些名譽,都源於國家對於航天事業的大量投入,以及無數航天員的共同奮斗。
提到航天員,家喻戶曉的是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楊利偉。航天員這一職業雖然體面,但是背後成千上萬次的訓練,以及隨時犧牲的可能,都讓光鮮背後險象環生。
而航天員楊利偉經過了艱苦的訓練,不同場地的模擬,終於成功進入太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樹立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據知情人說,張玉梅與楊利偉在婚後,從來沒有發生過較大的爭執,都盡量互相尊重著對方。而在楊利偉跟隨部隊四處奔波,從南到北,從荒漠到海島,張玉梅都義無反顧地緊跟丈夫的腳步。甚至在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張玉梅也沒有因此去耽誤丈夫的工作。
最後張玉梅也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為了部隊資料員,與丈夫一同在北京航天城工作。
作為飛行員背後的女人,固然能夠享受到丈夫的榮譽與光環,但是也肩負著常人難以理解的難處。丈夫楊利偉也深有感觸,總覺得欠妻子太多,在一年春節時,當著一眾親朋的面,將一首《懂你》送給妻子,張玉梅感動得淚流滿面。
⑧ 登月球的中國人有哪些人
截止2021年5月中國還沒有人登陸月球。
中國目前還沒有實現把人送上月球,根據中國已經制定好的計劃,目前首先要完成的任務是探月工程,並且整個探月工程飛為了三個階段來實施。
第一個階段是圍著月球表面環繞,第二個階段是實現落在月球,第三個階段是使落在月球表面的探測器成功的返回地球,這三個階段完成以後才能進行載人的登月計劃。
在2019年的1月3日上午十點鍾二十六分,中國發射了嫦娥四號探測器並且成功的在月球背面的東經177.6和南緯45.5附近的預選區域著陸。
並且通過探測器上面的鵲橋中繼星向祖國傳回來了世界上第一張通過近距離拍攝的月球背面影像,同時也揭開了月亮背面的神秘面紗。
這次的探月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第一次在月亮背面著陸,也是第一次月亮背面和地球的中繼通信,並且開啟了人類探測月球的新篇章。

載人登月里程碑:
首次載人登月是由「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的。當時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當飛船與「土星5」火箭第三級分離,且飛船沿過渡軌道飛行2.5天後,便開始接近月球,此時飛船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
接著,兩名航天員進入登月艙,並駕駛登月艙與飛船分離,這時飛船指揮艙內的一名航天員繼續駕駛飛船繞月球軌道飛行,而另兩名航天員則乘登月艙在月面著陸。登月後航天員採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開了太陽電池陣,安裝了月震儀等。任務完成後,他們乘登月艙的上升級返回月球軌道,與飛船對接,最後返回地球。
⑨ 中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有哪些
目前,還沒有中國人登上月球。 一、 目前飛上太空的航天員有14人: 1、 楊利偉:"航天英雄","航天功勛獎章"和證書,隨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