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在哪些國家有大使館
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國家都有中國的大使館
亞洲國家
1989年4月18日, 巴林與中國建交。
1950年6月8日, 緬甸與中國建交。
1949年10月16日,蒙古與中國建交。
1949年10月6日, 朝鮮與中國建交。
1950年4月1日, 印度與中國建交。
1992年8月24日, 韓國與中國建交。
1950年4月13日, 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建交。
1950年1月, 越南與中國建交。
1961年4月25日, 寮國與中國建交。
1991年9月30日, 汶萊與中國建交。
1975年7月1日, 泰國與中國建交。
1978年5月25日, 阿曼與中國建交。
1977年4月7日, 約旦與中國建交。
1971年8月16日, 伊朗與中國建交。
1956年9月28日, 阿拉伯葉門與中國建交。
1955年1月20日, 阿富汗與中國建交。
1955年8月1日, 尼泊爾與中國建交。
1975年6月9日, 菲律賓與中國建交。
1958年7月19日, 柬埔寨與中國建交。
1990年10月3日, 新加坡與中國建交。
1992年1月24日, 以色列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88年7月9日, 卡達與中國建交。
1971年11月9日, 黎巴嫩與中國建交。
1971年3月22日, 科威特與中國建交。
1958年8月25日, 伊拉克與中國建交。
1956年8月1日, 敘利亞與中國建交。
1984年11月1日, 阿聯酋與中國建交。
1971年8月4日, 土耳其與中國建交。
1988年11月20日,巴勒斯坦與中國建交。
1971年12月14日,塞普勒斯與中國建交。
1957年2月7日, 斯里蘭卡與中國建交。
1972年10月14日,馬爾地夫與中國建交。
1951年5月21日, 巴基斯坦與中國建交。
1975年10月4日, 孟加拉國與中國建交。
1992年4月6日, 亞美尼亞共和國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2年4月2日, 亞塞拜然共和國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2年6月9日, 喬治亞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4年5月31日, 馬來西亞與中國建交。
1990年7月21日, 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建交。
1992年1月3日, 哈薩克與中國建交。
1992年1月6日, 土庫曼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2年1月4日, 塔吉克與中國建交。
1992年1月5日, 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建交。
1992年1月2日, 烏茲別克與中國建交。
歐洲國家
1950年9月14日, 瑞士與中國建交。
1993年1月1日, 中國承認捷克共和國為獨立國家並與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2年10月11日,聯邦德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50年5月11日, 丹麥與中國建交。
1950年10月28日,芬蘭與中國建交。
1964年1月27日, 法國與中國建交。
1972年3月13日, 英國與中國簽訂了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
1972年6月5日, 希臘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1年12月8日, 冰島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2年5月18日, 荷蘭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54年10月5日, 挪威與中國建交。
1949年10月7日, 中國和波蘭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50年5月9日, 瑞典與中國建交。
1995年4月3日, 中國和波黑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4年6月29日, 安道爾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1年5月28日, 奧地利與中國建交。
1971年10月25日,比利時與中國建交。
1973年3月9日, 西班牙與中國建交。
1970年11月6日, 義大利與中國建交。
1972年11月16日,盧森堡與中國建交。
1995年1月16日, 摩納哥與中國正式建立領事關系。
1972年1月31日, 馬爾他與中國建交。
1979年2月8日, 葡萄牙與中國建交。
1979年6月22日, 愛爾蘭與中國建交。
1993年10月12日,馬其頓共和國同我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1年9月14日, 中國與立陶宛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
1992年1月4日, 烏克蘭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49年10月6日, 中國與匈牙利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49年10月2日, 中國與蘇聯建交。
1949年10月4日, 保加利亞與中國建交。
1949年10月5日, 中國和羅馬尼亞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3年1月1日, 中國承認斯洛伐克為獨立的國家並同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1年5月6日, 聖馬利諾與中國建立領事級外交關系。1991年7月15日
起中國與聖馬利諾兩國關系升格為大使級關系。
1992年1月30日, 中國與摩爾多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2年5月13日,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與中國建交。
1991年9月11日, 愛沙尼亞與中國建交。
1991年9月12日, 拉脫維亞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
1949年11月23日,阿爾巴尼亞與中國建交。
1992年5月12日, 斯洛維尼亞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50年9月14日, 列支敦斯登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55年1月2日, 南斯拉夫與中國建交。
非洲國家
1964年11月12日,貝南與中國建交。
1956年5月30日, 埃及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60年7月5日, 迦納與中國建交。
1960年10月25日,馬里同中國建交。
1959年2月4日, 蘇丹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2年11月28日,查德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2年9月19日, 多哥與中國建交。
1998年1月1日, 南非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4年4月20日, 加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83年1月12日, 安哥拉與中國建交。
1963年12月21日,蒲隆地與中國建交。
1971年3月26日, 喀麥隆與中國建交。
1975年11月13日,葛摩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6年4月25日, 維德角與中國建交。
1979年1月8日, 吉布地與中國建交。
1959年10月4日, 幾內亞與中國建交。
1963年12月14日,肯亞與中國建交。
1978年8月9日, 利比亞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83年4月30日, 賴索托與中國建交。
1958年11月1日, 摩洛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4年7月20日, 尼日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4年12月14日,甘比亞與中國建交。
1971年11月12日,盧安達與中國建交。
1960年12月14日,索馬里與中國建交。
1976年6月30日, 塞席爾與中國建交。
1964年1月10日, 突尼西亞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62年10月18日,烏干達與中國建交。
1964年10月29日,尚比亞與中國建交。
1975年1月6日, 波札那與中國建交。
1983年3月2日, 象牙海岸與中國建交。
1980年4月18日, 辛巴威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5年6月25日, 莫三比克與中國建交。
1972年4月15日, 模里西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90年3月22日, 納米比亞與中國建交。
1971年2月10日, 奈及利亞與中國建交。
1971年12月7日, 塞內加爾與中國建交。
1971年7月29日, 獅子山與中國建交。
1964年4月26日, 坦尚尼亞與中國建交。
1977年2月17日, 賴比瑞亞與中國建交。
1958年12月20日,中國與阿爾及利亞建立外交關系。
1970年11月24日,衣索比亞與中國建交。
1993年5月24日, 厄利垂亞與中國建交。
1998年4月23日, 中國和幾內亞比索恢復外交關系。
1970年10月15日,赤道幾內亞與中國建交。
1965年7月19日, 茅利塔尼亞與中國建交。
1964年9月29日, 中非與中國建交。
1972年11月6日, 馬達加斯加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64年2月22日, 剛果共和國與中國建交。
1961年2月20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中國建交。
1975年7月12日,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同中國建交。
美洲國家
1979年1月1日, 美國與中國建交。
1974年8月15日, 巴西與中國建交。
1970年12月15日,智利與中國建交。
1960年9月28日, 古巴與中國建交。
1971年11月2日, 秘魯與中國建交。
1972年2月19日, 阿根廷與中國建交。
1997年5月23日, 巴哈馬與中國建交。
1972年6月27日, 蓋亞那與中國建交。
1970年10月13日,加拿大與中國建交。
1972年11月21日,牙買加與中國建交 。
1988年2月3日, 烏拉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2年2月14日, 墨西哥與中國建交。
1976年5月28日, 蘇利南與中國建交。
1985年7月9日, 玻利維亞與中國建交。
1977年5月30日, 巴貝多與中國建交。
1980年2月7日, 哥倫比亞與中國建交。
1974年6月28日, 委內瑞拉與中國建交。
1980年1月2日, 厄瓜多與中國建交。
1985年10月1日, 格瑞那達與中國建交。
1997年9月1日, 聖露西亞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85年12月7日, 尼加拉瓜與中國建交。
2004年3月23日, 多米尼克國與中國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83年1月1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與中國建交。
1974年6月20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與中國建交。
大洋洲國家
1975年11月5日, 斐濟群島共和國與中國建交。
1998年11月2日, 湯加與中國正式建交。
2002年7月21日, 中國與諾魯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5年11月6日, 薩摩亞與中國建交。
1972年12月22日,紐西蘭與中國建交。
1980年6月25日, 吉里巴斯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82年3月26日, 萬那杜與中國建交。
1972年12月21日,澳大利亞與中國建交。
1997年7月25日, 庫克群島與中國建交。
1990年11月16日,馬紹爾群島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76年10月12日,巴布亞紐幾內亞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89年9月11日, 密克羅尼西亞與中國建交。
② 各個國家的大使館都在中國的哪個城市
中國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外國的領事館,比如美國領事館就在上海廣州沈陽等幾個城市才有。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領事館是一國政府派駐對方國家某個城市並在一定區域執行領事職務的政府代表機關。
領事館是一國駐在他國某個城市的領事代表機關的總稱,根據《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領館分為總領事館,領事館,副領事館和領事代理處,負責管理當地本國僑民和其它領事事務。為體現外交平等原則,一般兩個國家會同時在協議中約定在對方國家某城市互設領事館,但單方可能不實際開館。同時兩個國家斷交,一定會撤銷大使館,但不一定撤銷領事館。
③ 中國在那些國家沒有大使館
只要沒有建交的國家就沒有大使館,只要建交就有,現在和中國沒有建交的國家都是那些和台灣建交的國家,像尚比亞之內的.
④ 各個國家的大使館都在中國的哪座城市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有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七十二個國家的領事館設在這里。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美國、日本等五十四個國家的領事館設在這里。
成都,四川省省會,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有美國、德國等十七個國家的領事館設在這里。
重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有日本、英國等九個國家的領事館設在這里
⑤ 多少個國家在中國有大使館,他們分別在哪些城市中
主要大使館有以下這些,包括地址和電話: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光華路28號 65321120,65321119
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51街11號 65322090,65322142
澳大利亞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21號 65322331-7,65321724
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建國門外秀水大街21號 65322062,65322063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光華路42號 65322521,65323706
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東直門內北中街4號 65326834
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三里屯路6號 65321736
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光華路27號 65322883
加拿大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19號 65323536
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41街1號 65322074,65321591
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41街2號 65321658
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建國門外秀水南街1號 65322822
塞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塔園外交人員辦公樓2-13-2 65325075
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建國門外日壇路 65326902-4
丹麥王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51街1號 65322431/2
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日壇東路2號 65321825,65322760
衣索比亞大使館 建國門外秀水南街3號 65325258
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塔園外交人員辦公1單元111樓1號 65321817,65321806
德國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5號 65322161-65,65321181
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光華路19號 65321391,65321588
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直門外大街10號 65321413,65321432
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日壇東路1號 65321856,65321908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外交人員辦公1樓 65325488,65325484-87
伊朗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61街13號 65322040,65324870-73
以色列大使館 三里屯東2街2號 65322131-34,65322187
日本大使館 建國門外日壇路7號 65322361
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三里屯西6街4號 65323381,65322473
科威特國大使館 塔運外交人員辦公2-4-1 65326458
馬來西亞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13號 65322531-3
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三里屯東51街5號 65322574,65322070
蒙古國大使館 建國門外秀水北街2號 65321203,65321810
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塔園外交人員辦公樓1單元7樓9號 65323664
緬甸聯邦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6號 65321488
荷蘭大使館 亮馬河南路4號 6531
紐西蘭大使館 日壇路東21街1號 65322731
奈及利亞大使館 三里屯東51街2號 65323631
挪威大使館 三里屯東街1號 65322261
阿曼蘇丹大使館 亮馬河南路6號 65323276
巴基斯坦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1號 65322504
秘魯大使館 三里屯外交人員辦公樓2單元82號 65324658
菲律賓大使館 建國門外日壇路1號 65321872
波蘭大使館 建國門外日壇路1號 65321235
葡萄牙大使館 塔園辦公樓2-15-1/2號 65323497
大韓大使館 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中心4層 65052587
羅馬尼亞大使館 日壇路東2街 65323879
俄羅斯大使館 東直門北中街4號 65321267
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館 三里屯北小街1號 65323926
新加坡大使館 建國門外秀水北街1號 65324825
西班牙大使館 三里屯路9號 65321986
斯里蘭卡大使館 建國門外建華路3號 65321861
蘇丹大使館 三里屯東2街1號 65323715
瑞典大使館 東直門外大街3號 65322736
瑞士大使館 三里屯東5街3號 65322736
泰國大使館 光華路40號 65321903
土耳其大使館 三里屯東5街9號 65322650
烏克蘭大使館 三里屯東6街11號 6532401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使館 塔園外交人員辦公羅1單元9層1號 65322112
美國大使館 建國門外秀水北街3號 65323431
越南大使館 建國門外光華路32號 65321155
辛巴威大使館 三里屯東3街7號 65323795
南斯拉夫大使館 三里屯東6街1號 65323516
尚比亞大使館 三里屯東4街5號 65321554
委內瑞拉大使館 三里屯東路14號 65321295
突尼西亞大使館 三里屯東街1號 65322435
坦尚尼亞大使館 三里屯東亮馬河南路8號 65321491
⑥ 中國駐各國大使館、領事館總共有多少個
目前,中國在166個建交國設有157個大使館、60多個(總)領事館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領事館是一國政府派駐對方國家某個城市並在一定區域執行領事職務的政府代表機關。兩個國家斷交,一定會撤銷大使館,但不一定撤銷領事館。
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系,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系,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關系,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系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簽證。
大使館的職責范圍遍及駐在國各個地區,領事館只負責所轄地區。大使館通常受政府和外交部門的直接領導,而領事館通常接受外交部門和所在國大使館的雙重領導。
許多國家在多數國家只設大使館,不設領事館。設不設領事館、設哪個級別的領事館,主要看僑民和領事業務的多少以及所在地區的重要性,並依照對等原則進行。如中國在美國設有大使館和5個總領事館,負責各自轄區內的領事業務。在個別小國,外國只設領事館和派駐領事官員。
⑦ 中國在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大使館嗎
並非如此,中國只在和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設有大使館,當然也並非所有有外交關系的國家都設有大使館。
當今世界,按國際慣例、受世界范圍內承認的主權國家中,166個國家與大陸有正式外交關系,25個國家與台灣建立了外交關系,不丹與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外交關系。在和中國有正式外交關系的166個國家中,在162個國家設立了大使館,其餘4個國家目前只設領事館、辦事機構和派駐領事官員。
具體數量如下:
駐亞洲國家使館43個、辦事處1個(巴勒斯坦)
駐非洲國家使館48個
駐歐洲國家使館40個
駐北美國家使館12個、貿易代表處1個(巴拿馬)、商代處1個(海地)
駐南美國家使館11個
駐大洋洲國家使館8個、留守組1個(吉里巴斯)
此外,在一些國際組織和地區也設有大使級別的外交機構
常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發展組 、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經貿處、
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代表處 、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
外交部駐香港、澳門機構
⑧ 中國在全世界一共有多少個大使館
中國在175個建交國中設有170個大使館、98個領事館 。 大使館的職責范圍遍及駐在國各個地區,領事館只負責所轄地區。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系,館長可以是大使,可以是公使或者其他等級的由派遣國委派的外交人員,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系,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系,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系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合法人在外國的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簽證。 來源:青年與社會
⑨ 各個國家大使館都在中國的哪座城市
各個國家大使館都在北京,你說的應該是領事館,領事館可以在其他城市。
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很多朋友就會問了,什麼是領事館呢?和大使館有什麼不同呢?
大使館和領事館都屬於本國在他國設立的外交機關,但是他們彼此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的,細分下來有三大不同點。
定義不同
大使館是國家之間外交溝通的主要平台。國事為主,負責范圍是駐在國的全部范圍。
領事館是一國政府派駐對方國家某個城市並在一定區域執行領事職務的政府代表機關,級別僅次於大使館。
大使館,簡稱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系,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系,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關系。大使館通常受政府和外交部門的直接領導。
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系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簽證。
領事館,簡稱領館,是一國駐在他國某個城市的領事代表機關的總稱,有總領事館,領事館,副領事館等,負責管理當地本國僑民和其它領事事務。領事館的主要職責是促進兩國關系和人民間的往來以及相關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簽證等。領事館通常接受外交部門和所在國大使館的雙重領導。
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
圖為駐羅馬的英國大使館
級別與領導不同
1、大使館是直接受本國外交部和政府直接領導。
2、而領事館通常要接受本國外交部和所在國大使館的雙重領導。
大使館內的主要官員為大使、公使和代辦。而領事館的主要官員為總領事、副總領事、領事、副領事等。
中國駐休斯敦的總領事館 1979年設立
設置條件不同
1、大使館一般只在彼此建交的國家之間設立,如果兩個國家斷交了,就要撤銷在對方國家的大使館。
2、領事館設立的目的是維護本國公民的權益,所以無論兩個國家是否建交,都可以到對方國家設立領事館,設不設領事館,設哪個級別的領事館,主要看僑民和領事業務的多少以及所在地區的重要性,並依照對等原則進行。
另外,在一個國家只能設置一個大使館,但是可以設置多個領事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