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4 08:50:43

⑴ 中國有幾大產業怎麼分類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1)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

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

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

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進程也不快。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網路-三大產業

⑵ 中國三大產業是哪三大

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產業革命往往是由於製造業的革命引發的一場導致三大產業全面變革。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物流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農、林、牧、漁服務業,交通運輸輔助業,綜合技術服務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
資源密集程度分類法
這種產業分類方法是按照各產業所投入的、佔主要地位的資源的不同為標准來劃分的。根據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三種生產要素在各產業中的相對密集度,把產業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1、勞動密集型產業。指進行生產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勞動力,而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低的產業。其衡量的標準是在生產成本中工資與設備折舊和研究開發支出相比所佔比重較大。一般來說,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指農業、林業及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傢具等製造業。隨著技術進步和新工藝設備的應用,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資本密集度也在提高,並逐步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業在發達國家就被劃入資本密集型產業。
2、資本密集型產業。指在單位產品成本中,資本成本與勞動成本相比所佔比重較大,每個勞動者所佔用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金額較高的產業。當前,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指鋼鐵業、一般電子與通信設備製造業、運輸設備製造業、石油化工、重型機械工業、電力工業等。資本密集型工業主要分布在基礎工業和重加工業,一般被看作是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重要基礎。
3、技術密集型產業。指在生產過程中,對技術和智力要素依賴大大超過對其他生產要素依賴的產業。目前技術密集型產業包括:微電子與信息產品製造業、航空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現代制葯工業、新材料工業等。
當前以微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正迅猛發展,成為帶動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因此可以說,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水平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經濟增長的前景。

⑶ 我國的三大產業結構是

一、我國的三大產業結構

1、分別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2、第一產業指農業。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3、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二產業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包括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4、第三產業指服務業。中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

(1)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2)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3)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4)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二、三大產業的意義

1、農業

(1)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是國民經濟其他 部門賴以獨立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3)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各部門生產的增長,最終取決於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2、工業

(1)主導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國力和現代化水平。

(2)為國民經濟的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裝備,能源動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資金積累,成為了整個社會生產的"工作母機";

(3)是人民生活消費品的基本提供者。

(4)農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都離不開工業,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3、第三產業

(1)有力地促進物質生產的發展;

(2)更好地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4)有助於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發展;

(5)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途徑之一;

(3)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1、產業結構是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一國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產業結構的變化一方面為某些行業帶來良好的市場機會,一方面也會對其他行業帶來生存的威脅。通常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服務業的重要性會與日俱增,服務業的比重會日益擴大,服務業從業者有較大的市場機會。

2、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3、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

⑷ 我國的三大產業分別是什麼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葯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4)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

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進程也不快。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⑸ 中國經濟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什麼

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在過去,我們將投資、消費、出口叫做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這其中所對應的就是金融業、房地產、製造業,這些就是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在實際情況中,支柱產業一般會在政策扶持,資金導向之下而進行改變,例如2015年就是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這些為當時的支柱產業。
一個完整的產業都有成熟到衰落的過程,例如我們在過去會用膠卷的相機,而現在則是全部用數碼相機。未來的支柱產業目前來說,主要有三個: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服務業,三是現代製造業。
1、戰略性新興產業,這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機器人和高端製造業,這是目前的主要科技發展方向。
2、服務業,這一行業往往是被稱為第三產業,這里可以盡可能地吸納就業人群,例如餐飲、工廠、農業,這些勞動性密集產業往往能增加當地不少的就業機會。
3、現在製造業,在這里比較基本的表現就是航空航天、飛機高鐵、船舶和核電裝備,另外特高壓等輸電設備也是在此之內的,這些往往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
總的來說,支柱產業往往代表的就是未來的社會發展方向,這些產業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著不少的帶動作用。
供參考。

⑹ 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我國有三大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


一、農業


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是單一指標,不同於一般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一組指標體系。在門類上包括單位時間作物、蔬菜、果樹、林木等植物生產的初級生產力和家畜、家禽、魚類等動物生產的次級生產力,還應考慮土壤肥力的變化狀況。


二、工業


工業一直被稱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三、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環保,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交通運輸、社會保障。


還有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國際組織等。




(6)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葯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3、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⑺ 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產業分別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我國的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

⑻ 中國經濟三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先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很大,從需求指標和技術指標這兩個指標來衡量。

服務業支柱產業,因為能最大限度地吸納就業人群;再者服務業是消耗資源最小的產業;三是其比例決定經濟結構的水平。現代製造業是未來的重要產業,將替代傳統產業。

服務行業的主要反方向

消費服務業。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餐飲商貿、兒童服務、健康醫療、養老消費。目前我國都屬於短缺,如看病難。消費服務業要走階層化、個性化之路,消費階層化是消費的突出趨勢。大規模的模仿性消費將退潮,消費服務不再是以營銷為中心,而是以客戶為中心。

生產服務。指生產配套服務、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等。服裝、建築、工業產品等等的設計,就是生產服務。生產與設計分離,高度專業化,設計的搞設計,生產的專攻生產。

商務服務。投行、咨詢、證券等等,非銀行金融服務放開,商務服務應運而生,未來有巨大發展前景。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幣1萬值多少 瀏覽:31
媳婦用義大利怎麼寫 瀏覽:50
印度疫情如何治療 瀏覽:964
在越南住宿多少錢一天 瀏覽:578
中國畫怎麼翻 瀏覽:430
義大利面的肉粒怎麼做 瀏覽:970
印尼電話打國內多少錢 瀏覽:846
越南疫病死了多少人 瀏覽:255
中國的根在哪裡 瀏覽:729
一月什麼海鮮好印尼 瀏覽:691
為什麼捐贈疫苗給越南 瀏覽:225
中越戰爭越南網友是怎麼評論的 瀏覽:192
伊朗汽車品牌怎麼樣 瀏覽:560
英國移民簽證拒簽多久能過 瀏覽:685
越南語老師講什麼 瀏覽:379
大學生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瀏覽:618
英國確診人數怎麼那麼少 瀏覽:258
怎麼罵印度的 瀏覽:111
不會英語去伊朗怎麼溝通 瀏覽:774
如何看待中國的過度消費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