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6氪評選的新基建之王「人工智慧領域」TOP50企業有哪些
新基建是2020年以來國家密集部署的政策,它將人工智慧與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七大領域共同列為「新基建」的政策范疇,人工智慧將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主要支持技術之一。這次由36氪創投研究院發布的「36氪新基建之王人工智慧領域TOP50企業」主要從資本價值力、研發與創新力、產業影響力三個維度出發,經過公開渠道報名、市場調研、公司回訪、桌面研究、分析師推薦等環節,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有G7、阿里巴巴、美團等知名企業上榜。
其中G7作為領先的物聯網科技公司,憑借AIoT領域十年的技術積淀和物流領域豐富的場景應用落地能力成功入選。
② 2021新基建股票的十大龍頭股
2021年A股市場中基建股票的龍頭股:
1、中國鐵建:基建龍頭。從近三年ROE來看,近三年ROE復合增長為-2.32%,過去三年ROE最低為2020年的11.45%,最高為2019年的12.03%。
2、中國中鐵:基建龍頭。從近三年ROE來看,近三年ROE復合增長為4.7%,過去三年ROE最低為2018年的10.81%,最高為2019年的12.84%。
3、中國建築:基建龍頭。從近三年ROE來看,近三年ROE復合增長為-1.36%,過去三年ROE最低為2020年的15.54%,最高為2018年的15.97%。主營業務都居於行業領先地位,在房屋建築板塊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在大部分的基建板塊中都是名列前茅,如港口、高鐵、地鐵、工業基地、電廠等。
4、中國交建:基礎建設龍頭股,是基礎建設行業國企。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為-2.31%,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0年的137.8億元,最高為2018年的176.3億元。
5、中國交建:基礎建設龍頭,公司是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以基建設計、基建建設、疏浚及裝備製造為主業的多專業、跨國經營的特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中國領先的公路、橋梁設計及建設企業;中國領先的鐵路建設企業;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等。
6、北方創業:主營鐵路貨車製造,市場佔有率達12.2%,全國排名第一,18家鐵路貨車定點生產廠家中穩居前四位,神華集團用車。
7、隧道股份:如今已成為中國基建板塊首家上市企業的隧道股份,正致力於為中國乃至全球更多城市提供富有創造力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服務,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安全與智慧。
8、北方國際:主營鐵路運輸,唯一一家全國性鐵路物流類上市公司。
9、華能國際:電力市場方面,綜合考慮國際國內形勢、產業運行和地方發展等因素影響,在平水年、沒有大范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5%,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左右,預計2020年火電利用小時4280小時,較2019年基本穩定。
10、設研院:隨著國民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促投資、穩增長,加大對基建短板領域的投資,仍將是經濟逆周期調節的有效手段。
③ 最近比較火的新基建有哪些比較有實力的企業參與
新基建網路完全層面有一家叫視聯動力的企業很活躍,公司綜合實力也很不錯
④ 新基建龍頭股票有哪些
新基建龍頭股票有以下這些:
1、特高壓行業:
風范股份、新宏泰、國電南自、通光線纜、漢纜股份、電科院等。
2、軌道交通行業:
中國鐵建、晉億實業、晉西車軸、中國中車、鼎漢技術、天鐵股份等。
3、大數據科技行業:
三六零、數據港、易華錄、海量數據、科華恆盛、用友網路、寶信軟體等。
(4)中國新基建有哪些企業擴展閱讀:
一、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經濟建設的本質是人的流動,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管理層過去多年才不遺餘力的推進相關建設。而且,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涉及的產業鏈非常龐大,對穩住當前經濟下行趨勢也會有非常好的效果。從產業鏈角度看,這個領域總共涉及上中下三個環節,上游主要包括建設原材料、工程機械以及相關建築企業,中游以高鐵和和軌道列車生產為主,下游屬於運營環節。
二、特高壓
特高壓是指電壓等級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從能源消費情況看,我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東部地區,而發電卻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採用特高壓輸電能很好地解決我國能源分布和能源需求不匹配、不均衡的問題。特高壓輸電工程可分為特高壓交流輸電和特高壓直流輸電,每種類型的應用場景和配套設備都有區別。
三、大數據中心進入5G時代,數據是最重要的資源,大數據中心是對數據進行採集、分析、加工以及決策的重要應用場景。將大數據中心納入新基建范疇,這是管理層提高社會運轉效率的必要舉措,從產業鏈角度看,大數據中心包括採集、存儲、分析、服務以及應用幾個環節。
⑤ 基建龍頭股票有哪些2021
基建板塊龍頭股有:
1、中國鐵建【601186】: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建,英文CRCC),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於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特大型建築企業。
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別在上海和香港上市(A股代碼601186、H股代碼1186),公司注冊資本135.8億元,連續入選《財富》「世界500強」、「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中國品牌500強,中國鐵建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
2、中國中鐵【601390】: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鐵」,成立於1950年3月,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
我國建築業總體呈現增長態勢,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長。
2020年ROE為11.85%,凈利251.9億、同比增長6.38%,截至2021年08月22日市值為1299.8億。
3、中國建築【601668】:
主營房建、基建、地產和設計,曾中標多個地下管廊項目。
2020年ROE為15.54%,凈利449.4億、同比增長7.31%,截至2021年08月22日市值為1958.98億。
基建股票其他的還有:
新疆交建、蘇交科、粵水電、設研院、四川雙馬、中國電建、中國核建、交建股份、華陽國際、北新路橋、宏潤建設、中國交建、勘設股份、中鋁國際、葛洲壩、騰達建設等。
數據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⑥ 新基建信創板塊央企有哪幾家上市公司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1
⑦ 2022年新基建龍頭股票有哪些
2022年新基建龍頭股名單:
1、國網英大600517: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80.92億元,同比增長6.42%;凈利潤11.76億元,同比增長23.43%;毛利率12.59%。
2、金杯電工002533:公司目前訂單比較飽和。公司傳統產品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另外新基建特高壓、軌道交通、電動汽車、清潔能源等產業的發展給公司產品帶來旺盛需求。
3、佳都科技600728: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基建」的興起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非接觸經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非接觸經濟」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
4、大連重工002204:2020年5月15日互動平台回復,「新基建」與公司關聯性較大的領域包括城際高鐵、軌道交通和人工智慧等。
5、風范股份601700:2020年總營收26.01億,同比增長-11.56%;凈利潤2.19億。
6、國電南自600268: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0.32億元,同比增長1.71%;凈利潤6748萬元,同比增長19.93%;毛利率26.59%。
7、中孚信息: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15.27%,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8年的7.44%,最高為2016年的19.78%。
8、盛弘股份: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8.75%,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8年的5.74%,最高為2016年的15.24%。副標題#e#
9、*ST華昌: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11.26%,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9年的-40.76%,最高為2016年的3.04%。
10、東方鐵塔: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2.67%,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6年的1.84%,最高為2018年的3.97%。
11、美亞柏科: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8.47%,最高為2018年的9.22%。
12、興瑞科技: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針對新基建領域,主要產品有伺服器精密結構件,家庭5G相關,智能網關,智能機頂盒,流媒體播放器,家庭物聯網如智能電表等,隨著新基建,數據消費的持續發展,公司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13、日海智能: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0.27%,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20年的-7.94%,最高為2017年的2.24%。
14、經緯輝開: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3.35%,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20年的2.11%,最高為2018年的4.93%。
15、尚緯股份:2020年報顯示,尚緯股份實現凈利潤1652萬元,同比增長-84.06%。在本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公司將積極向電網、軌道交通等重大基建工程項目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7)中國新基建有哪些企業擴展閱讀:
龍頭股指的是在謀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的賺錢效應最佳,是行業板塊中漲速最快,漲幅最大的股票。
如何尋找板塊中的龍頭股?
第一,找漲幅最大的那支股票,如果一個板塊裡面有漲停的股票,那麼率先漲停的就是龍頭股了,如果板塊當中漲停的股票不止一隻,那麼我們要找時間上最先漲停的個股,比如一支股票是早上十點之前漲停的,而另外一支股票是早上十點半漲停的,那麼這支十點之前漲停的便是龍頭之一。
第二,回踩不破支撐位,這一點尤為關鍵,龍頭是市場的風向標,是帶頭大哥,當板塊出現回調的時候,龍頭一般不會跌破支撐位,如果連龍頭也跌破了支撐位,那整個板塊可能面臨較大調整。
第三,資金瘋搶,龍頭股往往會受到各方面資金追捧,而龍虎榜上,機構最多的也是龍頭股。
除了以上三點,我們還需要注意,能作為龍頭的個股一般其流通盤中等偏大最合適,並且龍頭股的公司一定在某一方面有獨特一面,或者在所處行業佔有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兼具龍頭股的潛質和專業的地位才能成為真正的龍頭股。
龍頭股買賣存在以下技巧:
1、投資者可以選擇在龍頭股出現龍回頭的走勢時,再進行買入操作,即當龍頭股經過長期上漲之後,在回調的過程中,觸碰下方某一重要的支撐位出現反彈走勢時,再進行買入操作,或者當龍頭股突破前期高位時,再進行買入操作。
2、當龍頭股在高位出現放量下跌的走勢時,則投資者應該賣出。
3、在買入龍頭股時,投資者應該合理的控制其倉位,切莫全倉買入,買入之後設置好止盈止損位置,把風險控制在某一范圍內。
同時,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從熱點板塊選龍頭股:
1、個股領漲次數,一般來說,個股領漲次數越多,個股後期繼續上漲、成為龍頭的概率越大。
2、個股業績,業績是股價漲跌的內在動力,公司業績優良,其股票價格將穩步持續上升。
⑧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龍頭股份
一、新基建的立意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或者 「新基建」,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個相對概念。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的是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因此也被稱之為「鐵公基」,它們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相對於傳統基建,聚焦於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天無疑受到更多矚目。
隨著數字技術與網路技術的深入融合,數據正呈指數型增長,而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應用為標志的數字經濟,需要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如我國傳統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的發展需要工業互聯網支撐;無人機、無人駕駛等智能技術的應用需要車聯網和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的支撐;水電氣服務、綜合管廊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需要城市物聯網的支撐等等。於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應運而生。
2018 年 12 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由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新名詞,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
依據國家發改委日前召開的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目前來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實際上,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慧、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 5G 作為產業支撐;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產業鏈也非常廣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費領域。
5G網路具有數據傳輸速率高、延遲低、節能和支持大規模組網的特點。5G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點,是當前 「新基建」 的領銜領域,此前 5G 也已經被高層定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管是從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還是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作用來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二、建築產業對5G技術的展望
以建築產業為例。建築業信息化轉型升級,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BIM技術在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全產業鏈創新應用中起到了引領作用,進而推動了BIM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數字技術與中國建築業的融合與創新發展。
而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築的完美結合更是對建築產業轉型、建築業重新塑性,創新發展新模式帶來無限機遇。BIM+裝配式+EPC建造模式也將引領建築業走向更高、更快、更好的建造新世界,並成為新增長點並為創新型企業和民營企業創造更大空間。
隨著新基建大力推進和發展,建築業高新技術崗位和人才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建築產業的BIM應用工程師、裝配式工程師崗位將成為新基建時代的香餑餑。
從當前發展的新興產業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車聯網、VR/AR等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每一項都依託於5G技術高傳輸速率、低延遲的特點,因而可以說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製造和5G息息相關。建築業作為年產值逾20萬億的龐大產業,可以預見其同樣對5G技術具有極大的需求,主要運用在以下未來場景中:
智慧建造
利用BIM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業務戰略,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項目施工全過程的監控與管理。
智慧工地
在5G時代,將會實現對工地的遠程自動化操控,通過5G網路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遠程操控,切實解決工程機械領域人員安全難以保障、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
全產業鏈互聯網平台
有別於當前各自為戰的建築互聯網電商平台,5G技術的應用將會打通建築產業的各個環節,使得目前相互孤立的建材產業、工程機械、勞務派遣與項目施工的各方面整合成一體。
三、「新基建」創造新動能
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基建」將拉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對投資和運營模式的要求更高,覆蓋面更廣,參與主體也更多,對產業發展推動作用也更明顯。
與此同時,「新基建」的管理涉及市政、交通、安全、環境、信息化等多個部門,基於數字化平台的集成管理,必將對政府公共基礎設施管理模式帶來巨大改變。
可以預判,以信息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不僅會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新商業模式,還將拉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應用,促進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為新技術的發展,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形成與大規模商業化提供必要支撐。這對我國優化經濟結構、支撐新型服務業和新經濟、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迎接更大挑戰至關重要。
在選擇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方向上,應體現國家意志,頂層設計、統籌布局。既要補短板、「還舊賬」,又要加快以5G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既要「把錢用在刀刃上」,投資到成長性更好、效率更高、產業帶動效應更大、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產業,解決當下發展中的緊迫問題,又要為國家未來發展打基礎,更多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立穩潮頭,在未來經濟競爭乃至綜合國力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四、2020 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會爆發嗎?
進入到 2020 年,「新基建」 前所未有地進入到高層的布局之中。
以時間點來看:
1 月 3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台信息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2 月 14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 月 21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加大試劑、葯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葯、醫療設備、5G 網路、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2 月 23 日,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 5G 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一連串的會議,極大地強調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也極大地豐富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內涵——其中,在 3 月 4 日的會議中,高層首次在 「新基建」 中提及數據中心,盡管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1 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截至 3 月 1 日,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河南、重慶等在內的 13 個省市區發布了 2020 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包括 10326 個項目,其中 8 個省份公布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 33.83 萬億元——其中,基建投資是各地投資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地區基建計劃投資額甚至佔到了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