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盟友國有哪些
據悉,目前被中國視為「鐵桿朋友」的國家已經有多達14個,其中包括了巴基斯坦、塞爾維亞等「老朋友」,也有坦尚尼亞、肯亞等典型非洲國家。當然,在上月底發布的一篇通告中,俄羅斯也被稱為中國的「鐵桿朋友」。
除此之外,該報道還指出,有部分觀察人士認為白俄羅斯、古巴、緬甸、柬埔寨、烏克蘭等國也有可能成為中國的「鐵桿朋友」,因為這些國家不僅和中國有所合作,同時也有較為牢固的歷史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也指出,「鐵桿朋友」之間更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而不會因為各自利益的不同而輕易背叛。因此,中國的鐵桿朋友越來越多,也意味著美國多年來對中國的外交封鎖正在被逐步打破。
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鐵哥們」關系不必多言:
就在不久前,中俄兩國正式宣布延長《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並表示將共同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侵略行動,抗擊西方國家的孤立主義和無理污衊等等。可以說,中俄友好關系是東方國家抵禦美帝國主義霸權侵略的「最強堡壘」,中俄宣揚的主權平等、互相尊重的主張,也必然會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而在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繫上,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合作程度不斷加深,大量中國先進武器被巴基斯坦軍隊列裝,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有印度這個共同的對手,更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國際政治立場和未來戰略目標上的一致性——雙方都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更加和平、平等與友善。
⑵ 哪些國家是中國的朋友。
巴基斯坦、塞爾維亞、俄羅斯、寮國、緬甸等。
1、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蘭悄毀共和國(烏爾都語: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Pakistan),簡稱「巴基斯坦」,意為「聖潔的土地」、「清真之國」。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多民族伊斯蘭國家。國語為烏爾都語。
1951年5月21日,中巴兩國正式改運指建立外交關系。兩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貿易關系,開展了貿易業務。1963年1月,兩國簽訂第一個貿易協定。1982年10月,兩國成立了中巴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聯合委員會。2006年,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於2007年7月開始實施。2009年2月,兩國簽署《中巴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當年中國成為巴第二大貿易夥伴。
2、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語: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或Republika Srbija),簡稱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貝爾格萊德。
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與中國建交。2006年6月14日,外交部歐洲司司長孔泉約見塞爾維亞共和國駐華大使烏多維契基,通知塞方自即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和黑山特命全權大使轉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和黑山大使館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3、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蘇聯解體後,1991年12月27日,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確認俄繼承蘇聯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中俄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2001年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11年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2014年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進入新階段。
4、緬甸
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Myanmar)。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親戚)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20世紀50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5、寮國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簡稱寮國(寮國語:ເມືອງລາວ;英語:Laos)。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臨越南,西北毗鄰緬甸,西南毗鄰泰國,國土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人口700萬(2018年),首都萬象。
中國和寮國於1961年4月25日建交。20世紀70年核配代末至80年代中,雙方關系曾出現曲折。1989年以來,中老關系全面恢復和發展,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等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與合作。寮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支持中國人民和平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