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一貫奉行的是什麼國防政策
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
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將一如既往同各國加強軍事合作、增進軍事互信,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事務,在國際政治和安全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軍隊質量建設;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1)中國的國防政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這是由中國的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外交政策、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所決定的。中國根據本國國情所選擇的社會制度、發展戰略和生活方式,不受外來侵略和擴張的支配,不會制定擴張性的國防政策。
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遵循的道路和國策。中國的國防政策的基本精神,以保衛祖國,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反對分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旨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並提供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和平發展。
B. 中國奉行什麼國防政策
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有益增長。中國軍隊將繼續堅定致力於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時與其他國家一道維護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近年來,中國在自身經濟不斷增長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國防建設投入,完全是正當、合理的,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希望各國能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國防建設。中國願繼續與各國一道,不斷加強在安全領域的互信合作,共同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
中國政府不斷提高國防費透明度。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多次發表國防白皮書,詳細介紹中國國防費的投入規模和使用方向。中國每年的國防費預算都納入國家財政預算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查批准,這一過程完全是公開透明的。
中國參加了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和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並以建設性態度參與「聯合國軍事開支標准報告制度」。這表明了中國政府致力於提高軍事透明度,增進與世界各國軍事互信的積極態度。
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防備和抵抗侵略,確保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不受侵犯。
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
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
C. 中國的國防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防禦性政策。
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這是由中國的發展道路、根本任務、對外政策和歷史文化傳統決定的,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戰略抉擇。
國防政策的主要依據是:國際環境分析及其對國家安全之機遇與威脅的判斷;為實現國家安全利益確定的國家目標、國防戰略、軍事理論;經常出現及關系重大的現實國防問題;國家的政治、外交、經濟、科技、社會等其他方面政策的限制與需求。
(3)中國的國防政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中國國防政策主要內容: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防的領導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防特別是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是進行國防建設和軍事斗爭的成功經驗。
二、確定正確的基本目標和職責
鞏固國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是中國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也是中國憲法賦予中國武裝力量的主要職責。
三、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是中國國防建設一個長期的基本方針。
四、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中國在戰略上實行防禦、自衛和後發制人的原則,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五、獨立自主地建設和鞏固國防
中國的社會制度、對外政策、歷史傳統和自然地理等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獨立自主地建設和鞏固國防。
六、實行軍民結合,全民自衛
在國防建設和國防斗爭中,要繼承和發揚人民戰爭的優良傳統,堅決地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堅持軍民結合、全民自衛的原則。
D. 我國現行的國防政策是什麼
我國現行的國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防備和抵抗侵略,確保國家領海、領空和邊境不受侵犯。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防範和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
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使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與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
加強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軍隊質量建設。堅持以機械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主導,推進信息化機械化復合發展,實現軍隊火力、突擊力、機動能力、防護能力和信息能力整體提高。
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立足於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著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做好軍事斗爭准備。逐步建立集中統一、結構合理、反應迅速、權威高效的現代國防動員體系。以聯合作戰為基本作戰形式,發揮諸軍兵種作戰優長。
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中國的核戰略貫徹國家的核政策和軍事戰略,根本目標是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始終奉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無條件地承諾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
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開展對外軍事交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合作關系。參與國際安全合作,加強與主要大國和周邊國家的戰略協作和磋商,開展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和軍事互信機制,共同防止沖突和戰爭。
(4)中國的國防政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國防政策, national defence policy 。 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國防政策是國家進行國防建設、軍事斗爭和使用武裝力量,以及進行與國防建設有關的活動的准則,國家進行國防建設和使用國防力量的准則。通常可分為總政策和具體政策。是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的保證。國防政策有其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防政策 。霸權主義國家的國防政策是為其強權政治服務的;中國的國防政策遵循中國共產黨確定的基本路線和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的思想,實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為維護和平反對侵略服務。
E. 中國奉行積極的國防政策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有益增長。中國軍隊將繼續堅定致力於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時與其他國家一道維護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近年來,中國在自身經濟不斷增長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國防建設投入,完全是正當、合理的,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希望各國能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國防建設。中國願繼續與各國一道,不斷加強在安全領域的互信合作,共同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
中國政府不斷提高國防費透明度。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多次發表國防白皮書,詳細介紹中國國防費的投入規模和使用方向。中國每年的國防費預算都納入國家財政預算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查批准,這一過程完全是公開透明的。
中國參加了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和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並以建設性態度參與「聯合國軍事開支標准報告制度」。這表明了中國政府致力於提高軍事透明度,增進與世界各國軍事互信的積極態度。
(5)中國的國防政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防備和抵抗侵略,確保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不受侵犯。
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
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
參考資料來源:外交部-中國的國防政策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任海泉:世界變革中的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
中國會應國家利益的需要而相應調整國防政策。以前中國是奉行本土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現在隨著國家海外利益的增大,國防技術的提高,現在提倡的是積極防禦的攻防兼備的國防政策。但本質沒有改變,只作了很小的調整。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孟玉哲、侯利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抉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為貴」的中華文化傳統,決定了中國始終不渝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
白皮書說,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根本目標;堅持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鮮明特徵;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戰略指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發展路徑;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
F. 我國基本國防政策
維護國家安全統一。
依照憲法和法律,中國武裝力量肩負對外抵抗侵略、保衛祖國,對內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神聖職責。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
(6)中國的國防政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近年來,中國軍隊根據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需要,大力加強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戰爭形態在變,安全威脅在變,軍隊作戰能力需求也在變。
堅定不移地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後勤,培養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深入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增強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G. 國防政策是指
新世紀新階段中國的國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2、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3、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4、加強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軍隊質量建設。
5、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6、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
H. 我國基本國防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堅持全民國防。國家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依法開展國防活動,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三條 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加強邊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領域防衛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實現國防現代化。
第四條 國防活動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武裝力量。
第五條 國家對國防活動實行統一的領導。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堅持全民國防。
國家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依法開展國防活動,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I. 現階段我國的國防政策是什麼
積極防禦。
J. 我國新世紀新階段的國防政策是什麼
(一)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
(二)堅持全民自衛,獨立自主建設和鞏固國防
(三)堅持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和自衛防禦的和戰略
(四)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可持續發展
(五)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
拓展資料
國防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從事國防建設和使用國防力量的目的、方針、重點、體制、途徑等。
1、中國國防政策的目的是鞏固國防,抵禦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確保國家安全。
2、中國國防政策的方針是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在服從並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的前提下,逐步增強國防實力和國防潛力。
3、中國國防政策的重點是發展國防科技,改善武器裝備,提高現代化水平。
4、中國國防政策的武裝力量體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相結合。
5、中國國防政策的途徑是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軍事交流,努力發展與各國人民和軍隊的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