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在中國科學報上發文章
你可以聯系報社投稿,但是選擇代發效率會高很多。戈壁傳媒就是從事新聞發布的機構,有五年4A廣告與公關公司代理合作背景,除了中國科學報,還有科技日報等主流科技類報紙資源。
❷ 怎樣在網上發表文章啊
id=2611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篇,以後就會覺著容易起來了。但這個頭如何開,也曾經讓我傷透腦筋。首先讓我們看一下一般的情況吧。由於科技期刊的發行范圍有限,通過僅通過發行經營可能無法支持刊物的運作,往往會向發表論文的作者收取一定的版面費用,而且根據刊物級別的不同,版面的收費標准也有差異,比如《中國科學》、《清華大學學報》等國際國內知名的刊物,其版面費用也比較貴。當然少數刊物為了吸引稿件,不收取版面費用。通常科技刊物都收取版面費用,越偏向理論研究越是這樣。而社科刊物一般不收取版面費用,即使是核心刊物,但這類刊物中國內刊物在國際上有名的並不多。所以論文發表往往和老闆的熱衷程度和經濟情況不無關系:如果老闆比較有發展前途(和年齡倒不一定有必然關系,正忙著從副教授提教授,或者從教授提博導,或者從博導評院士,總之多出成果、多發表文章對他也有切身關系),他就會鼓勵你發表文章,並會指導你有關論文發表的問題,這樣你雖然被動,但或多或少總有一些論文發表;如果你很幸運,遇到的老闆人不錯,他可能在他發表的文章中把學生的名字都放上,我有個同學就是這樣的幸運兒,他也沒替老闆幹了些什麼,沒事老打 MUD,但卻有兩篇文章以第三作者發表,這對他未來的出國之路還是起了不少幫助(最後他去了美國一所名校,恕我不能把這個寫得太詳細,否則有侵犯別人陰私的嫌疑);另外,國內外的學術會議還是很多的,通過參加學術會議也可以使論文發表,不過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是肯定需要資金支持的。
❸ 怎麼向自然或科學雜志投稿
《科學》雜志在線投稿地址:http://www.submit2science.org/
與《科學》聯系
電話:美國 (1)-202-326-6550; 英國 (44)-1223-326500
傳真:美國 (1)-202-289-7562; 英國 (44)-1223-326501
電子信:
關於編輯方面的一般問題:[email protected]
讀者來信:[email protected]
返回審稿意見,[email protected]
與《科學》周刊歐洲辦公室聯系:[email protected]
在線投交讀者來信:http://www.letter2science.org/
《Nature》系列期刊投稿指南
1、《自然》系列期刊對作者的承諾(保證)
《自然》系列期刊的編輯努力為作者提供高效、公正和充滿關切的投稿、同行評議及發表經歷。作者期望被接受發表的投稿都是經過同行以最嚴格的專業標准進行過評審,他們也希望編輯是根據其提供深刻和有益分析的能力來挑選同行評審的專家。編輯在選擇《自然》期刊的內容需要權衡諸多因素,但他們會在盡可能保持最高決策質量的前提下努力減少做出決定的時間。
經過評審後,編輯會努力提高一篇論文的可讀性,因此對讀者來說,通過建議和對文章的編輯,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將這樣的形式呈現,即對領域內專家來說它是易讀的,對直接領域外的科學家來說它是可以理解的。通過我們的高級在線出版系統,研究工作會以在線開工發布而不被延誤。在每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系列期刊為3000多位注冊記者提供新聞,內容涉及到即將出版的所有研究論文。大約80多萬注冊用戶會通過電子郵件收到目錄內容,在期刊的主頁、目錄頁以及「新聞和觀點」欄目中,許多論文都以「亮點方式」突出介紹以方便非專業讀者閱讀。
在所有的這些工作過程中,《自然》系列期刊的編輯堅守根據相關政策制定的編輯方針、倫理和科學標准,這些政策都刊登在我們期刊的網站上,我們也會周期性地評估這些政策以確保它們能持續地反映科學界的需求。
2、如何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發表您的研究工作
《自然》系列期刊是由每周出版的多學科《自然》雜志和8種每月出版的期刊組成。《自然》雜志發表在某一學科內具有高最影響、其它領域的科學家也會感興趣的研究工作;8種學術期刊的名稱是根據其報道領域命名的,它們都發表在其領域中質量最高、影響力顯著的論文,這8種期刊的名稱分別是:《自然生物技術》、《自然細胞生物學》、《自然遺傳學》、《自然免疫學》、《自然材料學》、《自然醫學》、《自然方法學》、《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自然》雜志的主頁有它們的直接鏈接)。所有的這些期刊都是國際性的,它們在美國、英國和日本出版和印刷。點擊這里 可獲得更多這些期刊間相互關系的信息。
《自然》雜志和《自然》系列月刊的影響因子位居世界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之列。每種期刊的影響因子都在可以其期刊的主頁上找到。期刊的崇高聲望讓作者受益良多,但也意味著論文發表的競爭異常激烈,因此有許多投稿未經同行評審就被拒絕。
《自然》系列期刊與絕大多數其它期刊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均沒有編輯委員會,取而代之的是,論文是否出版是由具備深厚專業背景的編輯在與科學界作廣泛的商議後決定的。這篇文章只是為您提供這些非凡期刊的常規編輯過程。雖然所有的期刊都基本相似且有共同的編輯方針(http://npg.nature.com/npg/servlet/Content?data=xml/05_policies.xml&style=xml/05_policies.xsl) ,但所有的作者在投稿前都需要參考所投稿期刊的《讀者指南》 ,以獲得在該期刊准備和發表論文的至關重要的詳細信息,因為期刊間存在差別。
3、編輯過程
下面的部分概述了期刊的編輯過程,描述了編輯在投稿和發表過程中是怎樣如何處理稿件的。您可以通過進入在線投稿系統了解這一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並了解您的稿件的狀態。
4、投稿前詢問
在將論文全文投稿前,研究人員也許可以從編輯處獲得非正式的反饋信息。這種服務的目的是節省您的時間――如果編輯認為論文不適合發表,您可以將論文及時投到其它期刊,而不被耽誤。如果您希望使用投稿前詢問服務,請使用您選擇的期刊的在線系統發送一段話,解釋您的論文的重要性,以及論文的摘要或概述段和相關的引用目錄,以便編輯能夠將投稿與其它相關工作進行對比判斷。編輯也許會很快邀請您遞交完整的論文(這並不意味著發表的任何承諾),或許告訴您這篇論文不適合在該期刊發表。如果接到的是否定的回應,請不要回復。如果您確信自己論文的重要性,那就不要在乎編輯的疑惑,您可以通過期刊的在線投稿系統遞交論文的全文。編輯會對您的工作做更詳盡的評估。
5、初次投稿
當您准備投稿時,請根據期刊的要求使用在線投稿系統 。當期刊收到您的投稿時,它會為您提供一個編號並安排一位編輯,這位編輯負責閱讀論文,征詢科學顧問和編輯部同事的非正式建議,並將您的投稿與本領域最近所發表的其它論文進行比較。如果論文看起來新穎、引人注目,所描述的工作即很直接又有深遠的意義,那麼編輯會將論文送出去作同行評審,通常會送給兩個或三個獨立的專家。然而,因為期刊只能在某一領域或次領域發表極少數的論文,因此許多論文未經同行評審就被拒絕,即使這些論文描述的可能是可靠的科學結果。
6、投稿在《自然》系列期刊間的轉移
在部分情況下,編輯不能發表您的論文,但他(或她)也許會建議說這篇論文更適合在其它的《自然》系列期刊上發表。如果您願意將論文重新投到所建議的期刊,那麼您只需要簡單地鏈接到編輯提供的網址,將您的論文和審稿意見轉給新期刊。這一過程全在您的掌握(控制)之中:您可以選擇不使用這種服務,取而代之的是您可以使用期刊常用的在線投稿服務將論文投到其它的《自然》期刊或《自然》出版集團的期刊,而且如果您願意,您可以選擇在投稿中是否包含審稿人的意見。
7、同行評議
當編輯決定將論文送出去評審時,他會給通訊作者發一封電子郵件告知這一信息。編輯挑選的審稿人的依據是:獨立性;對論文做出全面、公正的技術方面評價的能力;目前或最近是否評審過相關投稿;以及在規定的短時間內是否能對投稿做出評審等。您也可為自己的論文推薦審稿人(包括詳細的地址信息),只要他們是獨立的科學家。盡管編輯不一定會採納這些信息,但這些信息常常是有用的。編輯會考慮您的要求排除一定數量的指定姓名科學家作為審稿人。
8、決定和修訂
訂後它又會怎麼樣地好。在收到所有審稿人的意見後,編輯會在編輯之間討論這份投稿,然後再給作者寫信。在這封信中,編輯或是拒絕發表您的論文,或是建議您修改後重投,或者說論文不需要進一步的修改就可發表。如果編輯建議您修改論文,他或她會提供特別的建議,並在信中陳述這種修改是大改還是小改,以及是否會與審稿人進一步討論您再投的修改稿件。
9、接受以後
您的論文被接受以後,文件編輯(或副編輯)會對這篇論文做出版前的准備,他們會對文章進行推敲、潤色,以便文字和圖具有可讀性,對直接領域外的讀者來說也是清晰明白的,並且讓論文符合期刊的風格。文件編輯將為英語為非母語的作者提供建議,並且在編輯這些論文時特別小心。
10、出版後
所有的論文都會在印刷版本的形式出版,在期刊的網站上以PDF和HTML格式全文刊登。如果編輯和審稿人認為補充信息對於論文的結論至關重要(比如大的數據表格或有關一種方法的詳細信息),而且許多專家對此的興趣甚於論文的其它部分,那麼補充信息將隨同論文一同在電子網路版發表。許多鏈接和導航服務會提供給《自然》系列期刊以在線形(HTML)出版的所有論文。
我們的新聞發布服務將包括所有論文和通訊作者的詳細聯系方式,這意味著您的工作會引起世界上所有主流媒體機構的關注,他們也許會選擇在報紙或其它媒體中對您的工作進行特別報道。部分論文會在《自然》雜志、《自然》出版集團的出版物和專門的網站上被突出介紹或概述。
《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的期刊不要求作者的版權,但是會要求您簽署一份獨家的出版許可文件。這允許您可以在您自己或研究所的網站上以PDF格式刊登您的論文。
11、對決定的不同意見
如果一位期刊的編輯不能發表一篇論文,也不建議再投稿,那麼我們強烈建議您將論文發表在別的期刊上。然而,如果您確信編輯或審稿人嚴重曲解您的論文,那麼您可以給編輯寫信,解釋您認為該決定不正確的科學理由。請記住編輯會優先處理最新的投稿和被邀請重投的稿件,因此會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得到有關不同意見的回信。在這一期間,您絕對不能將您的論文投到別處。為了您的研究論文能夠不被耽誤地發表,我們因此建議如果您的論文被拒絕了您就將論文投交到別處,而不要將時間花在與編輯進一步的交流上。
(信息來源:www.nature.com/nature,圖書館葉愛菊老師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咨詢電話:86914532)
自然雜志
分為中國的自然雜志和英國的nature
分述如下:
《自然雜志》是一本內容涵蓋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的學術性和知識性、動態性相結合的綜合刊物 , 是北京大學圖書館等機構審定的自然科學總論類國家中文核心期刊 , 也是我國多種檢索和光碟版的全文收錄源刊物。
《自然雜志》的辦刊宗旨是:介紹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最新成就和發展 , 傳播自然科學知識,支持有創見的新思想與新學說,開展學術交流與爭鳴,以幫助讀者拓寬知識面,提高科學素養。
根據本刊顧問錢偉長院士的建議 , 把刊物辦成「溝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橋梁」,要求來稿既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可讀性,做到深入淺出,盡量避免非必要的專業術語,少用數學式和化學結構式,以便使其他專業的讀者也能理解,並引起他們的興趣。
本刊設有:特約專稿、科學時評、專題綜述、科技進展、科學人物、科學技術史、探索與假說等欄目。
《自然雜志》的讀者對象是 : 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中學教師及自然科學愛好者。
英國Nature,英國著名雜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26(04年數據)。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志,2種工具書。
期刊列表:
研究月刊:
《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
《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
《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
《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自然結構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評論周刊:
《癌症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
《葯物發現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
《遺傳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Genetics
《免疫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
《分子和細胞生物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神經系統科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科學>雜志是由著名科學家拖馬斯·愛迪生於1880年創辦的,是迄今世界上發行量最多的綜合性科學周刊.它從前一直由美國科學促進會負責管理,後來為了保證刊物的獨立發展又獨立出來.促進會對雜志社進行宏觀監控,該刊主要報導科學新聞、研究成果和科研發展趨勢,其辦刊宗旨是讓科學家掌握科學前沿發展動態,緊跟科技發展趨勢.
科學雜志
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科學》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
該雜志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科學》雜志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志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科學》雜志屬於綜合性科學雜志,它的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志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科學》雜志的宗旨。
在全球,《科學》雜志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自然》雜志,該雜志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前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科學》雜志的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斯坦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❹ 中國科學院投稿流程
《中國科學院院刊》是中科院主管主辦的綜合類科技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定位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
該刊重點刊登兩院院士和科學家就我國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的戰略思考,對重要前沿及交叉學科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評述。以科學家深厚的科學積累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國家宏觀戰略決策提供科學支撐,並更廣泛、更有效地向社會和公眾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針對「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定位,該刊各欄目文章力求「戰略高度、國家層面、國際視野」。近年來,該刊推出的「思想產品」得到中科院領導的鼓勵和科技界的好評,受到國家領導和相關決策層的關注,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知名戰略科學家進入作者群。該刊已成為我國戰略研究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傳播平台。據中國知網統計,其復合影響力連續多年快速攀升,2015年復合影響因子上升為全國422種綜合類科技期刊第1位,入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其「智庫」型傳媒的權威性得到科技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簡介裡面有詳細的投稿須知,希望對於你的投稿有所幫助
❺ 如何在自然科學上發表文章
刊物不給你任何稿費,但在中國國內,特別是地方的大學,可能給你100萬(個人)+200萬(科研經費)+ 一套住房。
純屬炒作,屬於「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的翻版。
❻ 《中國社會科學》投稿方式是什麼,想發表核心期刊的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 》還不錯的,這個期刊是核心期刊 ,我上半年就發表了一篇論文在上面,找聞聞論文網幫我操作的,2個月就錄用了,但是需要保證你的文章有足夠的創新點, 聞聞論文的老師幫我改了一大半,額,如果沒時間就找高手幫忙吧,呵呵
❼ 請問怎樣向《中國科學》雜志社投稿
直接去中國科學雜志社的網站上,在線投稿。
http://www.scichina.com/new_web_Fa/index.asp
點擊右上角,在線投稿。進入後選擇身份,注冊,進入投稿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