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哪些城市有工業重鎮

中國哪些城市有工業重鎮

發布時間:2022-05-01 19:21:09

⑴ 中國工業城市排名

1、上海,簡稱「滬」或「申」,中國第一大城市.GDP總量居中國城市之首。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
2、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中國第二大城市
3、廣州,簡稱穗,地處廣東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國家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會展中心,中國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教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社會經濟文化輻射力直指東南亞
4、深圳,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省級城市之一,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國際重要的空海樞紐和外貿口岸,深圳毗鄰香港,市域邊界設有全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
5、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國際航運融資中心、中國中醫葯研發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
6、南京,簡稱寧,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和金融中心,國家交通樞紐、通信樞紐和科技創新中心。
7、杭州,簡稱杭,是中國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華東地區特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及華東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
8、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西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科教、商貿、金融、軍事和國際交往中心,交通、通信樞紐及最大航空港,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城市之一
9、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因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合稱而得名,是一座現代化濱江國際性港口城市。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國家重要的科技、工業、信息、產業、通信中心,內陸地區的金融、商業、貿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開啟中國內陸市場的「金鑰匙」
10、重慶,簡稱巴、渝,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中央直轄市,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溫泉之都;國務院定位的四大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政治、航運、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西部最大水、陸、空交通樞紐。重慶是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先行區,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生態文明示範區,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示範區,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的涉及地區和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⑵ 全國重工業城市有幾個,都在那兒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2.地位:是我國重要的古老工業基地之一。 3.發展方向:今後仍應發揮其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要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適當限制某些耗能大,當地又缺乏原料資源工業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各城鎮。 2.地位: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和製造業等。

⑶ 中國工業重鎮

西安、寶雞、咸陽、銅川、烏魯木齊、克拉瑪依、蘭州

⑷ 中國有哪些主要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區

東北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環渤海工業區
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長三角綜合工業基地
新興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合肥、珠海等高等院校眾多或科研機構較多的地方
長春 青島 唐山 鄭州 株洲 這些是軌道交通裝備工業重鎮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34.htm有東北 華北 中南 西南 華東 西北 傳統工業區
新興工業區主要位於東南沿海省份

⑸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

根據2017年數據,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如下:

1、蘇州

工業總產值3.57萬億,位居全國第一,就生產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2、上海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3.1萬億元,原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94萬億元,北方第一大工業城市

4、重慶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6萬億元,中國西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業總產值2.1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萬億元,中國第一大高科技工業城市

7、廣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5萬億元

8、青島

2016年工業總產值1.8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高鐵生產基地,北方第二大工業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74萬億元

10、煙台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63萬億元

11、無錫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5萬億元

12、東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1萬億元

13、鄭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萬億元,中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14、寧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8萬億元

15、武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5萬億元

16、濰坊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4萬億元

17、東營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3萬億元

18、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萬億元

19、常州

2016年工業總產值1.23萬億元

20、成都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22萬億元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分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遼中南工業基地徹底沒落,京津唐工業基地也風光不再,珠三角、蘇錫常、山東半島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業基地格局,新三大工業基地年產值都超過6萬億元。而這新三大工業基地也不再有嚴格的輕重工業之分,基本都是綜合性工業基地。

(5)中國哪些城市有工業重鎮擴展閱讀

1、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十大重工業城市

上海、沈陽、哈爾濱、長春、武漢、天津、唐山、重慶、大連、洛陽。

2、重工業城市的分類

重工業城市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⑹ 中國有哪些知名的工業城市

1.新興工業城市—威海
威海市是一座擁有相當基礎和實力的新興工業城市。威海的工業起步較晚,舊中國留下的基礎比較薄弱,但是,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威海市工業經濟總量迅速擴大,企業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已形成了以高技術產業為先導,以機械、電子、化工、輕工、紡織、建材為主;以塑料、絲綢、鍾表、醫葯、食品、工藝美術等行業為骨乾的門類齊全的生產體系。到2003年底,全市工業企業總數已達14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1家,從業職工36.3萬人,資產總計達717.7億元。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54.5%,上繳稅金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70%。新興工業成為威海市名副其實的經濟支柱和財政基石。
建國以來,威海市工業經濟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初期到1978年。在這個階段,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市工業經濟主要以為農業和漁業生產服務的手工業為主,工業發展緩慢。第二個階段從1978年到1992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威海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特別是1987年地級威海市的成立,為威海工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這個階段,我市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構建工業體系的基本框架,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從6.4億元增加到114.3億元,年均增長22.9%。第三個階段從1993年到2002年的規模擴張階段。期間,伴隨著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春風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我市工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工業技術改造全面展開,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第四個階段從2003年開始,以迎接世界產業轉移、加快推進威海製造業基地建設為特徵,我市工業經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建市以來,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培植了一批高新技術產品,發展了一批重要的產品基地。地毯、輪胎、釣魚竿、皮革製品、木工機床、印刷機械、服裝及抽紗製品、海產品深加工、造船、汽車及配套件等產品已具備了較強的產業優勢,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培植了一批國內知名品牌。「金猴」、「三角」、「成山」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金猴皮鞋、寒思羽絨服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骨幹企業規模不斷壯大。2003年底,全市有23家企業進入國家大型企業行列。有18家企業進入省200個重點工業企業集團。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工業企業發展到325家。累計完成技改投入581億元,累計完成技術開發投入105.6億元,完成技術開發項目7674項,其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上3517項。高新技術產業初具規模,全市已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9.7%。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及時把握世界產業轉移和建設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戰略機遇,適時作出了規劃建設東部工業新區和西部科技新城的重大決策,為今後幾年我市製造業發展提供了較大的載體。我市環翠、文登、榮成三個市區交接的中部大三角地區,腹地比較廣闊,地理位置優越。威海空港位於大三角地區腹地,北部威海新港和火車站近在咫尺,東部有龍眼港、南部有石島港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另外,該地區集中了草廟子、苘山、大水泊、文登營等一批重點工業園區,具有發展製造業的廣闊空間。以這些區域為載體,整合規劃一個大的工業區,引導文登、榮成工業布局分別向北、向西延伸,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加快環翠區、文登市、榮成市三市對接,實現半島城市群建設的率先突破。
規劃建設環海船舶製造業產業帶。港灣資源是發展造船業的基礎性資源,要充分利用我市海岸線長,優良天然港灣眾多的優勢,進一步整合造船資源,重點實施 「121」工程。以俚島灣為依託,超前規劃,科學布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俚島灣建設成國際修造船基地;以威海船廠、黃海造船有限公司兩大造船企業為平台,吸引國內外船舶製造和配套企業進入,加強與周邊中小船廠的協作配套,輻射帶動相關產業和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培植兩大造船企業集團;以皂北灣、皂埠灣、龍眼灣、俚島灣、石島灣、埠口灣、前島灣、乳山口灣等天然港灣為依託,進一步整合沿海修造船企業資源,建設沿海修造船工業帶。
規劃建設西部高新技術產業帶。截止2003年底,全市有省級認定的高科技企業101家,其中49家在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目前,高區集中了以三星電子和華菱電子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濱田印機和華東數控為代表的機電一體化產業、以光威漁具和萬豐輪轂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以威高醫用高分子材料、科華生物和賽洛金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生物醫葯產業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市高科技產業最集中的區域。今後,要依託高區的產業基礎、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以科技新城為載體,以山大分校、哈工大分校、職業技術學院為技術支撐,打造以市區、高區、科技新城為主線的西部高新技術產業帶。
2.環滇池經濟圈綠色工業城市——安寧
在雲南省昆明市西南,有一片叫做安寧的土地。
若把環滇池經濟圈喻為昆明發展的大手筆,安寧市便是這靚麗珠串上的一顆璀燦明珠。作為昆明通往滇西八個州市乃至南亞、東南亞的咽喉要道,安寧境內鐵路、公路交錯縱橫,是昆明環城、環滇路網和全省高速公路網路的重要節點。2007年2月28日,昆安高速公路的建成開通,更把這個被譽為「春城後花園」的和諧小城與昆明的距離拉近到了僅15分鍾車程。
安寧礦產資源富足,自然資源豐富,現已發現8類32個礦種,已探明的鹽礦儲量達136億噸,居全國內陸型鹽礦第二位,芒硝76億噸、磷礦9.2億噸、鐵礦6000萬噸。鹽、鐵、磷、錳礦和石灰岩等20多種礦產資源均已開發利用。
安寧,以豐富的礦藏資源、發達的交通樞紐、雄厚的工業基礎,成為雲南省最大的鋼鐵、磷鹽化工基地,也是以溫泉休閑療養為主的旅遊度假勝地。
近年來,安寧以創新性思維和開創性方式創造了這樣的佳績: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在四年內翻了一番多;協議引進資金近400億元,超過了安寧市解放後53年的投入總和,目前正式開工建設項目計劃投資已超過160億元。
在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平台後,安寧採取「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園區開發、沿川發展」的方針,實施「環境立市」、「工業強市」、「城鎮化推動」戰略,使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齊頭並進。 強勁的工業為城市注入了勃勃生機之後,反哺農業,是對這塊螳川寶地的最豐厚回報。面積達10萬畝的特色農業基地發展蒸蒸日上,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虎虎生威。「村村通」工程的實施推動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安寧一面提出「高中不畢業,農民不返鄉」的口號,力爭讓全市農民都接受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一面撥款組織全市5萬多名農民免費體檢,對需要手術治療的農民予以救助,大大地拓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內涵。
安寧先後獲得了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小城鎮建設先進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市和雲南省衛生甲級城市等20多個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在中國西部百強縣評比中,安寧位列第5,在雲南十強縣中名列第二。
招商引資登上新台階,新型工業化邁出新步伐,工業反哺農業見實效,城鄉統籌發展推出新舉措,精神文明建設結碩果。目前,「創業在安寧,居住在安寧,休閑在安寧,教育在安寧」的城市品牌已經基本樹立,一個「環滇池經濟圈綠色工業城市」正在紅土高原上全新崛起。
3.中國最大工業城市上海大氣環境質量逐年改善
新華網上海1月5日電(記者季明岳連國)1月5日是上海入冬以來日照最充分的一天,家住浦東的市民居兆琴在陽台上掛起了一條雪白的棉被,「兩年前我的被子根本不能享受『日光浴』」。
居兆琴家不遠處是上海浦東鋼鐵廠的煙囪,過去一天24小時向外噴吐著黑煙,附近居民不得不將靠近煙囪一邊的窗戶全部鎖死,如果把衣物晾在外面,不到半小時上面就像被撒了一層黑芝麻。
2001年,根據上海市環保局的要求,浦東鋼鐵廠對工廠廢氣進行治理,從此煙囪里只有達到排放標準的白煙冒出。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5日在上海這座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大氣中氮氧化物指數小於50,二氧化硫和可吸入懸浮顆粒指數小於100,全天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即良好標准。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伏晴艷說,冬天一直是上海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季節。使用燃煤鍋爐供暖,能源在低溫下燃燒不充分,以及大氣的環流條件不理想這三大原因,造成上海空氣質量未達到優良標準的天數多集中在這段時期。「但是經過環境治理後的上海,冬天一樣可以看見藍天白雲。」伏晴艷說。
在過去的三年裡,上海以平均每星期消滅14根煙囪的速度,拔掉了市區大大小小2200多根煙囪,同時卻有30平方公里的新建公共綠地出現在上海市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盧灣區在去年成為「無燃煤區」,「基本無燃煤區面積」在上海已拓展到270平方公里,約占城市面積的三分之一。

在上海街頭賓士的機動車也不再是「流動的煙囪」,38000輛計程車和580輛公交車使用液化石油氣(LPG)和壓縮天然氣(CNG)等清潔能源,2002年上海新增車輛中超過80%達到「歐洲二號」尾氣排放標准。

上海市環保局局長洪浩說,從2000年起,上海每年投資100多億元用於治理環境,環保投入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始終保持在3%以上,並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遞增。

與環保資金一起提高的是上海的大氣質量。據統計,1999年上海平均一周不到5天的空氣質量能達到國家一級、二級的優良指標,2001年已超過6天。2002年8月30日到9月7日,上海空氣質量連續8天達到一級,在上海空氣質量日報史上創下了記錄。享受到大氣環境改善成果的並不只有上海市民。瑞典人約翰·埃里克森在一本「旅行指南」中被告知,由於糟糕的空氣質量,西方人在中國旅遊時務必帶足治療呼吸道疾病的葯物,因此他帶著一隻沉甸甸的小葯箱來到上海。但當他一個月後返回瑞典時,葯箱卻不曾被打開過。「我很高興我帶來的葯都沒有派上用場。」埃里克森高興地說。
4.企業名稱:沈陽市黎明增壓器製造廠
網 址:沈陽市黎明增壓器製造廠
簡 介:

沈陽市黎明增壓器製造廠位於中國重工業城市-沈陽市東部,佔地面積4000M2。擁有機械加工、鑄造加工等分廠。年產量可達二萬台,年產值可達三千萬元。
現生產9個系列60餘個品種的車用及工程機械用增壓器,為天津動力機廠等大型主機廠配套,並提供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的維修零銷市場。我廠生產的沈黎牌增壓器通過主機廠及有關進出口公司出口到俄羅斯、南美、非洲、菲律賓、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我廠設備齊全,工藝先進,擁有雄厚的專業生產力量。現擁有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數控機床、摩擦焊設備、電腦平衡機。我廠還向社會提供機加、設備大修等服務。

⑺ 中國被視為 軍事重鎮 和 工業重鎮 的都有哪些城市

南京漢陽重慶沈陽

⑻ 提問,建國初期,我們要走工業化道路,咱們廣西的工業城市是哪一個主要是搞哪些

柳州
柳州,廣西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廣西工業名城、歷史名城、文化名城、旅遊名城作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工業總量約占廣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全市工業涵蓋30多個行業,2009年全市已擁有工業企業34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430戶,11家國家大型企業,柳州鋼鐵(集團)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團、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5戶企業躋身工業企業全國500強。已形成以汽車、機械、冶金為支柱產業,制葯、化工、造紙、製糖、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並存的現代工業體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柳州市全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3家【柳鋼(378億),上汽通用五菱(213億),柳工(103億)】;超50億元的3家;擁有4個中國名牌產品、4個國家免檢產品、40個廣西名優產品,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擁有名牌產品數量最多的地級城市。2009年11月9日,柳州汽車年產超過一百萬輛,成為全國第一批汽車年產超百萬輛的城市,是全國第一個汽車年產超百萬輛的非省會城市,也是全國人均生產汽車第一大城市。2006年中國商務部和發改委確定為「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
2006年東風柳汽出賣25%股權日產和雷諾,日產和雷諾正式進駐柳州。雷諾已計劃2009年在柳州生產商用車基地,KERAX卡車有望變國產汽車柳州在2004年被世界著名雜志《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之一。柳州在2004年被世界著名雜志《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之一。

⑼ 全中國那個城市工廠最多

中國工廠最多的幾個城市有:
1、東莞
東莞市是廣東省地級市之一,被譽為是製造業第一城市,號稱「世界工廠」。
2、重慶
重慶,別稱山城,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
3、天津
天津,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工商業城市。
4、廣州
廣州,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廣州有很多工廠,主要製造加工電子產品。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0-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些城市有工業重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外貿怎麼收伊朗的貨款 瀏覽:580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3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77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3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6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3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7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3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29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998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7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1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8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
走進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868
在義大利買什麼口紅便宜 瀏覽:157
怎麼在英國起訴商標侵權案件 瀏覽:462
義大利衛浴和德國衛浴哪個好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