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近代為何走向衰敗
1、在政治上,封建制度發展到明清已經在沒落,但明朝又束縛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且明清政權是腐敗不堪。
2、在經濟上,封建時代輕視商業的農本思想,封建統治者的壓制和束縛,再加上苛捐雜稅,致使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極其緩慢。
3、在文化上,實行閉關鎖國拒絕與西方文化交流,為了統治人民,繼續採取儒家學說加以束縛學者的思想。
(1)如何看待近代中國衰落的四個階段擴展閱讀: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雖然一方面鞏固了封建社會的穩定和延續,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進緩慢甚至停滯,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
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經過清朝的康乾盛世後,封建社會也走到了末世,產生了許多危機,而且清閉關鎖國,到鴉片戰爭前夜,它已衰相盡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很大距離。
清朝中葉的「康乾盛世」,是古代中國逾兩千年漫長的封建社會最後的曇花一現,以後就走向下坡的不歸路了。晚清所謂的同治中興,只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
B. 探究中國近代衰落之原因
1、經濟方面:社會生產制度落後於先進的社會生產力.
2、政治方面:近代中國未能實現有封建社會想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中國封建勢力阻礙了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我國未形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
西方列強在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剛剛開始萌芽的時候對我國的侵略和打擊,他們只是想把我國作為廉價的原料提供地、廉價勞動力提供地以及產品的銷售地,致使民族資本主義未能真正在我國形成一次徹底的變革。
3、文化方面:科舉制度在其後期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弊端,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中國根深蒂固的重農輕商思想讓很多人不到迫不得已時不去從事商業。
(2)如何看待近代中國衰落的四個階段擴展閱讀:
時代背景: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