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有哪些
【盤古開天】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2. 【女媧造人】
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 ,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3. 【女媧補天】
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4. 【誇父追日】
誇父追日指的是相傳在黃帝時期,誇父族首領誇父想要把太陽摘下,於是開始逐日,和太陽賽跑,在口渴時喝乾了黃河、渭水之後,在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軀化作誇父山。誇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戰勝自然的願望。
5. 【後羿射日】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幹了大地,曬幹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
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後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6. 【嫦娥奔月】
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
7. 【精衛填海】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發鳩山,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遊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⑵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話故事
1.女媧造人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
2.誇父追日 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
3.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遠古神話
⑶ 上古神話故事有哪些
中國的上古神話有很多比如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等這些都是我國傳統的神話故事。
⑷ 中國十大神話故事是那些
中國十大神話故事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後弈射日、嫦娥奔月等。
1、女媧造人
女媧乃大地之母,萬物之神。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水。蒼天補,四極正;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2、誇父追日
傳說在黃帝時代,誇父族有一個首領。他也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是一個好奇心非常重的寶寶,看著太陽他就總想探究這個太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要給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答案,他邁著腳步就朝著太陽出去,可是無論他怎麼追怎麼追一直都追不到,直到最後我幹了黃河和渭河的水渴死在大澤邊上。
3、女媧補天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4、精衛填海
傳說精衛是黃帝的女兒,有一天,她前往東海遊玩的時候,不小心溺死在東海中。由於無辜枉死,精衛心中怨念很深,於是就常常從西山叼來木石,扔在東海裡面,想要填平東海,以報自己無辜枉死之仇。
5、絕地通天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在黃帝退位之後顓頊就繼承了他爺爺的帝位。登上帝位的顓頊看到蚩尤刑天共工誇父之流,經常利用人間跟天上交通便利,常常從天梯下去蠱惑下界的民眾叛亂。
於是顓頊一氣之下就派人斬斷了天梯,決斷了天和地的通道,從此神不能隨便下界,人也再也不能隨便上天。
6、後羿射日
傳說在帝俊執政期間,他和他正房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兒子,這十個兒子非常調皮。
有一天,這十隻金烏趁母親不在的時候偷偷溜出去遊玩。可是這十隻金烏的遊玩不是普通的遊玩,他們的遊玩給人間造成的現象就是十個太陽一起出現在天上。
可能因為孩子是在叛逆期不聽父母的話吧,不知為何帝俊沒有叫他的妻子羲和去把十個兒子領回來,反而叫了一個名叫大羿的天神下界收拾他們。
大羿下界後也不含糊,拉弓射箭一下一口氣射就射死了九隻金烏。可能帝俊只是想嚇嚇十個兒子,沒想到大羿是這么認真一下子,一下子就殺了他九個兒子。
就這樣,原本天神出生的大羿就再也不能上天。後來連功績也被一個擅長於射箭的有窮國國王竊取了,變成了後羿射日。
7、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8、嫦娥奔月
有關恆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恆娥,因漢代人避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該典故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仙葯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9、鯀竊熙攘
傳說鯀也是黃帝的後裔,可能他生來就有點爹爹不疼媽媽不愛的感覺,加上治水又不肯動腦筋只知道用填堵的方法,不僅沒能將水患治理反而讓洪水越來越泛濫。
可是偏偏鯀還有一副菩薩心腸 ,見不得天下蒼生飽受洪災之苦,於是偷偷的趁黃帝外出的時候盜取了他的息壤用於治理洪水。
鯀盜竊熙攘的事還是被鯀帝發現了,於是派下屬將鯀殺死在羽山,並收回了息壤。
10、愚公移山
有一個叫愚公的人覺得擋在他家門口的太行和王屋兩座太礙事了,不方便出行。
於是,在他年紀快到90歲的時候,帶領著他的兒子、孫子,以及村裡的百姓一起想要把太行和王屋兩座山鏟平。
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遭到了一個有智慧老人的嘲笑,這個老人說他,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剩下的歲月和殘余的力氣,連一棵草都拔不動,又怎麼能把這么多的泥沙土石撼動?
愚公聽後,長嘆著說,即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呀,我兒子死了,我還有孫子,孫子死了,孫子又有兒子呀,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再長,我們無數帶人挖下去難道都把它挖不平嘛?
愚公的精神感動了上天。
天帝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派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大山。
(4)中國上古神話有哪些擴展閱讀
神話的產生還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性質。當時人們必須依靠集體,共同獲得生活資料,抵禦野獸和敵人;勞動所得有限,必須平均分配。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人與自然的主要矛盾,成為人民注意的中心。因此,解釋自然和制服自然,就成為神話的主要內容。
同時,由於人們的利益一致,在集體生產中涌現出來的技藝超群、勇敢剛強的人物,受到全體成員的崇敬,其被賦予神奇的能力而成為神或半神。在他們身上,寄託了原始人制服自然的願望。
有一部分神話表現了部落間的戰爭。這部分神話主要產生在原始公社制的後期。當時公社制趨於解體,但部落間為了佔有生活資料而產生的斗爭仍是全民的事業。戰爭的勝利和領導者的業績被看作集體的威力和光榮的標志。因此,人們同樣自發地通過幻想把戰爭過程和指揮者予以神化,使這部分故事成為神話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神話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它是一種反映現實的觀念形態,也是產生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只是由於神話反映客觀世界是通過人類童年期自發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現出獨特的形態。
⑸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有哪些
1、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神話故事,它的流傳早於七夕節的形成。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有現存文字記載的牛郎織女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地域分野最早見於漢代史籍《漢書地理志》中。
2、精衛填海。出自《山海經北山經》,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
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今天常用它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3、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4、開天闢地。這個成語來源於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這說的就是古時候流傳著的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後常用來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5、天衣無縫。出自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徐視其衣並無縫,翰問之,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今指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麼毛病。
6、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一粒不死之葯(一說偷吃),飛到了月宮的故事。
⑹ 中國上古神話故事有什麼分別是那些拍為電視劇
一、上古神話:
1、神農嘗百草
後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方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游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後羿只顧四齣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神話傳說「後羿」是「嫦娥」的丈夫。後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後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死了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二、影視化的神話故事:
1、《精衛填海》
電視劇《精衛填海》是由梁國冠、羽笛導演,舒暢、李解、顏丹晨、武洪武、張天舒、王九勝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 。
該劇以精衛、後羿拯救炎帝、幫助人類、化解災難、消滅邪魔、拯救人間的故事情節為主題,採用上古神話,講述了人間真情和天界正義、人神友情和人神魔三界愛情的悲壯故事。本劇於2005年8月16日,在深視2套電視劇頻道首播 ,2007年在廣西衛視、陝西衛視、安徽衛視、山東衛視四大衛視同時上星播出 。
2、《伏羲女媧》
《伏羲女媧》是由顧琴芳執導、黃志忠、榮蓉、王衛國、劉赫男、蔣欣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
該劇講述了蠻荒時代,在火山、洪水、野獸肆虐的環境之中,人類的部落之間為搶奪生存環境和生活資源而相互爭斗、頻繁廝殺的故事。
3、《天地傳奇》
《天地傳奇》,是由曹榮執導 ,何琳、焦恩俊、曹榮、黑子領銜主演的上古神話題材古裝劇。2009年1月30日於CCTV-1首播。
該劇取材自流傳於民間的伏羲和女媧的神話故事,以伏羲為主人公,圍繞著伏羲開天闢地、創造八卦、女媧造人、煉石補天等傳說展開。
4、《遠古的傳說》
《遠古的傳說》(又名:《華夏演義》,英文:Ancient Legends)是由吳家駘、林建中執導,焦恩俊、劉德凱等演員主演的神話題材電視連續劇,於2010年8月15日至2010年9月6日在CCTV-1首播。
該劇取材於古籍《山海經》以及部分民間傳說,主要講述了盤古開天後,人間部落因爭斗產生瘟疫,為尋求戰勝瘟疫的辦法,玉帝之妹花神和神農經歷千難萬險,遠走五嶽天池,尋求凈土真水,最終用天庭的種子讓鮮花開滿人間、解救人類蒼生的故事 。
5、《奔月》
《奔月》是由內地與香港合拍,潘文傑執導,李銘順、範文芳、溫崢嶸、連凱等聯袂主演的古裝神話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後羿受天帝之命,斬巨蟒、除八害以救蒼生,在鷙鳥傷害嫦娥時射鷙鳥以救嫦娥,與嫦娥天上人間相知相愛的傳奇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精衛填海(電視劇)
網路--中國上古神話
⑺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有什麼
中國神話故事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誇父逐日等。這些神話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1、盤古開天闢地:宇宙混沌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醒來時看到了,就拿斧子將其劈開,輕的上升變成天,重的變成地。
2、女媧補天:女媧煉五色石頭補天,補好後又豎起了四根擎天柱,徹底的解決了天塌下來的後顧之憂。
3、後羿射日: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旱災嚴重,後裔就奉天帝之命下凡射去了九個太陽,從此百姓安樂。
4、大禹治水:堯的時候,鯀九年都沒有治水成功,他用的是填堵的方法,結果被殺。後來他兒子禹用疏導的方法治水成功了,舜禪位給禹。
5、精衛填海:炎帝的女兒去東海遊玩,不幸淹死在海里,於是靈魂化作一隻名叫「精衛」的烏鴉,每天銜一點樹枝、石子來填東海,想把海填平。
6、愚公移山:快九十歲的愚公想要把門口的太行山和王屋山移開,智叟勸諫,愚公說自己雖然快要死了,但是子孫是無窮的,天帝被感動後移走了兩座大山。
7、女媧造人:女媧一個人很孤單,就仿照水裡自己的倒影捏泥娃娃,取名為人,捏的速度太慢,就拿藤條和泥漿甩泥娃娃,於是人類就布滿了大地。
8、神農嘗百草:神農是醫葯和農業之神,他親自嘗草葯,一天中過70次毒,最後命喪於斷腸草之毒。
9、誇父逐日:誇父追趕太陽,疲倦時喝乾了黃河和渭河的水,臨死時手杖化作桃林,為追尋光明的人繼續解渴。
中國神話故事是中國古代人們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勞動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人類幼年時期通過幻想對天地宇宙、人類起源、自然萬物、生命探索、部族戰爭、勞動生活的稚拙的解說。中國神話故事展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天真、樸素、真誠、美好的藝術想像,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中國神話故事在民間口耳相傳,它的神奇、瑰麗,反映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⑻ 上古神話人物有哪些
上古神話人物有:
1、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 ,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
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2、伏羲,傳說中部落首領。從這時候起,始結繩為網,進入漁獵經濟生活,由血緣家族向氏族過渡。
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葯鼻祖之一。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
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3、神農,即炎帝。相傳發明原始農業,進入削鋁翻土、磨唇而耨的生活。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
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葯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4、黃帝,軒轅部氏首領,後為炎黃部落聯盟的組織者。相傳至春秋後期,「黃帝」稱號遂成為華夏族(中原各族)共同團結的旗幟。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5、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驍勇善戰,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有說是和炎帝同屬一個部落。
他有兄弟八十一人(約81個氏族部落),個個本領非凡。《路史·蚩尤傳》:「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6、夏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 。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 ,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國號夏。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
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