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孫道臨(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半個世紀以來,孫道臨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等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節評委。
祝還健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成龍、姜文、王心剛、葛優身體健康,藝術生命常青!
⑵ 50年代著名歌手
1、黎英海(1927年--2007年1月5日),四川富順人,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活動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
黎英海於1948年國立音樂院畢業後主要從事作曲理論教學工作,先後於湖南音專、中原大學文藝學院、中南部隊藝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及中央音樂學院任教,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音樂人才。
2、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年1月8日-1977年8月16日),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圖珀洛,美國搖滾歌手、演員,畢業於L.C.休姆斯高中。
1954年,錄制歌曲《That's All Right》而出道。1955年,簽約美國廣播唱片公司子公司勝利唱片。1956年,個人首部電影《溫柔地愛我》上映,同年發行個人首張錄音室專輯《Elvis Presley》。
2004年,在《滾石》評選出的「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中排名第三。
3、崔萍(1938- ),原名崔秀蘭,原籍江蘇,在東北哈爾濱出生,1950年跟隨家人來港定居,1956年受作曲家王福齡賞識,介紹入飛利浦唱片,數年間已有多首成名歌曲,1959年轉投百代唱片,事業更上一層樓,有「抒情歌後」之稱。她的《今宵多珍重》、《夢里相思》、《南屏晚鍾》直至今天,尤其是1961年唱的《心戀》,還讓人回味無窮。
4、葛蘭(Grace Chang,1933年6月13日-),本名張玉芳,香港電影演員、歌手。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曾主演多部國語歌舞片,並以兼具「演、歌、舞」三者著稱,主演作品中許多歌曲亦傳唱至今,其代表作有《曼波女郎》、《青春兒女》與《野玫瑰之戀》作品。
5、靜婷在香港有著「萬能歌後」之稱,是香港1950年代與60年代時期著名的幕後代唱者。以其超強唱功著稱。
⑶ 中國電影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演員代表作是啥
中國電影百年史上有多位重要的男女演員,就拿近代一點的講吧:-
葛優(1957年出生),原名葛憂,男,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主要成就: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
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葛優的父親葛存壯是老一代電影演員,從50年代開始即扮演了大量銀幕人物,葛優因受其父葛存壯的影響,自幼酷愛文藝。葛優稱得上當今中國最優秀的男演員之一,曾3次奪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1993年主演的《大撒把》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1994年主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活著》,榮獲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演員;又憑借《甲方乙方》《大腕》《趙氏孤兒》等影片多次榮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葛優中學畢業後來到北京郊區插隊養豬。25歲時,進入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成為話劇演員。1988年,葛優參演由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頑主》,並憑藉此片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這之後的20幾年間,葛優扮演了20多位不同的銀幕形象。這中間最成功的就是1993年張藝謀執導,根據余華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活著》。在片中,葛優扮演從青年到老年時期的「福貴」,把一個嘗盡人間酸甜苦辣的小人物生動地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也將自身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也因此在1994年的坎城影展上奪得華人首位最佳男主角的影帝桂冠。此外,在《烈火金剛》(何群導演,1991年)中他扮演的偽軍小隊長頗有人情味和骨氣,跳出了傳統的反面角色的約束。接著,又在黃健中的《過年》中飾演好色委瑣又假正經的大姐夫,贏得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葛優與姜文,陳佩斯等人被認為是當代中國內地最具代表性以及影響力的實力派藝人。葛優不但手捧國內表演最高獎金雞獎,而且榮登戛納影帝寶座。如果說姜文的表演外向而張揚,那麼葛優則內斂而舒緩,兩人同樣一流。
如果滿意請採納答案!!
⑷ 中國老一輩男演員有哪些
中國老一輩男演員有:
1、李雪健:
倪大紅,曾用名倪大宏、倪薦紅、倪小孩,1960年4月18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⑸ 中國50至60年代的電影演員都有哪些
沈丹萍演的那個是《SOS兒童村》……演她女兒的是蔣小涵吧,「玻璃美人」……剛剛主演了《特殊使命》……
你要是想找這些個老電視之類的,建議上天涯……
⑹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問碧空星光幾度 尋心中百年夢影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繁華與蕭條交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部寫也寫不完的傳奇;他們是膠片的情人、銀幕的伴侶;他們的面孔,濃墨重彩地浮現在過去100年的電影菲林中,並且在未來能夠想見的100年裡,仍將顛倒眾生——他們,就是百年銀河星漢中最耀眼的百顆星,讀者心中最完美見證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報年度特別策劃,囊括中國電影100年的大型專題報道「誰有資格代表中國電影百年」,今日塵埃落定。以下是我們嚴格按照票選結果,統計出的讀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電影百年的100名電影人。 1、鄭正秋: 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 他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的編導者,最早倡導電影應成為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工具。他編導的影片,開拓了一種以通俗家庭情節劇為核心的中國社會片模式。 2、黎民偉: 長期以來被忽視的中國電影之父。 黎民偉是香港電影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第一人,被視為「香港電影之父」。他拍攝的《莊子試妻》不僅是最早的香港電影,還成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國影片,開創了電影輸出的先河。 3、孫瑜: 系統接受西方電影教育的「中國第一人」。 孫瑜曾被譽為「電影詩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罕見的一位作者型導演。他拍攝的《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多部影片,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的審美方式,使中國電影開始引起知識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國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後」。 《野草閑花》中,她唱出中國電影第一聲;她的《神女》成為中國默片時代最高峰;「全能演員」、「中國的嘉寶」,這些美譽都屬於她。阮玲玉已成為一個象徵,凝固了一個有關藝人尤其是女星與坊間流言的永恆話題。 5、金焰: 中國最早的「電影皇帝」。 上世紀30年代,「電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與當時影壇上「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銀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稱當時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費穆: 被長久遺忘的電影大師,「人文電影」的開拓者。 費穆是導演中的學者,最早提出「中國電影只能表現自己的民族風格」。從《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費穆以其中國式的電影思維方式和觀念手法,為人文電影的後繼者勾畫出一張明晰的藍圖。 7、胡蝶: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明星。 從默片到有聲片,由普通話片到粵語片,胡蝶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國電影史上最具天賦的「千面人」。 作為戲劇明星,他曾被譽為「舞台千面人」;作為電影藝術家,他集編、導、演於一身,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他還曾出任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廠——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 她是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一部《漁光曲》讓觀眾記住了飾演漁家女「小貓」的女演員王人美,健康活潑、青春煥發的形象一反當時充斥銀幕的「病態美」。 10、趙丹: 最早集明星與演員於一身的表演大師,代表了中國男演員的高峰。 趙丹是中國電影的一張經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強調個人體驗,借用戲曲、國畫等傳統文化觀念表現角色,反對教條地學習挪用西方表演理論,為中國表演理論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依據。 11、周璇: 舊上海的文化商標,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巨星,罕見的傳奇偶像。 短暫的一生中,周璇出演過數十部影片,錄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稱橫跨歌影兩界的天後。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師級人物,卻以其自身特有的氣質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也為銀幕上的中國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個審美上的經典範本。 12、吳楚帆: 華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師。 由1935年從影,至50年代拍粵語片,吳楚帆在每個時代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堪稱方法演技派大師。 13、白光: 電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風騷妖媚的壞女人,號稱「一代妖姬」、「傳奇女子」。她還是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與眾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語鶯聲的三四十年代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奪目而迷人。 14、上官雲珠: 中國第一位性格演員。 「情於中,形於外」,上官雲珠戲路寬廣,敢於嘗試各種角色,還都演得准確傳神。 15、舒綉文: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員。 從配音小角色摸爬滾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現在銀幕上,就反射了太強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風韻之美、愉悅之美……人們評點那個年代的舒綉文用盡了華美之辭。 16、陶金: 第一個飾演周萍的演員。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導演領域中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導演的戲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貫》最負盛名,該劇曾以「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而名揚全國。 17、白楊: 戰後中國影壇最有聲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國電影史上,白楊一直是具有傳統美德的中國賢妻良母式婦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電影,她還是40年代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當是在由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飾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銀幕上東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東方維納斯」之譽的秦怡,上世紀30年代就被稱為抗戰大後方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銀幕後又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為單調年代裡動人的亮色。 19、王丹鳳: 50年代引領社會風潮的美麗「護士」。 初登銀幕,便人稱「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灘風光一時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經典的《護士日記》,只因這個名叫簡素華的護士太美麗,一度令不少男士以護士為擇妻的第一選擇。 20、英若誠: 20世紀後半葉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一個品牌和瑰寶。 表演藝術家,戲劇理論家,翻譯家,文化官員—英若誠堪稱一位「奇才奇藝」的藝術家。在電影《白求恩》中飾演的翻譯大獲成功,他一生塑造了無數個人物,其中許多已成為我國戲劇表演史上的典範;此外,他在戲劇翻譯領域更取得了無可替代的成就。 21、於是之: 北京人藝藝術風格和具有中國氣派的表演藝術的傑出代表。 於是之被公認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詩意的平民藝術家。以他為首的北京人藝同仁參與拍攝的話劇電影《茶館》等,在世界劇壇為中國的表演藝術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22、石揮: 最有君王氣質的表演「鬼才」。 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揮這樣「離經叛道」的鬼才卻屈指可數。曾是叱吒舞台的「話劇皇帝」,他自導、自演的根據老舍小說改編的影片《我這一輩子》,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被稱做「平民史詩」。 23、崔嵬: 獨具中國「血性」和豪邁之氣的電影人,中國電影史上一員巨匠。 作為演員,老舍贊他是與金山、趙丹齊名的中國最優秀男演員。作為導演,他是大氣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帥」中也獨占鰲頭。 24、任劍輝: 有「戲迷情人」之稱的粵劇名伶,香港懷舊文化中不斷被重復塑造的人物。 作為香港20世紀最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任劍輝20歲便女扮男裝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來得風流倜儻,口口聲聲稱她為「戲迷情人」的幾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稱雄舞台,還稱雄銀幕,一生參演粵劇電影300部,前後40年無人能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員。 25、於洋: 鐵打鋼鑄的中國硬漢的銀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的「虎膽英雄」。 從演員到導演,從劇團團長到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從演電影到拍電影,從拍電影到審電影,於洋的一生可以說是新中國電影史的縮影。 26、於藍: 中國電影中革命婦女形象序列的締造者。 於藍所塑造的中國革命婦女形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序列。尤其是對「江姐」的演繹讓她達到了表演事業的頂峰,從某種意義上說,於藍就是江姐的代名詞。 27、田華: 新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縮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華和白毛女已經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她藝術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電影從觀念到實踐的一個縮影。 28、葛存壯: 北影「反一號」,中國電影史上「五大壞蛋」之一。 葛存壯演了一輩子反派戲,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卻從沒獲得過任何獎項。他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被戲稱為中國影壇的「五大壞蛋」,堪稱無冕之王,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29、張瑞芳: 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李雙雙」。 張瑞芳曾是話劇舞台上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從舞台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雙雙」,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 30、馮(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時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種儒雅和倜儻,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瀟灑氣質,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偵察員王練、《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謝晉: 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集大成者。 謝晉的電影,曾製造了一個「當代中國人集體審美」的輝煌歷程。自《女籃五號》開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視為一個時期的電影標志。雖然在整個中國電影史的代際序列上,謝晉被歸為「第三代」,但實際上他已完成了對時代的超越。 32、孫道臨: 影壇常青樹,中國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員之一。 有人說他是一位詩人,有人說他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還有人稱他為詩歌朗誦家和配音演員,而更多的人稱他為藝壇上的一棵常青樹。 33、王心剛: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軍人」。 王心剛在銀幕上詮釋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中國軍人,「第一軍人」的地位至今無人逾越。「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經是中國大地上流傳甚廣的口頭禪。在人們對男人這個概念還很籠統的年代,他就已經提供了最佳的範本。 34、程之: 獨一無二的「南方特務」。 從藝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稱,被觀眾戲稱作「南方特務」;他還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許多經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他的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曉棠: 中國電影界惟一一位女將軍,60年代的中國女性美的標志。 她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也是我國電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將軍。她曾給當年的影壇帶去一種揉合著剛強、靈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個年代,王曉棠就是中國女性美的象徵。 36、謝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銀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氣質特殊的一位女演員,雖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濃濃的書卷氣和小資情調卻難以掩飾。《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謝芳為我們留下了那個年代裡最經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國第一代話劇大師,電影史上有限的幾位能自成一體,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在銀幕與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鄧世昌著稱。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並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某些原則和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特長,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的深厚內在美。 38、龐學勤: 60年代的「長影」頭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國影壇上曾經有個龐學勤。他曾是為數不多的幾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發,銳氣逼人,當之無愧的「22大明星」之一,風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國。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電影觀念的大師級人物。 在香港電影史中,李翰祥是一個不知從何說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銓等一批內地到港的電影人一道,為香港傳統電影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一生開拓多個電影類型,黃梅調電影、清宮片、風月片、喜劇片。他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發行股票,一生奔走於內地、香港、台灣之間,無意中促進了三地之間電影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40、夏夢: 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東方的奧黛麗·赫本。 夏夢號稱「長城大公主」,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其氣質神韻獨步影壇,後繼乏人,在老一輩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惟一可與奧黛麗·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讓人贊嘆不已。 41、黃宗洛: 中國演藝界的龍套大師。 粉墨一生,龍套為本。黃宗洛是藝壇黃氏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已有一百個,自詡為「百丑圖」。他以演配角為樂事,有「小角色之王」、「龍套大師」的美稱。 42、林黛: 迄今為止、惟一的四屆亞洲影後。 她曾經創下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及。她的電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遠影響,如今香港仍每年舉辦林黛電影周。她的氣質高貴大方,被稱為香港電影永遠的女神。 43、胡金銓: 新武俠電影宗師,開創了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在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中,像胡金銓這樣高度風格化類型的電影大家,屈指可數。他是第一個把武俠電影當作藝術來做的導演,其作品重現了中國山水畫中的抒情意境,開創出具有強烈詩化韻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44、張徹: 第一個將中國電影貼上「雄性」標簽的導演,開創暴力美學及陽剛派武俠電影。 張氏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雄性電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導演的《獨臂刀》,帶來了武俠電影史上的第二個黃金年代,以陽剛風格一舉挽救了香港電影的陰柔局面。「張家班」的出現,更使他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結幫組派」的電影人。 45、凌波: 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 在華語片歷史上,凌波絕對稱得上傳奇人物。她是香港黃梅調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當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訪台,萬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夾道相迎,造就了轟動一時的影界盛事。 46、盧燕: 第一代圓夢好萊塢的華裔女影星,中美電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盧燕的身上,沉澱著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她的表演能夠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質,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認為是好萊塢最具藝術修養的華裔演員。 47、狄龍: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條龍」之一。 他所樹立的大俠「味道」與「風范」,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人稱「標准大俠」的狄龍,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俠紅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龍的黃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轉型後,他的俠義豪情更成為香港江湖片的一張標簽。 48、李小龍: 叩開西方大門的第一位武者,中國武術和精神的象徵。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絕響。他像彗星一樣開啟了真功夫的電影時代,真正將中國武術的神話帶到了世界影壇,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武者、畫師、明星於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龍了。他的電影打破了導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訂制劇本、配合宣傳、動員票房的電影生產模式。 49、甄珍: 台灣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瓊瑤劇,成功架構起第一代瓊瑤女郎柔弱優美的角色氣質,紅遍東南亞,成為19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50、達式常: 銀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眾情人。 在銀幕上,達式常留給人們的總是親和的笑容、從容的風度。看膩了濃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們開始欣賞起達式常所代表的溫文爾雅、書生瀟灑。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⑺ 中國近代有哪些電影明星
舊上海:20年代的張織雲30年代的胡蝶、阮玲玉再以後,便是金嗓子周璇的天下了。香港:早期:馬師曾五十年代:曹達華 於素秋 關德興六十年代:狄龍 王羽,蕭芳芳 鄧麗君 陳寶珠接下來就是李小龍了。
⑻ 中國電影明星名單(急)
陳道明 今夜有暴風雪
陳凱歌 黃土地
姜文 末代皇後
王志文 敵後武工隊
葛優 黃河謠
張國立 混在北京
鞏利 紅高粱
章子怡 我的父親母親
張靜初 孔雀
寧靜 陽光燦爛的日子
馮小剛 遭遇激情
李連傑 少林寺
傅彪 甲方乙方
劉燁 那山那人那狗
斯琴高娃 駱駝樣子
夏雨 西洋鏡
黃勃 瘋狂的石頭
王寶強 天下無賊
梁詠議 新不了情
張柏芝 心願
李亞鵬 青春作證
徐靜蕾 愛情麻辣燙
李雪健 天山行
劉曉慶 小花
陳沖 小花
周迅 蘇州河
陳紅 這里有泉水
黃磊 邊走邊唱
王姬 京都球俠
董潔 幸福時光
袁立 女人花
徐崢 海之魂
吳秀波 怒江魂
張磊 怒江魂
徐帆 永失我愛
陸川 尋槍
韓青 了不起的村莊
蔣雯麗 家事
顧長衛 孔雀
陳坤 國歌
滕文驥 春天的狂想
張豐毅 駱駝祥子
⑼ 中國著名電影明星有哪些
李小龍,成龍,李連傑,釋小龍,梁小龍,鞏俐,章子怡,吳君如,張曼玉,周潤發,梁家輝,周星馳,吳孟達,張衛健! 像劉德華這樣的不能算電影明星,只能算歌星!
⑽ 主演《我這一輩子》,導演《雞毛信》,妻子是童葆苓,這是哪位呢
被譽為「戲劇之王」的石輝誕辰106周年。在此,我們向石輝致敬!說到中國電影史上的傑出電影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數不勝數的,包括1961年選出的22位新中國電影明星。但是,如果他沒有在1957年去世,恐怕我們今天所談論的石輝就會被選中。
但中國電影並沒有忘記石輝。世界的,在1995年,國家統計局,中國電影協會聯合主辦,100周年電影和中國電影90年的紀念日,陪審團的石頭上,揮舞著金燕,mu元,紫紫,冥界,金山,藍色的馬,帕特里克·德bardine崔嵬,劉瓊,陳羌族ziyue趙,道林的太陽,匯四海wang rentang李作為「中國世紀」的電影演員。
在此期間,石輝也開始轉向導演方向,先後執導了《母親》、《火柴仙女》、《霧海夜航》等影片,並於1955年獲得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優秀獎。
石慧的妻子是著名京劇演員童寶玲。她是在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楊子榮的童香玲的妹妹。曾出演過《韓明公主》、《佘思華》、《穆桂英》等著名影片,以及《母親》、《姐妹仇人》等影片。他們於1953年結婚,在石輝去世後再婚。
石輝還有一個侄子,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余余志。於是,他在電影《青春之歌》中飾演於永澤,在電影《心之歌》中飾演於文忠,在電影《秋瑾》中飾演桂福等,在話劇《茶館》中飾演王立發,在話劇《龍須溝》中飾演程瘋子,在話劇《駱駝祥子》中飾演老馬。
1957年,施惠被錯誤地貼上了「右派」的標簽。11月20日下午,任性驕傲的石慧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最好的手錶,登上「民主3號」游輪,悄然離開了上海,從此杳無音信。1959年春,江蘇省南匯縣發現一具浮屍。經證實,死者就是石輝。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宣布施正榮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