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非物質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4 17:58:36

『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苗族古歌,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苗族古歌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闢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

2、布洛陀,中國廣西百色敢壯山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6年,布洛陀入選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3、遮帕麻和遮咪麻,雲南省梁河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6年5月20日,遮帕麻和遮咪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牡帕密帕,雲南省思茅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6年5月20日,牡帕密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刻道,貴州省施秉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貳』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摘要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

『叄』 我國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1、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原名「皮影戲」或「燈籠戲」,是用動物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戲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中國剪紙:中國剪紙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紙上剪刻圖案,用來裝飾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間活動的一種民間藝術。在我國,剪紙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之中,是各種民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中國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我國目前共有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7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一項優秀實踐名冊,

(3)中國的非物質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非物質的屬性,更多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

但在當今物慾橫流、精神空間被嚴重擠壓的社會,「非遺」同樣不可避免地在申報過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

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物化包裝的態勢、突破物質形態的藩籬和局限、保持「非遺」的非物質特徵,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肆』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等等。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指是沒有具體實物,比如兵馬俑、長城、洞庭湖這些都是實物,由實物產生的歷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文化,就是物質文化。這個物件官方稱呼,就是文物。而非物質文化,並沒有一件聞名海外或者國內的文物。

有以下分類:

民間文學 民間音樂 民間舞蹈 傳統戲劇 曲藝雜技與競技 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葯 民俗。同樣是只有中國有,或者具備獨特的中國風格,但是歷史上又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或者物件,都叫非物質文化遺產。

『伍』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梁祝傳說

祝傳說,流行於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的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是一側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傳說、牛郎織女傳說、白蛇傳傳說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

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

咸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200餘年不衰。

『陸』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1、緙絲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

如今只有雲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柒』 非遺文化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等。

吳地的民歌民謠,總稱為「吳歌」,它是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歌發源於江蘇省東南部 ,是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學藝術 ,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歷史。吳歌包括「歌」和「謠」兩部分,從內容來看,它既包括情歌,又包括勞動歌、時政歌等;按音樂形式進行區分,吳歌有命嘯、吳聲等六類音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吳歌是文學史上對吳地漢族民歌民謠的總稱 ,發源於江蘇東南部,蘇州地區是吳歌產生發展的中心地區。吳歌是吳語方言地區下層人民的口頭文學創作,主要依靠在民間的口口相傳,代代相襲,是帶有濃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韻文,吳歌的歷史源遠流長。

藝術特徵:

吳歌以民間口頭演唱方式表演,口語化的演唱是其藝術表現的基本方式。吳歌是徒歌,在沒有任何樂器伴奏的情況下吟唱。其類型大致有引歌(俗稱「歌頭」,長篇敘事歌稱「鬧頭」)、勞動歌、情歌、生活風俗儀式歌、兒歌和長篇敘事歌等幾種。

『捌』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河間歌詩,河北省河間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河間歌詩是漢代以來河北民間口頭文學的傑出代表,是當代《詩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間歌詩流傳於河間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的冀中平原腹地,因位於滹沱、中堡二河之間而得名(另一說為九河之間)。河間歌詩以二胡、古箏等樂器伴奏,自娛自樂。

『玖』 非遺項目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崑曲。

一、緙絲簡介: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傳統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

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非物質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外貿怎麼收伊朗的貨款 瀏覽:581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5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79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5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8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5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9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5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31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1000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9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3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8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
走進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868
在義大利買什麼口紅便宜 瀏覽:157
怎麼在英國起訴商標侵權案件 瀏覽:462
義大利衛浴和德國衛浴哪個好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