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各國援助中國說明了什麼

各國援助中國說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5-10-01 07:40:37

① 70餘國支持國安法,這說明什麼

全球有兩百多個國家,你說呢?

② 從清末到民初為何德國一直援助中國

個“援助”應該打個引號。首先必須明確,咱們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沒占人家半毛錢的便宜。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什麼“歷史傳統友誼”、“兩國文化歷史的深厚感情”等等,幾乎都是裝樣子的說辭,可不能真信。相距甚遠的中德兩國,在20世紀初的密切往來與合作,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所謂的“感情因素”。

此外,由於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失去了在中國的租界和殖民地。這讓中德合作沒有歷史包袱,較為輕松。

還是如我文章開頭所說,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感情因素。

此時,德國有求於中國的是稀有戰略金屬——鎢礦砂,它們都是製造鎢合金鋼的關鍵材料,是生產槍炮的必需品。此外還有中國的豬鬃和桐油德國也有大量需求。

對,就是豬鬃,這個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大家想想,機械化戰爭時期的作戰平台和作戰武器,哪一個可以不上漆,直接就開出來用的;此外還有清理大口徑火炮炮管內的火葯殘渣的重要用途。通過合作,中國拿到了德國軍事、工業、科技的“援助”。

其實“援助”這個詞用的不妥,這些技術、軍火都是用高於國際市場價的價格,或者是以貨易貨方式購買的,軍事顧問也是八抬大轎高薪聘請的。咱們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怎麼就老被一廂情願的描述成“援助”?

而且,據當時史料記載,德國出口中國的工業品,尤其是軍工類,往往是二等品,甚至質檢淘汰掉的“殘次品”,為此,國民政府代表還多次跟德國有關部門進行了交涉。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德國與日本開始勾搭,為了表示對日本“大東亞共榮”計劃的支持,德國開始逐漸疏遠了中國,在日本的壓力下,一度在收到貨款後,拒絕交貨。到了1938年,德國顧問團就已經基本全部撤回德國。蔣介石的軍事顧問——法肯豪森回國後拒絕接受任何工作,在蓋世太保的監視威脅下,還堅持宣傳中國抗戰,直到德國下令預備役軍人全部恢復現役,才重加入了德軍。

法肯豪森才是咱們中國真正的朋友,可惜現在網有們總認為狂熱的種族主義者——希特勒是中國抗日的大恩人........

客觀地看,國軍的德械師規模很有限,而且主力基本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殆盡.....在漫長的抗戰中,發揮的作用不是特別大,遠不及美國的支援。

總的來講,二戰前後,德國的外交思想是非常務實的:和日本結盟是謀求牽制蘇聯;而援助中國就是為了換取戰爭資源....於是中德成了貿易兼軍事合作夥伴,其他的就別想太多了。

還是如文章開頭所言,國與國之間搞關系,就是利益的交換,國際社會上還真沒出現過,有哪個國家無目的去支援別國。

③ 當年蘇聯究竟對中國幫助有多大

「但願從今後,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國人十分熟悉的旋律,除了旋律優美,這首歌在國內傳唱度這么高,還與當時的中蘇關系有關,因為那個時候,蘇聯被中國人親切的稱為「蘇聯老大哥」。

雖然中蘇關系經歷了「蜜月期」到「斷交期」,但蘇聯老大哥實實在在為中國的發展做了不少貢獻,尤其是在抗日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的國家,「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句歷史書上的話,最好的詮釋了中國和蘇聯關系的淵源。

蘇聯當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的龍頭老大,一度與美國形成了抗衡之勢,在兩極分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國自然就與國土毗鄰,政體一樣的蘇聯走的很近。

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蘇聯開始了對中國的幫助。當年蘇聯到底對中國幫助有多大?砸錢近百億,核心技術直接白送。

雪中送炭

人人都知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集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無疑是雪中送炭。清朝時期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早已被西方發達國家遠遠的甩在了後面,以致於淪落到落後就要挨打的地步。晚清簽訂的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讓本就積重難返的中國更加的雪上加霜。

筆者依稀記得當初學習這段歷史的時候,聽老師講過一個順口溜,如今在網上一搜,還真的能找到。「蘇聯老大哥,掙錢掙得多。買輛摩托車,騎到莫斯科。蘇聯老大嫂,掙錢掙得少。買塊舊手錶,樂的滿街跑」。這個充滿了口語氣息的順口溜足以說明蘇聯當時在中國的聲譽和影響。

後來中蘇關系決裂了,中國人也編了一個順口溜。「蘇聯老大哥,掙錢掙得多,買輛摩托車,騎到莫斯科,莫斯科地雷多,炸得老大哥直哆嗦;蘇聯老大嫂,掙錢掙得少,買塊破手錶,一年走一秒」。中國人的愛恨分明從順口溜的變化中就能可見一斑。


至於蘇聯為什麼要幫助中國,很多政客眾說紛紜,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蘇聯幫助中國自然有它的目的,但不管它的目的是什麼,中國是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好處。吃水不忘挖井人,而今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蘇聯對中國的幫助,我們卻不能忘記。

小結:

世界格局瞬息萬變,當年能與美國勢均力敵的蘇聯轟然解體,社會主義陣營中少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成員。蘇聯的解體有很多因素,給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以警示。

作為曾經的老大哥,蘇聯多中國的幫助無疑是雪中送炭,而且還以授之以漁的姿態給中國培養了專家學者,為新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能成為今日之中國,蘇聯當初的貢獻功不可沒。

④ 美國積極援助中國抗戰的原因與歷史作用

  1. 因為中國是抗擊日軍的主戰場。美國為了減少介入太平洋戰爭的成本,尤其是人員成本,就需要藉助中國拖住日本的戰爭資源流向太平洋戰場;

  2. 美國並沒有「積極援助中國抗戰」,利用中國更多。由於全球對華禁運(包括美國。美國甚至直到1940年才對日本進行了石油和鋼材的禁運),中國自1940年開始就斷絕了官方渠道從國際上獲得任何物資,一直到1942年爆發緬甸戰役中國遠征軍出發,英美都是利用中國的資源而沒有對中國戰場進行過有實際意義的援助。所以不要笑話中國軍人出國竟然只穿一條褲衩,更不要抱怨蔣對史迪威不友好!

  3. 到了1942年,美國才意識到中國戰場的重要性,才知道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意義。但那個時候由於滇緬公路已經癱瘓,只能啟用「駝峰航線」對華進行戰爭物資的輸血。由於飛機有限、載重量有限、航線困難失事率(包括被日機攔截)很高(650架飛機在整個空運過程中丟了600架),盡管中美飛行員艱苦卓絕,最終進入中國抗戰前線的物資也有限。

  4. 雖然獲得的物資有限,但確實使得中國戰場物資短缺、日軍緊逼的險境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5. 美國結束太平洋戰爭後,才把剩餘軍用物資大量提供給了民國政府。這個時候才真正能稱得上是「積極援助」了,但本質是解決無用了的軍事物資的囤積問題,並把它變為錢財。那不是無私援助而是商貿。中國始終需要自強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閱讀全文

與各國援助中國說明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年代順序有哪些 瀏覽:475
美國認可中國哪個新冠疫苗 瀏覽:844
伊朗駐港總領事館怎麼樣 瀏覽:460
越南人在哪裡放煙花 瀏覽:719
中國元素有什麼 瀏覽:669
陶惠人醫生是中國哪個醫院的 瀏覽:640
美國義大利哪個國家不吃月餅 瀏覽:70
義大利版粉膠怎麼用 瀏覽:687
各國援助中國說明了什麼 瀏覽:539
印尼活性炭這個產品怎麼樣 瀏覽:484
坦格朗在印尼什麼位置 瀏覽:995
中國給日本捐贈了多少口罩 瀏覽:838
印度高速路口有哪些 瀏覽:163
中國最好的島是哪個島 瀏覽:193
越南買牛多少錢一頭 瀏覽:377
印尼有什麼化妝品產地 瀏覽:1006
越南姓張的有多少人 瀏覽:916
運貨去越南是什麼梗 瀏覽:34
找個越南老婆沒有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97
中國第二個深圳在哪裡 瀏覽:65